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的道路桥梁画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3803发布日期:2018-10-26 22:1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改进型的道路桥梁画线机。



背景技术:

道路桥梁上需要画线,如斑马线、黄线、停车线等等,传统的画线方式是通过测量工具测量完毕并在道路上做好标记之后人工手动刷线,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710089410.1的一种道路桥梁画线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央形成一个作业腔,所述机架两臂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下方左右对称设置有凸出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定位传感装置,两个凸出块之间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通过设置在两个凸出块之间的转杆与所述固定板可枢转地连接,所述转杆位于所述转板中央位置处,所述转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设置有刷子,所述固定架上端还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下端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穿通所述固定架并向下伸出。

但是,现有的道路桥梁画线机还存在着功能不丰富且不具备清理的功能、不方便更加精准的进行画线和不方便查看该装置右侧情况的问题。

因此,发明改进型的道路桥梁画线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改进型的道路桥梁画线机,以解决现有的道路桥梁画线机功能不丰富且不具备清理的功能、不方便更加精准的进行画线和不方便查看该装置右侧情况的问题。改进型的道路桥梁画线机,包括底板,移动轮,推手,控制主体,画线机主体,清理刷结构,防护板结构和限制轨道结构,所述的移动轮分别螺栓安装在底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推手焊接在控制主体的上端;所述的控制主体焊接在底板的左上部;所述的画线机主体焊接在底板上表面后部的中右侧;所述的清理刷结构螺栓那装在底板的右端;所述的防护板结构焊接在底板上表面后部的中左侧;所述的限制轨道结构螺栓安装在底板正表面的纵向中间部位;所述的清理刷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螺栓,旋转电机,固定盘,套管,清洗盘和清理刷主体,所述的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在连接板的左侧;所述的旋转电机通过固定盘安装在连接板的右上部;所述的套管上端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下端与清洗盘连接;所述的清理刷主体胶接在清洗盘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板结构包括工作杆,挡板,空心管,固定螺栓,不锈钢杆,焊接头,连接盘和镜子,所述的挡板胶接在工作杆的左下部;所述的空心管套接在工作杆外壁的上部,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住;所述的不锈钢杆左端与空心管焊接,右端与焊接头焊接;所述的连接盘焊接在焊接头的后部,并在左下部胶接镜子。

优选的,所述的限制轨道结构包括连接杆,安装片,竖杆,紧固盘,滑动轮,滑动轨道,放置盒和配重块,所述的安装片分别焊接在连接杆后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竖杆焊接在连接杆前部的下端;所述的紧固盘焊接在竖杆的下端,并与滑动轮螺栓连接;所述的放置盒分别焊接在滑动轨道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配重块放置在放置盒内。

