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49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背景技术:

路基沉降是公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危害行车安全的现象,由于公路长时间承受较高的负荷作用,造成路基整体下沉,形成高低不平的状况,车辆在这种起伏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颠簸难行,容易疲劳,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现在的路面防沉降设施都是在路基的基层与路基桩之间铺设一层处理层,过于简单的结构措施难以彻底解决路面沉降的问题,尤其是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修建的道路,做好防沉降措施尤为重要。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结构不合理、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路面层、路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的下方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下方设有路基层,路基层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通孔,同一平面的多个支撑板对齐,同一平面支撑板的上端经多个置于通孔内的第一圆柱杆连接,同一平面支撑板的下端经多个置于通孔内的第二圆柱杆连接,第一圆柱杆和第二圆柱杆交错排列,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多个可伸缩的支撑座,支撑座包括可变形的菱形伸缩架,菱形伸缩架内设有转动螺杆,支撑座下方设有路基桩。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座上端一体连接有与支撑板焊接固定的支架。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座下端一体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座外部设有外壳。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通过防水层防止雨水渗入到路基层,降低路基的下沉机率,通过支撑板对路面进一步进行固定,支撑板内的第一圆柱杆和第二圆柱杆可以更好的支撑,起到稳固防止下降的作用,支撑座可以调节支撑板的升降,用来改变路面的沉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路层状结构分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固定排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有现有路面的路面层1、路基桩2,为了防止路面长期的囤积积水和雨水对路面渗透造成的路面沉降,在路面的下方设有防水层3,可以防止雨水渗透在路基层4,在防水层3的下方有路基层4,路基层4的下方有支撑板5,因为路面长度很长,不可能采用一块支撑板5完成,所以是采用多个支撑板5相连对齐在一起的,同一平面的支撑板5上端和下端都开设有通孔6,在连接时,根据支撑板5的宽度大小,采用每两个相邻支撑板5的一端经第一圆柱杆7连接,每两个相邻支撑板5的另一端经第二圆柱杆8连接,但是第一圆柱杆7和第二圆柱杆8不是上下对齐排布的,而是上下交错对齐排布的,通俗的讲,就是前两个支撑板5的一端用第一圆柱杆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板连接,第三支撑板的一端与第四个支撑板连接,这样连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的支撑板能够连在一起,但又没有很长的支撑板,支撑板5也不会因为一侧的固定不牢固而产生下沉的情况。

在支撑板5的下方设有多个支撑座9,支撑座9用来支撑支撑板5,一是防止支撑板5下沉,二是一旦发生下沉现象,可通过调节支撑座来9调节支撑板5的下沉,起初,先把支撑座9固定在最低位置,当发生下沉现象,在翻修路面时,通过拧动转动螺杆11,来改变菱形伸缩架10的形状,从而使得菱形伸缩架10上下伸缩改变高度,进而改变支撑板5的高度,完成对路面的高度修复。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支撑座9上端一体连接有与支撑板5焊接固定的支架12,这样可以保证支撑座9不会移动。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支撑座9的下方一体连接有底座13,用来保证支撑座9的固定平稳。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保证支撑座9不会晃动和移动,在支撑9座外部设有外壳14。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通过防水层防止雨水渗入到路基层,降低路基的下沉机率,通过支撑板对路面进一步进行固定,支撑板内的第一圆柱杆和第二圆柱杆可以更好的支撑,起到稳固防止下降的作用,支撑座可以调节支撑板的升降,用来改变路面的沉降。

应该注意到,尽管在参照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已经在说明书中被描述并且在附图中被图示,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的某些技术特征对解决特定的技术问题可能并不是必须的,从而可以没有或者省略这些技术特征而不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或者技术方案的形成。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可以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适当的相互组合、结合或者配合,除非该组合、结合或者配合明显不可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