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排水板件及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4696发布日期:2018-10-13 01:5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铺装排水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性排水板件及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已大面积采用透水砖铺装。但是透水砖不适用于一些特殊场所,而场所的透水性能仍需要保证,本装置提供了一种可以搭配各种块装非透水铺装材料的使用的线性排水装置,以实现在使用非透水铺装材料的场地透水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非透水砖实现透水效果的线性排水板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非透水砖而保证透水效果的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排水板件包括主体和过滤装置,主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主体的横截面呈H状,主体包括对称设置且具有间隔的两块板以及连接在两块板之间的连接条,两块板相互平行,连接条垂直于板;线性排水板件在两块板之间并在连接条上方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线性排水板件在两块板之间并在连接条下方形成第二容纳空间,过滤装置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中;连接条上设置有整列布置的多个导流通孔,每块板上均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位于第二容纳空间的横向两侧。

由上述方案可见,线性排水板件设置在非透水砖之间,场地的积水可从过滤装置渗透,随后穿过导流通孔到达混凝土砖层以下的铺层而实现水分渗透和滞蓄,固定通孔可使多个线性排水板件通过钢筋共同固定,地面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方案是,过滤装置为具有疏水孔结构的海绵。

由上可见,过滤装置过滤效果显著且海绵替换简单。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容纳空间的体积小于第二容纳空间的体积。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两块板上的两个固定通孔同轴设置,且固定通孔的中心轴垂直于板。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主体的长度为280毫米至320毫米之间,主体的宽度为18毫米至22毫米之间,主体的高度为90毫米至110毫米之间。

由上可见,线性排水板件的整体尺寸控制在一定范围能保持混凝土砖层的强度同时保证透水性能。

进一步的方案是,板的厚度小于5毫米,第一容纳空间的高度大于35毫米。

由上可见,第一容纳空间的体积控制在一定范围能保证水流流通量。

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通孔的直径为17毫米。

由上可见,多块线性排水板件通过钢筋穿过并固定后,位于两侧的两个线性排水板件可穿入M17螺栓,实现对多块线性排水板件的进行夹固。

进一步的方案是,导流通孔的直径为10毫米至11毫米之间,所述连接条上的所述导流通孔的数量为20个以上。

由上可见,设置多个导流通孔以保证线性排水板件的流通量。

进一步的方案是是,过滤装置的高度大于或等于30毫米。

由上可见,除了保证透水性能外,过滤装置还要保证过滤效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素土夯实层、粗碎石层、细碎石层、骨料垫层和混凝土砖层;粗碎石层、细碎石层、骨料垫层的材料粒径逐层减小,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还包括上述的线性排水板件,钢筋穿过多个线性排水板件的固定通孔,且钢筋位于混凝土砖层与骨料垫层之间,线性排水板件的上部位于混凝土砖层的砖缝中,线性排水板件的下部位于骨料垫层中。

由上述方案可见,线性排水板件通过钢筋进行相对固定,钢筋位于混凝土砖层与骨料垫层之间,线性排水板件的上部位于混凝土砖层的砖缝中,线性排水板件的下部位于骨料垫层中,多块线性排水板稳固地固定在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中,构成即使采用非透水砖仍能有效保证透水效果的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排水板件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排水板件实施例中板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排水板件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排水板件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排水板件实施例中板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排水板件实施例的截面图。线性排水板件1包括主体10和过滤装置20,主体10由合金材料制成,主体10的横截面呈H状(图3示),主体10包括对称设置且具有间隔且结构相同的板11和板12,主体10还包括连接在板11和板12之间的连接条13,主体10一体成型,板11和板12相互平行,连接条13垂直于板11且垂直于板12;线性排水板件1在板11和板12之间并在连接条13上方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4;线性排水板件1在板11和板12之间并在连接条13下方形成第二容纳空间15,第一容纳空间14的体积小于第二容纳空间15的体积。

过滤装置20为具有疏水孔结构的海绵,过滤装置20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14中。连接条13上设置有整列布置的多个导流通孔131,板11和板12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通孔111和固定通孔121,固定通孔111和固定通孔121分别位于第二容纳空间15的横向两侧。固定通孔111和固定通孔121同轴设置,且固定通孔111的中心轴和固定通孔121的中心轴均垂直于板。

主体10的长度L为300毫米,主体10的宽度D为20毫米,主体10的高度H为100毫米,板11和板12结构相同,板11的厚度的d1为4.5毫米,第一容纳空间的高度为37毫米,连接条13的高度T为5毫米,固定通孔111和固定通孔121的直径均为17毫米,导流通孔131的直径为10.5毫米,导流通孔131的数量为20个以上;过滤装置20的高度大于或等于30毫米。

参见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素土夯实层500、粗碎石层400、细碎石层300、骨料垫层200和混凝土砖层100;粗碎石层400、细碎石层300、骨料垫层200的材料粒径逐层减小,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还包括线性排水板件1,钢筋2穿过多个线性排水板件1的固定通孔111和固定通孔121,且钢筋2位于混凝土砖层100与骨料垫层200之间,线性排水板件1的上部位于混凝土砖层100中的混凝土砖110之间的砖缝中,线性排水板件1的下部位于骨料垫层200中。当多个线性排水板件1通过钢筋2相互定位安装后,采用M17螺栓3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线性排水板件1上的固定通孔螺纹配合并抵接在钢筋2的两端,实现固紧。

线性排水板件设置在非透水砖之间,场地的积水可从过滤装置渗透,随后穿过导流通孔到达混凝土砖层以下的铺层而实现水分渗透和滞蓄,线性排水板件通过钢筋进行相对固定,钢筋位于混凝土砖层与骨料垫层之间,线性排水板件的上部位于混凝土砖层的砖缝中,线性排水板件的下部位于骨料垫层中,多块线性排水板稳固地固定在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中,构成即使采用非透水砖仍能有效保证透水效果的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性排水板件和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线性排水板件包括主体和过滤装置,主体的横截面呈H状,主体包括两块板以及连接条,线性排水板件在连接条上方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并在连接条下方形成第二容纳空间,过滤装置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中;连接条上设置有整列布置的多个导流通孔,每块板上均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位于第二容纳空间的横向两侧,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包括线性排水板件和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素土夯实层、粗碎石层、细碎石层、骨料垫层和混凝土砖层;钢筋穿过多个线性排水板件的固定通孔,钢筋位于混凝土砖层与骨料垫层之间。线性排水板件和线性排水铺装地面结构均能配合非透水砖实现透水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