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8643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立交桥公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



背景技术:

凡是公路(街道)相交,必定形成多个出入口,在数学上归结为数条有向线段在同一平面上相交,从交点上看就有了各个不同方向。但是,公路(街道)相交所产生的线向与行车线路有关,除了直行向外,还有右转、左转、掉头等方向。而且,公路(街道)交汇形成的端向越多,所形成的行车线向就越多。为了行车安全,交警部门在公路(街道)相交汇处设置红绿信号灯,但红绿信号灯极大地限制了车辆的行车速度,耗费时间,导致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因而,也对社会的生产发展造成了部分不利影响。

为此,各种各样的立交桥应运而生,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如:中国专利“三向互通双层立交桥”(专利号200520116878,8公告日2007-01-10),该方案虽然达到直行、左右转弯三向互通的目的,但其右车道的立交桥还需要占用左车道,使左车道的车流量受到了限制,当车流量大时,仍容易造成拥堵现象。其他有效治堵的立交桥,要么占用土地面积太大,要么层数太多,结构复杂,造价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思统一、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的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为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四端向包括A、B、C和D端向,上层设有左转车道、直行向车道、上坡车道、上坡车道汇合口、右旋下坡车道、下坡车道出口,下层设有右转向车道、掉头车道、下坡车道出口支线车道;

各端向车道均分别包括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左转车道、直行车道;

四端向的车道汇合相交处,各端向的左转车道、直行车道共八个车道均设在上层,各端向的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共八个车道均设在下层;

右旋下坡车道包括4-1(1)号右旋下坡车道和4-1(2)号右旋下坡车道,各右旋下坡车道为并列之势,均居于整个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的内侧,使整个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的形状结构呈“太极”形状;

A、B、C、D端向的右转车道分别为A和D端向间、B和A端向间、C和B端向间、D和C端向间的外侧车道;各端向的掉头车道分别居于其端向的上坡车道的下方;各端向的左转车道与直行车道同设在其端向的上坡道中;

A端向左转车道(A3)及直行车道(A4)与B端向左转车道(B3)及直行车道(B4)有一个汇合口,并与4-1(1)号右旋下坡车道连为一体;C端向左转车道(C3)及直行车道(C4)与D端向左转车道(D3)及直行车道(D4)有一个汇合口,并与4-1(2)号右旋下坡车道连为一体;

A端向左转车道(A3)及直行车道(A4)与B端向左转车道(B3)及直行车道(B4)有一个汇合口,并与4-1(1)号右旋下坡车道连为一体;C端向左转车道(C3)及直行车道(C4)与D端向左转车道(D3)及直行车道(D4)有一个汇合口,并与4-1(2)号右旋下坡车道连为一体;

左旋下坡车道,分别设有左侧支线,中间支线和右侧支线三个车道,其中4-1(1)号下坡车道的左侧支线与B端向出口贯通,中间支线车道与C端向出口贯通,右侧支线车道与D端向出口贯通;4-1(2)号下坡车道的左侧支线与D端向出口贯通;中间支线车道与A端向出口贯通,右侧支车道与B端向出口贯通;

A端向往B端向的左转车道A3,设在A端向上坡道的左侧一线,并与4-1(1)号下坡车道的左侧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

A端向往C端向的直行车道A4,设在A端向上坡道的右侧一线,并与4-1(1)号下坡车道的中间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

B端向往C端向的左转车道B3,设在B端向上坡道的左侧一线,并与4-1(1)号下坡车道的中间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

B端向往D端向的直行车道B4,设在B端向上坡道的右侧一线,并与4-1(1)号下坡车道的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D端向出口贯通;

C端向往D端向的左转车道C3,设在C端向上坡道的左侧一线,并与4-1(2)号下坡车道的左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D端向出口贯通;

C端向往A端向的直行车道C4,设在C端向上坡的右侧一线,并与4-1(2)号下坡车道的中间支车道相连接,且与A端向出口贯通;

D端向往A端向的左转车道D3,设在D端向上坡道的左侧一线,并与4-1(2)号下坡车道的中间支线相连接,且与A端向出口贯通;

D端向往B端向的直行车道D4,设在D端向上坡道的右侧一线,并与4-1(2)号下坡车道的右侧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

四端向相邻之间(即A端向与B端向之间、B端向与C端向之间、C端向与D端向之间以及D端向与A端向之间)设置行人与非车动车辆过街互通隧道。

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为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五端向包括A、B、C、D和E端向,上层设有左转向车道、左纵向车道、右纵向车道、上坡车道、大转盘车道、右旋下坡车道、出口支线车道,下层设有右转向车道、掉头车道;

各端向车道均分别包括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左转车道、左纵车道、右纵车道;

五端向的车道汇合相交处,各端向的左转车道、左纵车道、右纵车道共十五个车道均设在上层,各端向的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共十个车道均设在下层;

