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扫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0201发布日期:2019-05-17 20:5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扫雪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扫雪机。



背景技术:

冬季积雪结冰对交通危害很大,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经常需要在大雪降临后进行除雪工作,铲除式扫雪机是最常用的除雪方式,而目前常见的铲除式扫雪机是将雪推到扫雪机的两侧,堆积在道路两侧的积雪融化速度慢,如果不对积雪进行处理,则会对道路的交通情况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进行集中运输,则会费时费力,而部分现存的扫雪机利用螺旋输送辊将雪集中到鼓风机的下方,通过鼓风机将雪吹送到远离道理的地方,虽然避免了雪在道路两侧的堆积,但是现有的扫雪机的鼓风机位于扫雪机的前方,在推雪铲和螺旋输送辊升降过程中,会遮挡到司机的视线,同时现有的扫雪机在雪被清理后会在路面上留下雪水,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在冬天的低温情况下结冰,影响道路的使用,虽然存在通过火焰喷射的方式来除去雪水的扫雪机,但是现存的通过加热除雪的扫雪机并没有推雪铲,针对被车压过的雪,火焰喷射的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为了火焰喷射提供气体来源,扫雪机上携带的大量的气罐,即使在不进行火焰喷射的过程中也耗费能量进行运输,增加了扫雪机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扫雪机,以解决的现存的雪被推到两侧堆积,雪被压实后不容易清理和雪水残留结冰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扫雪机,包括加热板,铲雪板和车辆主体,铲雪板设置在车辆主体的左侧,铲雪板的左端低于右端倾斜设置,铲雪板通过升降架与车辆主体连接,加热板位于铲雪板和车辆主体之间,加热板高于铲雪板的左端设置,铲雪板的左端设置有推雪铲,铲雪板的中部设置有开设在铲雪板上表面的铲雪输送筒,铲雪输送筒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铲雪输送筒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辊,螺旋输送辊通过设置在加热板上的驱动装置驱动,铲雪输送筒上连接设置有喷雪管,喷雪管上设置有鼓风机,加热板的上端通过连接臂与车辆主体连接,加热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开口向下的喷火空槽,每个喷火空槽内均设置有气体喷嘴,气体喷嘴的上端通过沿着喷火空槽竖直穿过加热板的输气管与设置在车辆主体右侧的气罐连接,气罐位于气罐拖车内且气罐拖车通过挂钩与车辆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喷雪管设置在铲雪板的后方且与铲雪输送筒连通,喷雪管倾斜向后上延伸,铲雪板的前端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螺旋输送辊传动连接且带动螺旋输送辊转动,螺旋输送辊的轮叶向后延伸,螺旋输送辊带动铲雪输送筒内的雪沿着铲雪输送筒向后运动。

进一步的,铲雪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竖直设置有挡护板,挡护板的上部高于铲雪板设置,挡护板的下部平行于铲雪板的前后端面且分别与铲雪板的前后端面连接,挡护板的左端与推雪铲的右端平齐,挡护板覆盖铲雪输送筒的前端和后端。

进一步的,喷雪管设置在车辆主体的右侧且倾斜向后上延伸,喷雪管的下端连接设置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的左端沿着升降架向左延伸且与铲雪输送筒的中部连通,伸缩软管的中部与升降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加热板的下方设置有加热罩,加热罩上端环绕整个加热板的下表面设置且加热罩的上端与加热板固定连接,加热罩为倒梯形柱结构,每个气体喷嘴的下方均设置有点火装置,点火装置设置在对应的气体喷嘴的正下方且点火装置的上端与加热板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臂的左端竖直设置有人字形支架,人字形支架的下端设置有两个连接支脚,两个连接支脚分别沿左右方向倾斜向加热板的外侧延伸,两个连接支脚分别与加热板的中部左端和中部右端连接,两个连接支脚关于加热板的前后中心线对称。

