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变坡空心高墩倒模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6885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铁路、公路的圆端形变坡空心桥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变截面空心桥墩的墩身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上实体段、空心部分、下实体段。鉴于空心桥墩壁薄、墩高,砼浇筑施工比较困难,因此墩身砼浇筑分三次施工:下实体段与部分空心段第一次施工,剩余空心部分第二次施工,上实体段第三次施工。

目前普通采用的施工方法:墩身混凝土第一次浇注完成后,不进行拆模,直接搭设脚手架,绑扎第二节钢筋,立第二节模板,浇注第二节墩身混凝土,待墩身混凝土全部浇注完成后,一次性拆模转至下一桥墩。

这种现有的施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模板投入多,模板周转利用率低;施工速度慢、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板投入少,周转利用率高,施工速度快、难度小的客运专线变坡空心高墩倒模施工方法。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模板进场后为了保证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首先进行模板预拼装,检查模板各部分尺寸、模板接缝及平整度,在承台顶面用全站仪放出墩身边线,并放出墩身纵横方向的护桩,以便在以后的墩身施工中校模时使用;为保证新老混凝土的良好结合要对承台表面进行凿毛,凿毛标准为,首先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掉,露出石子,凿深1cm~2cm,凿完后用风枪先吹掉混凝土残渣,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证凿毛的混凝土面清洁;

第一次搭设脚手架、绑扎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预埋件的埋设;

第一次拆外架立外模:拆外架前应每隔2米将拉勾筋与墩身护面钢筋点焊连接加固稳妥,防止拆完外架后墩身护面钢筋扭曲变形;模板拼装之前先将模板磨光清除干净,涂抹脱模剂,脱模剂采用新鲜机油,涂刷时要轻、薄、均匀,以保证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立外模过程中要每立一层校正一层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并保证模板间接缝的错台大小符合规范要求;

第一次拆内架立内模:加固内模用4米长8cm×8cm方木并夹带支撑钢管,支撑钢管间距为50cm,防止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涨模、爆模的情况;为保证空心墩壁厚满足要求,需根据墩身不同截面的壁厚制作方木,方木以1米的间距支撑于内外模之间,待浇注混凝土时,边浇注边取出方木;

浇注第一节墩身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前,先将墩身内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在30-35cm范围内,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混凝土分层浇注,每层厚度控制在30-40cm左右,放料应对称均匀,防止因为放料不均匀造成墩身内模偏移,振捣顺序为:先振捣倒角处,再从两边向中间振捣,振捣时间控制在20s左右,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泛浆为准,因墩身混凝土分节浇注,控制好每节混凝土顶面高度可以保证相邻两段墩身接缝良好,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外观;当混凝土浇注到顶层时,使混凝土面稍高于模板顶,以便凿毛时方便清洗处理;浇注完毕后将模板四周附近的混凝土抹平,保证混凝土面与模板顶面平齐,以保证上下两节段为一条平齐的接缝;

第一次拆外模:首先将最顶节直线段的长行架拆除,然后将模板间的连接螺丝松动,使顶层模板与混凝土之间出现空隙,再用吊车将顶层模板中的一块吊起,使顶层模板与下层模板分离,再在两层模板间垫入3cm厚的垫块,用同样的方法在顶层其他几块模板与下层模板间垫入3cm厚的垫块,这样,上下两层模板完全分离,就可以将顶层模板以下的模板全部拆除转至下一个桥墩,而顶层模板留在该墩上,作为立下一节模板生根之用;待底节模板全部拆除后,再将顶层模板间的连接螺丝上紧,行架上牢;

拆完第一节模板后要用塑料薄膜将浇注完成的墩身包裹严密并进行洒水做好混凝土的养生工作;

对混凝土顶部进行凿毛;

二次搭设脚手架、绑扎钢筋(方法同上);

二次拆外架、立外模至上实体段底(方法同上);

二次拆内架立内模(方法同上);

第二次浇注墩身混凝土(方法同上);

拆内模,安装上实体段底模(方法同上);

凿毛、绑扎上实体段钢筋,立上实体段模板(方法同上);

