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养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5426发布日期:2018-10-19 18:5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板铺装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养护设备。



背景技术:

道路建成通车后,因承受车轮的磨损和冲击,受到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蚀和风化,以及人为的破坏和修建时遗留的某些缺陷,公路使用质量会逐渐降低。因此,道路建成通车后必须采取养护维修措施,并不断进行更新改善。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亦称刚性路面,俗称白色路面,它是一种高级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各种路面。

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般工序是:安装边模、接缝嵌条、传力杆和钢筋网等;拌和混凝土混合料并运至工地;摊铺与振捣混凝土混合料;整平混凝土表面并刷毛或刻防划滑小槽;养生与填缝。

目前凝土路面施工采用的养护工序为人工手持水管洒水养生,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存在洒水覆盖不均匀、漏洒、不养生等一系列养生问题,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掉块,骨料外露等质量病害。

现有公开号为cn206986687u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一种用于隧道混凝土路面的喷淋设备,包括喷淋设备主体,还包括行走装置、储水箱和折叠臂,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喷淋设备主体的底部,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喷淋设备主体上,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折叠臂设置在所述喷淋设备主体的侧部,所述折叠臂上设置有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接;喷淋设备主体与行走装置相配合,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够控制喷淋设备的移动,折叠臂上设置有喷水机构,喷水结构上各洒水喷嘴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如此设置使得喷水机构可均匀的对混凝土路面洒水,同时通过折叠臂的展开和收缩,可实现对混凝土路面洒水面积的调整。

还有公开号为cn207177316u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一种混凝土墙面洒水养护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由两根“t”形件组成,“t”形件的水平段设置在竖直段的下端,两根“t”形件的竖直段之间设有多组第一导轨,一组第一导轨包括两条第一导轨,第一导轨的开槽面朝向水平,每组第一导轨上设有一个洒水装置,洒水装置两侧设有第一滚轮,两侧的第一滚轮设置在同一组第一导轨上;第一导轨上设有与第一导轨结构相同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开槽面相对设置。

在上述的墙面洒水养护装置中,第一种喷淋设备适用于隧道混凝土路面,而对于露天混凝土路面的适应性较差;第二养护装置的移动性较差,无法适用于里程较长路面的养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养护设备,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尤其适用于露天混凝土路面的洒水养护,可根据路面的宽度调节洒水范围,以适应不同宽度露天混凝土路面的养护需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市政道路养护设备,包括安装有车轮的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储水箱;

所述车架的尾部设有呈扇形展开的至少两条伸展臂,所述伸展臂的最大展开角度在120~150度,且至少有一条伸展臂的角度可以调节,以适应所述最大展开角度的改变;

各伸展臂的末端安装有洒水喷头,各洒水喷头通过对应的管路接入所述的储水箱内;

所述伸展臂的末端安装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所述的洒水喷头。

本技术方案中,养护设备的车架底部安装有车轮,便于灵活移动,可沿着路面长度进行洒水养护作业。

车架尾部呈扇形展开的伸展臂,具有最大展开角度在120~150度,可以根据路面宽度调节展开角度,使各个位置均匀洒水,避免出现难以覆盖的死角,提高养护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伸展臂的长度也可以调节,与角度调节相结合,具有更大的调节范围,可以适应更宽路面的洒水工作。

本技术方案中,伸展臂的末端安装弧形支架,洒水喷头均匀安装在弧形支架上,使得单次洒水具有更大的覆盖宽度,提高养护效率。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车架的头部设有用于连接牵引车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牵引车拖钩配合的悬挂孔。

本技术方案中的市政道路养护设备可由牵引车拉动沿路面行走,通过车架头部牵引杆内的悬挂孔,使牵引车的拖钩进入悬挂孔内,拉动养护设备进行移动洒水作业。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车架的头部设有用于连接牵引车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端部铰接有延伸杆,该延伸杆的末端设有用于连接牵引绳的拖钩。

另一个技术方案中,车架的头部设有延长一端的延伸杆,使车架与牵引车间有一段利于牵引车掉头的距离,便于牵引车大角度转弯或掉头;延伸杆末端的拖钩也可以用于缠绕牵引绳,拉动车架移动。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车架的尾部设有扇形的支架,支架内部设有用于所述伸展臂安装装配腔;

各伸展臂的末端均伸入该装配腔内,其中角度可以调节的伸展臂铰接在所述装配腔中。

为便于所述伸展臂的安装,支架内设有装配腔,各伸展臂的末端均伸入该装配腔内,其中角度可以调节的伸展臂铰接在所述装配腔中,便于伸展臂的张开角度调节。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车架的尾部设有呈扇形展开第一伸展臂、第二伸展臂和第三伸展臂,第二伸展臂位于所述的第一伸展臂和第三伸展臂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车架的尾部设有三根伸展臂,伸展臂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也可以适当缩减。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伸展臂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的装配腔内;

所述第一伸展臂和第三伸展臂为角度可调节的伸展臂,且端部交接在装配腔内。

本技术方案中,位于外侧两条伸展臂的角度可调节,适应最大角度的作业范围。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伸展臂的末端设有对称的两组第一支架,每组第一支架内安装有两排呈不同角度散开的弧形支架;

两排弧形支架由固定在第一支架内的同一驱动机构带动摆动。

为提升洒水效率,第一伸展臂的末端设有两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内设有两排弧形支架,由同一驱动机构带动摆动洒水。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四块活动板,所述四块活动板围成一平行四边形;其中一块活动板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驱动气缸,气缸缸体铰接与支架铰接,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在另一块活动板的中部;所述的驱动气缸带动围城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板绕所述转轴摆动。

