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对拉式加筋土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0229发布日期:2019-01-25 17:4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对拉式加筋土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处理领域和铁路、公路、市政道路等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路基填方工程的预应力对拉式加筋土路基。



背景技术:

当公路、铁路和市政道路等路基受地形和环境限制而不能放坡时,常采用挡土墙结构修筑大角度的路基边坡。常见的挡土墙有重力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板桩式挡墙和加筋土挡墙等,其中加筋土挡墙具有工程造价低、工期短、占地少等优点。当其用于路基边坡挡墙时,采用常规的设计方法常会现以下问题:(1)两侧的拉筋都有无效段;(2)两侧拉筋存在重叠段;(3)拉筋摩擦力不足,蠕变量过大或局部土压力增大都会导致挡墙面板凹凸不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预应力对拉式加筋土路基结构。

预应力对拉式加筋土路基结构,包括设于路面下方的筋带、墙面板、锚具和填土,墙面板设于路基两侧并用筋带连接,两侧墙面板间填充填土;筋带两端用锚具锚固于墙面板上;所述筋带为多组在路基内下密上疏布置,筋带预应力上小下大。

作为优选:所述墙面板采用金属板或预制混凝土板,设置有排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筋带为金属丝网、钢丝网、扁钢条、铝合金条或塑料编织物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筋带在路基顶部为普通筋带,在路基底部为预应力筋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预应力不仅充分发挥了土体与筋带的摩擦力,还能有效减少后期运营期间挡墙的变形。采用了对拉的方式使两侧反方向的土压力自我平衡,增加路基的整体性和可靠性。

该种添加了预应力的对拉式加筋土路基,不仅可以做到占地面积小、节约成本、安全可靠,还具有设计灵活、易于维护等特点。适用于边坡坡度较大,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路基建设。同时在使用周期内如果出现边坡的过大变形,可以通过对筋带再次张拉,以补充预应力的方式进行修复,真正做到全寿命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路面1、墙面板2、锚具3、筋带4、填土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本实例的预应力对拉式加筋土路基结构,包括设于路面1下方的筋带4、墙面板2、预应力锚具3和填土5,路基两侧同一层的墙面板2用筋带4连接,两侧墙面板2间填充填土5并压实。在两侧同时采用适当大小的预应力张拉筋带4,并将筋带4两端用锚具3锚固于墙面板2上。墙面板2承受路基两侧的土压力,将力传递给连接的筋带4。筋带4受到张拉后产生变形,与土体发生相对位移。土体与筋带4的摩擦力和筋带4的拉力平衡墙面板2收到的土压力。

墙面板2采用金属板或预制混凝土板,需要有一定的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金属板背面可以采用沥青化合物处理,以增加寿命。设置有排水口,方便排水。

筋带4可以由金属丝网、钢丝网、扁钢条、铝合金条或塑料编织物等制成。要求筋条与土体能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筋带4本身具有一定强度和耐腐蚀能力。

填土5要求透水性好,内摩擦角较大,压实度达到路基填土的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0~0.95。

锚具3需要可以替换维修,便于全寿命维护。有一定的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以增加寿命。

设计时可根据实际土压力大小布置筋带4位置和设计预应力大小。筋带4布置下密上疏,预应力上小下大。预应力建议值设定在静止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之间。有时并不需要全墙面设置预应力筋带,在路基顶部土压力较小时,可以设置普通筋带,路基底部土压力较大的位置设置预应力筋带。这样的可以节省造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