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双向交通疏导的快速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3956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可实现双向交通疏导的快速通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堵车是因道路狭窄或车辆太多,车辆无法顺利通行,造成车辆长时间堵塞。堵车已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严重影响了人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社会发展。

堵车的现象往往发生的时间在上下班高峰或者节假日高峰,并且上下班高峰或者节假日高峰的堵车行为往往是单向车流的堵塞,为此特别提出一种快速的疏通通道或者疏导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双向交通疏导的快速通道,可以缓解上下班或者节假日高峰期车辆堵塞,提高行车效率,促进社会发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实现双向交通疏导的快速通道,包括相邻设置的正向车道和反向车道,正向车道和反向车道上行驶的车流平行且相反;所述正向车道包括至少一条正向外车道和至少一条正向内车道,所述反向车道包括至少一条反向外车道和至少一条反向内车道,所述正向内车道和反向内车道沿车道长度方向相邻设置,相邻的设置的正向内车道和反向内车道为双向车流共享式行驶疏导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车流共享式行驶疏导通道区域的正向内车道和反向内车道的外侧车道线上分别设置有正向升降式隔离带和反向升降式隔离带。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内车道的正向车流方向设置有第一车流指示导向标识,所述反向内车道的正向车流方向设置有第二车流指示导向标识;所述第一车流指示导向标识和第二车流指示导向标识的车流指示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内车道的快速通道区域起始端起垂直于车道方向设置有若干间距设置的反向行车障碍坡道,所述反向内车道的快速通道区域起始端起垂直于车道方向设置有若干间距设置的正向行车障碍坡道;所述反向行车障碍坡道和正向行车障碍坡道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且反向行车障碍坡道的斜坡面朝向正向车流方向,正向行车障碍坡道的斜坡面朝向反向车流方向。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双向交通疏导的快速通道,可以缓解上下班或者节假日高峰期车辆堵塞,提高行车效率,促进社会发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双向交通疏导快速通道的布局图;

附图2为反向行车障碍坡道的侧视图和正向行车障碍坡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和2,可实现双向交通疏导的快速通道,包括相邻设置的正向车道1和反向车道2,正向车道1和反向车道2上行驶的车流平行且相反;所述正向车道1包括至少一条正向外车道11和至少一条正向内车道12,所述反向车道2包括至少一条反向外车道21和至少一条反向内车道22,所述正向内车道12和反向内车道22沿车道长度方向相邻设置,相邻的设置的正向内车道12和反向内车道22为双向车流共享式行驶疏导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车流共享式行驶疏导通道区域的正向内车道12和反向内车道22的外侧车道线上分别设置有正向升降式隔离带31和反向升降式隔离带32。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内车道12的正向车流方向设置有第一车流指示导向标识,所述反向内车道22的正向车流方向设置有第二车流指示导向标识;所述第一车流指示导向标识和第二车流指示导向标识的车流指示方向相同或者相反,拥挤状态,启用快速通道时,指示方向相同,正常通行状态时,指示方向相反。

所述正向内车道12的快速通道区域起始端起垂直于车道方向设置有若干间距设置的反向行车障碍坡道5,所述反向内车道22的快速通道区域起始端起垂直于车道方向设置有若干间距设置的正向行车障碍坡道6;所述反向行车障碍坡道5和正向行车障碍坡道6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且反向行车障碍坡道5的斜坡面朝向正向车流方向,正向行车障碍坡道6的斜坡面朝向反向车流方向;反向行车障碍坡道5和正向行车障碍坡道6均通过升降机构7抬升或者降低。

实施例一,若干所述反向行车障碍坡道5之间的间距均匀,且间距为10~15m;若干所述正向行车障碍坡道6之间的间距均匀,且间距为10~15m。

实施例二,所述反向行车障碍坡道5之间的间距由起始端开始由密至疏依次延伸分布,所述正向行车障碍坡道6之间的间距由起始端开始由密至疏依次延伸分布。

可实现双向交通疏导的快速通道的疏导方法:

正向车道1处于拥挤状态,反向车道2处于闲置状态时,所述正向升降隔离带31下降至道路表面以下,所述反向升降式隔离带32上升至高出道路表面以上,与此同时,第一车流指示导向标识显示为正向导通指示,第二车流指示导向标识显示为正向导通指示;所有所述反向行车障碍坡道5下降至道路表面以下,至少起始端位置的第一个正向行车障碍坡道6上升至高出道路表面以上;

反向车道2处于拥挤状态,正向车道2处于闲置状态时,所述正向升降隔离带31上升至高出道路表面以上,所述反向升降隔离带32下降至道路表面以下,所述第一车流指示导向标识显示反向导通指示,所述第二车流指示导向标识显示反向导通指示;至少起始端位置的第一个反向行车障碍坡道5上升至高出道路表面以上,所有所述正向行车障碍坡道6下降至道路表面以下;

正向车道1和反向车道2均处于正常疏通状态时,所述正向升降隔离带31和反向升降式隔离带32均下降至道路表面以下,所述第一车流指示导向标识显示正向导通指示,所述第二车流指示导向标识显示反向导通指示;所有所述反向行车障碍坡道5下降至道路表面以下,所有所述正向行车障碍坡道6下降至道路表面以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