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货引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989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卸货引桥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卸货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卸货引桥。
背景技术
:目前,在码头进行货物的装卸主要利用的是趸船,趸船是一种无动力装置的矩形平底船,通常固定在岸边,作为浮码头,用于装卸货物或供行人上下,趸船作为浮码头使用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时从一个码头移动到另外一个码头,使用起来比较灵活;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下述问题:由于趸船是船,是靠浮力停靠在岸边从而实现卸货的,因此,当载重的货车行驶在其上时,趸船容易浮动,从而造成货车也随之晃动,不够稳固,卸货的时候就会造成货物不能够准确被卸到相应货箱中,十分麻烦;另外,由于趸船容易浮动,每次卸货时,都必须严格控制同时在趸船上进行卸货的货车的数量,否则容易造成剧烈晃动,严重影响卸货,如此一来,卸货的效率就非常低。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卸货时不会发生晃动的、货物能够更加准确地被转移至货箱中的、而且同时可以容许更多数量的货车卸货的、效率更高的卸货引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卸货引桥,包括桥墩、由所述桥墩支撑的桥面,以及设置在所述桥面上的形成至少一个货车通道的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与桥面垂直的立柱、用于支撑立柱的斜杆、以及位于桥面外侧的卸货挡框,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相隔预定的距离,所述斜杆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前、后两侧,所述卸货挡框固定在所述桥面上且与所述支架单元固定连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立柱固定横杆,所述立柱固定横杆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根立柱,且位于立柱的上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桥墩固定杆,所述桥墩固定杆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根桥墩。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桥面是由多条方钢相隔预定的距离组合而成的。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桥面的外侧伸出于外侧桥墩设置。本实用新型由于包括桥墩、由所述桥墩支撑的桥面,以及设置在所述桥面上的形成至少一个货车通道的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与桥面垂直的立柱、用于支撑立柱的斜杆、以及位于桥面外侧的卸货挡框,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相隔预定的距离,所述斜杆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前、后两侧,所述卸货挡框固定在所述桥面上且与所述支架单元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引桥固定在码头岸边,其中,桥面的外侧远离码头岸边设置,所述桥墩深入海底,从而起到支撑整个引桥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引桥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桥面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而且,由于所述支架单元形成有至少一个货车通道,因此,可以同时进行几辆货车的卸货,卸货的效率更高,货车行驶在桥上也更加安全,同时由于引桥是固定的,因此卸货时货物能够更加准确地被投入到货箱中。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卸货时不会发生晃动的、货物能够更加准确地被转移至货箱中的、而且同时可以容许更多数量的货车卸货的、效率更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请先参见图1至图2,图1至图2揭示的是一种卸货引桥,包括桥墩1、由所述桥墩1支撑的桥面2,以及设置在所述桥面2上的形成至少一个货车通道3的支架单元4,所述支架单元4包括与桥面垂直的立柱41、用于支撑立柱41的斜杆42、以及位于桥面外侧的卸货挡框43,相邻两个立柱41之间相隔预定的距离,所述斜杆42设置在所述立柱41的前、后两侧,所述卸货挡框43与所述斜杆42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示支架单元4包括五根立柱41,所述立柱41在同一条直线上设置,每条所述立柱41设置有斜杆42,所述斜杆42是设置在所述立柱41的前、后两侧,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每根所述立柱41设有四根斜杆42,分别为立柱41的前面有两根,后面有两根,且同侧的两根斜杆42的倾斜角度不同,本实用新型中,五根所述立柱41形成有四个货车通道3,在货车通道3的末端,设有卸货挡框43,所述卸货挡框43固定在桥面2上且是与所述支架单元4固定连接的,当货车行驶至货车通道3的末端进行卸货时,所述卸货挡框43可以限制货车的后货箱继续往后倾斜,从而起到防止因货车后货箱的货物过重,货车卸货时栽入海底的情况发生,起到保护货车的作用,使得卸货更加安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引桥固定在码头岸边,具体的,是将桥面外侧朝向大海设置,而远离支架单元4的一侧则朝向码头岸边,并与码头岸边固定连接,同时,将所述桥墩1深入海底固定,从而起到支撑整个引桥的作用,这样,当需要卸载货物时,货车通过货车通道3则可实现卸货,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当货车在货车通道3上行驶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引桥不会出现浮动或者晃动的情况,货车能够更加安全地在桥面上行驶,而且在卸货是能够更加准确地将货物卸下,而不会出现货物被卸至货箱之外的情形,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单元4设有至少一个货车通道3,这样可以同时进行多辆货车的卸货,卸货的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立柱固定横杆410,所述立柱固定横杆410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根立柱41,且位于立柱的41的上部,所述立柱固定横杆410将所有立柱连接起来形成整体,这样有利于提高立柱41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桥墩固定杆10,所述桥墩固定杆10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根桥墩,所述桥墩固定杆10将所有的桥墩1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网状,有利于提高桥墩1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这样整个桥面所能承的重量也能提升。