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将雪压缩的铲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8245发布日期:2018-11-02 21:1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铲雪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将雪压缩的铲雪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铲雪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现有铲雪机都是以应用于公路上为主,传统的铲雪机包括以下几种:类似铲车结构的铲雪 机,该铲雪机包括一个弧形的收雪铲,使用时通过机动车带动收雪铲前进,进而将雪层破坏,同时收集的雪会储存在该收雪铲中,待雪满后将其置于运送车上即可。虽然这种铲雪机能够有效的将主干道路面的积雪清理,但是由于其自身特性不适用一些小区内和一些较为偏僻的干道,因为小区里老人与小孩较多,如果不及时清理积雪,难免会发生摔倒。

传统的小区内的干道主要是通过人力使用铁锹进行铲除,然后将铲除的雪堆积在某处,但是由于铲雪是个十分耗费体力的工作,同时由于堆积的雪过多,会占用小区内的一些马路面积,由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将雪压缩并且方便人工进行铲雪的铲雪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雪压缩的铲雪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将雪压缩的铲雪机,包括机架本体和位于机架本体前端的铲雪部,机架本体的外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行走滚轮,铲雪部包括敞口朝前的压缩仓和位于压缩仓顶部对称设置的两个压缩电缸,位于两个压缩电缸之间还设有压缩气缸,压缩仓内设有能够竖直运动的压缩板,压缩仓内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侧边挤压板,两个侧边挤压板分别与两个压缩电缸的输出端连接,压缩仓前侧的上方设有用以将压缩仓内与外界相隔绝的辅助板,压缩仓外侧的一端设有用以驱动辅助板能够竖直运动的辅助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仓包括背侧板、积雪板和两个端部板,所述机架本体包括手持把手和两个连接支板,两个所述连接支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端部板的外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支板的另一端均朝上倾斜并且二者通过手持把手一体成型,两个行走滚轮分别设于两个连接支板的外侧,端部板的底部为半圆弧形结构,背侧板呈竖直并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端部板连接,背侧板设于端部板朝向手持把手的一侧,背侧板的底部与地面留有间距,积雪板的顶部与背侧板的底部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呈100度的角度设置,积雪板的底部朝下倾斜,积雪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部板相近的两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背侧板靠近其顶部位置设有与其呈直角连接的承托板,承托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部板的上端面连接,承托板的中心处设有贯穿其上下两个端面的第一开槽,压缩板呈水平设于第一开槽内,背侧板的前侧设有供压缩板能够竖直滑动的压缩升降槽,压缩板的一侧设有与压缩升降槽相配合的滑块,积雪板上设有与压缩升降槽相连通的排雪槽。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端部板之间还设有对称的两个导向圆杆,两个导向圆杆分别位于第一开槽的两端,导向圆杆的底端通过连接块与背侧板的前侧连接,导向圆杆的顶端竖直朝上穿过承托板的底部并且延伸至承托板的上方,导向圆杆上套设有能够沿其轴线方向竖直滑动的导向耳,两个导向耳分别与压缩板的两端连接,承托板上设有供导向耳能够竖直滑动的避让开槽,避让开槽与第一开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的顶部设有贯穿其上下两个端面的第二开槽,第二开槽靠近承托板的前侧设置,承托板的上方设有L型安装板,该L型安装板长边的一端呈水平与背侧板的前侧连接,另一端呈竖直与承托板前侧的顶部连接,L型安装板与第二开槽留有间距设置,压缩气缸呈竖直设于L型安装板的顶部,压缩气缸的输出方向竖直朝下并且其输出杆穿过L型安装板的顶部与压缩板