本技术方案中的四块活动板围成一平行四边形,驱动气缸可带动平行四边形发生形变,带动弧形支架摆动,摆动过程中具有沿路面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两个位移,提升洒水效率。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伸展臂的末端设置有对阵的两组第二支架,每组第二支架内安装有两排呈不同角度散开的弧形支架;

两排弧形支架由固定在第二支架内的同一驱动机构带动摆动。

本技术方案中,第三伸展臂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伸展臂的结构相同,内部也设有平行四边形驱动机构,带动弧形支架摆动洒水作业。

为便于伸展臂的角度调节,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车架上设有若干角度调节孔,第一伸展臂和第三伸展臂的两侧设有插入所述角度调节孔的定位销;将第一伸展臂和第三伸展臂移动到所需角度后,在伸展臂两侧的角度调节孔内插入定位销,完成角度调节。

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尤其适用于露天混凝土路面的洒水养护,可根据路面的宽度调节洒水范围,以适应不同宽度露天混凝土路面的养护需求,洒水养护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市政道路养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伸展臂的末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文中所涉及的方位词“上”、“下”、“左”和“右”,是以对应附图为基准而设定的,可以理解,上述方位词的出现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市政道路养护设备,包括安装有车轮101的车架100,设置于车架100上的储水箱102;车架100的尾部设有呈扇形展开的伸展臂(包括第一伸展臂107、第二伸展臂108和第三伸展臂109),伸展臂的最大展开角度在120~150度,且至少有一条伸展臂的角度可以调节,以适应最大展开角度的改变;各伸展臂的末端安装有洒水喷头113,各洒水喷头通过对应的管路接入储水箱102内;伸展臂的末端安装弧形支架112,弧形支架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洒水喷头。

养护设备的车架底部安装有车轮,便于灵活移动,可沿着路面长度进行洒水养护作业。车架尾部呈扇形展开的伸展臂,具有最大展开角度在120~150度,可以根据路面宽度调节展开角度,使各个位置均匀洒水,避免出现难以覆盖的死角,提高养护质量。伸展臂的长度也可以调节,与角度调节相结合,具有更大的调节范围,可以适应更宽路面的洒水工作。

本实施例中,伸展臂的末端安装弧形支架,洒水喷头均匀安装在弧形支架上,使得单次洒水具有更大的覆盖宽度,提高养护效率。

车架100的头部设有用于连接牵引车的牵引杆103,牵引杆103的端部设有与牵引车拖钩配合的悬挂孔104。可由牵引车拉动沿路面行走,通过车架头部牵引杆内的悬挂孔,使牵引车的拖钩进入悬挂孔内,拉动养护设备进行移动洒水作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车架100的头部设有用于连接牵引车的牵引杆103,牵引杆103的端部铰接有延伸杆105,该延伸杆105的末端设有用于连接牵引绳的拖钩106。车架的头部设有延长一端的延伸杆,使车架与牵引车间有一段利于牵引车掉头的距离,便于牵引车大角度转弯或掉头;延伸杆末端的拖钩也可以用于缠绕牵引绳,拉动车架移动。

车架100的尾部设有扇形的支架118,支架118内部设有用于伸展臂安装装配腔;各伸展臂的末端均伸入该装配腔内,其中角度可以调节的伸展臂铰接在装配腔中。为便于伸展臂的安装,支架内设有装配腔,各伸展臂的末端均伸入该装配腔内,其中角度可以调节的伸展臂铰接在装配腔中,便于伸展臂的张开角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车架100的尾部设有呈扇形展开第一伸展臂107、第二伸展臂108和第三伸展臂109,第二伸展臂108位于第一伸展臂107和第三伸展臂109之间。

第二伸展臂108的端部固定在装配腔内;第一伸展臂107和第三伸展臂109为角度可调节的伸展臂,且端部交接在装配腔内。本实施例中,位于外侧两条伸展臂的角度可调节,适应最大角度的作业范围。

如图2所示,第一伸展臂107的末端设有对称的两组第一支架114,每组第一支架114内安装有两排呈不同角度散开的弧形支架113;两排弧形支架113由固定在第一支架内的同一驱动机构115带动摆动。为提升洒水效率,第一伸展臂的末端设有两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内设有两排弧形支架,由同一驱动机构带动摆动洒水。

驱动机构115包括依次铰接的四块活动板117,四块活动板117围成一平行四边形;其中一块活动板通过转轴连接在第一支架114上;驱动机构还115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架114上的驱动气缸119,气缸缸体铰接与第一支架114铰接,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在另一块活动板的中部;驱动气缸119带动围城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板绕转轴摆动。

本实施例中的四块活动板围成一平行四边形,驱动气缸可带动平行四边形发生形变,带动弧形支架摆动,摆动过程中具有沿路面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两个位移,提升洒水效率。

第三伸展臂109的末端设置有对阵的两组第二支架,每组第二支架内安装有两排呈不同角度散开的弧形支架;两排弧形支架由固定在第二支架内的同一驱动机构带动摆动。本实施例中,第三伸展臂的结构与第一伸展臂的结构相同,内部也设有平行四边形驱动机构,带动弧形支架摆动洒水作业。

为便于伸展臂的角度调节,车架100上设有若干角度调节孔110,第一伸展臂107和第三伸展臂109的两侧设有插入角度调节孔110的定位销111;将第一伸展臂和第三伸展臂移动到所需角度后,在伸展臂两侧的角度调节孔内插入定位销,完成角度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