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桥面2是由多条方钢相隔预定的距离组合而成的,每相邻的两条方钢21之间形成缝隙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缝隙20是与货车行驶方向相垂直的,这样的好处在于,货车行驶过程中,当货车上运载的泥土或者灰尘等掉落在桥面2上时,便直接通过缝隙20落入海里,这样可以防止桥面2上积累过多的泥土从而影响货车的行驶。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桥面外侧伸出于外侧桥墩1设置;这样的好处在于,当卸货时,装货的船在靠引桥时,能够部分位于桥面2之下,这样有利于卸货更加准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卸货挡框43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Fe600-900份、C40-80份、Si20-45份、Mn5-10份、Ni4-16份、Mo5-10份、Cr5-15份、V5-10份、Ti2-12份、Re2-12份和Al20-40份。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Ti,重量轻、强度高、具金属光泽,耐湿氯气腐蚀,其强度位于金属之首,本实用新型中,添加了Ti,可以大大提高合金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Mn、Al的添加在合金中,有利于提高合金的韧性。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Si、Ni、Mo、Cr添加在合金中,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卸货挡框43的组分有下述几个实施例:实施例1所述卸货挡框43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Fe600份、C40份、Si20份、Mn5份、Ni4份、Mo5份、Cr5份、V5份、Ti2份、Re2份和Al20份。实施例2所述卸货挡框43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Fe650份、C45份、Si25份、Mn6份、Ni6份、Mo6份、Cr7份、V6份、Ti4份、Re4份和Al23份。实施例3所述卸货挡框43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Fe700份、C50份、Si30份、Mn7份、Ni8份、Mo7份、Cr9份、V7份、Ti6份、Re6份和Al26份。实施例4所述卸货挡框43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Fe800份、C70份、Si35份、Mn8份、Ni12份、Mo8份、Cr11份、V8份、Ti8份、Re8份和Al34份。实施例5所述卸货挡框43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Fe850份、C75份、Si40份、Mn9份、Ni14份、Mo9份、Cr13份、V9份、Ti10份、Re10份和Al37份。实施例6所述卸货挡框43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Fe900份、C80份、Si45份、Mn10份、Ni16份、Mo10份、Cr15份、V10份、Ti12份、Re12份和Al40份。分别将按照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组分制成的卸货挡框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一、强度的测试将对照组1、以及实施例1至6中所制成的样品进行强度的测试,具体为,施于样品压力,记录其发生形变时所对应的具体应力,则为抗压强度,具体如下表1所示:试验组抗压强度(MPa)对照组1852实施例11080实施例31100实施例31180实施例41268实施例51300实施例61350试验结果分析:由上表可知,对照组1样品的抗压强度最小,实施例6样品的抗压强度最大,而且,实施例1至实施例6样品的抗压强度都大于对照组1的抗压强度,由此可知,按照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1至6制得的样品的抗压强度对对照组1的更好。再比较实施例1至6样品可知,从实施例1至6,样品的抗压强度呈递增的趋势。可见,本实用新型中,样品的冲击强度与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有关,同时,抗压强度越大,样品的强度越好。二、韧性的测试分别给实施例1至6样品施于冲击力,记录样品在折断前承受的应力,具体如下表2所示:试验组冲击强度(MPa)对照组2900实施例11200实施例21230实施例31320实施例41410实施例51500实施例61610试验结果分析:由上表可知,对照组2样品的冲击强度最小,实施例6样品的冲击强度最大,而且,实施例1至实施例6样品的冲击强度都大于对照组1的冲击强度,由此可知,按照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1至6制得的样品的冲击强度比对照样品2的更好。再比较实施例1至6样品可知,从实施例1至6,样品的冲击强度呈递增的趋势。可见,本实用新型中,样品的冲击强度与样品中的各组分的含量有关,同时,冲击强度越大,样品的韧性越好。三、耐磨性的测试将对照样品3、实施例1至6样品进行耐磨性测试,具体地,即将样品在引桥中使用,同样的外部环境条件下使用三个月,观察样品的磨损程度。实施例1至6具体记载如下表3所示试验组磨损程度对照组3重度实施例1轻度实施例2轻度实施例3轻度实施例4轻度实施例5轻度实施例6细微磨损试验结果分析:由上表可知,对照组3样品的磨损程度最严重,实施例6样品的磨损程度最轻微,而且,实施例1至实施例6样品的磨损程度都比对照组1的磨损程度要轻,磨损程度越轻,说明样品的耐磨性越好,由此可知,按照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1至6制得的样品的耐磨性比对照组3的要更好。再比较实施例1至6样品可知,从实施例1至6,样品的磨损程度呈递减的趋势。可见,本实用新型中,样品的耐磨性与样品的各组分含量有关,同时,样品的磨损程度越轻,说明样品的耐磨性越好。各对照组的具体组分如下所示对照组1的各组分为:Fe1000份、C100份、Si40份、Mg10份、Al40份。对照组2的各组分为:Fe800份、C50份、Ni8份、Mo7份。对照组3的各组分为:Fe900份、C80份、V20份、Re10份、Al30份。对照样品1、2和3均为市面上销售的。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