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首层或地下室顶板兼道路广场变形缝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57963发布日期:2018-10-13 00:09阅读:16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业建筑及公共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首层或地下室顶板兼道路广场变形缝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存在出自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j301页45节点2的变形缝图样,如图1所示。由于缝两侧结构板需要变形,导致其上面层和混凝土保护层经常开裂,结果是做一个就开裂一个,下雨天开裂缝里串水,甚至严重影响道路广场美观和使用。另外,也没有解决如何穿越机电管线的问题,实际中,缝中的管线经常是被断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三个问题,包括:1)解决缝顶上道路广场开裂通病;2)解决防渗漏水问题;3)解决各种管线穿越缝不被断掉;而设计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首层或地下室顶板兼道路广场变形缝,包括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钢筋用钢板(2),预埋穿管线螺纹软管(3),伸缩缝(4),防水层(5)以及防水油膏(6),所述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均与钢筋用钢板(2)焊接固定,且所述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具有变形孔,其高度根据结构变形中受到的拉伸和剪切破坏力设置,所述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的中心与所述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防水层(5)包括两层,分别为室外防水层和两道止水带,所述第一层室外防水层收边和搭接过度均严实,形成胶圈封闭,隔断了较厚回填层里积水往下渗并在结构板上沿缝纵向找坡将积水排走,所述第二层防水层为缝中结构板预埋两道止水带并在浇捣砼时采取固定措施,所述防水油膏(6)用于填实固定所述防水层(5)与所述伸缩缝(4)之间的空隙,所述预埋穿管线螺纹软管(3)根据楼板位置设定安装在所述钢筋用钢板(2)正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铝合金基座(7),阻火带(8),金属胀锚螺栓(9),不锈钢滑杆(10),填缝胶(11)以及钢筋用钢板(2)的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所述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设置在变形缝顶部,所述铝合金基座(7)位于所述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下方并填埋于变形缝中,所述填缝胶(11)填埋在所述铝合金基座(7)以及所述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之间,所述不锈钢滑杆(10)悬吊于所述阻火带(8)上方,用于协调结构板的形变,所述阻火带(8)按a级要求设置,所述金属胀锚螺栓(9)为m6型,@300并交错布置。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包括泡沫塑料棒、用于填缝密封作用的密封膏、设置在变形缝外部的第一聚苯板条以及设置在变形缝内部的第二聚苯板条、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所述密封膏填缝密封的区域为第一聚苯板条和第二聚苯板条之间的缝隙。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首层或地下室顶板兼道路广场变形缝的施工方法,为解决道路广场开裂通病及进行防水和管线有效连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钢筋用钢板(2),将结构板翻边到顶或路面,若原结构板不到顶,通过植筋浇砼到顶,将伸缩缝(4)两侧较厚回填层通过防水油膏(6)隔开;

步骤二,在翻边端部预留预埋穿管线螺纹软管(3),从而与结构板里的管线对接,解决缝中穿越管线容易因变形而破坏的问题;

步骤三,实施严密防水:第一道防水将室外防水层严实收边并搭接过度,形成胶圈封闭,隔断了较厚回填层里积水往下渗并在结构板上沿缝纵向找坡将积水排走,第二道防水为在缝中结构板预埋两道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并在浇捣砼时采取固定措施,从而保证室内吊顶、管线和墙面不被水侵犯。

步骤四,安装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铝合金基带(7)、阻火带(8),在缝顶设计带滑杆的装置即不锈钢滑杆(10)协调结构板的形变量,通过金属胀锚螺栓(9)连接各结构件后通过填缝胶(11)填充伸缩缝(11)与部件之间的缝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缝顶上道路广场开裂通病;解决防渗漏水问题以及各种管线穿越缝不被断掉的问题,采用适应结构变形,以确保楼板上下不漏水、道路广场地面不开裂且管线穿越不被变形而损坏。道路广场地面不再开裂,美观耐用,防水细节,切实保护了室内管线、吊顶、墙面不被受损,穿越管线隐蔽工程有了可靠保证,最终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的简要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本发明的目标及特征考虑到如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将更加明显,附图中:

附图1为现有技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j301页45节点2的变形缝图样;

附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首层或地下室顶板兼道路广场变形缝及周边施工环境关系图;

附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首层或地下室顶板兼道路广场变形缝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首层或地下室顶板兼道路广场变形缝施工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1的说明部分参见背景技术部分。