右旋下坡车道包括5-1(1)号右旋下坡车道、5-1(2)号右旋下坡车道以及5-1(3)号右旋下坡车道,各右旋下坡车道之间呈鼎足三立并列之状,均居于大转盘车道之内侧,使整个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1)的形状结构呈现出“太极衍生”状态;

A、B、C、D、E端向的右转车道分别为A与E端向间、B与A端向间、C与B端向间、D与C端向间、E与D端向间的外侧车道;各端向的掉头车道分别位居其端向主干上坡道的下方;各端向的左转车道、左纵车道、右纵车道均同设在其端向主干上坡道中;

各端向上坡车道均设有三线车道,其中右侧一线为左转车道,中间一线为左纵车道,左侧一线为右纵车道;

大转盘车道,分为外环螺车道和内环螺车道,其中居外侧部分称外环螺车道,居内侧部分称内环螺车道,外环螺车道与各端向来的上坡车道联接,内环螺车道分别与5-1(1)号,5-1(2)号和5-1(3)号下坡车道相连接;

右旋下坡车道均分设有外侧线车道和内侧线车道,其中外侧线车道与出口支线联接的车道合称为左侧支线车道,内侧线车道与另一出口支线联接的车道合称为右侧支车道;

右旋下坡车道5-1(1)号,其左侧支车道与A向端出口贯通,其右侧支车道与B端向出口相贯通;

右旋下坡车道5-1(2)号,其左侧支车道与C端向出口贯通,其右侧支车道与D端向出口贯通;

右旋下坡车道5-1(3)号,其左侧支车道与D端向出口贯通,其右侧车道与E端向出口贯通;

A端向往B端向的左转车道A3,设在A端向上坡道之右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1)号下坡车道右侧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

A端向往C端向的左纵车道A4,设在A端向上坡道之中间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2)号下坡车道左侧支线车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

A端向往D端向的右纵车道A5,设在A端向上坡道之左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2)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D端出口贯通;

B端向往C端向的左转车道B3,设在B端向上坡道之右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2)号下坡车道之左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

B端向往D端向的左纵车道B4,设在B端向上坡道之中间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2)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D端向出口贯通;

B端向往E端向的右纵车道B5,设在B端向上坡道之左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3)号下坡车道之右侧车道相连接,且与E端向出口贯通;

C端向往D端向的左转车道C3,设在C端向上坡道之右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3)号下坡车道之左侧车道相连接,且与D端向出口贯通;

C端向往E端向的左纵车道C4,设在C端向上坡道之中间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车道与5-1(3)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E端向出口贯通;

D端向往E端向的左转车道D3,设在D端向上坡道的右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3)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E端向出口贯通;

D端向往A端向的左纵车道D4,设在D端向上坡道的中间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1)号下坡车道之左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A端向出口贯通;

D端向往B端向的右纵车道D5,设在D端向上坡道之左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1)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

E端向往A端向的左转车道E3,设在E端向上坡道之右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1)号下坡车道之左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A端向出口贯通;

E端向往B端向的左纵车道E4,设在E端向上坡道的中间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5-1(1)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

E端向往C端向的右纵车道E5,设在E端向上坡道的左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螺车道与5-1(2)号下坡车道之左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

五端向相邻之间(即A端向与B端向之间、B端向与C端向之间、C端向与D端向之间、D端向与E端向之间、E端向与A端向之间)设置行人与非机动车辆过街互通隧道。

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为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六端向包括A、B、C、D、E和F端向,上层设有左转向车道、左纵向车道、直行车道、右纵向车道、上坡车道、大转盘车道、右旋下坡车道、出口支线车道,下层设有右转向车道、掉头车道;

各端向车道均分别包括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左转车道、左纵车道、直行车道、右纵向车道;

六端向的车道汇合相交处,各端向的左转车道、左纵车道、直行车道、右纵车道车道共二十四个车道均设在上层,各端向的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共十二个车道均设在下层;

右旋下坡车道包括6-1(1)号右旋下坡车道、6-1(2)号右旋下坡车道以及6-1(3)号右旋下坡车道,各右旋下坡车道之间呈鼎足三立并列之状,均居于大转盘车道之内侧,使整个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1)的形状结构呈现出“太极衍生”状态;

A、B、C、D、E、F端向的右转车道分别为A与F端向间、B与A端向间、C与B端向间、D与C端向间、E与D端向间、F与E端向间的外侧车道;各端向的掉头车道分别位居其端向主干上坡道的下方;各端向的左转车道、左纵车道、直行车道以及右纵车道分别均同设在其端向主干上坡道中;

各端向上坡车道,均设有四线车道,其中右外侧一线为左转车道,右内侧一线为左纵车道,左内侧一线为直行向车道,左外侧一线为右纵车道;

大转盘车道分为外环螺车道和内环螺车道,其中居外侧部分称外环螺车道,居内侧部分为内环螺车道,外环螺车道与各端向来的上坡车道相连接,内环螺车道分别与6-1(1)号、6-1(2)号和6-1(3)号下坡车道相连;

三个右旋下坡车道均设有左侧支线,中间支线和右侧支线车道;