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板呈竖直插设在第二开槽内,辅助板与第二开槽竖直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端部板中任意一个端部板的外侧设有一个安装盒,安装盒的底部设有能够沿自身轴线转动的摩擦滚轮,辅助气缸呈竖直设于安装盒内,辅助气缸的输出方向竖直朝上并且其输出端穿过安装盒的内壁延伸至安装盒的上方,辅助板靠近辅助气缸的一端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子板,子板的下方设有承重圆盘,子板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竖直朝下延伸的延长杆,两个延长杆的底部均承重圆盘的上端面连接,辅助板的另一端设有滑动套环,L型安装板的顶部设有用于配合滑动套环能够与辅助板同步上下运动的立杆,所述辅助气缸的输出端与承重圆盘的下端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板朝向背侧板的一侧设有缓冲板,缓冲板靠近辅助板的下半部分设置,缓冲板与辅助板之间通过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缓冲弹簧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边挤压板均呈竖直设于两个端部板之间,侧边挤压板的顶部设有竖直朝上延伸的联动块,联动块的顶端穿过承托板的底部并且延伸至承托板上方,两个压缩电缸均呈水平与L型安装板的下端面连接,两个联动块的顶端分别与两个压缩电缸的输出端连接,承托板的顶部设有供两个联动块能够相向移动的两个挤压滑槽,侧边挤压板的底部的一侧与积雪板倾斜的一侧面贴合,且侧边挤压板的该一侧设有旋转凹槽,旋转凹槽内设有能够沿自身轴线转动的导向轮,两个侧边挤压板相近的两侧和压缩板的底部均设有破雪棱角。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够将雪压缩的铲雪机,人工通过机架本体控制本实用新型移动,并且压缩仓敞口是朝前的,随后慢慢移动本实用新型,使得地面的雪由于摩擦进入至由背侧板、积雪板、承托板和两个端部板五者之间形成的一个敞口朝前的容纳腔内,随后人工控制本实用新型继续移动,使得该容纳腔内的空间的雪量较多时,停止移动,随后辅助气缸工作,使得辅助板下降,将该容纳腔与外界阻隔,然后两个压缩电缸开始工作,驱动各自的侧边挤压板移动,两个侧边挤压板是相向运动的,在配合其挤压面上的破雪棱角使得容纳腔内的雪受到两端的挤压力,然后压缩,等到两个侧边挤压板运动至设定位置后,压缩气缸工作,他的输出杆会带着压缩板通过导向耳围绕导向圆杆进行竖直滑动,同时背侧板上的压缩升降槽会配合压缩板上的滑块辅助使压缩板进行下降工作,辅助板下降进入至容纳腔内后,使得雪受到上方的压力开始收缩,并且朝向缓冲板和背侧板的方向扩散,背侧板会使得雪无法扩散,同时缓冲板受到雪的扩散力压迫缓冲弹簧,使得缓冲板位移丝毫距离,然后停止从而配合压缩板的压缩工作,使得先前位于容纳腔内的雪被挤压成一小部分,然后辅助气缸复位工作,使得辅助板上升,变相将容纳腔打开,从而继续铲雪,铲雪过程中以直线移动,并且将所有铲后的雪堆积在一个中心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够将雪压缩的铲雪机能够有效的进行铲雪,并且在铲雪中将雪压缩,使得中心处的雪堆积占用的马路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板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架本体1,手持把手1a,连接支板1b,行走滚轮1c,铲雪部2,压缩仓2a,背侧板2a1,压缩升降槽2a1a,承托板2a2,第一开槽2a2a,第二开槽2a2b,避让开槽2a2c,L型安装板2a3,积雪板2a4,排雪槽2a4a,端部板2a5,半圆弧形结构2a5a,导向圆杆3,连接块3a,导向耳3b,安装盒4,摩擦滚轮4a,辅助气缸4b,压缩电缸5,压缩气缸6,压缩板7,侧边挤压板8,联动块8a,导向轮8a1,旋转凹槽8a2,挤压滑槽8b,滑动套环8d,立杆8e,缓冲板8f,缓冲弹簧8g,辅助板9,子板9a,延长杆9b,承重圆盘9c,容纳腔10,破雪棱角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能够将雪压缩的铲雪机,包括机架本体1和位于机架本体1前端的铲雪部2,机架本体1的外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行走滚轮1c,铲雪部2包括敞口朝前的压缩仓2a和位于压缩仓2a顶部对称设置的两个压缩电缸5,位于两个压缩电缸5之间还设有压缩气缸6,压缩仓2a内设有能够竖直运动的压缩板7,压缩仓2a内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侧边挤压板8,两个侧边挤压板8分别与两个压缩电缸5的输出端连接,压缩仓2a前侧的上方设有用以将压缩仓2a内与外界相隔绝的辅助板9,压缩仓2a外侧的一端设有用以驱动辅助板9能够竖直运动的辅助气缸4b。

