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术场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6983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术场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术场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持续保持场地内湿润度适中的马术场地。



背景技术:

马术场地是马术运动核心设施,是运动员和马匹的安全保障,也是高水平马术运动的基础保障。马术场地地面通常是由粒径合理、密实度适中的沙面构成。然而这层密实度适中的马术场地地面需要稳定的湿润度保持其合理的组成机构,通过调整其湿润度即可调整马术场地地表的性能。湿度合理的场地是这项运动的安全保障,马匹与运动员技能合理发挥的基本保障,也是运动员与马匹平时训练的基本保障。湿润度适中马术地面沙层就会有很好的弹性,防滑性能。如果湿润度不够,容易出现扬尘现象,如果地面含水量太大,就会造成地面湿滑,容易造成人马意外事故发生。而且如果不能保持合理的湿润度,马术场地地面的性能会在很短时间内急速恶化,最终结果是投入巨资制作的马术场地地面会在很短时间内退化,缩短马术场地地面的使用寿命。

现有马术场地湿润度控制过程中,洒水过程和排水过程是分开进行的。其中,洒水方法主要有:纯手工浇灌方法、场地四周安装喷头喷洒或洒水车人工洒水。采用纯手工浇灌方法,由具有长时间操作经验的人员操作,能够很好的保持马术场地每个位置适量的湿润度,但缺点是需要专业的具有操作经验的人员负责,一人无法完成费时费力,需要建立独立蓄水池,加压设备,洒水速度比较缓慢,人工成本较高。采用场地四周安装喷头喷洒方法,一次性投入,设备持续使用时间长,但由于喷头采用定点洒水,喷洒的形状为扇形,达不到客观需要的均匀程度。采用洒水车洒水,喷洒的均匀度较高,但由于取水时间较长,整体洒水时间漫长,每天早晚需要专人洒水,人工成本较高。现有马术场地洒水方法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是,当进行洒水操作时,需要暂停比赛或训练,完成洒水后才能使用,占用比赛和训练时间。排水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在雨天如果不能及时排除雨水,很容易造成人马意外事故发生,影响训练或比赛的进行。

因此,如何能够创设一种新的马术场地,使其能够自动均匀补水,补水过程不需要暂停使用,排水过程方便快捷,不容易造成积水,以达到持续保持其内部湿润度适中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术场地,使其能够自动均匀补水,补水过程不需要暂停使用,排水过程方便快捷,不容易造成积水,以达到持续保持其内部湿润度适中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术场地,包括场地本体,还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渗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所述渗水系统包括均匀铺设在所述场地本体内的若干盲管,所述盲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所述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场地本体包括表层和基底层,所述表层和基底层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沿所述表层的边缘向上翻折并包裹住所述表层,所述盲管设置在所述表层内的底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若干沿所述场地本体边缘设置的供水操作井,所述供水管道分别与所述若干供水操作井连接,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若干沿所述场地本体边缘设置的排水操作井,所述若干排水操作井均与所述排水管道连接,所述盲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一防水层,并分别与所述供水操作井和排水操作井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盲管的出水端连接有水位调节机构,所述水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场地本体的表层内的水位高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位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排水操作井内,包括弯管和可伸缩排水管,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盲管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向上弯折并与所述可伸缩排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可伸缩排水管的出水端高度可调节。

进一步改进,所述盲管的出水端还连接有应急排空阀。

进一步改进,所述表层包括自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层、网眼布、带孔隔离栅及细沙层,所述盲管铺设在所述碎石层内的底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底层的顶部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盲管铺设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盲管周围填充有碎石。

进一步改进,所述盲管外包裹有网眼布。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水层包括两层土工布和一层防渗膜,所述防渗膜铺设在所述两层土工布之间。

采用上述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马术场地,一次性投入,设备持续使用时间较长,性价比较高,通过供水管道和盲管的配合实现马术场地自动均匀补水,操作简单,人工成本较低,补水过程不需要暂停使用,不占用比赛和训练时间,通过盲管和排水管道配合实现马术场地排水,方便快捷,不容易造成积水,为雨天马术场地的使用提供了条件,能够避免雨天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人马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补水过程和排水过程相配合,能够持续保持马术场地内部湿润度适中。

