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急流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44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急流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急流槽。



背景技术:

排水急流槽是指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在市政工程中,急流槽常被建在坡路两边,用来排水以及达到减缓水流速度的目的,对公路路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目前,市场上授权公告号为CN205444117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8月10日的中国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安装拆卸方便,两个水利工程用急流槽之间配合紧密,排水效果好;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把手设置在槽体的左右两顶端,下层配合齿设置在槽体的底端,并且下层配合齿位于槽体的前端。定位连接杆设置在槽体上,并且定位连接杆位于槽体的前端。密封垫Ⅰ设置在槽体的前端,密封垫Ⅱ设置在槽体的后端,并且密封垫Ⅱ位于槽体的左右两壁上。定位连接孔设置在槽体的左右两壁上,上层配合齿连接在槽体的底端,并且上层配合齿位于槽体的后端。过滤网固定连接在槽体的左右两内壁上。

两个水利工程用急流槽之间配合紧密、拆卸方便、排水效果好等效果,在水利工程急流槽内设置过滤网,虽然能够在排水时将杂物、泥石等过滤下来,但是为了避免杂物、泥石等堵塞住过滤网,需要将位于过滤网一侧的杂物、泥石等清理下来,在清理的过程中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进行清理的排水急流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水急流槽,包括有槽体,所述槽体内插接有带过滤孔的过滤板,位于所述过滤板靠近水流朝向一端面的下侧设置有与所述槽体底端面相抵触的堆积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通过过滤板将杂物、泥石等过滤下来时,杂物、泥石等会堆积在与过滤板相连的堆积筐中,再通过将过滤板从槽体上取下,能够带动堆积筐跟随着过滤板一起脱离槽体,从而通过倒置堆积筐,能够方便的将堆积筐内的杂物清理下来,避免杂物、泥石等堵塞住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同时在清理堆积筐时,泥石均会被存留下来,过滤下来的泥石能够用于填充泥石流失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槽体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横截面呈“凸”字形的插槽,所述过滤板的两侧分别滑移连接在两侧的所述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插槽的横截面呈“凸”字形,使得过滤板的两侧在插槽中插接的时候能够防止过滤板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堆积筐包括有连接在所述过滤板下侧且与所述槽体底端面相抵触的堆积板、设置在所述堆积板两侧且与所述过滤板相连接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与所述槽体的两侧壁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堆积板、在堆积板两侧的挡板形成了堆积筐,同时堆积筐在和过滤板结合在一起,使得在排水时能够使得杂物、泥石等过滤在堆积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堆积板、挡板相对远离所述过滤板的一端均设置有过渡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堆积板、挡板上设置有过渡弧面,使得堆积筐和槽体的两侧壁、底端面均不会形成卡槽,杂物、泥石等不会卡在堆积板与槽体的连接处,挡板与槽体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堆积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用于吸附在所述槽体底端面的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堆积板下端面的放置槽内设置的吸盘,使得堆积板能够吸附在槽体内的底端面上,使得堆积筐在槽体中具有一定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堆积板与所述过滤板之间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堆积板和过滤板之间设置的把手,能够方便将堆积筐、过滤板从槽体上取下来,从而方便进行清理在堆积筐上的杂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孔设有多个,位于所述过滤板上端的所述过滤孔的孔径大于位于所述过滤板下端的所述过滤孔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在排水时泥石一般会沉淀在水流的下方,在过滤板下端的过滤孔的孔径较小,使得泥石等不会过多的从过滤孔内透过;同时在排水时,水流上端的流动速度较快,过滤板上端的过滤孔较大能够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体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块,所述槽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当多个所述槽体相互拼接时供所述连接块插接的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槽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块、以及和连接块相配的连接槽,使得多个槽体之间能够进行连接,具有方便安装。拆卸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槽体内设置过滤板和堆积筐,能够将通过过滤板过滤下来的杂物、泥石等堆积在堆积筐上,将过滤板和堆积筐一起从槽体内取下方时能够同时将杂物等从槽体内清理掉,在清理的时候非常的方便;同时泥石也可沉淀在堆积筐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泥石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槽体、过滤板以及堆积筐的位置关系;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板、堆积筐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堆积筐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吸盘的位置。

图中:1、槽体;11、插槽;12、连接块;13、连接槽;2、过滤板;21、过滤孔;3、堆积筐;31、堆积板;32、挡板;33、过渡弧面;34、放置槽;35、吸盘;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排水急流槽,如图1所示,在槽体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连接块12,在槽体1相对设置连接块12的另一端一体设置有和连接块12相配的连接槽13,使得当两个槽体1进行连接时,一个槽体1上的连接块12能够卡接在另一个槽体1上的连接槽13上进行连接。

在槽体1中部的两侧开设有横截面呈“凸”字形的插槽11,在两侧的插槽11之间,插接有一个过滤板2,过滤板2的两侧和插槽11相配,使得过滤板2能够在槽体1上方便的安装和取下。在过滤板2靠近水流朝向的一端面的下侧焊接有一个堆积筐3。

如图1和图2所示,堆积筐3包括有焊接在过滤板2靠近水流朝向的一端面且与槽体1的底端面相抵触的堆积板31、设置在堆积板31两侧且连接在过滤板2上的挡板32,挡板3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堆积板31和过滤板2上,同时两侧的挡板32也分别与槽体1的两侧壁相抵触。同时在挡板32、堆积板31相对远离过滤板2的一端均设有过渡弧面33,使得挡板32与槽体1的侧壁、堆积板31和槽体1的底端面均能圆弧过度,杂物、泥石等不会堵塞在堆积筐3和槽体1相抵触的边缘处。

如图2所示,在堆积板31和过滤板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把手4,能够方便提取过滤板2以及堆积筐3。

在过滤板2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21,位于过滤板2下端的过滤孔21的孔径小于位于过滤板2上端的过滤孔21的孔径。

图如图3所示,在堆积板31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放置槽34,放置槽34位于堆积板31的四个角落,在放置槽34内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多个吸盘35,吸盘35能够吸附在在槽体1内(见图1)的底端面上进行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