所述压缩仓2a包括背侧板2a1、积雪板2a4和两个端部板2a5,所述机架本体1包括手持把手1a和两个连接支板1b,两个所述连接支板1b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端部板2a5的外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支板1b的另一端均朝上倾斜并且二者通过手持把手1a一体成型,两个行走滚轮1c分别设于两个连接支板1b的外侧,端部板2a5的底部为半圆弧形结构2a5a,背侧板2a1呈竖直并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端部板2a5连接,背侧板2a1设于端部板2a5朝向手持把手1a的一侧,背侧板2a1的底部与地面留有间距,积雪板2a4的顶部与背侧板2a1的底部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呈100度的角度设置,积雪板2a4的底部朝下倾斜,积雪板2a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部板2a5相近的两侧连接,行走滚轮1c的设置便于人工可以很好的通过手持把手1a推动本实用新型移动,达到慢慢铲雪的目的。积雪板2a4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移动中,将摩擦进入的雪堆积在他的倾斜面上,并且通过积雪板2a4的倾斜面继续移动堆积,使得铲雪更多。

所述背侧板2a1靠近其顶部位置设有与其呈直角连接的承托板2a2,承托板2a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部板2a5的上端面连接,承托板2a2的中心处设有贯穿其上下两个端面的第一开槽2a2a,压缩板7呈水平设于第一开槽2a2a内,背侧板2a1的前侧设有供压缩板7能够竖直滑动的压缩升降槽2a1a,压缩板7的一侧设有与压缩升降槽2a1a相配合的滑块,积雪板2a4上设有与压缩升降槽2a1a相连通的排雪槽2a4a,背侧板2a1、积雪板2a4、承托板2a2和两个端部板2a5五者之间会形成一个敞口朝前的容纳腔10,端部板2a5底部的半圆弧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移动中,端部板2a5能够较好的与地面摩擦,使得地面积雪挤入至容纳腔10内。雪进入容纳腔10内后,会有一部分进入压缩升降槽2a1a内,后续压缩板7下降的时候,为了保证稳定的下降,滑块运动中,使得压缩升降槽2a1a内的雪会受到挤压并且通过排雪槽2a4a排开,不会造成堵塞。

两个所述端部板2a5之间还设有对称的两个导向圆杆3,两个导向圆杆3分别位于第一开槽2a2a的两端,导向圆杆3的底端通过连接块3a与背侧板2a1的前侧连接,导向圆杆3的顶端竖直朝上穿过承托板2a2的底部并且延伸至承托板2a2的上方,导向圆杆3上套设有能够沿其轴线方向竖直滑动的导向耳3b,两个导向耳3b分别与压缩板7的两端连接,承托板2a2上设有供导向耳3b能够竖直滑动的避让开槽2a2c,避让开槽2a2c与第一开槽2a2a连通,导向圆杆3使得压缩板7竖直下降压缩工作的时候,有比较稳定的下降力。

所述承托板2a2的顶部设有贯穿其上下两个端面的第二开槽2a2b,第二开槽2a2b靠近承托板2a2的前侧设置,承托板2a2的上方设有L型安装板2a3,该L型安装板2a3长边的一端呈水平与背侧板2a1的前侧连接,另一端呈竖直与承托板2a2前侧的顶部连接,L型安装板2a3与第二开槽2a2b留有间距设置,压缩气缸6呈竖直设于L型安装板2a3的顶部,压缩气缸6的输出方向竖直朝下并且其输出杆穿过L型安装板2a3的顶部与压缩板7的顶部连接,压缩气缸6工作的时候,其输出杆能够将压缩板7带动下降,完成压缩雪的工作。

