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热碾压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5845发布日期:2018-07-04 13:5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热碾压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热碾压滚筒,属于道路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压路机又称压土机,是一种修路的设备,压路机在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可以碾压沙性、半粘性及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压路机以机械本身的重力作用,适用于各种压实作业,使被碾压层产生永久变形而密实,压路机又分钢轮式和轮胎式两类。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345274.5的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热碾压滚筒,所述的沥青道路施工的热碾压滚筒包含一固定基板,所述的固定基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挡板,所述的连接挡板之间设有由碾压辊组成的碾压辊阵列,所述的连接挡板可拆卸地与所述的固定基板相连接,所述的碾压辊可拆卸地与所述的连接挡板相连接,但是该现有技术在热碾滚筒结构上存在不足,导致碾压过后的沥青平整度不足,在使用上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热碾压滚筒,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热碾滚筒结构上存在不足,导致碾压过后的沥青平整度不足,在使用上具有局限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热碾压滚筒,其结构包括发动机外箱、主车身、排气口、油箱、加油盖、驾驶室、室门、后视镜、高透玻璃、把手、控制板、新型滚筒装置、固定架、底架、外胎、转轴、轮毂,所述发动机外箱安装于主车身下方并且采用焊接,所述主车身上表面设有排气口,所述油箱设于主车身右侧,所述加油盖安装于油箱上方并且采用螺纹连接,所述驾驶室左侧设有油箱,所述室门与驾驶室铰链连接,所述后视镜安装于驾驶室正表面并且采用焊接,所述高透玻璃嵌入安装于驾驶室右侧表面并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把手设于室门正表面,所述室门设于高透玻璃左侧,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新型滚筒装置两侧并且相互平行,所述控制板安装于固定架右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固定架嵌入安装于底架右侧,所述转轴嵌入安装于底架两侧,所述外胎内部设有轮毂并且位于同一轴心,所述轮毂安装于转轴顶部并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新型滚筒装置由碾压层、导热层、加热筒、悬挂滚柱、连接板、铰链筒、主轴组成,所述碾压层内表面与导热层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碾压层通过导热层与加热筒相连接,所述碾压层与主轴位于同一轴心,所述悬挂滚柱设于加热筒内部,所述加热筒安装于连接板下方并且采用焊接,所述连接板与铰链筒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轴通过连接板与悬挂滚柱铰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盖下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油箱上方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胎与转轴位于同一轴心。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下表面与底架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底架上方安装有油箱。

进一步地,所述外胎为圆柱体结构并且直径为100CM。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两侧安装有控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盖采用不锈钢材质,硬度高且不易锈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采用铸铁材质,硬度高且造价低。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热碾压滚筒,在结构上独立设置了新型滚筒装置,施工人员通过打开室门进入驾驶室内操控整体装置,在对沥青进行热碾压时,加热筒将会通电进行加热并将热量由导热层传入碾压层,主轴转动时连接板下方的悬挂滚柱将通过铰链筒一直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由此弥补了热碾滚筒结构上存在的不足,使碾压过后的沥青平整度满足要求,并提高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热碾压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滚筒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发动机外箱-1、主车身-2、排气口-3、油箱-4、加油盖-5、驾驶室-6、室门-7、后视镜-8、高透玻璃-9、把手-10、控制板-11、新型滚筒装置-12、固定架-13、底架-14、外胎-15、转轴-16、轮毂-17、碾压层-1201、导热层-1202、加热筒-1203、悬挂滚柱-1204、连接板-1205、铰链筒-1206、主轴-12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道路施工的热碾压滚筒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发动机外箱1、主车身2、排气口3、油箱4、加油盖5、驾驶室6、室门7、后视镜8、高透玻璃9、把手10、控制板11、新型滚筒装置12、固定架13、底架14、外胎15、转轴16、轮毂17,所述发动机外箱1安装于主车身2下方并且采用焊接,所述主车身2上表面设有排气口3,所述油箱4设于主车身2右侧,所述加油盖5安装于油箱4上方并且采用螺纹连接,所述驾驶室6左侧设有油箱4,所述室门7与驾驶室6铰链连接,所述后视镜8安装于驾驶室6正表面并且采用焊接,所述高透玻璃9嵌入安装于驾驶室6右侧表面并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把手10设于室门7正表面,所述室门7设于高透玻璃9左侧,所述控制板11安装于新型滚筒装置12两侧并且相互平行,所述控制板11安装于固定架13右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固定架13嵌入安装于底架14右侧,所述转轴16嵌入安装于底架14两侧,所述外胎15内部设有轮毂17并且位于同一轴心,所述轮毂17安装于转轴16顶部并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新型滚筒装置12由碾压层1201、导热层1202、加热筒1203、悬挂滚柱1204、连接板1205、铰链筒1206、主轴1207组成,所述碾压层1201内表面与导热层1202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碾压层1201通过导热层1202与加热筒1203相连接,所述碾压层1201与主轴1207位于同一轴心,所述悬挂滚柱1204设于加热筒1203内部,所述加热筒1203安装于连接板1205下方并且采用焊接,所述连接板1205与铰链筒120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轴1207通过连接板1205与悬挂滚柱1204铰链连接,所述加油盖5下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油箱4上方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胎15与转轴16位于同一轴心,所述驾驶室6下表面与底架14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底架14上方安装有油箱4,所述外胎15为圆柱体结构并且直径为100CM,所述主轴1207两侧安装有控制板11,所述加油盖5采用不锈钢材质,硬度高且不易锈损,所述控制板11采用铸铁材质,硬度高且造价低。

本专利所说的后视镜8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所述连接板1205,是使相分离的两个或是多个结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件,它的样式结构非常多有矩形板、多边板、异形板等等,种类一般有隅撑连接板,系杆连接板,水水平支撑连接板,柱间支撑连接板几种。

在进行使用时先将新型滚筒装置12安装于控制板11内侧,施工人员通过打开室门7进入驾驶室6内操控整体装置,在对沥青进行热碾压时,加热筒1203将会通电进行加热并将热量由导热层1202传入碾压层1201,主轴1207转动时连接板1205下方的悬挂滚柱1204将通过铰链筒1206一直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热碾滚筒结构上存在不足,导致碾压过后的沥青平整度不足,在使用上具有局限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结构上独立设置了新型滚筒装置,施工人员通过打开室门进入驾驶室内操控整体装置,在对沥青进行热碾压时,加热筒将会通电进行加热并将热量由导热层传入碾压层,主轴转动时连接板下方的悬挂滚柱将通过铰链筒一直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由此弥补了热碾滚筒结构上存在的不足,使碾压过后的沥青平整度满足要求,并提高了使用范围,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新型滚筒装置12由碾压层1201、导热层1202、加热筒1203、悬挂滚柱1204、连接板1205、铰链筒1206、主轴1207组成,所述碾压层1201内表面与导热层1202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碾压层1201通过导热层1202与加热筒1203相连接,所述碾压层1201与主轴1207位于同一轴心,所述悬挂滚柱1204设于加热筒1203内部,所述加热筒1203安装于连接板1205下方并且采用焊接,所述连接板1205与铰链筒120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主轴1207通过连接板1205与悬挂滚柱1204铰链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