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轨道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4000阅读:1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动轨道桥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动轨道桥。



背景技术:

本专利基于200920222267.X进一步改进而来。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操作复杂,需要大量的辅助设备,造成现场经常容易混乱。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活动轨道桥,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动轨道桥,包含立柱,所述立柱包含两排,两排立柱上分别固定有固定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各自包含空缺段移动轨道,所述固定轨道部分包含承接部分,所述承接部分为台阶状,台阶状的承接部分能和空缺段移动轨道两侧的部位对接,对接的部位能够通过下方的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承接部分包含凹槽,对接部分能够卡入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立柱上包含立柱安装部位,所述空缺段移动轨道包含移动轨道安装部位,移动轨道安装部位和立柱安装部位均为孔状,还包含能插入移动轨道安装部位和立柱安装部位的连接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为杆状,杆状的两端为螺纹,杆状的两端能螺纹安装进移动轨道安装部位和立柱安装部位中。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处的结构能方便对接,拆装均比较方便,对接非常稳固,相对于现有技术,非常复杂,对接也不易。螺栓固定只是固定方式的一种。在需要移开的时候移开空缺段移动轨道,需要保留的时候将该段安装上去。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立柱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接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柱;2.固定板;3.螺栓;4.固定段轨道;5.承接部分;6.立柱安装部位;7.移动轨道安装部位;8.连接部件;9.移动轨道对接部分;10.空缺段移动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活动轨道桥,包含立柱,所述立柱包含两排,两排立柱上分别固定有固定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各自包含空缺段移动轨道,所述固定轨道部分包含承接部分,所述承接部分为台阶状,台阶状的承接部分能和空缺段移动轨道两侧的部位对接,对接的部位能够通过下方的螺栓固定。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1,可知,该处的结构能方便对接,拆装均比较方便,对接非常稳固,相对于现有技术,非常复杂,对接也不易。螺栓固定只是固定方式的一种。在需要移开的时候移开空缺段移动轨道,需要保留的时候将该段安装上去。由于无需将机车车辆车体向上架起,从而避免了断开列车编组、吊装车体的过程,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适合于运行列车在线、快速、方便地更换其转向架、轮对,从而确保列车高效、安全的运输。

所述承接部分包含凹槽,对接部分能够卡入凹槽中。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处结合图3,其显示了对接部分和承接部分对接的结构,采用本结构,搭接稳固,更稳定,不会出问题。

所述立柱上包含立柱安装部位,所述空缺段移动轨道包含移动轨道安装部位,移动轨道安装部位和立柱安装部位均为孔状,还包含能插入移动轨道安装部位和立柱安装部位的连接部件。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1,该处的结构使得连接部件固定稳固,孔状的部件能作为进一步的固定结构,插入连接部件后,整体的结构的承载的力学性能更好。

所述连接部件为杆状,杆状的两端为螺纹,杆状的两端能螺纹安装进移动轨道安装部位和立柱安装部位中。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螺纹连接固定结果更好,能作为倾斜的支撑结构,使得整体的受力性能更好。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可拆除轨道。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