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9600发布日期:2018-06-02 06:2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属于交通护栏领域。



背景技术:

交通护栏是不枯朽、不腐蚀、不褪色、不需要日常维护,不污染环境的栅栏。

一条平面曲线绕着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曲面叫作旋转面;该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封闭的旋转面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旋转体。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20568343.5的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它包括立柱,套设于立柱上的弹性旋转体,分别设置于弹性旋转体的上方和下方的上横栏和下横栏,套设在立柱上并设置在下横栏和弹性旋转体之间的旋转承接件,立柱包括交替设置的长立柱和短立柱,长立柱向下延伸至下横栏下方形成安装落地部,短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上横栏和下横栏相连接,现有技术人们在沿着护栏的方向行驶时容易因为视觉的误差而触碰到护栏,引起车体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交通事故,无法保证人们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以解决现有技术人们在沿着护栏的方向行驶时容易因为视觉的误差而触碰到护栏,引起车体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交通事故,无法保证人们的行车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其结构包括顶部连接柱、上防护栏、防撞旋转筒、反光条、底部接地柱、下护栏、缓冲滑动槽、接近报警器、第一横梁、套筒、旋转槽、回旋圈、第二横梁、固定螺栓、中心固定销、垂直固定柱、密封圈;

所述顶部连接柱垂直焊接在上防护栏的上方,所述套筒的上半部分与上防护栏的底部焊接在一起,所述反光条设有两个以上并且等距均匀的胶连接在防撞旋转筒的外表面,所述底部接地柱垂直固定在防撞旋转筒的下方并且与下护栏焊接在一起,所述缓冲滑动槽安装在下护栏的下方并且与底部接地柱活动连接,所述接近报警器通过螺钉固定在反光条表面的中心,所述第一横梁安设在上防护栏的内部,所述套筒贯穿防撞旋转筒,所述缓冲滑动槽镶嵌在防撞旋转筒的内部并与套筒相连接,所述回旋圈通过螺纹固定在防撞旋转筒的底部,所述第二横梁水平固定在防撞旋转筒的下方并嵌在下护栏的内部,所述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互相平行,所述中心固定销垂直固定在第二横梁的中心,所述固定螺栓设有两个并且通过第二横梁与垂直固定柱螺纹连接,所述垂直固定柱垂直焊接在第二横梁的底部并与缓冲滑动槽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圈胶连接在防撞旋转筒上表面的中心;

所述接近报警器设有警示灯、电连接筒、固定端、固定折板、电路集成筒、连接柱、扬声喇叭、保护端盖,所述固定折板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折板通过螺钉固定在防撞旋转筒表面并且与电路集成筒的右侧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固定端垂直固定在电路集成筒的上方,所述电连接筒水平固定在固定端的上方并采用电连接,所述警示灯通过保护罩固定在电连接筒的上方,所述连接柱垂直胶连接在电路集成筒的下方,所述保护端盖通过螺纹与电路集成筒的正面相连接,所述扬声喇叭嵌在保护端盖内侧的中心并与电路集成筒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连接柱、底部接地柱、套筒、垂直固定柱处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并且轴心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横梁与上防护栏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接近报警器通过防撞旋转筒与下护栏内部的电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槽通过钢架固定在防撞旋转筒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换套连接于套筒顶部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护栏与下护栏处在同一垂直面上并且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滑动槽设有隔离螺柱、安装架、滑动槽,所述缓冲滑动槽吸收冲击的能量,然后使其转变为热能,或者平缓地释放以延长速度变化的时间,从而达到尽量减小设备所受冲击力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与底部接地柱相连接并与安装架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架安设在滑动槽的下方,所述隔离螺柱的左端与安装架的表面贴合在一起,所述隔离螺柱的右端贯穿安装架与滑动槽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在进行使用时,人们将通过螺钉将固定折板固定在防撞旋转筒,电路集成筒内的红外线器能发出红外线,当汽车驶近时,红外线遭受到阻碍,电信号传输受到阻碍,电路集成筒一边会将信号传输到电连接筒,电连接筒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发出,警示灯亮起,电路集成筒另一边会将电信号传输给扬声喇叭,激活扬声喇叭内部的蜂鸣器,使蜂鸣器发出刺耳的蜂鸣声,提示人们距离过近,通过设有的接近报警器,能在汽车接近护栏时发出红色的光线并且发出刺耳的警鸣声,提示人们尽快拉开距离,容易出现危险情况,更加的保证了人们的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防撞旋转筒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防撞旋转筒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缓冲滑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接近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碰撞时汽车状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碰撞后汽车状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接近报警器工作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部连接柱-1、上防护栏-2、防撞旋转筒-3、反光条-4、底部接地柱-5、下护栏-6、缓冲滑动槽-7、接近报警器-8、第一横梁-9、套筒-10、旋转槽-11、回旋圈-12、第二横梁-13、固定螺栓-14、中心固定销15、垂直固定柱-16、密封圈-17、隔离螺柱-701、安装架-702、滑动槽-703、警示灯-801、电连接筒-802、固定端-803、固定折板-804、电路集成筒-805、连接柱-806、扬声喇叭-807、保护端盖-8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技术方案: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其结构包括顶部连接柱1、上防护栏2、防撞旋转筒3、反光条4、底部接地柱5、下护栏6、缓冲滑动槽7、接近报警器8、第一横梁9、套筒10、旋转槽11、回旋圈12、第二横梁13、固定螺栓14、中心固定销15、垂直固定柱16、密封圈17;