右旋下坡车道6-1(1)号,其左侧支线车道与F端向出口相连,其中支线车道与A端向出口相连接,其右侧支线车道与B端向出口相连接;

右旋下坡车道6-1(2)号,其左侧支线车道与B端向出口相连接,其中间支线车道与C端向出口相连接,其右侧支线车道与D端向出口相连接;

右旋下坡车道6-1(3)号,其左侧支线车道与D端向出口相连接,其中间支线车道与E端向出口相连接,其右侧支线车道与F端向出口相连接;

A端向往B端向的左转车道A3,设在A端向上坡道右外侧一线,经大转盘的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2)号下坡车道之左侧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

A端向往C端向的左纵车道A4,设在A端向上坡道之右内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2)号下坡车道之中间支线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

A端向往D端向的直行向车道A5,设在A端向上坡道之左内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2)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线相连接,且与D端向出口贯通;

A端向往E端向的右纵车道A6,设在A端向上坡道之左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3)号下坡车道之中间支线相连接,且与E端向出口贯通;

B端向往C端向的左转车道B3,设在B端向上坡道之右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2)号下坡车道之中间支线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

B端向往D端向的左纵车道B4,设在B端向上坡道之右内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2)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线相连接,且与D端向出口贯通;

B端向往E端向的直行车道B5,设在B端向上坡道之左内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3)号下坡车道之中间支线相连接,且与E端向出口贯通;

B端向往F端向的右纵车道B6,设在B端向上坡道之左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3)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F端向出口贯通;

C端向往D端向的左转车道C3,设在C端向上坡道之右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3)号下坡车道之左侧支线相连接,且与D端向出口贯通;

C端向往E端向的左纵车道C4,设在C端向上坡之右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与6-1(3)号下坡车道之中间支线车道连接,且与E端向出口贯通;

C端向往F端向的直行车道C5,设在C端向上坡之左内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3)号下坡车道之右侧以线相连接,且与F端向出口贯通;

C端向往A端向右纵车道C6,设在C端向上坡道之左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1)号下坡之间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A端向出口贯通;

D端向往E端向的左转车道D3,设在D端向上坡之右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3)号下坡车道的中间支线车道相连接,且与E端向出口贯通;

D端向往F端向的左纵车道D4,设在D端向上坡道之右外内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3)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F端向出口贯通;

D端向往A端向的直行车道D5,设在D端向上坡道之左内侧一线,经大转盘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1)号下坡车道之中间支车道相连接,且与A端向出口贯通;

D端向往B端向的右纵车道D6,设在D端向上坡之左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1)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

E端向往F端向的左转车端向上道E3,设在E端向上坡道之右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1)号下坡车道之左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F端向出品贯通;

E端向往A端向的左纵车道E4,设在E端向上坡道之右内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6-1(1)号下坡车道之中间支车道相连接,且A端向出口贯通;

E端向往B端向的直行车道E5,设在E端上坡之左内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与6-1(1)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

E端向往C端向的右纵车道E6,设在E端向上坡之左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2)号下坡车道之中间支车道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

F端向往A端向的左转车道F3,设在F端向上坡车道的右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1)号下坡车道的中间支车道相连接,且与A端向出口贯通;

F端向往B端向的左纵车道F4,设在F端向上坡道之右内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1)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B端向出口贯通;

F端向往C端向的直行车道F5,设在F端向上坡道之左内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2)号下坡车道之中间支车道相连接,且与C端向出口贯通;

F端向往D端向的右侧车道F6,设在F端向上坡之左外侧一线,经大转盘外环螺及内环螺车道与6-1(2)号下坡车道之右侧支车道相连接,且与D端向出口贯通。

六端向相邻之间(即A端向与B端向之间、B端向与C端向之间、C端向与D端向之间、D端向与E端向之间、E端向与F端向之间,F端向与A端向之间)设置行人与非机动车辆过街互通隧道。

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为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四端向包括A、B、C和D端向,上层设有左转向车道、直行向车道,下层设有右转向车道、掉头车道;

各端向车道均分别包括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左转车道、直行车道;

四端向的车道汇合相交处,各端向的左转车道、直行车道共八个车道均设在上层,各端向的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共八个车道均设在下层;

右旋下坡车道包括4-2(1)号右旋下坡车道和4-2(2)号右旋下坡车道,右旋下坡车道设在上层并居于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内侧;4-2(1)号右旋下坡车道的左支线车道单向串通4-2(2)号右旋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而4-2(2)号右旋下坡车道的左支线车道单向串通4-2(1)号右旋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

A、B、C、D端向的右转车道分别为A和D端向间、B和A端向间、C和B端向间、D和C端向间的外侧车道;各端向的掉头车道分别居于其端向上层车道的下方;各端向的左转车道与直行车道分别设在其端向的同一上坡道中;

A端向左转车道(A3)及直行车道(A4)与B端向左转车道(B3)及直行车道(B4)有一个汇合口,并与4-2(1)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C端向左转车道(C3)及直行车道(C4)与D端向左转车道(D3)及直行车道(D4)有一个汇合口,并与4-2(2)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

