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屏障立柱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618发布日期:2019-02-10 22:5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屏障立柱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屏障立柱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声屏障立柱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声屏障,主要用于公路、高速公路、高架复合道路和其它噪声源的隔声降噪。室外的声屏障一般采用砖或混凝土结构,室内的声屏障采用钢板、木板、石膏板和泡沫铝等结构。

参照图1,声屏障立柱包括混凝土板1,混凝土板1中间均布穿设有六个钢筋11,混凝土板1表面均布开设有若干降噪孔12。现有的声屏障立柱模具包括与混凝土板1配合且呈U型的第一模板13,第一模板13两端设置有第二模板14;第二模板14上均布开设有六个与钢筋11配合的模板支孔16,且第二模板14与第一模板13通过模板螺栓15连接。

但是声屏障立柱在成型的过程中,混凝土板1内的钢筋11两端没有固定,两个第二模板14之间的钢筋11在重力的作用下呈弧形状态;则钢筋11实际使用的长度大于两个第二模板14之间的最短距离,造成了钢筋11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屏障立柱加工设备,其具有减少钢筋使用量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声屏障立柱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定模装置;所述定模装置包括开模驱动机构,且连接有用于将钢筋拉成绷紧状态的预紧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模装置用于混凝土板的成型,开模驱动机构能够方便将混凝土板取出;定模装置连接有预紧装置,预紧装置能够在混凝土板成型时将钢筋拉成绷紧状态,进而能够防止钢筋在重力作用下弯成弧形状态,从而能够减少钢筋使用量。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装置包括定模主板以及位于定模主板两侧的定模侧板,所述定模主板与定模侧板之间形成定模槽;所述定模槽两端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定模支板,所述定模支板上均布开设有若干用于钢筋穿过的第一支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模主板、定模侧板与定模支板之间形成闭合的定模槽,定模槽用于混凝土板的成型;钢筋分别穿过两个定模支板上的第一支孔后嵌于定模槽内,从而能够保证钢筋嵌于混凝土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主板两端均设置有呈T型的限位主板,所述限位主板与定模主板之间形成第一卡槽;所述定模侧板两端垂直设置有定模副板,所述定模副板上设置有呈L型的限位支板,所述限位支板与定模副板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定模支板两端分别嵌设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模支板两端分别嵌设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则能够方便安装和取出定模支板。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侧板垂直连接有与机架顶壁接触的开模横板,所述开模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开模横板上的开模竖板以及设置在机架侧壁且呈L型的开模支板,所述开模竖板中间旋设有穿过开模支板且呈水平状态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远离开模竖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开模支板接触的调节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手轮,调节螺杆随之转动,调节手轮与开模支板接触,则开模竖板在调节螺杆的作用下向开模支板方向移动;开模竖板通过开模横板与定模侧板连接,进而能够控制定模侧板移动,从而能够提高混凝土板的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定模支板远离定模槽端面的紧固板,所述紧固板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支孔相对的第二支孔以及与第二支孔垂直连通的第三支孔,所述第三支孔内旋设有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模主板、定模侧板与定模支板之间形成闭合的定模槽,钢筋分别穿过两个定模支板上的第一支孔后嵌于定模槽内;钢筋穿过紧固板后,先将钢筋一端紧固板上的紧固螺栓拧紧,然后通过人工或者借助外力拉动钢筋另一端,使钢筋呈绷紧状态,最后将钢筋另一端紧固板上的紧固螺栓拧紧;然后向定模槽内灌注混凝土,即可形成混凝土板;则加工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长度与两个定模支板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同,进而能够减少钢筋使用量。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位于定模主板一端设置有预紧主板,所述预紧主板上穿设有两个预紧支杆;所述预紧支杆一端设置有与定模支板相对的预紧支板,另一端设置有能够控制预紧支杆移动的预紧驱动机构;所述预紧支板上开设有第三卡槽以及与第三卡槽连通的让位孔,且与所述预紧支板相对的紧固板嵌设于第三卡槽内,所述第三卡槽内还嵌设有与定模支板结构相同的预紧卡板;所述预紧卡板一端与第三卡槽内侧壁接触,另一端与紧固板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模槽其中一端的紧固板嵌设于第三卡槽内,第三卡槽内还嵌设有预紧卡板,让位孔用于钢筋穿过,则紧固板能够与预紧支板稳固连接;预紧主板内穿设的预紧支杆一端与预紧支板连接,另一端与预紧驱动机构连接;预紧驱动机构能够控制预紧支杆移动,预紧支板与紧固板稳固连接,则预紧驱动机构能够将钢筋拉成绷直状态,进而能够减少钢筋使用量。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驱动机构包括预紧支架,所述预紧支架上设置有预紧竖板;所述预紧竖板上设置有两个呈水平状态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穿过预紧竖板与预紧支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油缸的活塞杆能够进行往复运动,进而能够控制预紧支杆移动,从而能够将钢筋拉成绷直状态,并减少钢筋使用量。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支架上设置有呈竖直状态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预紧竖板的顶壁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预紧卡块,所述预紧卡块上开设有呈T型的第四卡槽,所述预紧支杆上对称开设有与第四卡槽配合的第五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紧支杆与预紧卡块通过第五卡槽和第四卡槽配合连接,第二油缸能够控制预紧竖板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能够控制预紧支杆与预紧卡块的连接与脱离,从而能够方便对预紧驱动机构进行检修。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支架上对称设置有定位主板,所述定位主板上开设有三角滑槽,所述预紧竖板连接有两端嵌于三角滑槽内的定位支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支板两端嵌于定位主板上的三角滑槽内,定位支板与预紧竖板连接,进而能够提高预紧竖板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主板与定位支板相对的端面设置有呈水平状态的第一支杆,所述定位支板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支杆抵接的第二支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起到定位作用,即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抵接时,预紧支杆与预紧卡块呈连接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紧固板与紧固螺栓,从而产生能够减少钢筋使用量的效果;

