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110发布日期:2019-02-10 22:4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路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软弱土层在欧美各国、日本、东南亚和我国都有分布,其特点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多公路工程不得不建造在软弱土层上,加固软弱土层的方法很多,但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必须根据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地区特点及使用要求进行选择,同时,应遵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约三材的原则,以期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大部分施工现场都采用格构锚索结构、喷护锚索结构等,这虽然解决边坡施工问题,但这种方式由于无法绿化,破环了原有自然环境,且景观效果差,存在施工周期长,边坡变形较大,影响周边环境安全等问题,需要研究一种复合加固结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软弱土层复合加固的公路路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软弱土层容易出现路基下陷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包括路基主体、灰土换填层、中度强度层、软弱下握层和硬质持力层,所述路基主体下层依次为灰土换填层、中度强度层、软弱下握层和硬质持力层,所述路基主体底部安装有CFG桩,所述CFG桩底部贯穿灰土换填层、中度强度层、软弱下握层插入硬质持力层内,所述路基主体由表层、加固层和夯实层组成,所述夯实层设置于灰土换填层上层,所述加固层设置于夯实层上,所述加固层包括混凝土层、加强钢筋、碎石层和土工布层,所述土工布层位于底部,所述碎石层铺设于土工布层上,所述混凝土层浇筑于碎石层上,所述混凝土层内设有加强钢筋,所述路基主体两侧均设有护板。

优选的,所述CFG桩呈正方形布置,CFG桩的间距为1.6m,CFG桩的直径为0.5m。

优选的,所述CFG桩顶部设有桩帽,所述桩帽尺寸为1m×1m×0.3m。

优选的,所述加强钢筋设有两层,每层数量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加强钢筋间隔设置,上下两层所述加强钢筋垂直交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有益效果在于:该复合加固结构对软弱土层进行加固,由CFG桩进行强化,路基主体设置于CFG桩上表面,通过CFG桩对路基主体进行支撑及加固,防止路基主体下陷,并且路基主体内部设有加固层,通过混凝土层和加强钢筋对路基表面进行二次强化,使整个路面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中路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路基主体1、表层11、加固层12、混凝土层121、加强钢筋122、碎石层123、土工布层124、夯实层13、护板2、灰土换填层3、中度强度层4、软弱下握层5、硬质持力层6、CFG桩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包括路基主体1、灰土换填层3、中度强度层4、软弱下握层5和硬质持力层6,路基主体1下层依次为灰土换填层3、中度强度层4、软弱下握层5和硬质持力层6,路基主体1底部安装有CFG桩7,CFG桩7底部贯穿灰土换填层3、中度强度层4、软弱下握层5插入硬质持力层6内,CFG桩7呈正方形布置,CFG桩7的间距为1.6m,CFG桩7的直径为0.5m,CFG桩7顶部设有桩帽,桩帽尺寸为1m×1m×0.3m,灰土换填层3、中度强度层4、软弱下握层5和硬质持力层6为软弱土层的基本层级构造,通过CFG桩7对软过土层进行紧固,CFG桩7贯穿灰土换填层3至硬质持力层6内,通过阵列式的排布,对路基主体1进行支撑,能够有效的支护路基主体1,能够增强软过土层的强度,降低路基主体1下沉的几率发生。

路基主体1由表层11、加固层12和夯实层13组成,夯实层13设置于灰土换填层3上层,加固层12设置于夯实层13上,加固层12包括混凝土层121、加强钢筋122、碎石层123和土工布层124,土工布层124位于底部,碎石层123铺设于土工布层124上,混凝土层121浇筑于碎石层123上,混凝土层121内设有加强钢筋122,路基主体1两侧均设有护板2,加强钢筋122设有两层,每层数量若干个,若干个加强钢筋122间隔设置,上下两层加强钢筋122垂直交叉,夯实层13作为路基主体1的基底设置于路基主体1底部,起到夯实效果,加固层12对路基主体1内部进行加固,加强钢筋122及混凝土层121具有良好的强度,垂直交叉的加强钢筋122作为骨架设置于夯实层13上,路基主体1两侧设置护板2,通过浇筑混凝土层121增强路基主体1的结构稳固性能,通过加固层12加强路基主体1的刚性,防止路基主体1的表面下沉,从而使得表层11能够有效的承受公路路基的压力,通过加固层12及CFG桩7的共同作用,使得整个路基主体1结构固定稳固,避免路基主体1塌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