所述顶部连接柱1垂直焊接在上防护栏2的上方,所述套筒10的上半部分与上防护栏2的底部焊接在一起,所述反光条4设有两个以上并且等距均匀的胶连接在防撞旋转筒3的外表面,所述底部接地柱5垂直固定在防撞旋转筒3的下方并且与下护栏6焊接在一起,所述缓冲滑动槽7安装在下护栏6的下方并且与底部接地柱5活动连接,所述接近报警器8通过螺钉固定在反光条4表面的中心,所述第一横梁9安设在上防护栏2的内部,所述套筒10贯穿防撞旋转筒3,所述缓冲滑动槽7镶嵌在防撞旋转筒3的内部并与套筒10相连接,所述回旋圈12通过螺纹固定在防撞旋转筒3的底部,所述第二横梁13水平固定在防撞旋转筒3的下方并嵌在下护栏6的内部,所述第二横梁13与第一横梁9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互相平行,所述中心固定销15垂直固定在第二横梁13的中心,所述固定螺栓14设有两个并且通过第二横梁13与垂直固定柱16螺纹连接,所述垂直固定柱16垂直焊接在第二横梁13的底部并与缓冲滑动槽7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圈17胶连接在防撞旋转筒3上表面的中心;

所述接近报警器8设有警示灯801、电连接筒802、固定端803、固定折板804、电路集成筒805、连接柱806、扬声喇叭807、保护端盖808,所述固定折板804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折板804通过螺钉固定在防撞旋转筒3表面并且与电路集成筒805的右侧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固定端803垂直固定在电路集成筒805的上方,所述电连接筒802水平固定在固定端803的上方并采用电连接,所述警示灯801通过保护罩固定在电连接筒802的上方,所述连接柱806垂直胶连接在电路集成筒805的下方,所述保护端盖808通过螺纹与电路集成筒805的正面相连接,所述扬声喇叭807嵌在保护端盖808内侧的中心并与电路集成筒805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顶部连接柱1、底部接地柱5、套筒10、垂直固定柱16处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并且轴心共线,所述所述第一横梁9与上防护栏2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所述接近报警器8通过防撞旋转筒3与下护栏6内部的电线电连接,所述旋转槽11通过钢架固定在防撞旋转筒3的内部,所述第一横梁9换套连接于套筒10顶部的外表面,所述上防护栏2与下护栏6处在同一垂直面上并且互相平行,所述缓冲滑动槽7设有隔离螺柱701、安装架702、滑动槽703、所述缓冲滑动槽7吸收冲击的能量,然后使其转变为热能,或者平缓地释放以延长速度变化的时间,从而达到尽量减小设备所受冲击力的目的,所述滑动槽703与底部接地柱5相连接并与安装架702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架702安设在滑动槽703的下方,所述隔离螺柱701的左端与安装架702的表面贴合在一起,所述隔离螺柱701的右端贯穿安装架702与滑动槽70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螺栓14由六角头部和法兰盘和螺杆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

在进行使用时,人们将通过螺钉将固定折板804固定在防撞旋转筒3,电路集成筒805内的红外线器能发出红外线,当汽车驶近时,红外线遭受到阻碍,电信号传输受到阻碍,电路集成筒805一边会将信号传输到电连接筒802,电连接筒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发出,警示灯801亮起,电路集成筒805另一边会将电信号传输给扬声喇叭807,激活扬声喇叭807内部的蜂鸣器,使蜂鸣器发出刺耳的蜂鸣声,提示人们距离过近。

本实用新型的顶部连接柱1、上防护栏2、防撞旋转筒3、反光条4、底部接地柱5、下护栏6、缓冲滑动槽7、接近报警器8、第一横梁9、套筒10、旋转槽11、回旋圈12、第二横梁13、固定螺栓14、中心固定销15、垂直固定柱16、密封圈17、隔离螺柱701、安装架702、滑动槽703、警示灯801、电连接筒802、固定端803、固定折板804、电路集成筒805、连接柱806、扬声喇叭807、保护端盖80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人们在沿着护栏的方向行驶时容易因为视觉的误差而触碰到护栏,引起车体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交通事故,无法保证人们的行车安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在汽车接近护栏时发出红色的光线并且发出刺耳的警鸣声,提示人们尽快拉开距离,容易出现危险情况,更加的保证了人们的行车安全,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固定折板804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折板804通过螺钉固定在防撞旋转筒3表面并且与电路集成筒805的右侧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固定端803垂直固定在电路集成筒805的上方,所述电连接筒802水平固定在固定端803的上方并采用电连接,所述警示灯801通过保护罩固定在电连接筒802的上方,所述连接柱806垂直胶连接在电路集成筒805的下方,所述保护端盖808通过螺纹与电路集成筒805的正面相连接,所述扬声喇叭807嵌在保护端盖808内侧的中心并与电路集成筒805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9,所述缓冲滑动槽7设有隔离螺柱701、安装架702、滑动槽703,所述缓冲滑动槽7吸收冲击的能量,然后使其转变为热能,或者平缓地释放以延长速度变化的时间,从而达到尽量减小设备所受冲击力的目的,所述滑动槽703与底部接地柱5相连接并与安装架702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架702安设在滑动槽703的下方,所述隔离螺柱701的左端与安装架702的表面贴合在一起,所述隔离螺柱701的右端贯穿安装架702与滑动槽703相连接。

当防撞旋转筒3遭受到巨大的冲击时,无法通过旋转将力卸掉,底部接地柱5会发生移动,底部接地柱5会在滑动槽703内滑动,当滑动到安装架702的边缘会被卡住,使汽车不会冲出护栏外,减少汽车和人们受到的二次伤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