右旋下坡车道4-2(1)号和4-2(2)号分别设有右支车道和左支车道,4-2(1)号下坡车道的左支车道单向串通4-2(2)号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4-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车道单向串通4-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

A端向左转车道(A3),往B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上,A端向的直行车道(A4),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1)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的左分支线上;

B端向左转车道(B3),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1)号下坡车道的左支车道的左分支线上;B端向直行车道(B4),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2)号下坡车道的右分支线上;

C端向左转车道(C3),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2)号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的右分支线上;C端向直行车道(C4),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车道的左分支线上;

D端向左转车道(D3),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车道的左分支线上;D端向直行车道(D4),往B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上;

四端向相邻之间(即A端向与B端向之间、B端向与C端向之间、C端向与D端向之间以及D端向与A端向之间)设置行人与非车动车辆过街互通隧道。

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为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五端向包括A、B、C、D和E端向,上层设有左转向车道、左纵向车道、右纵向车道,下层设有右转向车道、掉头车道;

各端向车道均分别包括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左转车道、左纵车道、右纵车道;

五端向的车道汇合相交处,各端向的左转车道、左纵车道、右纵车道共十五个车道均设在上层,各端向的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共十个车道均设在下层;

右旋下坡车道包括5-2(1)号右旋下坡车道、5-2(2)号右旋下坡车道以及5-2(3)号右旋下坡车道,右旋下坡车道居于整个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2)的内侧,呈鼎足并立且互相单向串联状态;其中,5-2(1)号右旋下坡车道的左支线车道与5-2(2)号右旋下坡车道的右支单向串通,5-2(2)号右旋下坡车道的左支线车道与5-2(3)号右旋下坡车道右支单向串通,5-2(3)号右旋下坡车道的左支线与5-2(1)号右旋下坡车道右支线单向串通;

A、B、C、D、E端向的右转车道分别为A与E端向间、B与A端向间、C与B端向间、D与C端向间、E与D端向间的外侧车道;各端向的掉头车道分别位居其端向上层车道的下方;各端向的左转车道、左纵车道、右纵车道分别设在其端向的同一上坡道中;

A端向的左转车道(A3)、左纵车道(A4)及右纵车道(A5)与B端向的左转车道(B3)、左纵车道(B4)及右纵车道(B5)有一个汇合口,并且与5-2(2)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

C端向的左转车道(C3)、左纵车道(C4)及右纵车道(C5)与D端向的左转车道(D3)、左纵车道(D4)及右纵车道(D5)有一个汇合口,并且与5-2(3)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

E端向的左转车道(E3)、左纵车道(E4)及右纵车道(E5)与5-2(1)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

各右旋下坡车道上均设有左支车道及右分支车道,并且5-2(1)号下坡车道的左支与5-2(2)号下坡车道的右支单向串联相通;5-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与5-2(3)号下坡车道的右支单向串联相通;5-2(3)号下坡车道的左支与5-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单向串联相通;

A端向左转车道(A3),往B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A端向左纵车道(A4),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右分支线上;A端向的右纵车道(A5),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3)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的左分支线上;

B端向左转车道(B3),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右分支线上;B端向左纵车道(B4),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B端向的右纵车道(B5),往E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3)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的右分支线上;

C端向左转车道(C3),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C端向左纵车道(C4),往E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右分支线上;C端向的右纵车道(C5),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的左分支线上;

D端向左转车道(D3),往E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右分支线上;D端向左纵车道(D4),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D端向的右纵车道(D5),往B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的右分支线上;

E端向左转车道(E3),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E端向左纵车道(E4),往B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E端向的右纵车道(E5),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5-2(2)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的右支线上。

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为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六端向包括A、B、C、D、E和F端向,上层设有左转向车道、左纵向车道、直行车道、右纵向车道,下层设有右转向车道、掉头车道;

各端向车道均分别包括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左转车道、左纵车道、直行车道、右纵向车道;

六端向的车道汇合相交处,各端向的左转车道、左纵车道、直行车道、右纵车道车道共二十四个车道均设在上层,各端向的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共十二个车道均设在下层;

右旋下坡车道包括6-2(1)号右旋下坡车道、6-2(2)号右旋下坡车道以及6-2(3)号右旋下坡车道,右旋下坡车道设在上层,居于整个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2)的内侧,呈鼎足并立且互相单向串通状态;

A、B、C、D、E、F端向的右转车道分别为A与F端向间、B与A端向间、C与B端向间、D与C端向间、E与D端向间、F与E端向间的外侧车道;各端向的掉头车道分别位居其端向主干上坡道的下方;各端向的左转车道、左纵车道、直行车道以及右纵车道分别设在其端向的同一主干上坡道中;

A端向的左转车道(A3)、左纵车道(A4)、直行车道(A5)及右纵向车道(A6),与B端向的左转车道(B3)、左纵车道(B4)、直行车道(B5)及右纵向车道(B6),有一个汇合口,并且与6-2(1)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

