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屏障用整体式杯口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655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屏障用整体式杯口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线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声屏障用整体式杯口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交通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愈来愈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美国每年由于噪声的影响而带来的工伤事故、不上工及低效率所造成的损失将近40亿美元。我国随着高铁建设速度的加快,噪声扰民事件不断发生。降低噪音对铁路两侧居民的侵扰,已成为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一项重要任务。中国高速铁路虽然占地少、能耗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小,但列车运行噪声级水平相对较高。全国环境监测结果表明:道路交通噪声中约有17%的城市属于中度污染、49%的城市属轻度污染,建立声屏障解决交通噪声污染成为城市道路噪声控制的主要方式。声屏障由声屏障立柱和声屏障板组成,声屏障与地面的连接主要依靠声屏障立柱,现有的声屏障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采用的是地脚螺栓和法兰底座的连接结构。

现有的铁路线声屏障的安装结构有以下缺点:

1、采用的是传统的法兰连接结构,法兰盘连接结构安装复杂,精度不易保证,野外作业条件受限,施工难度大;

2、传统法兰固定模式,立柱与预埋钢板或预埋地脚螺栓不是整体,动车行驶产生风压使材料产生疲劳损伤裂断,给列车运行带来灾难性后果;

3、一定年限后需修复,更换螺栓、钢板,操作及其困难。声屏障使用到一定年限后也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尤其是一些受力螺栓锈蚀后需及时更换,从国内现有金属声屏障的维护经验来看,要想更换金属声屏障的螺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声屏障用整体式杯口安装结构,本安装结构操作简便,且精度高;使得声屏障立柱与杯口及基础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极大提高了声屏障体系稳固性,显著延长声屏障立柱的服役期限,从而降低维修成本,并提高列车行驶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声屏障用整体式杯口安装结构,包括地面基部、声屏障立柱和声屏障板,声屏障立柱两侧设置有安装槽,声屏障板两端镶嵌在相邻的声屏障立柱的安装槽内。地面基部包括若干混凝土桩体,混凝土桩体包括桩体安装部和地下基桩部,桩体安装部和地下基桩部呈上下分布,桩体安装部和地下基桩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部。桩体安装部上表面向下设置有杯口部,声屏障立柱下端插接在杯口部内,声屏障立柱和混凝土桩体通过杯口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桩体安装部和地下基桩部呈圆柱体状,桩体安装部直径大于地下基桩部直径;过渡连接部呈圆台状。

进一步地,杯口部呈长方体,杯口部的内表面浇注有自密实混凝土;待底层声屏障立柱安置到位后,杯口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

进一步地,混凝土桩体内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呈倾斜状态,排水管上端与杯口部底部连通,排水管下端连接有排水沟。

进一步地,混凝土桩体内环形分布有螺旋箍体,螺旋箍体包括螺旋箍下部和螺旋箍上部,螺旋箍上部的螺距小于螺旋箍下部的螺距;螺旋箍上部设置在桩体安装部、过渡连接部和地下基桩部的上端,螺旋箍下部设置在地下基桩部的下端。

进一步地,地面基部还包括护壁层,混凝土桩体的底部和侧面设置在护壁层内。

进一步地,护壁层内设置有护壁钢筋,护壁钢筋包括环形钢筋和J型钢筋,J型钢筋与环形钢筋垂直分布。

进一步地,桩体安装部的直径为800mm~1200mm,地下基桩部的直径为600mm~1000mm;地下基桩部的深度为4m~7m,杯口部深度500mm~700mm。

进一步地,地面基部还包括若干混凝土连接体,混凝土连接体设置在相邻的桩体安装部之间,混凝土连接体内设置有与桩体安装部连接的加强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混凝土桩体的地下基桩部深入地下,安装过程中使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和密封,保证了桩体安装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声屏障立柱的稳定性,由此为整个声屏障体系提供稳固的基础;排水管能够在声屏障立柱安装前避免杯口部内形成积水;螺旋箍体、护壁层以及护壁层内的护壁钢筋都有利于增强混凝土桩体的强度;混凝土连接体将相邻混凝土立柱连接,具有整体性,进一步提升整个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声屏障立柱插接在桩体安装部的杯口部内,这样的安装方式代替了原本的地脚螺栓、法兰的安装结构,利用了钢筋混凝土材料优良的强度性能及耐久性,解决了原本的金属构件易锈蚀的缺陷,大大延长了声屏障立柱的使用寿命,并且安装方便,无需预埋地脚螺栓或钢板;其次安装精度高,立柱直接吊入杯口部,通过工装或楔形木头进行位置调整,再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操作更方便,安装尺寸更易保证;整体性能也更好,提高了立柱抵抗列车快速受动车行驶产生的风压及疲劳载荷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声屏障用整体式杯口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凝土桩体的俯视图。

