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堵路沿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9853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防堵路沿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沿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防堵路沿石。



背景技术:

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解决因雨水、冰雪等引起的路面积水,通常会建造有道路排水系统;因为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通常城市道路都会采用暗式的地下管道排水;而这种道路排水系统受地下管道的管径、管道布局等多方面的影响,排水能力十分有限;尤其是在遭遇暴雨的情况下,暗式的道路排水系统无法在短时间内及时的将道路上的雨水排出,容易使道路形成内涝,造成道路坍塌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排水效率高、防堵效果好的防水防堵路沿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防堵路沿石,包括路沿石本体,所述路沿石本体的上部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底部倾斜向下,所述路沿石本体的内部下方分别设有横向排水通道和纵向排水通道,所述横向排水通道和纵向排水通道分别贯穿所述路沿石本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所述横向排水通道和纵向排水通道相互连通,当两个相邻的所述路沿石本体相互排列时,两个相邻的所述路沿石本体的所述缺口围合成一上部排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排水通道和纵向排水通道内设有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排水通道和纵向排水通道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路沿石本体的顶部一侧还设有一圆弧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路沿石本体内部的横向排水通道和纵向排水通道形成一个连通的下部排水系统,可以将路面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引入到两旁的绿化带中或引入到道路尽头进行集中处理,而当积水过深时,还可以通过两个相邻的路沿石本体的缺口围合成的上部排水口进行快速排水排泥,本其排水效率高、防堵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堵路沿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堵路沿石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堵路沿石,包括路沿石本体1,路沿石本体1的上部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一缺口2,缺口2的底部倾斜向下,方便对积水进行导向,加速排水过程,路沿石本体1的内部下方分别设有横向排水通道3和纵向排水通道4,横向排水通道3和纵向排水通道4分别贯穿路沿石本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横向排水通道3和纵向排水通道4相互连通,当两个相邻的路沿石本体1相互排列时,两个相邻的路沿石本体1的缺口2围合成一上部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路沿石本体1内部的横向排水通道3和纵向排水通道4形成一个连通的下部排水系统,可以将路面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引入到两旁的绿化带中或引入到道路尽头进行集中处理,而当积水过深时,还可以通过两个相邻的路沿石本体1的缺口2围合成的上部排水口进行快速排水排泥,其排水效率高、防堵效果好。

较佳的,为了方便制作加工横向排水通道3和纵向排水通道4,可以在横向排水通道3和纵向排水通道4内设有PVC管。横向排水通道3和纵向排水通道4的直径相同。这样可以使水流的冲击小,防堵效果好。

较佳的,路沿石本体1的顶部一侧还设有一圆弧角5。圆弧角5可以使路沿石本体1表面达到清水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