C端向的左转车道(C3)、左纵车道(C4)、直行车道(C5)及右纵向车道(C6)与D端向的左转车道(D3)、左纵车道(D4)、直行车道(D5)及右纵向车道(D6),有一个汇合口,并且与6-2(2)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

E端向的左转车道(E3)、左纵车道(E4)、直行车道(E5)及右纵向车道(E6),与F端向的左转车道(F3)、左纵车道(F4)、直行车道(F5)及右纵向车道(F6),有一个汇合口,并且与6-2(3)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

各右旋下坡车道分别设有左、中、右三条出口支线车道,且其下坡道上另分有左支车道和右支车道;其中,右旋下坡车道6-2(1)号的左支车道与6-2(2)号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单向串通;右旋下坡车道6-2(2)号的左支车道与6-2(3)号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单向串通;右旋下坡车道6-2(3)号的左支车道与6-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单向串通;

A端向左转车道(A3),其往B端向出口车道,设在6-2(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A端向的左纵向车道(A4),其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间支线上;A端向的直行车道(A5),其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A端向的右纵向车道(A6),其往E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间支线上;

B端向左转车道(B3),其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间支线上;B端向的左纵车道(B4),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B端向的直行车道(B5),往E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间分支线上;B端向的右纵向车道(B6),其往F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右分支线上;

C端向左转车道(C3),其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C端向的左纵车道(C4),往E端向出口车道,设在6-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分支线上;C端向的直行车道(C5),往F端向R的出口车道,设在6-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C端向的右纵向车道(C6),其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分支线上;

D端向左转车道(D3),其往E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分支线上;D端向的左纵向车道(D4),往F端向出口车道,设在6-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D端向直行车道(D5),其往A端向出口车道,设在6-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间支线上;D端向的右纵向车道(D6),其往B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右分支线上;

E端向左转车道(E3),其往F端向出口车道设在6-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E端向左纵车道(E4),其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支线上;E端向直行车道(E5),往B端向出口车道设在6-2(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支线上;E端向的右纵向车道(E6),其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间分支线上;

F端向左转车道(F3),其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间分支线上;F端向左纵车道(F4),其往B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F端向直行车道(F5),往C端向出口车道设在6-2(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中分支线上;F端向的右纵向车道(F6),其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6-2(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右分支线上。

针对目前立交桥公路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基于“太极衍生”原理,设计建立了系列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包括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和(2)、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和(2)、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和(2)。

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有两个右旋下坡车道,其结构特征呈“太极”形状,故取名为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上层设有左转向车道、直行向车道、四个主干上坡车道,两个主干上坡车道汇合口,两个右旋式下坡车道,下层设有右转向车道、掉头车以及上、下立交桥的出口支线车道。其中,右旋下坡车道是实现各端向无障碍互通的技术关键,将其扩展到五端向交叉汇合和六端向交叉汇合的公路中,同样可以实现五端向双层立交无障碍互通和六端向双层立交无障碍互通的目的,得到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和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加以改进可得到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和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

本发明构思统一、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效果良好,极易于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修建。与现有立交桥公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具体在于:

1,布局结构紧凑、简约,因而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使之占地面积较少。

2,结构简单,车道走向清晰、明确、造价低。

3,所有的进出口线路均为相对平衡状态,因此,车辆行驶更为安全,而且车速有保证,行车秩序井然。

本发明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有益效果皆因“太极衍生”。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太极衍生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太极衍生直观地揭示了万物发展变化的最根本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就本发明构思而言,将公路相交汇处设计成不同的层面,使其相互不受影响,从而使相交叉的公路实现无障碍互通。其可行性推证如下:从太极到两仪、到四象、到八卦,在数学上是反映从点到数轴(线条)、到平面坐标、到空间体系的发展形式过程,涉及到y=n2,其中n为交叉公路的出入端向数目,y为所形成的线向总数,是排列组合的对策学问题。本发明涉及到的有(1)四端向交叉的,(2)五端向交叉的,(3)六端向交叉的。因此有(1)四端向交叉的,n=4,则y=16,即四端向的交叉公路共有十六个线向,包括右转四向,掉头四向,直行四向,左转四向,合计为十六线向;(2)五端向交叉的,n=5,则y=25,即五端向的交叉公路共有二十五个线向,包括右转五向,掉头五向,左转五向,左纵五向、右纵五向,合计为二十五个线向;(3)六端向交叉的,n=6,则y=36,即六端向的交叉公路共有三十六个线向,包括右转六向,掉头六向,左转六向,左纵六向、直行六向、右纵六向,合计为三十六个线向,从太极八卦的构成得知,其内含一维(线条)图像、二维(平面)图象、三维(空间)图像。一维与一个端向相对应,二维与两个端向相对应,三维与三个端向相对应,四维与四个端向相对应,五维与五个端向相对应,六维与六个端向相对应。由于单八卦是三维形式图像,故有y=32=9,可知当公路交叉形成三个端向时,要使车辆实现无障碍通过,必要设置双层交通状态的立交桥才能解决问题。而八卦的复合卦是由两个单八卦相叠而成的,即复八卦是六维图像,由y=62=36,可知,当有公路交叉形成六个端向时,要使车辆无障碍通过,则设置单一的双层立交的交通状态时是最大值的选取。因此,若有七个端向的交叉公路,则需三层以上的立交方案才能实现车辆无障碍通过。因此本发明设计俱为双层立交桥,完全可以实现车辆无障碍通过。