图3为混凝土桩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螺旋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声屏障用整体式杯口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1、声屏障立柱;12、声屏障板;20、混凝土桩体;21、桩体安装部;22、地下基桩部;23、过渡连接部;24、杯口部;25、自密实混凝土;26、排水管;30、螺旋箍体;31、螺旋箍下部;32、螺旋箍上部;41、护壁层;42、环形钢筋;43、J型钢筋;44、混凝土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声屏障用整体式杯口安装结构,包括地面基部、声屏障立柱11和声屏障板12,声屏障立柱11两侧设置有安装槽,声屏障板12两端镶嵌在相邻的声屏障立柱11的安装槽内。地面基部包括若干混凝土桩体20,混凝土桩体20包括桩体安装部21和地下基桩部22,桩体安装部21和地下基桩部22呈上下分布,桩体安装部21和地下基桩部22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部23。混凝土桩体20的地下基桩部22深入地下,安装过程中使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和密封,保证了桩体安装部21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声屏障立柱11的稳定性,由此为整个声屏障体系提供稳固的基础。桩体安装部21上表面向下设置有杯口部24,声屏障立柱11下端插接在杯口部24内,声屏障立柱11和混凝土桩体20通过杯口部24固定连接。杯口部24呈长方体,待底层声屏障立柱安置到位后,杯口部24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25。

声屏障立柱11插接在桩体安装部21的杯口部24内,这样的安装方式代替了原本的地脚螺栓、法兰的安装结构,利用了钢筋混凝土材料优良的强度性能及耐久性,解决了原本的金属构件易锈蚀的缺陷,大大延长了声屏障立柱11的使用寿命,并且安装方便,无需预埋地脚螺栓或钢板;其次安装精度高,立柱直接吊入杯口部24,通过工装或楔形木头进行位置调整,再浇筑自密实混凝土25,操作更方便,安装尺寸更易保证;整体性能也更好,提高了立柱抵抗列车快速行驶产生的风压及疲劳载荷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桩体安装部21和地下基桩部22呈圆柱体状,桩体安装部21直径大于地下基桩部22直径;过渡连接部23呈圆台状。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桩体20内设置有排水管26,排水管26呈倾斜状态,排水管26上端与杯口部24底部连通,排水管26下端连接有排水沟。排水管26能够在声屏障立柱11安装前避免杯口部24内形成积水。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桩体20内环形分布有螺旋箍体30,螺旋箍体30包括螺旋箍下部31和螺旋箍上部32,螺旋箍上部32的螺距小于螺旋箍下部31的螺距;螺旋箍上部32设置在桩体安装部21、过渡连接部23和地下基桩部22的上端,螺旋箍下部31设置在地下基桩部22的下端。本实施例中,地面基部还包括护壁层41,混凝土桩体20的底部和侧面设置在护壁层41内。本实施例中,护壁层41内设置有护壁钢筋,护壁钢筋包括环形钢筋42和J型钢筋43,J型钢筋43与环形钢筋42垂直分布。螺旋箍体30、护壁层41以及护壁层41内的护壁钢筋都有利于增强混凝土桩体20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桩体安装部21的直径为800mm,地下基桩部22的直径为600mm;地下基桩部22的深度为4m,杯口部24深度500mm。本安装结构较小,可用于单轨、直道等噪声较小处,既节省材料,又能达到降噪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有混凝土连接体44,混凝土连接体44设置在相邻的桩体安装部21之间,混凝土连接体44内设置有与桩体安装部21连接的加强钢筋,混凝土连接体44将相邻混凝土立柱连接,具有整体性,进一步提升整个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桩体安装部21的直径为1200mm,地下基桩部22的直径为1000mm;地下基桩部22的深度为7m,杯口部24深度700mm。本安装结构尺寸较大,可运用于多轨道、转弯处等噪声较大处,从而匹配较高的声屏障,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