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汽车车位地锁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7600发布日期:2018-12-28 19:54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汽车车位地锁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多功能汽车车位地锁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车位锁大多为机械手动式,汽车进出停车位时需要下车把车位锁的撑杆撑起或放下,然后再上锁,使用非常不便,如果是露天车位又碰到下雨天,那就更麻烦了。手动车位锁都没有防撞功能,如果不小心撞到车位锁,车子很容易受伤,车位锁也很容易损坏。

环保汽车是利用新兴的低排放零排放的科学技术,以消耗最少能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汽车。环保汽车的设计理念符合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从而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今后的普及速度会异常迅猛,未来的市场前景也是异常巨大的。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换电站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场兴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运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其充电性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间。这也是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之前最为关心的一个方面之一。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充电器对各种动力电池的适用性。地砖是一种地面装饰材料,也叫地板砖。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

目前,市场上的地锁多采用智能遥控车位锁,此类产品再安装使用时能够带给使用者一定的便利,但是在汽车离位后,再车位上的地锁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的装点,还容易绊倒行人,再不使用后,拆除也是一大破坏;而现有充电桩多采用功能单一,形式固定的充电装置进行使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方便使用和操作,便于生产和安装,施工成本低,安全度高,能够良好的管控车位,并能良好的为环保汽车或其他电子终端进行充电等优点的一种多功能汽车车位地锁及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汽车车位地锁及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壳体底部连接底座;所述凹槽内设有挡杆,挡杆靠近壳体一端的两侧上通过转轴连接壳体;所述壳体上部设有多个指示灯和多个充电接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蓄电池,主控电路板,驱动总成,无线通讯装置;所述主控电路板分别连接蓄电池,驱动总成,无线通讯装置,指示灯和充电接口;所述驱动总成连接挡杆。

所述主控电路板内设有过流过压保护电路模块,电路短路紧急停止模块,漏电保护模块,电量消耗记录模块,稳压电流输出模块,充电保护模块,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过流过压保护电路模块,电路短路紧急停止模块,漏电保护模块,电量消耗记录模块,稳压电流输出模块,充电保护模块;所述充电保护模块分别连接蓄电池和外接电源;所述稳压电流输出模块连接充电接口。

所述挡杆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连接主控电路板。

所述壳体上设有检测门。

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识别图标。

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告警器,所述告警器连接主控电路板。

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连接主控电路板。

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面部识别装置,所述面部识别装置分别连接摄像头和主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杆通过转轴连接壳体顶部的凹槽,壳体内部的主控电路板控制驱动总成,从而控制挡杆的抬起或下落;挡杆上的传感器能够识别是否有汽车进入停车区域;壳体内的无线通讯装置能够连接无线终端,便于操控和识别;壳体顶部识别图标能够良好的进行缴费等交易方式,或确认是否是正规服务区域等;壳体表面的指示灯能够良好展现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方便维护;壳体上的检测门方便再维护时查看设备内部状况;壳体上的充电接口能够将壳体内部盘踞的线路拉伸,为汽车等电子终端进行安全充电。

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远程终端开启充电接口进行电子产品充电,也可通过传感器识别是否有汽车进入停车区域,当有汽车进入时,才会使汽车的充电接口呈准备使用状态,然后可通过远程终端进行确认使用等操作,从而良好的保证了充电设备再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良好设置再停车位之间,能够同时管控至少1到4个车位,降低占用面积的同时,方便建设、安装,方便生产加工,方便运输,节省成本,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还能为其他电器终端装置提供充电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使用和操作,便于生产和安装,施工成本低,安全度高,能够良好的管控车位,并能良好的为环保汽车或其他电子终端进行充电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电路板内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检测门,3-底座,4-传感器,5-挡杆,6-指示灯,7-凹槽,8-识别图标,9-充电接口,10-蓄电池,11-主控电路板,12-驱动总成,13-无线通讯装置,14-停车位,15-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汽车车位地锁及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多个凹槽7,所述壳体底部连接底座3;所述凹槽7内设有挡杆5,挡杆5靠近壳体一端的两侧上通过转轴连接壳体;所述壳体上部设有多个指示灯6和多个充电接口9;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蓄电池10,主控电路板11,驱动总成12,无线通讯装置13;所述主控电路板11分别连接蓄电池10,驱动总成12,无线通讯装置13,指示灯6和充电接口9;所述驱动总成12连接挡杆5。