2、设置第一防水层能够避免场地本体的表层内的水往下渗透,有益于持久保持表层内的湿润度,能够减少马上场地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通过设置在盲管的出水端的水位调节机构,可以方便的调节场地本体的表层内的水位高度,进而实现调节马术场地湿润度的目的。

4、通过应急排空阀可以排空场地本体的表层内的水,避免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造成管道破裂。

5、碎石层的孔隙度较大,渗水速度较快,将盲管设置在碎石层能够快速的补水和排水,进而实现快速调节场地本体湿润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马术场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马术场地不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马术场地的供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马术场地的排水操作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马术场地的排水操作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供水管道,2、供水井,3、供水操作井,4、排水管道,5、排水井,6、排水操作井,7、盲管,8、弯管,9、可伸缩排水管,10、细沙层,11、带孔隔离垫,12、网眼布,13、碎石层,14、第一防水层,15、基底层,16、第二防水层,17、挡沙路牙,18、天然土层,19、流沙池,20、应急排空阀,21、浮球阀液位开关,22、四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术场地,包括场地本体、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渗水系统,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1,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4,渗水系统包括均匀铺设在马术场地本体内的盲管7,盲管7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供水管道1和排水管道4连接。

通过供水管道1和盲管7的配合实现马术场地自动均匀补水,补水过程马术场地不需要暂停使用,通过盲管7和排水管道4配合实现马术场地排水,方便快捷,不容易造成积水,能够持续保持马术场地内部湿润度适中。

具体的,配合图1-3所示,本实施例结合一块矩形马术场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供水系统包括供水井2、供水管道1及若干供水操作井3。供水井2可靠近场地的一个拐角设置,供水管道1可沿场地本体靠近供水井2的一侧边缘设置,供水井2的出水口与供水管道1的进水端连接。上述若干供水操作井3可沿供水管道1间隔设置,例如,可沿供水管道1每间隔5米设置一口供水操作井3,供水管道1与供水操作井3的进水口连接,为供水操作井3供水。供水管道1可选用例如直径为125mm的水管。配合图4所示,可在供水井2的进水口设置浮球式液位开关21,以实现供水井2的自动补水。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井5、排水管道4及若干排水操作井6。排水井5可设置在场地本体与供水井2相对或远离供水井2的一个拐角处。本实施例中排水管道4沿与供水管道1相对的一侧边缘设置,排水管道4的出水端与排水井5连接。上述若干排水操作井6可沿排水管道4间隔设置,例如,类似于供水操作井3,沿排水管道4每间隔5米设置一口排水操作井6,从而与供水操作井3一一对应。排水操作井6的出水口均与排水管道4连接,可通过排水管道4排出其内部积水。当该马术场地设置在室内时,排水管道4可选用例如直径为125mm以上的排水管,当该马术场地设置在室外时,由于马术场地容易受到雨水的影响,排水管道4可选用例如直径为250mm以上的排水管。

渗水系统包括若干均匀铺设在场地本体内的盲管7,盲管7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供水操作井3和排水操作井6连接。即盲管7的进水端与供水操作井3的出水口连通,盲管7的出水端与排水操作井6的进水口连通。本实施例中盲管7与供水操作井3和排水操作井6一一对应,最边缘的盲管7设置在距离场地本体边缘2.5米处,盲管7之间互相平行,间距5米,在场地内按格栅状排列。盲管7可选用例如直径为100mm的高强度下水管。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供水管道1和排水管道4并非必须通过供水操作井3和排水操作井6与盲管7连接,直接与盲管7连接也可实现为场地本体供水和排水的目的。设置供水操作井3和排水操作井6的目的在于,可以通过供水操作井3和排水操作井6对盲管7和场地本体内的水位进行控制。还可在供水操作井3和排水操作井6的顶部设置操作孔,便于对盲管7、供水管道1和排水管道4等地下设置进行检修操作。排水操作井6的底部还可设置流沙池19,用于收集随水流带出的细沙,可定期通过操作孔进行清理,以避免细沙堵塞排水管道4。

