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行道防车辆逆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0753发布日期:2019-03-30 08:34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行道防车辆逆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单行道防车辆逆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规范道路交通,使车辆有序行驶,有些道路设置有单向通行限制,即只允许向一个方向行驶的单行道,禁止车辆逆向行驶。有些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或不注意指示标志,会出现驾驶车辆违章逆行的情况,造成交通管理混乱,极易出现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行道防车辆逆行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逆向行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单行道防车辆逆行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且倾斜面相背的两个斜面块,以及安装在两个斜面块之间阻挡车辆逆行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车辆顺向行驶方向依次设置的压板和阻车板,所述压板与其紧靠的斜面块活动连接并能被外力作用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阻车板下端通过弹簧Ⅰ与地面固定;在压板的下方设置限位块,压板下移或上移能使限位块远离或靠近阻车板,在限位块上安装插杆,在阻车板上设置与插杆对应的插槽;所述压板下端和限位块上设置相配合的斜面,所述限位块与其紧靠的斜面块之间安装弹簧Ⅱ。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与其紧靠的斜面块之间的活动连接具体为,在斜面块的竖直面上竖向设置滑槽,所述压板上固定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滑槽内并能沿其上下滑动。

作为优选,在压板下端的斜面上固定凸起。通过凸起对限位块的斜面施加压力,更好的实现压力的实施。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上端高于斜面块的高度,低于阻车板上端的高度。可以保证车辆顺利顺行,避免逆行。

车辆顺行驶来,轮胎接触压板后,压板被下压垂直向下移动, 压板下移对限位块施加压力,使限位块克服弹簧压力压缩弹簧向远离阻车板的方向移动,此时插销从插槽内移出,阻挡板被轮胎压下,车辆顺利通过;车辆通过压板后,阻车板在弹簧Ⅰ的作用下复位,限位块在弹簧Ⅱ的作用下复位,使插杆插在插槽内,在车辆逆行时,轮胎先经过阻车板而非压板,阻挡板在插杆的作用下,不会下移,车辆受阻,无法通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逆向行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保障了行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逆向行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保障了行车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斜面块,2、压板,3、阻车板,4、弹簧Ⅰ,5、限位块,6、插杆,7、插槽,8、滑块,9、弹簧Ⅱ,10、凸起,11、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于地面且倾斜面相背的两个斜面块1,以及安装在两个斜面块1之间阻挡车辆逆行的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车辆顺向行驶方向依次设置的压板2和阻车板3。所述压板2与其紧靠的斜面块1活动连接并能被外力作用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阻车板3下端通过弹簧Ⅰ4与地面固定。在压板2的下方设置限位块5,压板2下移或上移能使限位块5远离或靠近阻车板3,在限位块5上安装插杆6,在阻车板3上设置与插杆6对应的插槽7。

为了对阻车板3的运动进行导向,在阻车板3紧靠的斜面块1的竖直面上竖向设置滑道,所述阻车板3上固定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安装在滑道内并能沿其上下滑动。

所述压板2与其紧靠的斜面块1之间的活动连接具体为,在斜面块1的竖直面上竖向设置滑槽,所述压板2上固定滑块8,所述滑块8安装在滑槽内并能沿其上下滑动。

所述压板2下端和限位块5上设置相配合的斜面,所述限位块5与其紧靠的斜面块1之间安装弹簧Ⅱ9。为了更好的实现压板2对限位块5施加压力,在压板2下端的斜面上固定凸起10,通过凸起10对限位块5的斜面施加压力。

所述压板2的上端高于斜面块1的高度,低于阻车板3上端的高度。可以保证车辆顺利顺行,避免逆行。

车辆顺行驶来,轮胎接触压板2后,压板2被下压垂直向下移动, 压板2下移对限位块5施加压力,使限位块5克服弹簧压力压缩弹簧向远离阻车板3的方向移动,此时插销从插槽7内移出,阻挡板被轮胎压下,车辆顺利通过;车辆通过压板2后,阻车板3在弹簧Ⅰ4的作用下复位,限位块5在弹簧Ⅱ9的作用下复位,使插杆6插在插槽7内,在车辆逆行时,轮胎先经过阻车板3而非压板2,阻挡板在插杆6的作用下,不会下移,车辆受阻,无法通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逆向行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保障了行车的安全性。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