进一步的,车辆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轮胎车轮且通过轮胎车轮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的,车辆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履带车轮且通过履带车轮与地面接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推雪铲将地面上的雪铲离地面运动到铲雪板的上方,采用挡护板防止铲雪板上的雪从铲雪板的前端和后端飘洒到路面上,采用铲雪输送筒收集铲雪板上的雪并在螺旋输送辊的作用下,将铲雪输送筒内的雪输送到喷雪管的位置,并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从喷雪管喷洒到道路的两旁,采用气罐拖车方便携带气罐,并在不需要气体喷嘴工作的情况下打开挂钩,分离气罐拖车从而降低车辆主体的重量,采用气罐为气体喷嘴提供气体来源,采用喷火空槽容纳和支撑气体喷嘴,同时方便输气管和气体喷嘴的连接,采用点火装置来对气体喷嘴喷发的气体进行点火操作,方便喷射出火焰烘干地面,采用加热罩来减少加热板下方的热量进行横向扩散而引起的损失,采用伸缩软管方便喷雪管和铲雪输送筒的连接,而且防止伸缩软管对升降架的移动造成影响,采用轮胎车轮方便车辆主体在硬质路面进行移动,采用履带车轮方便车辆主体在泥泞的道路上进行移动,采用人字形支架能够保证加热板的稳定性,使加热板跟随车辆主体平稳的移动;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铲雪速度快,喷雪范围大和路面雪水处理干净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去除挡护板);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去除输气管和气罐);

图3为位于车辆主体后方的喷雪管与伸缩软管的连接示意图(去除挡护板);

图4为图3的俯视图(去除输气管和气罐);

图5为履带车轮和车辆主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点火装置和加热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人字形支架和连接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加热板 2、铲雪板 3、车辆主体 4、升降架 5、推雪铲 6、铲雪输送筒 7、螺旋输送辊 8、驱动装置 9、喷雪管 10、鼓风机 11、挡护板 12、伸缩软管 13、连接臂 14、人字形支架 15、连接支脚 16、加热罩 17、喷火空槽 18、气体喷嘴 19、点火装置 20、输气管 21、气罐 22、气罐拖车 23、挂钩 24、轮胎车轮 25、履带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道路扫雪机,包括加热板1,铲雪板2和车辆主体3,铲雪板2设置在车辆主体3的左侧,铲雪板2的左端低于右端倾斜设置,铲雪板2通过升降架4与车辆主体3连接,升降架4的结构以及对升降架4的控制在扫雪机的技术领域中均为现有技术,能方便通过升降架4调节铲雪板2的高度,从而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雪层进行铲雪,加热板1位于铲雪板2和车辆主体3之间,虽然加热板1的高度能够通过升降架4来调节,但在推雪铲5的铲雪过程中,铲雪板2的左端均位于加热板1的下方而且位于加热罩16和点火装置19的下方,防止铲雪遗留的雪和雪水对位于加热板1下方的加热罩16和点火装置19造成污染和磨损,从而保护加热板1和加热罩16等部件;铲雪板2的左端设置有推雪铲5,推雪铲5平行于铲雪板2设置且推雪铲5的前后长度和铲雪板2的前后长度相同,推雪铲5的前端和后端截面均为水平向左的三角形截面,能够使推雪铲5接受铲雪板2给予的很大的推力,能够铲除一些被压实的雪层,增强的推雪铲5的铲雪效果;铲雪板2的中部设置有开设在铲雪板2上表面的铲雪输送筒6,铲雪输送筒6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铲雪输送筒6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辊7,螺旋输送辊7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分别位于铲雪输送筒6的前端和后端且与铲雪板2连接,转动轴承和螺旋输送辊7的连接为现有技术,螺旋输送辊7通过设置在加热板1上的驱动装置8驱动,驱动装置8与螺旋输送辊7的传动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铲雪输送筒6上连接设置有喷雪管9,喷雪管9上设置有鼓风机10,鼓风机10的下端与铲雪板2连接且在铲雪板2的支撑下为喷雪管9提供负压,鼓风机10和喷雪管9的连接也为现有技术;铲雪板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竖直设置有挡护板11,挡护板11的上部高于铲雪板2设置,挡护板11的下部平行于铲雪板2的前后端面且分别与铲雪板2的前后端面连接,螺旋输送辊7的转动轴的前端和后端均穿过同侧的挡护板11,挡护板11的左端与推雪铲5的右端平齐,挡护板11覆盖铲雪输送筒6的前端和后端,防止被推雪铲5铲起的雪从铲雪板2的前端和后端散落到地面上。本实施例中,喷雪管9设置在铲雪板2的后方且与铲雪输送筒6连通,喷雪管9倾斜向后上延伸,驱动装置8设置在铲雪板2的前端,不影响喷雪管9与铲雪输送筒6的连接,驱动装置8与螺旋输送辊7传动连接且带动螺旋输送辊7转动,螺旋输送辊7的轮叶向后延伸,螺旋输送辊7带动铲雪输送筒6内的雪沿着铲雪输送筒6向后运动,然后在鼓风机10的作用下从喷雪管9喷洒到道路的两侧,而且不会堆积,具备雪的输送距离小,能量消耗低的优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螺旋输送辊7的轮叶螺旋方向朝向螺旋输送辊7的中部,伸缩软管12与铲雪输送筒6的中部连通,铲雪输送筒6内的雪在螺旋输送辊7的带动下输送到螺旋输送辊7的中部,输送到螺旋输送辊7的中部的雪集中在伸缩软管12的左端,伸缩软管12的右端与设置在车辆主体3后侧且倾斜向后上延伸的喷雪管9连接,在鼓风机10的作用下雪从伸缩软管12进入到喷雪管9内,然后喷洒到道路的两侧,鼓风机10的前端与车辆主体3连接,鼓风机10的后端与喷雪管9连接且为喷雪管9提供负压,鼓风机10和喷雪管9为现有技术,伸缩软管12的中部与升降架4固定连接,使伸缩软管12跟随升降架4移动,不会在铲雪板2的升降过程中影响到升降架4,也不会影响车辆主体3的移动,具有喷雪管9的高度高,喷雪管9的喷洒范围广的优点。