所述辅助板9呈竖直插设在第二开槽2a2b内,辅助板9与第二开槽2a2b竖直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端部板2a5中任意一个端部板2a5的外侧设有一个安装盒4,安装盒4的底部设有能够沿自身轴线转动的摩擦滚轮4a,辅助气缸4b呈竖直设于安装盒4内,辅助气缸4b的输出方向竖直朝上并且其输出端穿过安装盒4的内壁延伸至安装盒4的上方,辅助板9靠近辅助气缸4b的一端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子板9a,子板9a的下方设有承重圆盘9c,子板9a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竖直朝下延伸的延长杆9b,两个延长杆9b的底部均承重圆盘9c的上端面连接,辅助板9的另一端设有滑动套环8d,L型安装板2a3的顶部设有用于配合滑动套环8d能够与辅助板9同步上下运动的立杆8e,所述辅助气缸4b的输出端与承重圆盘9c的下端面连接,在将雪铲入容纳腔10后,辅助气缸4b工作,通过驱动承重圆盘9c将子板9a和辅助板9带动上升,由于辅助气缸4b整体自身的高度和运动距离有限,增加延长杆9b,使得辅助板9能够上升比较高,从而让打开的比较全面,滑动套环8d保证了辅助板9上升中的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移动中,安装盒4会与地面产生摩擦,从而导向滚轮的设置缓解该摩擦力,并且减轻压缩仓2a这一位置的重量,便于人工推动。

所述辅助板9朝向背侧板2a1的一侧设有缓冲板8f,缓冲板8f靠近辅助板9的下半部分设置,缓冲板8f与辅助板9之间通过若干呈矩阵分布的缓冲弹簧8g弹性连接,两个侧边挤压板8相对移动挤压雪时,又或者是压缩板7下降挤压雪的时候,雪由于受到不同方向的挤压力,会分别朝向四周扩散,其余位置的背侧板2a1和侧边挤压板8能够形成限位,那么此时辅助板9是可竖直滑动的,那么为了保证辅助板9的稳定性,缓冲板8f会依靠缓冲弹簧8g,缓解雪受到挤压力而充分散开的扩散力。

两个所述侧边挤压板8均呈竖直设于两个端部板2a5之间,侧边挤压板8的顶部设有竖直朝上延伸的联动块8a,联动块8a的顶端穿过承托板2a2的底部并且延伸至承托板2a2上方,两个压缩电缸5均呈水平与L型安装板2a3的下端面连接,两个联动块8a的顶端分别与两个压缩电缸5的输出端连接,承托板2a2的顶部设有供两个联动块8a能够相向移动的两个挤压滑槽8b,侧边挤压板8的底部的一侧与积雪板2a4倾斜的一侧面贴合,且侧边挤压板8的该一侧设有旋转凹槽8a2,旋转凹槽8a2内设有能够沿自身轴线转动的导向轮8a1,两个侧边挤压板8相近的两侧和压缩板7的底部均设有破雪棱角11,破雪棱角11能够有效在进行压缩中,将较硬的雪块破碎压缩,对压缩整体工作起到一定有效的帮助,两个侧边挤压板8在相对移动中,由于挤压力会使得侧边挤压板8受到的阻力较大,那么导向轮8a1与积雪板2a4倾斜面会缠身摩擦,形成导向,缓解侧边挤压板8移动中的阻力。

工作原理:人工通过机架本体1控制本实用新型移动,并且压缩仓2a敞口是朝前的,随后慢慢移动本实用新型,使得地面的雪由于摩擦进入至由背侧板2a1、积雪板2a4、承托板2a2和两个端部板2a5五者之间形成的一个敞口朝前的容纳腔10内,随后人工控制本实用新型继续移动,使得该容纳腔10内的空间的雪量较多时,停止移动,随后辅助气缸4b工作,使得辅助板9下降,将该容纳腔10与外界阻隔,然后两个压缩电缸5开始工作,驱动各自的侧边挤压板8移动,两个侧边挤压板8是相向运动的,在配合其挤压面上的破雪棱角11使得容纳腔10内的雪受到两端的挤压力,然后挤压堆积,等到两个侧边挤压板8运动至设定位置后,压缩气缸6工作,他的输出杆会带着压缩板7通过导向耳3b围绕导向圆杆3进行竖直滑动,同时背侧板2a1上的压缩升降槽2a1a会配合压缩板7上的滑块辅助使压缩板7进行下降工作,辅助板9下降进入至容纳腔10内后,使得雪受到上方的压力开始收缩,并且朝向缓冲板8f和背侧板2a1的方向扩散,背侧板2a1会使得雪无法扩散,同时缓冲板8f受到雪的扩散力压迫缓冲弹簧8g,使得缓冲板8f位移丝毫距离,然后停止从而配合压缩板7的压缩工作,使得先前位于容纳腔10内的雪被挤压成一小部分,然后辅助气缸4b复位工作,使得辅助板9上升,变相将容纳腔10打开,从而继续铲雪。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