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模块路面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29059发布日期:2018-06-30 09:4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模块路面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道路铺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沥青模块路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沥青模块路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沥青路面施工采用人工铺设,人工拌合使物料混合不均匀,铺设时需要多台路面机械和发电机同时工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施工较大,工作效率低,工作环境差成本高,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由于各种原因其质量难以保证,沥青石子等混合材料应用路面施工时,地势高险,地形复杂的环境施工起来费时费力,有些环境原料运输及不方便耗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模块路面,解决了现有沥青路面铺设耗时耗力、受环境影响大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沥青模块路面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模块路面,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包层、混料层、加热层和下包层,上包层和下包层为复合纤维材料,加热层为加热网,混料层为沥青石子混合层。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混料层的内部设置有一层不锈钢网。

上包层、混料层、加热层和下包层从内往外卷成卷状。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模块路面的加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混料

选取沥青和石子,倒入加热搅拌筒内进行搅拌,得到沥青混合料;

步骤二,模块路铺料

当加热搅拌筒内温度达到50°时,将加热搅拌筒内的沥青混合料送入至传动带;传动带从下到上均与上包层、不锈钢网、加热层和下包层的输送端连接,沥青混合料传送至不锈钢网和加热层之间,因此上包层、沥青混合料、不锈钢网、加热层和下包层从上到下一起沿传动带前行;

步骤三,沥青模块路面成型

步骤二的上包层、沥青混合料、不锈钢网、加热层和下包层从上到下一起沿传动带前行,压料轴在上包层向下施压,使得上包层、沥青混合料、不锈钢网、加热层和下包层凝为一体,同时在传动带末端由收卷电机轴成型为卷状,得到从内到外依次为上包层、沥青混合料、不锈钢网、加热层和下包层的卷状沥青模块路;

步骤四,现场铺路

将步骤三成型的卷状沥青模块路,运送到待铺设的现场,将加热层的发热网与外部电源连接,使得发热网工作发热,此时卷状的沥青模块路的温度升高软化,断开发热网与外界电源的连接,可将卷状的沥青模块展开,同时撕掉上包层和下包层,将软化的沥青模块路铺设于地面,用压路机碾压平整凝结,即成。

本发明另一种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二中成型的模块沥青为厚度3-5cm,宽度300cm,长度30m。

步骤三中沥青混合料和不锈钢网经压料轴施压形成混料层。

步骤二中发热网为网状设置的发热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多种原料得到最大利用;(2)减少了多台路面机械的使用;(3)采用沥青模块路进行铺卷减少了人力的投入;(4)采用自动化实现沥青模块的成品路面,减少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沥青产品经过、挤压受热,密集度高,方法简便,同时对整个路面的抗挤压、抗耐磨、抗老化程度得到增强,相比较传统的施工方法省料省力,成本低,路面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模块路面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沥青模块路面的加工方法的加工流程图。

图中,1.上包层,2.混料层,3.加热层,4.下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沥青模块路面,如图1所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包层1、混料层2、加热层3和下包层4,上包层1和下包层4为复合纤维材料,加热层3为加热网,混料层2为沥青石子混合层。

混料层2的内部设置有一层不锈钢网。

上包层1、混料层2、加热层3和下包层4从内往外卷成卷状。

本发明一种沥青模块路面的加工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混料

选取沥青和石子,倒入加热搅拌筒内进行搅拌,得到沥青混合料;

步骤二,模块路面铺料

当加热搅拌筒内温度达到50°时,将加热搅拌筒内的沥青混合料送入至传动带;传动带从下到上均与上包层1、不锈钢网、加热层3和下包层4的输送端连接,沥青混合料传送至不锈钢网和加热层3之间,因此上包层1、沥青混合料、不锈钢网、加热层3和下包层4从上到下一起沿传动带前行;