2、采用了预紧主板、预紧支板、预紧支杆与预紧驱动机构,从而产生能够减少钢筋使用量的效果;

3、采用了预紧螺母,从而产生能够延长第一油缸使用寿命以及降低用电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声屏障立柱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声屏障立柱加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声屏障立柱加工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限位主板、限位支板与定模支板的结构关系;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预紧驱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预紧主板、预紧支杆与预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板;11、钢筋;12、降噪孔;13、第一模板;14、第二模板;15、模板螺栓;16、模板支孔;2、机架;21、定模主板;211、限位主板;212、第一卡槽;22、定模侧板;221、定模副板;222、限位支板;223、第二卡槽;23、定模槽;24、定模支板;241、第一支孔;25、开模滑槽;26、开模横板;261、加强板;262、开模滑板;263、紧固螺栓;264、辅助支板;265、辅助螺栓;3、开模驱动机构;31、开模竖板;32、开模支板;33、调节螺杆;34、调节手轮;341、调节手柄;4、紧固板;41、第二支孔;42、第三支孔;43、紧固螺栓;5、预紧主板;51、预紧支杆;511、预紧螺母;512、第五卡槽;52、第一支杆;6、预紧支板;61、第三卡槽;62、让位孔;63、预紧卡板;631、第四支孔;7、预紧驱动机构;71、预紧支架;72、预紧竖板;73、第一油缸;74、第二油缸;75、定位主板;751、三角滑槽;76、定位支板;761、第二支杆;762、调节螺母;77、预紧卡块;771、第四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声屏障立柱加工设备,参照图2,其包括机架2,机架2上设置有定模装置,定模装置包括定模主板21,本实施例中定模主板21与机架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机架2上位于定模主板21两侧对称设置有定模侧板22,定模侧板22与定模主板21之间形成与混凝土板1配合的定模槽23。

参照图2,定模侧板22底端垂直连接有与机架2顶壁接触的开模横板26,进而能够增加定模侧板22与机架2连接的稳固性;开模横板26上均布垂直设置有若干与定模侧板22连接的加强板261,进而能够增加定模侧板22与开模横板26之间的结构强度。

参照图2,开模横板26上穿设有若干与机架2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263,本实施例中紧固螺栓263数量为两个,可以设置更多,且紧固螺栓263与机架2连接时,定模槽23内的混凝土板1呈定型状态。

参照图2,混凝土板1上均布开设有若干降噪孔12,降噪孔12可以在混凝土板1成型后再加工,也可以在混凝土板1浇筑时预埋成型;本实施例中定模主板21与定模侧板2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形成降噪孔12的装置(本附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3,定模槽23两端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定模支板24,定模支板24使定模槽23沿长度方向两端呈闭合状态;定模支板24上开设有若干用于钢筋11穿过的第一支孔241,本实施例中钢筋11的数量为六个,则第一支孔241的数量也为六个,且与钢筋11的位置相配合。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定模支板24与机架2、定模主板21和定模侧板22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定模主板21两端均设置有呈T型的限位主板211,限位主板211与定模主板21之间形成两个对称的第一卡槽212;定模侧板22两端垂直连接有定模副板221,定模副板221连接有呈L型的限位支板222,限位支板222与定模副板221之间形成第二卡槽223;定模支板24两端分别嵌设在第一卡槽212和第二卡槽223内,且定模支板24底壁与机架2顶壁接触。