所述主控电路板11内设有过流过压保护电路模块,电路短路紧急停止模块,漏电保护模块,电量消耗记录模块,稳压电流输出模块,充电保护模块,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过流过压保护电路模块,电路短路紧急停止模块,漏电保护模块,电量消耗记录模块,稳压电流输出模块,充电保护模块;所述充电保护模块分别连接蓄电池10和外接电源;所述稳压电流输出模块连接充电接口9。

所述挡杆5上设有传感器4,所述传感器4连接主控电路板11。

所述壳体上设有检测门2。

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识别图标8。

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告警器,所述告警器连接主控电路板11。

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连接主控电路板11。

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面部识别装置,所述面部识别装置分别连接摄像头和主控电路板11。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杆5通过转轴连接壳体顶部的凹槽7,壳体内部的主控电路板11控制驱动总成12,从而控制挡杆5的抬起或下落;挡杆5上的传感器4能够识别是否有汽车15进入停车区域;壳体内的无线通讯装置13能够连接无线终端,便于操控和识别;壳体顶部识别图标8能够良好的进行缴费等交易方式,或确认是否是正规服务区域等;壳体表面的指示灯6能够良好展现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方便维护;壳体上的检测门2方便再维护时查看设备内部状况;壳体上的充电接口9能够将壳体内部盘踞的线路拉伸,为汽车15等电子终端进行安全充电。

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远程终端开启充电接口进行电子产品充电,也可通过传感器4识别是否有汽车15进入停车区域,当有汽车15进入时,才会使汽车15的充电接口9呈准备使用状态,然后可通过远程终端进行确认使用等操作,从而良好的保证了充电设备再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中,当有使用者进行使用时,可通过远程终端进行遥控,抬起挡杆5,让车辆进入并停靠,然后可以使用本设备上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操作难度小,使用过程安全,便于掌控,同时也方便通过远程终端实时关注充电时长或停靠时长等数据。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中,可在本设备顶部设有太阳能板,方便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提高环保能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本设备安装如图中所示结构时,汽车15停靠再停车位14上时,可通过一个设备管控4个车位,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了地面环境破坏,比现有地锁要有明显优势。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中,挡杆5上的传感器4包括多种传感器,例如温湿度传感器,遮挡物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热感传感器,动态物感应器等;可同时收集附近的环境数据,并且可感应前方一定距离内的动态移动物,再距离过近时,可通过告警器发出告警,当距离到达一定量值时,会抬起挡杆5,防止车辆等物品或人撞再挡杆5上,并提升告警等级。

实施例7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通讯终端识别壳体顶部的识别图标8进行缴纳相关费用,可通过无线通讯装置13装置连接通讯终端并识别身份,能够确保使用-交易-终止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实施例8

本实用新型中,脸部识别装置可通过摄像头识别客户信息,能够保证不被盗用,并且具有一定监控的作用,在他人破坏时,可良好记录破坏过程,并且设备内部的告警器会发出告警,有效提醒周围人群,同时可通过无线通讯装置13将告警数据发送给其他终端或警局等位置。

实施例9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过程中,方便操作,方便管控,能够远程操作开启或关闭充电等模式,能够良好的存储并识别信息,并防止信息泄漏;能够良好的管控车位并为车辆提供充电功能等。

实施例10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底部和底座3上可均设有通孔,可将外接电源连入设备内部,并通过稳压装置和蓄电池10进行稳压和存储电源,然后再将电能输出,方便施工,也方便安全使用。

实施例11

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接口9中可设有充电接头,充电接头连接充电电线,充电电线盘踞再壳体内部,壳体内部可设有回弹线轴,而充电线盘踞再回弹线轴上,方便使用和回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