附图说明

图1是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2是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结构示意图(仰视)。

图3是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4是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结构示意图(仰视)。

图5是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6是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结构示意图(仰视)。

图7是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8是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结构示意图(仰视)。

图9是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10是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结构示意图(仰视)。

图11是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12是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结构示意图(仰视)。

图1至图4中:A-公路端向,B-公路端向,C-公路端向,D-公路端向;

A1-A端向右转车道,A2-A端向掉头车道,A3-A端向左转车道,A4-A端向直行车道,

B1-B端向右转车道,B2-B端向掉头车道,B3-B端向左转车道,B4-B端向直行车道,

C1-C端向右转车道,C2-C端向掉头车道,C3-C端向左转车道,C4-C端向直行车道,

D1-D端向右转车道,D2-D端向掉头车道,D3-D端向左转车道,D4-D端向直行车道;

4-1(1)-四端向并列右旋下坡车道(1)号车道,4-1(2)-四端向并列右旋下坡车道(2)号车道,4-2(1)-四端向并串混合右旋下坡车道(1)号车道,4-2(2)-四端向并串混合右旋下坡车道(2)号车道。

图5至图8中:A-公路端向,B-公路端向,C-公路端向,D-公路端向,E-公路端向;

A1-A端向右转车道,A2-A端向掉头车道,A3-A端向左转车道,A4-A端向左纵车道,A5-A端向右纵车道,

B1-B端向右转车道,B2-B端向掉头车道,B3-B端向左转车道,B4-B端向左纵车道,B5-B端向右纵车道,

C1-C端向右转车道,C2-C端向掉头车道,C3-C端向左转车道,C4-C端向左纵车道,C5-C端向右纵车道,

D1-D端向右转车道,D2-D端向掉头车道,D3-D端向左转车道,D4-D端向左纵车道,D5-D端向右纵车道,

F1-E端向右转车道,E2-E端向掉头车道,E3-E端向左转车道,E4-E端向左纵车道,E5-E端向右纵车道;

5-1(1)-五端向并列右旋下坡车道(1)号车道,5-1(2)-五端向并列右旋下坡车道(2)号车道,5-1(3)-五端向并列右旋下坡车道(3)号车道,5-2(1)-五端向并串混合右旋下坡车道(1)号车道,5-2(2)-五端向并串混合右旋下坡车道(2)号车道,5-2(3)-五端向并串混合右旋下坡车道(3)号车道。

图9至图12中:A-公路端向,B-公路端向,C-公路端向,D-公路端向,E-公路端向,F-公路端向;

A1-A端向右转车道,A2-A端向掉头车道,A3-A端向左转车道,A4-A端向左纵车道,A5-A端向直行车道,A6-A端向右纵车道,

B1-B端向右转车道,B2-B端向掉头车道,B3-B端向左转车道,B4-B端向左纵车道,B5-B端向直行车道,B6-B端向右纵车道,

C1-C端向右转车道,C2-C端向掉头车道,C3-C端向左转车道,C4-C端向左纵车道,C5-C端向直行车道,C6-C端向右纵车道,

D1-D端向右转车道,D2-D端向掉头车道,D3-D端向左转车道,D4-D端向左纵车道,D5-D端向直行车道,D6-D端向右纵车道,

E1-E端向右转车道,E2-E端向掉头车道,E3-E端向左转车道,E4-E端向左纵车道,E5-E端向直行车道,E6-E端向右纵车道,

F1-F端向右转车道,F2-F端向掉头车道,F3-F端向左转车道,F4-F端向左纵车道,F5-F端向直行车道,F6-F端向右纵车道;

6-1(1)-六端向并列右旋下坡车道(1)号车道,6-1(2)-六端向并列右旋下坡车道(2)号车道,6-1(3)-六端向并列右旋下坡车道(3)号车道,6-2(1)-六端向并串混合右旋下坡车道(1)号车道,6-2(2)-六端向并串混合右旋下坡车道(2)号车道,6-2(3)-六端向并串混合右旋下坡车道(3)号车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如何实施,以下结合太极衍生互通立交桥公路实例详细阐明。各例中,各端向的命名采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命名为A端向、B端向、C端向、D端向、E端向和F端向;各车道的命名采用各端向英文大写字母及在英文大写字母的右旁加注阿拉伯数字的方法以示区别。沿用我国靠右行驶的规则,A端向(右转、掉头、左转、直行、左纵、右纵)车道,为车辆自立交桥A端方向行驶过来的右侧车道;B端向(右转、掉头、左转、直行、左纵、右纵)车道,为车辆自立交桥B端方向行驶过来的右侧车道,其余的C端向车道、D端向车道、E端向车道和F端向车道的名理与上A端向车道、B端向车道名理类似,不再赘述。本发明同样适用于靠左行驶的交通则使用,即只要是有公路(或街道)交汇成四个端向、或五个端向或六个端向的,就可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行车无障碍互通。

