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555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涉及一种在土木施工时,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检测的装置,属于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多点连续采样方式,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的平整性,当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相对平滑时,则表示路面相对平整,或平整度相对好,反之则表示平整度相对差,传统的断面类检测设备是需要对公路进行破坏性取样检测的,且检测靠人工感官来确定,不同人检测结果差异很大,一般的路面平整度测量装置,只能以小面积检测为主,并且检测设备设计的控制系统复杂,价格昂贵,在较宽路面检测时存在较大的检测盲区,不能提高路面平整的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现有的路面平整度检测设备数据采点单一,且所采点本能连续检测,检测误差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多点连续采样方式,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检测的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由主体固定装置和检测报警装置组成,主体固定装置由上限位板、推板、下限位板、主体架、导向套、检测棒、支撑轮和调节杆组成,四个支撑轮分别置于主体架上,多个导向套等距置于主体架上,下限位板两端分别通过调节杆置于主体架上,且位于导向套上方,所述调节杆位置设有刻度,多个检测棒一端依次对应穿过下限位板和导向套,推板置于检测棒另一端上,上限位板两端通过调节杆置于主体架上,且位于推板上方,检测报警装置由压力传感器、数据传输线、电源、警示灯、控制器、数据处理器和信号转换器组成,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别置于上限位板上,且和推板一侧相对应,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别置于下限位板上,且和推板另一侧相对应,信号转换器置于主体架上,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和多个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数据处理器置于主体架上,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相连接,控制器置于主体架上,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和数据处理器相连接,警示灯置于主体架上,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和控制器相连接,电源置于主体架上,且通过数据传输线和数据传输线相连接。

使用时,将主体架通过支撑轮放置在路面上,将上限位板通过两端调节杆调节至上公差位置,下限位板调节至下公差位置,推动主体架,当路面低洼时,检测棒下沉,接地面低洼位置接触,当低洼点超过预设公差时,推板和下限位板上的压力传感器接触,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信号,信号转换器将信号转换后传给数据处理器处理,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数据处理器通过控制器控制警示灯发出警示,当路面高突时,检测棒上升,接地面高突位置接触,当高突点超过预设公差时,推板和上限位板上的压力传感器接触,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信号,信号转换器将信号转换,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数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器通过控制器控制警示灯发出警示,检测人员可以根据指示灯知道地面平整情况,可以将主体架安装在牵引装置上,进行连续长路段的平整度检测,达到土木施工时,路面平整度检测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提高路面平整度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上限位板1,压力传感器2,推板3,下限位板4,主体架5,导向套6,检测棒7,支撑轮8,调节杆9,数据传输线10,电源11,警示灯12,控制器13,数据处理器14,信号转换器1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使用时,将主体架5通过支撑轮8放置在路面上,将上限位板1通过两端调节杆9调节至上公差位置,下限位板4调节至下公差位置,推动主体架5,当路面低洼时,检测棒7下沉,接地面低洼位置接触,当低洼点超过预设公差时,推板3和下限位板4上的压力传感器2接触,压力传感器2接收压力信号,信号转换器15将信号转换后传给数据处理器14处理,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数据处理器14通过控制器13控制警示灯12发出警示,当路面高突时,检测棒7上升,接地面高突位置接触,当高突点超过预设公差时,推板3和上限位板1上的压力传感器2接触,压力传感器2接收压力信号,信号转换器15将信号转换,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数据处理器14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器14通过控制器13控制警示灯12发出警示,检测人员可以根据指示灯知道地面平整情况,可以将主体架5安装在牵引装置上,进行连续长路段的平整度检测,达到土木施工时,路面平整度检测的目的。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数据处理器、信号转换器并不限制于某一品牌和型号。本实用新型无须对此作出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数据处理器和控制器所加载的计算机程序,并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并不保护计算机程序,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所有计算机程序都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额外加载,依据本实用新型,某些步骤可以依次进行或者同时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