配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场地本体包括表层和基底层15,表层和基底层15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层14,第一防水层14沿表层的边缘向上翻折并包裹住表层。表层包括自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层13、网眼布12、带孔隔离垫11及细沙层10。

细沙层10可采用马术场地专用纤维沙,细沙层10的厚度可设置为例如125mm,纤维沙具有优良的透水性能,合理的保水性能,防滑,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硬度符合马术运动要求,抗紫外线,阳光照射下长期使用不变质。带孔隔离垫11的可采用厚度为40mm的带孔隔离垫,并在其孔洞内填充细沙或直径2-4mm碎石。网眼布12铺设在带孔隔离垫11的底部,能够防止细沙在水的带动下往下渗透。碎石层13的可采用直径6-10mm的干净碎石铺设,厚度可设置为例如80mm,盲管7铺设在碎石层13内的底部,能够避免盲管7被堵塞,而且由于碎石层13孔隙度较大,渗水速度较快,能够快速的补水和排水,进而能够实现快速调节场地本体湿润度的目的。为防止盲管7被堵塞,可在盲管7外包裹网眼布。

第一防水层14铺设在表层和基底层15之间,并且沿表层边缘向上翻折包裹住碎石层13、网眼布12、带孔隔离垫11和细沙层10,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层14能够避免表层内的水往下渗透,有益于持久保持细沙层10的湿润度,能够减少马术场地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防水层14可包括两层土工膜和一层防渗膜,防渗膜铺设在两层土工膜之间,土工膜可采用型号为180gr/m2-200gr/m2的土工膜。

基底层15铺设在第一防水层14的底部,厚度可设置为150mm-600mm,可选用压实度95%以上的路基材料铺设。作为优选方案,可在基底层15的顶部设置若干凹槽,所述第一防水层14沿所述凹槽的槽壁和底面铺设,盲管7铺设在凹槽内,且盲管7周围填充有碎石,将盲管7设置在凹槽内能够使盲管7处于较低的水平高度,有益于快速的排出场地本体内的积水,以提高盲管7的排水效率。凹槽的宽度可设置成200mm以上。

基底层15的底部还铺设有第二防水层16,第二防水层16能够提高基底层15防水性,避免地下水反渗或雨水过多的进入基底层15影响基底层15的压实度。第二防水层16可采用型号为180gr/m2-200gr/m2的土工膜铺设。

上述场地本体的边缘还设置有挡沙路牙17,能够避免细沙或碎石散落到天壤土层18,也能够防止天壤土层18进入场地本体,影响马术场地的性能。

配合图5所示,盲管7的出水端连接有水位调节机构,水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场地本体的表层内的水位高度。水位调节机构包括弯管8和可伸缩排水管9,弯管8一端与盲管7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向上弯折并与可伸缩排水管9的进水端连接,可伸缩排水管9的出水端高度可调节。

在使用过程中,将可伸缩排水管9的出水端高度调节到适当的高度,通过供水管道1和供水操作井3向盲管7供水,盲管7向场地本体内补水,当场地本体内的水位高度达到可伸缩排水管9的出水端高度时,盲管7内的水会通过可伸缩排水管9的出水端排至排水操作井6,场地本体内的水位可维持在与可伸缩排水管9的出水端高度基本相同的高度,以达到持续保持马术场地内部湿润度适中的目的。

当由于降雨等原因导致场地本体内的水位高于可伸缩排水管9的出水端高度时,场地本体内多余的水同样会通过盲管7和水位调节机构排到排水操作井6,并通过排水管道4排到排水井5,排水过程方便快捷,不容易造成积水。

配合图6所示,还可在盲管7的出水端连接应急排空阀20,用于在室外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紧急排出场地本体内的全部水,防止盲管7破裂。例如,可在盲管7的出水端设置四通接头22,将四通接头22的第一接口与盲管7的出水端连接,将第二接口与应急排空阀20连接,将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连接一个水位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马术场地,能够自动均匀补水,补水过程操作简单,人工维护成本较低,补水过程不需要暂停使用,排水过程方便快捷,不容易造成积水,能够持续保持马术场地内部湿润度适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