步骤三,沥青模块路成型

步骤二的上包层1、沥青混合料、不锈钢网、加热层3和下包层4从上到下一起沿传动带前行,压料轴在上包层1向下施压,使得上包层1、沥青混合料、不锈钢网、加热层3和下包层4凝为一体,同时在传动带末端由收卷电机轴成型为卷状,得到从内到外依次为上包层1、沥青混合料、不锈钢网、加热层3和下包层4的卷状沥青模块路;

步骤四,现场铺路

将步骤三成型的卷状沥青模块路,运送到待铺设的现场,将加热层3的发热网与外部电源连接,使得发热网工作发热,此时卷状的沥青模块路的温度升高软化,断开发热网与外界电源的连接,可将卷状的沥青模块展开,同时撕掉上包层1和下包层4,将软化的沥青模块路铺设于地面,用压路机碾压平整凝结,即成。

步骤二中成型的模块沥青为厚度3-5cm,宽度300cm,长度30m。

步骤三中沥青混合料和不锈钢网经压料轴施压形成混料层2。

步骤二中发热网为网状设置的发热丝。

本发明将传统的沥青路面铺设改为在工厂内加工为多个卷状沥青模块路,可方便的运输至待铺设的地点,再经过加热继续开卷铺设,用压路机进行压平,相比较传统的压路方式,省时省力,节约原料,降低成本。

不锈钢网放置在混料层2的上方,通过机械压力滚轴的挤压,将不锈钢网挤压至混料层2内。不锈钢网同时可以替换为碳纤维网等耐热、抗磨和韧性强的其他网状材料。不锈钢网根据沥青模块路的大小形状选用10mm-40mm孔径规则分布的网状材料。选用不锈钢网、碳纤维网等网状材料,加强了混料层的内部构造,与沥青混合料结合使得混料层2更加密实紧固。传统沥青路面没有类似的网状结构,其受压后易碎易裂,网状材料在沥青模块路面中起到类似水泥基里的钢筋一样作用,加强坚固的作用,使得沥青模块路的韧性、抗拉性、抗压性、耐磨性都得到极大提高。

加热层3的发热网由经纬两条不连通的正负导线构成的网状,根据需要加热的沥青模块路面大小同时选用或者单独选用,发热网网孔大小为5mm×5mm-10mm×10mm,在沥青模块路面每9㎡面积大小处分别留正负导线以备外接220V的外接电源进线加热。

多个卷状沥青模块路面一起铺设,彼此之间由用于接缝的混合料连接条连接,混合料连接条长和宽为10m×2cm,混合料连接条厚度与沥青模块路铺平后的厚度一致,当多个卷状沥青模块路铺设好后,在各个沥青模块路之间铺入混合料连接条,再将混合料连接条和沥青模块路一起进行二次碾压,完成整体接缝弥合。混合料连接条材质为沥青和石子混合所得的固态物。

上包层1和下包层4选用土工布,土工布的结构和材质使得沥青模块路不易粘连,保证沥青模块路成卷和现场铺设的顺利进行。

公路路面切块实验:将传统沥青路面和本发明的沥青模块路面分别切取30块,规格均为200mm×200mm×50mm;

抗压强度:当压强为10Mpa时,传统沥青路面切块有五块开裂,沥青模块路面无开裂;当强度为20Mpa时,传统沥青路面切块全裂,沥青模块路面有2块开裂。

抗冲压性:铅球质量1000g,落球冲击高度为10m,铅球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分别落在传统沥青路面和本发明的沥青模块路面10次,传统沥青路面全裂,沥青模块路面只裂7块。

透水性:72小时检查传统沥青路面和本发明的沥青模块路面,传统沥青路面有水滴形成,本发明的沥青模块路面无水滴形成。

破坏性实验:从50m高处以自由落体方式将传统沥青路面和本发明的沥青模块路面分别落下,传统沥青路面无完整形状,沥青模块路面16块完整。

抗老化实验:实验箱-20-50℃进行10次测试,传统沥青路面30块均出现裂缝,沥青模块路面30块表面出现起皮而无裂缝。

抗耐磨:传统沥青路面0.50g/cm2,沥青模块路面0.10g/cm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