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形刚架桥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4212阅读:1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墩,尤其涉及一种三角形刚架桥墩。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结构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上部结构的选型主要根据实际使用功能性、现场施工可能性、经济实施节约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择使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上部结构的选择相对来讲是比较单一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下部结构的设计在满足上部结构传力要求的前提下,结构形式较为多样;附属结构是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桥梁墩台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桥梁建筑结构的整体景观效果。对于梁式结构桥梁而言,桥梁视觉效果主要集中于其下部结构。

桥梁结构建设受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及施工条件影响较大。合理的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不仅要求造型新颖美观,而且要求受力合理、安全可靠、造价适宜。

然而,现有的梁式结构桥梁结构形式较为单一,直接影响其整体景观效果,而且下部结构基础规模大,占地面积大,当用于跨越河道桥梁时,结构过水断面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河床,不利于城市内洪防汛排洪;当用于城市跨线桥时,在解决多层交通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弊端。另外,下部结构基础规模大,占地面积大,也导致了建设受限因素较多,建设施工条件差,工程造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型新颖美观、受力合理、基础规模小、工程造价低的三角形刚架桥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三角形刚架桥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横桥向设置的横系梁、一对分肢、承台和基础,所述承台设于基础的顶端上,所述分肢的底端固定在承台的上表面上,所述分肢的顶端分别与横系梁的两端连接,每个分肢是在竖向平面内向外倾斜设置的柱状体,该对分肢的底端沿纵桥向错开,该对分肢和横系梁构成三角形刚架。

本实用新型的分肢沿纵桥向错开,形成纵横桥向均富有变化的景观效果,造型新颖美观,分肢与横系梁构成强劲的三角刚架体系,横向刚度大,受力合理,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基础规模较小,节约了占地面积,减少了建设受限因素,降低了工程造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该对分肢的底端沿纵桥向错开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分肢底端的宽度,该对分肢具有重合部分,所述重合部分连接成一体构成融合段。

若上部结构荷载大或桥墩高度较高时,结构尺寸要求大,所述分肢和融合段的内部均为中空,可达到节省施工材料的目的,每个分肢的底部设有第一检修人洞,所述第一检修人洞与分肢的内部相通,所述融合段与分肢的交接部位设有第二检修人洞,所述融合段和分肢通过第二检修人洞相通,以方便检查、检修等。

若结构尺寸要求小,所述分肢和所述融合段可均设计成实心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对分肢的底端沿纵桥向错开的距离等于分肢底端的宽度。

若所述分肢的内部为中空,每个分肢的底部设有第一检修人洞,所述第一检修人洞与分肢的内部相通,以方便检查、检修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推荐的实施方式,所述分肢的横截面自下而上呈渐缩状,或者所述分肢为等截面的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⑴本实用新型的分肢沿纵桥向错开,形成纵横桥向均富有变化的景观效果,造型新颖美观,多个桥墩阵列时富有韵律,整体景观效果好。

⑵本实用新型的分肢与横系梁构成强劲的三角刚架体系,横向刚度大,受力合理,安全可靠。

⑶本实用新型支撑上下行分幅或整幅式桥梁上部结构,为整体式基础,较上下行分离式下部结构基础规模小,节约土地使用面积,减少建设受限因素,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肢底端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角形刚架桥墩8,它包括沿横桥向设置的横系梁1、一对分肢2、承台3和基础4,承台3设于基础4的顶端上,分肢2的底端固定在承台3的上表面上,分肢2的顶端分别与横系梁1的两端连接,每个分肢2是在竖向平面内向外倾斜设置的柱状体,在本实施例中,分肢2是扁平状的柱状体,其横截面是矩形,纵向截面类似于三角形,分肢2的横截面自下而上呈渐缩状,在其它实施例中,分肢也可以为等截面的柱体。该对分肢2的底端沿纵桥向错开,该对分肢2和横系梁1构成三角形刚架,横系梁1的顶面上安装有支座9,本实用新型三角形刚架桥墩横向刚度大,受力合理,安全可靠。而且,分肢沿纵桥向错开,形成纵横桥向均富有变化的景观效果,造型新颖美观,整体景观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该对分肢2的底端沿纵桥向错开的距离大于零且小于分肢2底端的宽度,分肢2的宽度是指其沿纵桥向的长度,该对分肢具有重合部分,重合部分连接成一体构成融合段5,基础规模较小,节约了占地面积,减少了建设受限因素,降低了工程造价。分肢2和融合段5的内部均为中空,每个分肢2的底部设有第一检修人洞6,第一检修人洞6与分肢2的内部相通,融合段5与分肢2的交接部位设有第二检修人洞7,融合段5和分肢2通过第二检修人洞7相通。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对分肢的底端沿纵桥向错开的距离还可以等于零,即该对分肢的底端部分完全重合。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对分肢的底端沿纵桥向错开的距离等于分肢底端的宽度,即没有重合部分。分肢的内部为中空,每个分肢的底部设有第一检修人洞,第一检修人洞与分肢的内部相通。

在其它实施例中,分肢和融合段可以为实心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分肢的形状、分肢的底端之间的位置关系等还具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