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公路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950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公路护栏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公路护栏。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一旦发生事故,车主需要在距离事发点至少100米的位置放置“事故警示牌”,以提醒后方的车辆。但是,车辆在放置“事故警示牌”时,仍然站在车道上,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被后方的车辆撞到,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车主都会随车携带“事故警示牌”,一旦发生事故,便无法及时的提醒后方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公路护栏,具有事故警示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公路护栏,包括护栏柱和护栏体,所述护栏体上安装有警示牌;所述警示牌包括呈长条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护栏体水平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与护栏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源模块、发光组件以及连接于电源模块与发光组件之间的控制开关。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车主可站在护栏的外侧(距离事发点至少100米处),将警示牌的一端解开(解除固定组件),然后将警示牌转动至与护栏体垂直的状态,然后按下所述控制开关,使发光组件通电,即可提醒后方的车辆。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钩和弹性连接件;所述卡钩的尾端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与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护栏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钩配合的卡孔。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 可利用卡钩将警示牌固定在护栏体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灯条安装槽,所述灯条安装槽的槽口处密封设置有透明防水罩。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对LED灯条起到防水保护的效果,避免其线路接头生短路。

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LED灯条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振荡电路,其输入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用于在通电时持续输出振荡信号;

开关电路,具有一电连接于LED灯条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之间的可控开关;所述开关电路与振荡电路电连接,以接收并响应于所述振荡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间歇性地通断。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发光组件通电时,LED灯条能够闪烁,进而警示性更高。

优选地,所述振荡电路包括:

一第一与非门电路,所述第一与非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

一第一电阻,其两端分别与第一与非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和输出端电连接;

一第二与非门电路,所述第二与非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均与第一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一第一电容,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与非门电路的该另一个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控制开关按下时,第二与非门电路的输出断能够持续性地输出振荡信号(方波)。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一第二电阻,其一端与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振荡信号;

一第一NPN三极管,其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LED灯条的电源端电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第一NPN三极管通过第二电阻接收到振荡信号后,能够间歇性的导通/关断,进而使得LED灯条间歇性的通电/断电,实现闪烁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光伏电源。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不需要对警示牌定时充电,或者用电缆进行供电;一方面减少了布线麻烦,另一方面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多功能公路护栏的示意图;

图2A为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图;

图2B为实施例中LED灯条的安装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多功能公路护栏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护栏柱;2、护栏体;21、卡孔;3、警示牌;31、灯条安装槽;4、固定组件;41、卡钩;42、弹性连接件;5、LED灯条;6、透明防水罩;7、光伏板;100、驱动电路;110、振荡电路;120、开关电路;SW、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照图1、图2A,一种多功能公路护栏,包括护栏柱1和护栏体2,护栏体2上安装有警示牌3;警示牌3包括呈长条形的壳体,壳体的一端与护栏体2水平转动连接(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4,该固定组件4包括卡钩41和弹性连接件42,该卡钩41的尾端通过弹性连接件42与护栏体2连接;相配合地,在护栏体2上设置有卡孔21。其中,壳体与护栏体2铰接的位置到卡孔21之间的距离大于卡钩41的前端到壳体与护栏体2铰接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如此,在固定警示牌3时,先将其转动至与护栏体2大致平行(或者贴合)的状态,然后拉动卡钩41(此时弹簧被拉伸)并钩在护栏体2上的卡孔21内即可。

参照图2B,壳体的一侧(朝向护栏体2的一侧)设置有灯条安装槽31,该灯条安装槽31设置有若干,其形状呈“前方有事故发生”字样;每一灯条安装槽31内均铺设有LED灯条5。考虑到防水问题,本实施例中,在壳体的侧壁上灯条安装槽31的槽口处密封设置有透明防水罩6,该透明防水罩6可采用玻璃或者其它透明材质制成。

参照图3、图4,另外,壳体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LED灯条5的驱动电路100以及为LED灯条5供电的电源模块(电路部分可安装于壳体的内部);其中,考虑到户外的情况,该电源模块优选为光伏电源,在具体实施时,光伏板7安装在灯条安装槽31的背面(朝向公路的一侧,在不使用时受光面积大);其中,电源模块的电路部分和驱动电路100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即壳体的内部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另外,在壳体上还安装有一个控制开关SW(优选为顶侧,且靠近铰接处的位置),该控制开关SW连接在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当用户按下控制开关SW时,电源模块才向LED灯条5和驱动电路100供电。

参照图4,驱动电路100包括振荡电路110和开关电路120;其中,振荡电路110用于在通电时持续输出振荡信号;开关电路120具有一电连接于LED灯条5的电源端与电源模块之间的可控开关;并根据该振荡信号控制可控开关间歇性地通断,进而实现对LED灯条5的闪烁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振荡电路110包括第一与非门电路N1、第一电阻R1、第二与非门电路N2以及第一电容C1;其中,第一与非门电路N1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SW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与非门电路N1的另一个输入端和输出端电连接;第二与非门电路N2的两个输入端均与第一与非门电路N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与非门电路N1的该另一个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与非门电路N2的输出端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开关电路120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一NPN三极管Q1;(也可考虑采用MOS管);其中,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振荡电路110的输出端电连接以接收振荡信号;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LED灯条5的电源端电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