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0375发布日期:2019-02-01 19:04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公交汽车站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交站台是专门为市民出行候车的公共建筑设施,它提供了人们候车场所,为市民候车提供临时的挡雨遮阳。目前,常见的公交车站台有港湾式、直线式等类型,但传统类型往往占用较多的道路空间,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时对车辆及行人的安全产生较大影响。虽然在城市道路中通过公交车辆专用车道的方式,对公交车辆的通行给与保护,但在拥堵时非公交车占用公交车辆专用车道并且影响行人上下公交车的情况仍屡见不鲜。尤其是当行人需要穿过非公交车才能够上下公交车辆同样造成了安全隐患,对搭乘公交车辆的行人保护仍不力。

综合以上说明,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以解决如何分隔道路的有限空间与车辆和行人的分流,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的问题,并能够增强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和保护效果。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包括道路段及位于道路段侧方的公交站台,所述道路段包括一般道路段及与公交站台相邻接的公交道路段;所述一般道路段与公交站台分别位于公交道路段的两侧;所述公交道路段的高度高于一般道路段,且公交道路段的两侧设有倾斜的导引斜面;公交站台底部的高度同样高于一般道路段。

有益效果: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应用在道路交通环境中,能够通过导引斜面对距离公交站台附近的进行车辆分流,公交道路段自导引斜面开始抬升,标高比非公交车辆道路(一般道路段)高,当公交车辆到站,公交道路段能够将非公交车与公交车分流,同时乘客也不会受到非公交车的影响,能够有序上下公交车,提高道路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并避免公交车辆拥堵。乘客可以通过人行道路进行疏散。

进一步的,所述公交道路段与一般道路段之间设有防护墙。

进一步的,所述公交站台的两端向外延伸有人行道路,该人行道路与公交站台同样位于公交道路段一侧,且人行道路与公交道路段之间设有防护墙。

进一步的,所述公交道路段与公交站台邻接的部分为水平的路面,该水平的路面两侧连接导引斜面,导斜斜面的底部与一般道路段相同高度。

本发明提供的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包括道路段及位于道路段侧方的公交站台,所述道路段包括一般道路段及与公交站台相邻接的公交道路段;所述一般道路段与公交站台分别位于公交道路段的两侧;所述公交道路段包括位于中部的升降段及铰接于升降段两侧的导引段,所述升降段的底部安装有若干升降式柱子;当升降式柱子上升后,升降段的高度高于一般道路段,而升降段两侧的导引段形成导引斜面;公交站台底部的高度同样高于一般道路段。

有益效果:该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同样能够通过导引斜面对距离公交站台附近的进行车辆分流。同时,将公交道路段设置为升降式,当公交车辆到站,公交道路段能够将非公交车与公交车分流,同时乘客也不会受到非公交车的影响,能够有序上下公交车,提高道路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并避免公交车辆拥堵。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式柱子通过升降装置来进行升降,升降装置选用液压式升降装置或机械式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公交道路段与一般道路段之间设有防护墙。以使公交道路段更明确的与社会车辆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公交站台的两端向外延伸有人行道路,该人行道路与公交站台同样位于公交道路段一侧,且人行道路与公交道路段之间设有防护墙。乘客可以通过人行道路进行疏散和抵达公交站台。防护墙能够保护行人。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段及导引段采用金属板材质,升降段与导引段连接处采用铰链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实施例二中公交道路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升降式柱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

该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包括道路段及位于道路段侧方的公交站台3,所述道路段包括一般道路段(非公交车专用道路段)2及与公交站台相邻接的公交道路段1;所述一般道路段2与公交站台3分别位于公交道路段1的两侧;所述公交道路段1的高度高于一般道路段2,且公交道路段1的两侧设有倾斜的导引斜面11。公交站台3底部的高度同样高于一般道路段2以与公交道路段1的高度适应。所述公交道路段1与一般道路段2之间设有防护墙5以进一步将公交道路段1与一般道路段2分隔。在本实施方式中,公交道路段1在道路建设时即修筑为始终高于一般道路段2。同时,所述公交站台3的两端向外延伸有人行道路4,该人行道路4与公交站台3同样位于公交道路段1一侧,且人行道路4与公交道路段1之间设有防护墙5。公交道路段1与公交站台3邻接的部分为水平的路面,该水平的路面两侧连接导引斜面11,导斜斜面11的底部与一般道路段2相同高度。

该组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能够通过导引斜面11对距离公交站台3附近的进行车辆分流,公交道路段1自导引斜面11开始抬升,标高比非公交车辆道路(一般道路段)高,当公交车辆到站,公交道路段1能够将非公交车与公交车分流,同时乘客也不会受到非公交车的影响,能够有序上下公交车,提高道路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并避免公交车辆拥堵。乘客可以通过人行道路4进行疏散。

实施例二

如图2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

该实施例同样公开一种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也包括道路段及位于道路段侧方的公交站台3’,所述道路段包括一般道路段2’及与公交站台相邻接的公交道路段1’。公交站台3’底部的高度同样高于一般道路段2’。所述公交站台的两端向外延伸有人行道路4’。该人行道路4’与公交站台3’同样位于公交道路段1’一侧。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公交道路段1’包括位于中部的升降段11’及铰接于升降段两侧的导引段12’。所述升降段1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升降式柱子61、62、63、64,不但用以支撑升降段,同时能够将道路段升降。如图2所示,该升降式柱子埋设道路段下方底面下,在升降式柱子下降收缩后,升降段11’的高度与一般道路段2’大致相同。此时两段道路段均低于公交站台3’,将机动车辆与人行道路4形成高度差,互相不干涉以形成机动车和行人的分流。当需要通过公交道路段1’导引公交车进站时,升降式柱子上升,升降段11’的高度高于一般道路段2’而能够与公交站台3’高度相同,而升降段11’两侧的导引段12’形成导引斜面。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式柱子通过升降装置71来进行升降,升降装置71选用现有技术中能够直接获得的液压式升降装置或机械式升降装置。所述升降段11’及导引段12’采用金属板材质以便于安装和与升降装置71联动,同时具有承载公交车辆的屈服强度。升降段11’与导引段12’连接处采用铰链连接。

与实施例一同样的,所述公交道路段与一般道路段之间设有防护墙5’道路与公交道路段之间设有防护墙5’。

另外,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