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风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7919发布日期:2018-08-31 21:1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风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



背景技术:

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我国政府始终把发展交通运输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我国地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经交通部统计,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百分之四十以上。

利用全国237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2005—2014年10min平均风速以及2009—2014年1h内极大风速资料,基于气象行业标准(qx/t111—2010)中风力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影响的等级划分,选取频率与强度作为指标构建评价体系,结合熵权法计算致灾因子危险性综合指数,编制全国致灾大风危险性评价图。结果表明,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行产生影响的致灾大风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西藏北部和西部的局部地区以及新疆阿拉山口、达坂城、三十里风区与百里风区范围内;较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甘肃西部、青海西部和南部、新疆西北部和东部以及东部沿海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常年风力较大对公路交通产生了不小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风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主要是通过有效改变风向,降低风力作用对行驶车辆产生侧翻概率,提高公路使用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风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包括导风板、防护栏杆、阻风栏杆、支撑箱、路基,铆钉、铁片、射钉、导风板内侧面、导风板外侧面;

多风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的底部为路基,路基上方为支撑箱,支撑箱与路基紧贴;支撑箱为矩形,体积为75-100dm³,支撑箱的上表面预留有斜凹槽和通口,通口的直径为20-30cm,通口通入支撑箱的内腔中,支撑箱的内腔填满沙子作为加重材料,加重固定导风板;斜凹槽的深度为5-8cm,长度为40-50cm;支撑箱的上方设置有导风板、阻风栏杆,导风板底面座入支撑箱上表面预留的斜凹槽内,导风板的作用面与路基垂直,导风板作用面的长度为40-50cm,宽度为2-3cm,高度为50-60cm,沿公路方向,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的间隔为50-60cm;阻风栏杆位于距离导风板底面5-10cm处,阻风栏杆与导风板外侧面紧贴,射钉垂直穿过阻风栏杆与导风板外侧面,阻风栏杆与导风板外侧面通过射钉固定;防护栏杆位于阻风栏杆上方、距离导风板顶端15-20cm处,防护栏杆与导风板作用面呈有30°-80°夹角,根据当地实际风向计算,选取最优角度,防护栏杆与导风板内侧面紧贴,防护栏杆与导风板内侧面间设置有铁片,铁片呈有30°-80°夹角,铁片的两个边分别与防护栏杆、导风板内侧面紧贴,铁片与防护栏杆连接面、铁片与导风板内侧面连接面均通过铆钉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风板为防风化材质,选用钢塑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的阻风栏杆材质为不锈钢,呈50°-80°弧度,最薄处厚度为1-2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箱材质为防风化塑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导风板、阻风栏杆有效改变风向,降低风力作用对行驶车辆产生侧翻概率,提高公路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安全防护栏立面。

图2为安全防护栏平面图。

图3为a-a剖面图。

图4为安全栏工作示意图。

图中,1为导风板;2为防护栏杆;3为阻风栏杆;4为支撑箱;5为路基;6为铆钉;7为铁片;8为射钉;9为导风板内侧面;10为导风板外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多风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的底部为路基5,路基5上方为支撑箱4,支撑箱4与路基5紧贴;支撑箱4为矩形,体积为75-100dm³,所述的支撑箱4材质为防风化塑料,支撑箱4的上表面预留有斜凹槽和通口,通口的直径为20-30cm,通口通入支撑箱4的内腔中,支撑箱4的内腔填满沙子作为加重材料,加重固定导风板;斜凹槽的深度为5-8cm,长度为40-50cm;支撑箱4的上方设置有导风板1、阻风栏杆3,导风板1底面座入支撑箱4上表面预留的斜凹槽内,导风板1的作用面与路基5垂直,导风板1作用面的长度为40-50cm,宽度为2-3cm,高度为50-60cm,导风板1为防风化材质,选用钢塑材质,沿公路方向,相邻两个导风板1之间的间隔为50-60cm;阻风栏杆3位于距离导风板1底面5-10cm处,阻风栏杆3材质为不锈钢,呈50°-80°弧度,最薄处厚度为1-2cm,阻风栏杆3与导风板外侧面10紧贴,射钉8垂直穿过阻风栏杆3与导风板外侧面10,阻风栏杆3与导风板外侧面10通过射钉8固定;防护栏杆2位于阻风栏杆3上方、距离导风板1顶端15-20cm处,防护栏杆2与导风板1作用面呈有30°-80°夹角,根据当地实际风向计算,选取最优角度,防护栏杆2与导风板内侧面9紧贴,防护栏杆2与导风板内侧面9间设置有铁片7,铁片7呈有30°-80°夹角,铁片7的两个边分别与防护栏杆2、导风板内侧面9紧贴,铁片7与防护栏杆2连接面、铁片7与导风板内侧面9连接面均通过铆钉6固定。

如图4所示,假定风向为西北风,可经过科学计算,根据实际风向、大小,设置导风板尺寸,导风板与防护栏杆夹角。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风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多风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包括导风板作用面、防护栏杆、阻风栏杆、支撑箱、路基、铆钉、铁片、射钉、导风板内侧面、导风板外侧面;沿公路方向,每间隔50‑60cm设置导风板,导风板作用面与路基垂直,且与防护栏杆呈一定夹角,距离导风板顶端15‑20cm处,防护栏杆与导风板内侧面固定,距离导风板底面5‑10cm处,阻风栏杆与导风板外侧面固定,导风板底面座入支撑箱预留凹槽内,支撑箱与路基紧贴。本发明有效改变风向,降低风力作用对行驶车辆产生侧翻概率,提高公路使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高忠慧;吴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12
技术公布日:2018.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