参照图3,限位主板211与定模主板21为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限位主板211与定模主板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限位支板222与定模副板221为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限位支板222与定模副板2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参照图4,定模装置连接有用于将钢筋11拉成绷紧状态的预紧装置,预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定模支板24远离定模槽23端面的紧固板4,紧固板4位于限位主板211与限位支板222之间,且与定模支板24为接触连接;钢筋11的数量为六个,则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上下两个紧固板4;紧固板4上开设有与第一支孔241(参照图3)相对的第二支孔41,钢筋11穿过第二支孔41;紧固板4上开设有与第二支孔41垂直连通的第三支孔42,第三支孔42内旋设有能够与钢筋11接触的紧固螺栓43。

参照图5,机架2上固定设置有预紧主板5,预紧主板5上对称穿设有两个呈水平状态的预紧支杆51;预紧支杆51一端连接有与机架2顶壁接触且与定模支板24相对的预紧支板6,另一端连接有预紧驱动机构7(参照图2);预紧支板6顶壁开设有第三卡槽61,且与定模支板24相对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三卡槽61连通的让位孔62。

参照图5,与预紧支板6相对的紧固板4嵌设于第三卡槽61内,让位孔62用于钢筋11穿过;第三卡槽61内还嵌设有与定模支板24结构相同的预紧卡板63,预紧卡板63上开设有用于钢筋11穿过的第四支孔631;预紧卡板63一端与紧固板4接触,另一端与第三卡槽61内壁接触。

参照图6,预紧驱动机构7包括预紧支架71,预紧支架71上设置有预紧竖板72;预紧竖板72上设置有两个呈水平状态的第一油缸73,第一油缸73的活塞杆穿过预紧竖板72与预紧支杆51(参照图5)连接;预紧支架7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主板75,两个定位主板75相对的端面上均开设有三角滑槽751;预紧竖板72上设置有水平截面呈梯形的定位支板76,定位支板76两端分别嵌设在两个三角滑槽751内;预紧支架71上设置有呈竖直状态的第二油缸74,第二油缸74的活塞杆与预紧竖板72和定位支板76的顶壁连接。

参照图7,第一油缸73(参照图6)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预紧卡块77,预紧卡块77上开设有呈T型的第四卡槽771;预紧支杆51上对称开设有第五卡槽512,第五卡槽512与第四卡槽771相互嵌合,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脱离。

参照图7,预紧主板5(参照图2)与定位支板76相对的端面设置有呈水平状态的第一支杆52,定位支板76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支杆52接触的第二支杆761;第一支杆52与第二支杆761接触时,第五卡槽512与第四卡槽771呈嵌合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杆761与定位支板76为螺纹连接,且第二支杆761上旋设有与定位支板76接触的调节螺母762,进而能够方便安装和拆卸第二支杆761。

参照图8,本实施例中预紧支杆51上旋设有预紧螺母511,预紧螺母511能够与预紧主板5远离预紧支板6的端面接触。

参照图9,定模装置包括能够控制定模侧板22移动的开模驱动机构3;开模驱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开模横板26上的开模竖板31,以及设置在机架2侧壁且呈L型的开模支板32;开模竖板31上旋设有穿过开模支板32的调节螺杆33,调节螺杆33呈水平状态,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杆33与开模支板32之间设置有轴承(本附图中未示出);调节螺杆33远离开模竖板31的一端设置有与开模支板32接触的调节手轮34,调节手轮34上设置有呈纺锤型的调节手柄341。

参照图9,开模横板26底壁设置有开模滑板262,本实施例中开模横板26底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开模滑板262,且开模滑板262竖直截面呈梯形;机架2顶壁开设有与开模滑板262配合的开模滑槽25;本实施例中开模滑板262上设置有与开模横板26侧壁连接的辅助支板264,辅助支板264上旋设有能够与机架2接触的辅助螺栓265。

工作原理如下:

先在钢筋11一端套设紧固板4,并将紧固螺栓43拧紧;然后在钢筋11另一端套设预紧卡板63以及紧固板4,并将紧固螺栓43拧紧;

将定模支板24两端分别嵌入第一卡槽212和第二卡槽223内,同时将预紧卡板63和紧固板4嵌入第三卡槽61内;

控制第二油缸74,使预紧竖板72向上移动,使预紧支杆51与预紧卡块77连接;控制第一油缸73,使预紧支杆51移动,进而能够将钢筋11拉成绷紧状态,从而能够减少钢筋11使用量;

旋动预紧螺母511,使其与预紧主板5接触;此时即可停止第一油缸73,从而能够延长第一油缸73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用电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