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拱桥平面转体施工的竖向临时转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7526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用于拱桥平面转体施工的竖向临时转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拱桥平面转体施工的竖向临时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平面转体拱桥施工法的步骤一般为:将拱圈分成两个半跨,分别利用两岸地形立简单支架并拼装拱肋,设置扣索和背索,张拉扣索使拱肋脱离支架,慢速将拱肋转体,张拉扣索调整拱轴线和拱顶标高符合要求后合拢。

张拉扣索使拱肋脱离支架和张拉扣索调整拱轴线和拱顶标高的施工过程,需要拱肋在竖向有一定幅度的转动,而竖向转动的中心位于拱肋与上转盘交界处,此处承担的荷载大,安全隐患大,一旦安全事故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因此此转动中心的设计施工必须合理安全。由于竖向转动中心位移对拱轴线和拱顶标高的影响较大,所以必须加强其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移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拱桥平面转体施工的竖向临时转动装置,该装置可以避免上侧转铰在竖转过程中发生滑移,使转动过程安全稳定,转动精度更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拱桥平面转体施工的竖向临时转动装置,包括上侧转铰、下侧转铰,所述的上侧转铰设有上座板,上座板的一侧设有上侧转铰固定板、上侧转铰固定板连接固定上侧转铰转动钢板;上侧转铰转动钢板的顶端与上座板连接,上侧转铰转动钢板的底端呈弧形;下侧转铰设有下座板,下座板设有转动凹槽、下侧转铰固定钢板;下侧转铰固定钢板连接下侧转铰限位钢筋;转动凹槽的形状与上侧转铰转动钢板底端的形状相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上侧转铰的弧线形转动钢板的下缘置于下座板的凹槽内,转动活动仅限于凹槽内,避免上侧转铰在竖转过程中发生滑移,使转动过程安全稳定,而转动钢板下缘弧度与凹槽弧度相同,转动过程中二者紧密相贴,所以转动精度更高;同时下侧转铰上设置的限位钢筋为上侧转铰的转动范围划定了上限,使转动活动范围可控,从而更加安全,精度更高。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上侧转铰通过上侧转铰固定装置与拱座连接,上侧转铰固定装置设有封底板、外侧固定板、内侧固定板,封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外侧固定板、内侧固定板。

所述的下侧转铰通过下侧转铰固定装置与拱座连接,下侧转铰固定装置设有下侧转铰固定支架;下侧转铰固定支架与下座板连接。

所述的下侧转铰固定支架由槽钢焊接而成,下侧转铰固定支架与上转盘连接固定。

所述的下座板设有孔洞,孔洞内设置抗剪螺栓,下座板4通过抗剪螺栓与拱座连接。

所述的上座板的边缘设有抗滑撑,抗滑撑连接端面设有连接槽口,连接槽口与上座板连接;连接端面与封底板连接。

上侧转铰固定装置与拱肋和上侧转铰之间的焊接连接,使连接牢固安全;下侧转铰固定装置与上转盘拱脚和下侧转铰的焊接连接,使连接牢固安全;上下座板均选用厚钢板材,能有效抵抗此处所承担的较大荷载,使转动装置更加安全稳定。

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使得平面转体拱桥在临时竖向转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精确度有效提升,保证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对平面转体拱桥及相似桥梁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价值,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上侧转铰平面图;

图4为下侧转铰平面图;

图5为上侧转铰关键部位A-A截面图;

图6为下侧转铰关键部位B-B截面图;

图7为上侧转铰固定装置的封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8 为上侧转铰抗滑撑示意图;

图9为上侧转铰固定装置外侧固定板、内侧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下侧转铰固定装置抗剪螺栓布置示意图;

图11为下侧转铰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下侧转铰固定支架的槽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座板,2-上侧转铰固定板,3-上侧转铰转动钢板,4-下座板,5-转动凹槽,6-下侧转铰限位钢筋,7-下侧转铰固定钢板,8-封底板,9-外侧固定板,10-内侧固定板,11- 抗滑撑,13-抗剪螺栓,14-下侧转铰固定支架,15- 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6,一种用于拱桥平面转体施工的竖向临时转动装置,由上侧转铰、下侧转铰组成;上侧转铰设有上座板1,上座板1的一侧设有上侧转铰固定板2、上侧转铰固定板2连接固定上侧转铰转动钢板3;上侧转铰转动钢板3的顶端与上座板1连接,上侧转铰转动钢板3的底端呈弧形;下侧转铰设有下座板4,下座板4设有转动凹槽5、下侧转铰固定钢板7;下侧转铰固定钢板7连接下侧转铰限位钢筋6;转动凹槽5的形状与上侧转铰转动钢板3底端的形状相应。

上侧转铰的弧线形转动钢板的下缘置于下座板4的凹槽内,转动活动仅限于凹槽内,避免上侧转铰在竖转过程中发生滑移,使转动过程安全稳定,而转动钢板下缘弧度与凹槽弧度相同,转动过程中二者紧密相贴,所以转动精度更高;同时下侧转铰上设置的限位钢筋为上侧转铰的转动范围划定了上限,使转动活动范围可控,从而更加安全,精度更高。

参见图1、图2、图7、图9,上侧转铰通过上侧转铰固定装置与拱座连接,上侧转铰固定装置设有封底板8、外侧固定板9、内侧固定板10,封底板8的两侧分别设有外侧固定板9、内侧固定板10。

参见图1、图2、图7、图8,上座板的边缘设有抗滑撑11,抗滑撑11连接端面设有连接槽口,连接槽口与上座板4连接;连接端面与封底板8连接。

参见图6、图10,下侧转铰通过下侧转铰固定装置与拱座连接,下侧转铰固定装置设有下侧转铰固定支架14;下侧转铰固定支架14与下座板4连接。

参见图11、图12,下侧转铰固定支架14由槽钢15焊接而成,下侧转铰固定支架14与上转盘连接固定。下座板4设有孔洞,孔洞内设置抗剪螺栓13,下座板44通过抗剪螺栓13与拱座连接。

上侧转铰固定装置与拱肋和上侧转铰之间的焊接连接,使连接牢固安全;下侧转铰固定装置与上转盘拱脚和下侧转铰的焊接连接,使连接牢固安全;上下座板4均选用厚钢板材,能有效抵抗此处所承担的较大荷载,使转动装置更加安全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与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