优选的,所述的套管放置在底板的右上部,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住。

优选的,所述的清理刷主体具体采用尼龙硬毛刷,所述的清理刷主体长度设置为二厘米至四厘米,所述的清理刷主体下端与道路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焊接头后部的连接盘向右倾斜四十五度角至五十度角,所述的连接盘左下部的镜子与道路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工作杆左下部的挡板具体采用PVC塑料板,所述的挡板下表面与底板正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滑动轨道放置在道路上,并通过放置盒内的配重块固定住,所述的滑动轨道内插接有滑动轮。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具体采用L型铝合金杆,所述的连接杆后部通过安装片螺栓安装在安装片正表面的纵向中间部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管放置在底板的右上部,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住,有利于方便的安装该清理刷结构,同时也方便的使用该清理刷结构。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清理刷主体具体采用尼龙硬毛刷,所述的清理刷主体长度设置为二厘米至四厘米,所述的清理刷主体下端与道路紧密接触,有利于在使用时,可以方便的预先清理地面上的石子等物品,同时也避免了较大的石子等物品影响该道路桥梁划线机所画出的线。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焊接头后部的连接盘向右倾斜四十五度角至五十度角,所述的连接盘左下部的镜子与道路对应,有利于方便的查看该道路桥梁画线机右侧的工作情况,同时也方便的使用该道路桥梁画线机。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工作杆左下部的挡板具体采用PVC塑料板,所述的挡板下表面与底板正对设置,有利于在完成画线后,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踩踏到道路上的线,同时也可以使该桥梁划线机起到防护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动轨道放置在道路上,并通过放置盒内的配重块固定住,所述的滑动轨道内插接有滑动轮,有利于在使用时,可以使该道路桥梁划线机更加精准的进行画线。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杆具体采用L型铝合金杆,所述的连接杆后部通过安装片螺栓安装在安装片正表面的纵向中间部位,有利于方便的安装并使使用该限制轨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清理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轨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移动轮;3、推手;4、控制主体;5、画线机主体;6、清理刷结构;61、连接板;62、连接螺栓;63、旋转电机;64、固定盘;65、套管;66、清洗盘;67、清理刷主体;7、防护板结构;71、工作杆;72、挡板;73、空心管;74、固定螺栓;75、不锈钢杆;76、焊接头;77、连接盘;78、镜子;8、限制轨道结构;81、连接杆;82、安装片;83、竖杆;84、紧固盘;85、滑动轮;86、滑动轨道;87、放置盒;88、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改进型的道路桥梁画线机,包括底板1,移动轮2,推手3,控制主体4,画线机主体5,清理刷结构6,防护板结构7和限制轨道结构8,所述的移动轮2分别螺栓安装在底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推手3焊接在控制主体4的上端;所述的控制主体4焊接在底板1的左上部;所述的画线机主体5焊接在底板1上表面后部的中右侧;所述的清理刷结构6螺栓那装在底板1的右端;所述的防护板结构7焊接在底板1上表面后部的中左侧;所述的限制轨道结构8螺栓安装在底板1正表面的纵向中间部位;所述的清理刷结构6包括连接板61,连接螺栓62,旋转电机63,固定盘64,套管65,清洗盘66和清理刷主体67,所述的连接螺栓62螺纹连接在连接板61的左侧;所述的旋转电机63通过固定盘64安装在连接板61的右上部;所述的套管65上端安装在旋转电机63的输出轴上,下端与清洗盘66连接;所述的清理刷主体67胶接在清洗盘66的下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板结构7包括工作杆71,挡板72,空心管73,固定螺栓74,不锈钢杆75,焊接头76,连接盘77和镜子78,所述的挡板72胶接在工作杆71的左下部;所述的空心管73套接在工作杆71外壁的上部,并通过固定螺栓74固定住;所述的不锈钢杆75左端与空心管73焊接,右端与焊接头76焊接;所述的连接盘77焊接在焊接头76的后部,并在左下部胶接镜子78。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限制轨道结构8包括连接杆81,安装片82,竖杆83,紧固盘84,滑动轮85,滑动轨道86,放置盒87和配重块88,所述的安装片82分别焊接在连接杆81后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竖杆83焊接在连接杆81前部的下端;所述的紧固盘84焊接在竖杆83的下端,并与滑动轮85螺栓连接;所述的放置盒87分别焊接在滑动轨道86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配重块88放置在放置盒87内。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套管65放置在底板1的右上部,并通过连接螺栓62固定住,有利于方便的安装该清理刷结构6,同时也方便的使用该清理刷结构6。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清理刷主体67具体采用尼龙硬毛刷,所述的清理刷主体67长度设置为二厘米至四厘米,所述的清理刷主体67下端与道路紧密接触,有利于在使用时,可以方便的预先清理地面上的石子等物品,同时也避免了较大的石子等物品影响该道路桥梁划线机所画出的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焊接头76后部的连接盘77向右倾斜四十五度角至五十度角,所述的连接盘77左下部的镜子78与道路对应,有利于方便的查看该道路桥梁画线机右侧的工作情况,同时也方便的使用该道路桥梁画线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工作杆71左下部的挡板72具体采用PVC塑料板,所述的挡板72下表面与底板1正对设置,有利于在完成画线后,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踩踏到道路上的线,同时也可以使该桥梁划线机起到防护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滑动轨道86放置在道路上,并通过放置盒87内的配重块88固定住,所述的滑动轨道86内插接有滑动轮85,有利于在使用时,可以使该道路桥梁划线机更加精准的进行画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杆81具体采用L型铝合金杆,所述的连接杆81后部通过安装片82螺栓安装在安装片82正表面的纵向中间部位,有利于方便的安装并使使用该限制轨道结构8。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滑动轨道86笔直的放置到道路上合适的位置,然后使滑动轮85插入到滑动轨道86内,然后推动该道路桥梁划线机进行移动,同时滑动轮85在滑动轨道86内移动,在使用时的同时,旋转电机63带动套管65、清洗盘66和清理刷主体67进行旋转清理道路,当需要查看该道路桥梁划线机右侧工作的情况时,通过连接盘77上的镜子78即可进行查看,同时还可以通过挡板72来避免工作人员踩踏到道路的线上。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