拆外模,墩身混凝土养生,如此循环。

由于墩身为上口小,下口大的变坡桥墩,所以,任何一圈标准节的模板都可以依靠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而独立的立于墩身之上,不需要任何支撑。因此,虽然墩身模板不设拉杆,却仍可在完成第一节墩身混凝土浇筑后将第一节模板拆除转至下一个墩身;但是,第一节模板的最顶层不能拆除,需留在第一节墩身上,作为立第二节墩身模板生根之用。由于第三节墩身从绑扎钢筋到第三节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成所需时间较短,因此,在浇筑完成第二节墩身混凝土时,不需拆模,直至第三节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起拆除模板转至下一个墩身。

本发明的优点是:模板投入少,模板周转利用率高,施工难度小,施工速度快,质量好。

具体实施方式:

模板进场后为了保证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首先进行模板预拼装,检查模板各部分尺寸、模板接缝及平整度,在承台顶面用全站仪放出墩身边线,并放出墩身纵横方向的护桩,以便在以后的墩身施工中校模时使用;为保证新老混凝土的良好结合要对承台表面进行凿毛,凿毛标准为,首先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掉,露出石子,凿深1cm~2cm,凿完后用风枪先吹掉混凝土残渣,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证凿毛的混凝土面清洁;

第一次搭设脚手架、绑扎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预埋件的埋设;

第一次拆外架立外模:拆外架前应每隔2米将拉勾筋与墩身护面钢筋点焊连接加固稳妥,防止拆完外架后墩身护面钢筋扭曲变形;模板拼装之前先将模板磨光清除干净,涂抹脱模剂,脱模剂采用新鲜机油,涂刷时要轻、薄、均匀,以保证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立外模过程中要每立一层校正一层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并保证模板间接缝的错台大小符合规范要求;

第一次拆内架立内模:加固内模用4米长8cm×8cm方木并夹带支撑钢管,支撑钢管间距为50cm,防止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涨模、爆模的情况;为保证空心墩壁厚满足要求,需根据墩身不同截面的壁厚制作方木,方木以1米的间距支撑于内外模之间,待浇注混凝土时,边浇注边取出方木;

浇注第一节墩身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前,先将墩身内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在30-35cm范围内,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混凝土分层浇注,每层厚度控制在30-40cm左右,放料应对称均匀,防止因为放料不均匀造成墩身内模偏移,振捣顺序为:先振捣倒角处,再从两边向中间振捣,振捣时间控制在20s左右,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泛浆为准,因墩身混凝土分节浇注,控制好每节混凝土顶面高度可以保证相邻两段墩身接缝良好,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外观;当混凝土浇注到顶层时,使混凝土面稍高于模板顶,以便凿毛时方便清洗处理;浇注完毕后将模板四周附近的混凝土抹平,保证混凝土面与模板顶面平齐,以保证上下两节段为一条平齐的接缝;

第一次拆外模:首先将最顶节直线段的长行架拆除,然后将模板间的连接螺丝松动,使顶层模板与混凝土之间出现空隙,再用吊车将顶层模板中的一块吊起,使顶层模板与下层模板分离,再在两层模板间垫入3cm厚的垫块,用同样的方法在顶层其他几块模板与下层模板间垫入3cm厚的垫块,这样,上下两层模板完全分离,就可以将顶层模板以下的模板全部拆除转至下一个桥墩,而顶层模板留在该墩上,作为立下一节模板生根之用;待底节模板全部拆除后,再将顶层模板间的连接螺丝上紧,行架上牢;

拆完第一节模板后要用塑料薄膜将浇注完成的墩身包裹严密并进行洒水做好混凝土的养生工作;

对混凝土顶部进行凿毛;

二次搭设脚手架、绑扎钢筋(方法同上);

二次拆外架、立外模至上实体段底(方法同上);

二次拆内架立内模(方法同上);

第二次浇注墩身混凝土(方法同上);

拆内模,安装上实体段底模(方法同上);

凿毛、绑扎上实体段钢筋,立上实体段模板(方法同上);

拆外模,墩身混凝土养生,如此循环。

由于墩身为上口小,下口大的变坡桥墩,所以,任何一圈标准节的模板都可以依靠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而独立的立于墩身之上,不需要任何支撑。因此,虽然墩身模板不设拉杆,却仍可在完成第一节墩身混凝土浇筑后将第一节模板拆除转至下一个墩身;但是,第一节模板的最顶层不能拆除,需留在第一节墩身上,作为立第二节墩身模板生根之用。由于第三节墩身从绑扎钢筋到第三节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成所需时间较短,因此,在浇筑完成第二节墩身混凝土时,不需拆模,直至第三节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起拆除模板转至下一个墩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