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沿石线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521发布日期:2018-11-09 20:41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沿石线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路沿石,是指用石料或者混凝土浇注成型的条块状物体用在路面边缘的界石,路沿石也称道牙石或路边石、路牙石。路沿石是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

现目前,对圆弧段路缘石砌筑主要施工步骤为:1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使用仪器放完点后打桩标记;2工人依据放出的点用肉眼以及管线配合用白灰描线后进行开槽;3开槽后直接在槽内,放置路缘石并砌筑成型。

上述的工艺具有很多缺点,1技术人员放完线后,来不及复测;2工人根据肉眼进行牵线与描线造成误差大,工人操作随意性对后续路缘石成型后线型有较大影响,一般达不到设计所预期的线型;3工人开槽过程中,管线易受损导致断裂,进而进行随意搭接,破坏设计线型;4“S”型线型不能够依据上述方法施工做出来,导致成型后路缘石线型扭曲、怪异。造成返工或者成型后路缘石达不到设计要求;5利用管线牵拉后开槽,管线属于柔性材料,易被碰断或破坏,破坏后对已标记的标高造成影响,从而使成型后路缘石砌筑高低不一、达不到美观效果;6路缘石成型后线型是否美观漂亮、是否达到设计预期效果,绝大部分取决于工人,可控性低。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方便控制路沿石线型,提高路沿石砌筑质量的路沿石线型控制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方便控制路沿石线型,提高路沿石砌筑质量的路沿石线型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路沿石线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沿所需路沿石线型方向预制成形的挡条,挡条呈长条形结构且宽度方向呈竖向设置;挡条的一侧面为基准面,且基准面在长度方向上的线型与所需路沿石线型一致;挡条上背离基准面的一侧为连接用侧面,且沿连接用侧面的长度方向连接有若干个呈间隔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呈竖向设置且下端具有用于固定在连接用侧面一侧的路沿石安装面上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沿所需路沿石线型设置的挡条以替代原有施工方案中的白灰描线,此方案中,采用挡条代替白灰描线,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并且挡条相对于原有施工中的白灰描线,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不易被破坏,能够更好的保持线型,以达到提高路沿石砌筑质量的目的。在挡条连接用侧面设置调节杆,并通过调节杆将挡条固定,使得挡条沿所需路沿石线型设置后能够更好的保持在正确的线型位置上,方便施工中按照基准面进行施工,能够提高路沿石的砌筑质量,使得路沿石砌筑后线型质量更好。即上述的路沿石线型控制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很好地控制路沿石线型,提高路沿石砌筑质量。

作为优化,在调节杆与挡条之间设有挡条竖向调节机构以调节挡条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这样,挡条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路沿石安装面的高度可以进行调整,能够调整使得挡条下表面与安装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路沿石竖向高度,能够方便对路沿石的位置进行挪动且挡条不会对此操作步骤产生阻碍,使得能够方便路沿石安装施工。

作为优化,所述挡条竖向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调节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用侧面上,在调节板上设有供调节杆穿过的让位孔,且在调节杆的周向表面设有螺纹,在调节杆上各自对应调节板上下两个表面设有调节螺母。

这样,挡条竖向调节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能够通过调整两个调节螺母在竖向上的位置以达到调整挡条竖向高度的目的,并且使得两个调节螺母各自与调节板的上下两个表面相贴支承,能够使得挡条的宽度方向更好的与安装面垂直,以提高挡条形成的所需路沿石线型质量。