如图1和图2所示,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为双层设计的立交桥公路,上层设有左转车道、直行向车道,下层设有右转向车道、掉头车道及经上、下立交桥后的出口支线车道。

A端向车道包括:A端向右转车道A1,A端向掉头车道A2,A端向左转车道A3,A端向直行车道A4,

B端向车道包括:B端向右转车道B1,B端向掉头车道B2,B端向左转车道B3,B端向直行车道B4,

C端向车道包括:C端向右转车道C1,C端向掉头车道C2,C端向左转车道C3,C端向直行车道C4,

D端向车道包括:D端向右转车道D1,D端向掉头车道D2,D端向左转车道D3,D端向直行车道D4。

其中:A端向左转车道A3,A端向直行车道A4,B端向左转车道B3,B端向直行车道B4,C端向左转车道C3,C端向直行车道C4,D端向左转车道D3,D端向直行车道D4,此八个车道设为立交桥上层车道。A端向右转车道A1,A端向掉头车道A2,B端向右转车道B1,B端向掉头车道B2,C端向右转车道C1,C端向掉头车道C2,D端向右转车道D1,D端向掉头车道D2,此八个车道设为立交桥下层车道。

A端向左转车道A3与A端向直行车道A4同设在A端向主干上坡道中,B端向左转车道B3与B端向直行车道B4同设在B端向主干上坡道中。A端向主干上坡道与B端向主干上坡道有一个汇合口,并与4-1(1)号下坡道连为一体。

C端向左转车道C3与C端向直行车道C4同设在C端向主干上坡道中,D端向左转车道D3与D端向直行车道D4同设在D端向主干上坡道中。C端向主干上坡道与D端向主干上坡道有一个汇合口,并与4-1(2)号下坡道连为一体。

A端向右转车道A1为A、D间的外侧车道,B端向右转车道B1为B、A间的外侧车道。C端向右转车道C1,为C、B间的外侧车道,D端向右转车道D1为D、C间的外侧车道。

A端向掉头车道A2,位于A端向主干上坡道的下方。B端向掉头车道B2位于B端向主干上坡道的下方。C端向掉头车道C2位于C端向主干上坡道的下方。D端向掉头车道D2位于D端向主干上坡道的下方。

A端向左转车道A3,其往B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1(1)号下坡车道的左分支线上。A端向直行车道A4,其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1(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B端向左转车道B3,其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1(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B端向直行车道B4,其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1(1)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右分支线上。C端向左转车道C3,其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1(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上。C端向直行车道C4,其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1(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D端向左转车道D3,其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1(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上。D端向直行车道D4,其往B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1(2)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右交线上。

4-1(1)号右旋下坡车道与4-1(2)号右旋下坡车道的结构呈现成并列对称状态,居于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的内侧,因而使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呈现成“太极”形状。

将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技术方案推广到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中,可获得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结构,见图5和图6。其各端向命名及各端向车道的命名与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类似。其右转车道及掉头车道的设置与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设置类似。此外,其区别在于: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有五个端向,分别是A端向、B端向、C端向、D端向、E端向,每一个端向设置有五个入口车道,分别是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左转车道、左纵车道和右纵车道,左转车道、左纵车道及右纵车道设为上层车道;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还设有一个大转盘车道,并且每一个端向的主干上坡道均与大转盘车道相连通;在大转盘车道内侧设置有三个右旋下坡车道,分别是:5-1(1)号下坡车道、5-1(2)号下坡车道和5-1(3)号下坡车道,这三个右旋下坡车道呈鼎足并立之状,且每一个右旋下坡车道都与大转盘车道相贯通;5-1(1)号下坡车道的左支与A端向出口相连接,其右支与B端向出口相连接;5-1(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与C端向出口相连接,右支则与D端向出口相连接;5-1(3)号下坡车道的左支与D端向出口相连接,右支与E端向出口相连接。

兹以A端向为例对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作进一步说明。其余端向类似,不再赘述。A端向右转车道A1设在下层,为A、E间的外侧车道,A端向掉头车道A2设在下层,位居于A端向主干上坡道的下方,A端向的左转车道A3与左纵车道A4及右纵车道A5同设在A端向的主干上坡道中,其中左转向车道A3与大转盘车道及5-1(1)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且与出口B端向相贯通,其中左纵向车道A4与大转盘车道及5-1(2)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且与出口C端向相贯通,其中右纵向车道A5与大转盘车道及5-1(2)号下坡车道连为一体,且与出口D端向相贯通。

