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小跨径钢箱梁桥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20295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小跨径钢箱梁桥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中小跨径钢箱梁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小跨径钢箱梁桥一般不采用满堂支架施工方法,通过工厂加工、构件运输、现场连接成整体成桥,受现场焊接连接施工过程影响,成桥状态与一次落架状态差异较大。在恒载作用下,个别控制断面内力和一次落架成桥相比不合理,拉应力偏大,在成桥循环荷载作用下,极易出现结构疲劳,对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产生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中小跨径钢箱梁桥在运营期内结构安全储备低的问题。

一种中小跨径钢箱梁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桥墩施工完成后,在中跨跨中处搭设辅助墩,在辅助墩和桥墩上分别设置临时支座与永久支座;

b、钢箱梁在现场进行拼接、焊接完成后,整体吊装至桥位;

c、撤去辅助墩上的临时支座;

d、在边跨中墩位置处架设临时墩,临时墩上设置千斤顶,千斤顶的上和下使用钢板抄平,上钢板与钢箱梁底紧贴;

e、千斤顶对钢箱梁施加顶升力达到顶升位移;

f、焊接中跨跨中钢箱梁,结构体系转换完成后,撤去辅助墩;

g、同时卸除千斤顶荷载,使钢箱梁强迫回落至顶起前位置,撤去临时墩和千斤顶。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撤去临时支座后,钢箱梁处于单悬臂。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千斤顶顶升力其中:q为自重荷载集度,l为结构计算跨径。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千斤顶顶升高度其中:ei为钢箱梁的截面抗弯刚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钢箱梁强迫回落高度

本发明使用千斤顶在中墩处对钢箱梁进行顶升施工,钢箱梁最后强迫回落,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安全、快速;施工过程中结构体系受力明确,可极大改善最终钢箱梁成桥内力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箱梁初始安装示意图。

图2为千斤顶位置示意图。

图3为千斤顶顶升施工示意图。

图4为结构体系转换示意图。

图5为结构成桥示意图。

图6为钢箱梁悬臂状态结构内力示意图。

图7为结构体系最终内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小跨径钢箱梁桥施工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小跨径钢箱梁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桥墩2施工完成后,在中跨跨中处搭设辅助墩4,在辅助墩4上设置临时支座8,桥墩2上设置永久支座3,临时支座8顶与永久支座3顶标高平齐;

b钢箱梁1在现场进行拼接、焊接完成后,吊装至桥位,吊装过程中,临时支座8与永久支座3平稳,正确就位,见图1;

c撤去辅助墩4上的临时支座8;

d在边跨中墩2位置处架设临时墩5,临时墩5上设置千斤顶6,千斤顶6上、下使用钢板7抄平,上钢板7与钢箱梁1底紧贴;辅助墩4上临时支座8撤去后,钢箱梁1处于悬臂状态,见图2和图6:

mc=mc’=0(2)

悬臂端转角:

式中:q为自重荷载集度;

l为结构计算跨径,本实施例中,三跨结构计算跨径都为l;

ei为钢箱梁1截面抗弯刚度。

e千斤顶6对钢箱梁1进行顶升施工,顶升力及顶升位移符合计算要求;千斤顶6顶升施工完成后,中支点b、d顶升位移:

钢箱梁1悬臂端转角:

f焊接中跨跨中钢箱梁1,千斤顶6反力:

结构体系转换完成后,撤去辅助墩4,见图3;

g同时卸除千斤顶6荷载,使钢箱梁1强迫回落至顶起前位置,见图4;撤去临时墩5和千斤顶6,见图5。卸除千斤顶6荷载,中支点b、d强迫位移:

结构体系内引起的累计内力见图7:

得到最终结构体系内力状态,即达到一次落架成桥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