作为优化,所述调节板为水平设置的平板,且两个调节螺母各自能够与调节板上下两个表面相贴。

这样,能够更好的通过将调节板调整为水平状态,以使得挡条的基准面能够和安装面保持更好的垂直度,以提高路沿石的线型质量。

作为优化,所述挡条采用铁片制得,且挡条的宽度为1至5厘米。

这样,挡条具有更好的韧性,能够方便将挡条沿所需路沿石线型设置,使得施工更加方便。

作为优化,所述调节板为金属材质制得的板材,所述挡条与调节板通过焊接连接。

这样,调节板与挡条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并且还具有方便制造的优点。

作为优化,所述挡条为两个,且两个挡条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10至50厘米。

这样,在工程应用中,其中一个挡条代替白灰描线作为基准挡条,并按照此挡条的线型进行施工;另一个挡条作为测量挡条。当路沿石沿基准挡条的线型施工后,测量已经安装完成的路沿石与测量挡条的水平间距,若测得的水平间距满足测量挡条与基准挡条的预设值与公差范围之和的范围内,则判定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以达到提高路沿石线型质量,方便随时检验返工的目的。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结构为调节杆下端向下设置的尖刃。

这样,整个固定结构更加简单,且能够方便将整个装置直接固定在安装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一种路沿石线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沿所需路沿石线型方向预制成形的挡条1,挡条1呈长条形结构且宽度方向呈竖向设置;挡条的一侧面为基准面,且基准面在长度方向上的线型与所需路沿石线型一致;挡条上背离基准面的一侧为连接用侧面,且沿连接用侧面的长度方向连接有若干个呈间隔设置的调节杆2,所述调节杆呈竖向设置且下端具有用于固定在连接用侧面一侧的路沿石安装面上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沿所需路沿石线型设置的挡条以替代原有施工方案中的白灰描线,此方案中,采用挡条代替白灰描线,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并且挡条相对于原有施工中的白灰描线,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不易被破坏,能够更好的保持线型,以达到提高路沿石砌筑质量的目的。在挡条连接用侧面设置调节杆,并通过调节杆将挡条固定,使得挡条沿所需路沿石线型设置后能够更好的保持在正确的线型位置上,方便施工中按照基准面进行施工,能够提高路沿石的砌筑质量,使得路沿石砌筑后线型质量更好。即上述的路沿石线型控制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很好地控制路沿石线型,提高路沿石砌筑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在调节杆与挡条之间设有挡条竖向调节机构以调节挡条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这样,挡条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路沿石安装面的高度可以进行调整,能够调整使得挡条下表面与安装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路沿石竖向高度,能够方便对路沿石的位置进行挪动且挡条不会对此操作步骤产生阻碍,使得能够方便路沿石安装施工。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挡条竖向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3,调节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用侧面上,在调节板上设有供调节杆穿过的让位孔,且在调节杆的周向表面设有螺纹,在调节杆上各自对应调节板上下两个表面设有调节螺母4。

这样,挡条竖向调节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能够通过调整两个调节螺母在竖向上的位置以达到调整挡条竖向高度的目的,并且使得两个调节螺母各自与调节板的上下两个表面相贴支承,能够使得挡条的宽度方向更好的与安装面垂直,以提高挡条形成的所需路沿石线型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调节板为水平设置的平板,且两个调节螺母各自能够与调节板上下两个表面相贴。

这样,能够更好的通过将调节板调整为水平状态,以使得挡条的基准面能够和安装面保持更好的垂直度,以提高路沿石的线型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挡条1采用铁片制得,且挡条的宽度为1至5厘米。

这样,挡条具有更好的韧性,能够方便将挡条沿所需路沿石线型设置,使得施工更加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调节板3为金属材质制得的板材,所述挡条与调节板通过焊接连接。

这样,调节板与挡条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并且还具有方便制造的优点。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挡条1为两个,且两个挡条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10至50厘米。

这样,在工程应用中,其中一个挡条代替白灰描线作为基准挡条,并按照此挡条的线型进行施工;另一个挡条作为测量挡条。当路沿石沿基准挡条的线型施工后,测量已经安装完成的路沿石与测量挡条的水平间距,若测得的水平间距满足测量挡条与基准挡条的预设值与公差范围之和的范围内,则判定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以达到提高路沿石线型质量,方便随时检验返工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结构为调节杆下端向下设置的尖刃。

这样,整个固定结构更加简单,且能够方便将整个装置直接固定在安装面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