如图9和图10所示,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秉承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设计构思,其各端向的命名及各端向车道的命名与之类似,所设置的上坡车道、大转盘车道、下坡车道均与之类似,其右转向车道及掉头车道的设置与之类似,其立交桥的上层设置与之类似。此外,其区别在于: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有六个端向,分别是A端向、B端向、C端向、D端向、E端向和F端向。每一个端向设置有六个入口车道,分别是右转车道、掉头车道、左转车道、左纵车道、直行向车道、右纵车道;三个下坡车道的命名分别是6-1(1)号下坡车道、6-1(2)号下坡车道和6-1(3)号下坡车道,6-1(1)号下坡车道的出口支线车道的左支与F端向出口相通,中支与A端向出口相通,右支则与B端向出口相通;6-1(2)号下坡车道的出口支线车道的左支与B端向出口相通,中支与C端向出口相通,右支则与D端向出口相通;6-1(3)号下坡车道的出口支线车道的左支与D端向出口相通,中支与E端向出口相通,右支则与F端向出口相通。

基于太极衍生原理,将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并列右旋下坡车道加以改进,即分别在4-1(1)号、4-1(2)号的两个右旋下坡车道上各增设一个左支车道,并且使4-1(1)号下坡车道增设的左支车道与4-1(2)号右旋下坡车道的右支单向贯通,而4-1(2)号下坡车道增设的左支车道则与4-1(1)号右旋下坡车道的右支单向贯通,从而获得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结构,见图3和图4。

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各端向的命名及各端向的车道的命名与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相同,其各端向的右转车道与掉头车道的设置也与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相同。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与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的区别在于:其4-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与4-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单向贯通,而4-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与4-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单向串通。A端向直行车道A4,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1)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上,并与C端向出口相贯通,B端向的左转车道B3,往C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1)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上,并与C端向出口相贯通,B端向的直行车道B4,往D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1)号的下坡车道的左支线上并与4-2(2)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线车道相汇合串通,且与D端向出口车道相连接,C端向的直行车道C4,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上,并与A端向出口相贯通,D端向的左转车道D3,往A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上,并与A端向出口相贯通,D端向直行车道D4,往B端向的出口车道设在4-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上,并与4-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车道汇合串通,且与B端向出口车道相接。

将四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技术方案推广到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中,可获得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结构,见图7和图8。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各端向的命名及各端向车道的命名与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类似,其右转车道及掉头的设置与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类似。此外,其区别在于: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三个下坡车道分别命名为5-2(1)号下坡车道、5-2(2)号下坡车道和5-2(3)号下坡车道,且每一个下坡车道均设置有左、右两个支线车道,其中5-2(1)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车道与5-2(2)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线车道单向串通;5-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车道与5-2(3)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线车道单向串通;5-2(3)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车道与5-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线车道单向串通。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省去了大转盘车道,取而代之的是:A端向主干上坡道与B端向主干上坡道有一个汇合口,并与5-2(2)号下坡车道相连接。C端向主干上坡道与D端向主干上坡道有一个汇合口,并与5-2(3)号下坡车道相连接,而E端向主干上坡道则直接与5-2(1)号下坡道相连接。

兹以A端向为例对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进一步说明,其余端向与A端向类似,不再赘述。A端向右转车道A1设在下层,为A、E间的外侧车道,A端向掉头车道A2设在下层,位居于A端向主干上坡道的下方,A端向的左转车道A3与左纵车道A4及右纵车道A5同设在A端向的主干上坡道中,并与5-2(2)号下坡车道相连接。其中:A端向左转车道A3,往B端向出口的车道设在5-2(2)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的左分支线上,并与B端向出口相连通,A端向的左纵车道A4,往C端向出口的车道设在5-2(2)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的右分支线上,并与C端向出口相连通。A端向的右纵车道A5,往D端向出口的车道设在5-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上,且与5-2(3)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线贯通,以及与5-2(3)号下坡车道右支的左分支线出口D端向相连接。

将五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技术方案推广到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中,可获得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结构,见图11和图12。其各端向的命名及各端向车道的命名与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类似,其右转车道及掉头的设置与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类似。此外,其区别在于: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的三个下坡车道分别命名为6-2(1)号下坡车道、6-2(2)号下坡车道和6-2(3)号下坡车道,且每一个下坡车道均设置有左、右两个支线车道,其中6-2(1)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车道与6-2(2)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线车道单向串通,6-2(2)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车道与6-2(3)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线车道单向串通,6-2(3)号下坡车道的左支线车道与6-2(1)号下坡车道的右支线车道单向串通。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2)省去了象六端向双层互通立交桥公路(1)中的大转盘车道,取而代之的是:A端向主干上坡道与B端向主干上坡道有一个汇合口,并与6-2(1)号下坡车道相连接。C端向主干上坡道与D端向主干上坡道有一个汇合口,并与6-2(2)号下坡车道相连接,而E端向主干上坡道与F端向主干上坡道有一个汇合口,并与6-2(3)号下坡车道相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