参见附图2,一种首层或地下室顶板兼道路广场变形缝,包括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钢筋用钢板(2),预埋穿管线螺纹软管(3),伸缩缝(4),防水层(5)以及防水油膏(6),所述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均与钢筋用钢板(2)焊接固定,且所述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具有变形孔,其高度根据结构变形中受到的拉伸和剪切破坏力设置,所述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的中心与所述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防水层(5)包括两层,分别为室外防水层和两道止水带,所述第一层室外防水层收边和搭接过度均严实,形成胶圈封闭,隔断了较厚回填层里积水往下渗并在结构板上沿缝纵向找坡将积水排走,所述第二层防水层为缝中结构板预埋两道止水带并在浇捣砼时采取固定措施,所述防水油膏(6)用于填实固定所述防水层(5)与所述伸缩缝(4)之间的空隙,所述预埋穿管线螺纹软管(3)根据楼板位置设定安装在所述钢筋用钢板(2)正下方。

参见附图3-4,该变形缝还包括铝合金基座(7),阻火带(8),金属胀锚螺栓(9),不锈钢滑杆(10),填缝胶(11)以及钢筋用钢板(2)的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所述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设置在变形缝顶部,所述铝合金基座(7)位于所述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下方并填埋于变形缝中,所述填缝胶(11)填埋在所述铝合金基座(7)以及所述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之间,所述不锈钢滑杆(10)悬吊于所述阻火带(8)上方,用于协调结构板的形变,所述阻火带(8)按a级要求设置,所述金属胀锚螺栓(9)为m6型,@300并交错布置。

参考附图2-3,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包括泡沫塑料棒、用于填缝密封作用的密封膏、设置在变形缝外部的第一聚苯板条以及设置在变形缝内部的第二聚苯板条、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所述密封膏填缝密封的区域为第一聚苯板条和第二聚苯板条之间的缝隙。

该首层或地下室顶板兼道路广场变形缝的施工方法,为解决道路广场开裂通病及进行防水和管线有效连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参见附图2安装钢筋用钢板(2),将结构板翻边到顶或路面,若原结构板不到顶,通过植筋浇砼到顶,将伸缩缝(4)两侧较厚回填层通过防水油膏(6)隔开;

步骤二,在翻边端部预留预埋穿管线螺纹软管(3),从而与结构板里的管线对接,解决缝中穿越管线容易因变形而破坏的问题;

步骤三,参见附图3,实施严密防水:第一道防水将室外防水层严实收边并搭接过度,形成胶圈封闭,隔断了较厚回填层里积水往下渗并在结构板上沿缝纵向找坡将积水排走,第二道防水为在缝中结构板预埋两道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并在浇捣砼时采取固定措施,从而保证室内吊顶、管线和墙面不被水侵犯。

步骤四,参见附图4,安装不锈钢板配套装置(12)铝合金基带(7)、阻火带(8),在缝顶设计带滑杆的装置即不锈钢滑杆(10)协调结构板的形变量,通过金属胀锚螺栓(9)连接各结构件后通过填缝胶(11)填充伸缩缝(11)与部件之间的缝隙。

本实施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1、材料:防水混凝土:c35,抗渗等级p8,钢筋为直径hrb400。

2、必须按设计和规范认真做好与东西两侧室外强的变形缝对接闭合(包括止水带的有效搭接>=300和新老交接面的砼、钢筋、锚件相互牢靠连接密封闭等),从而保证今后每个节点不漏水不渗水的管件部位,原地下室外墙变形缝采取措施保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不得渗漏水。获得2层室内楼面建筑标高,2层室外楼面结构标高这些重要的尺寸,变形缝按照规范植入原楼板,与原楼板筋相焊10d,锚入新浇砼500,沿缝纵向延伸200,若遇止水带弯折,同时原楼板剔除100厚,保留原楼板筋,

3、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性能见国标10j301,因为在结构变形中止水带容易受到拉伸和剪切破坏,应适当加大橡胶止水带本身自带的变形孔高度,本实施例节点止水带性能指标参见国标04cj01-1,中埋式橡胶止水带(1)两端均与钢筋用钢板(2)焊接固定。

4、地下室顶板(道路)作法:(1)60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2)200厚1:2:7石灰:粉煤灰:级配砂石压实;(3)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4)10厚低标号砂浆;(5)>=2.0厚聚氨酯防水涂料;(6)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7)最薄处2.0厚轻集骨料,并找坡;(8)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

5、每到工序必须自检并经监理严格细致检查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解决缝顶上道路广场开裂通病;解决防渗漏水问题以及各种管线穿越缝不被断掉的问题,采用适应结构变形,以确保楼板上下不漏水、道路广场地面不开裂且管线穿越不被变形而损坏。道路广场地面不再开裂,美观耐用,防水细节,切实保护了室内管线、吊顶、墙面不被受损,穿越管线隐蔽工程有了可靠保证,最终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