加热板1的上端通过连接臂13与车辆主体3连接,连接臂13的右端水平设置且与车辆主体3的左侧连通,连接臂13的左端竖直设置有人字形支架14,人字形支架14的下端设置有两个连接支脚15,两个连接支脚15分别沿左右方向倾斜向加热板1的外侧延伸,两个连接支脚15分别与加热板1的中部左端和中部右端连接,连接支脚15与加热板1的连接为现有技术,在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还方便进行更换,两个连接支脚15关于加热板1前后中心线对称,能够保证加热板1的稳定性,使加热板1跟随车辆主体3平稳的移动;加热板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罩16,加热罩16上端环绕整个加热板1的下表面设置,加热罩16的上端与加热板1固定连接,加热罩16为倒梯形柱结构,加热板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向下的喷火空槽17,多个喷火空槽17均在加热罩16的覆盖下,每个喷火空槽17内均设置有气体喷嘴18,气体喷嘴18为市面上常用的气体喷嘴18,每个气体喷嘴18的下方均设置有点火装置19,点火装置19设置在对应的气体喷嘴18的正下方,点火装置19的上端与加热板1连接,点火装置19和气体喷嘴18均为现有技术,点火装置19能将从气体喷嘴18喷射出的气体点燃形成喷射的火焰,从而对地面进行烘干,便于雪水的蒸发,气体喷嘴18的上端通过沿着喷火空槽17竖直穿过加热板1的输气管20与设置在车辆主体3右侧的气罐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气罐21和气体喷嘴18的数量相等,每个气体喷嘴18均通过对应的输气管20与气罐21一一对应连接,保证每个气体喷嘴18都能接收到气罐21提供的足够的空气压力,避免出现因为一个输气管20连接所有气体喷嘴18与气罐21而产生的气压不足的情况,而且不会因为单个气体喷嘴18出现问题而导致所有的气体喷嘴18都无法使用,输气管20与气罐21的连接为现有技术,能根据需要进行断开连接的操作;气罐21位于气罐拖车22内,气罐拖车22通过挂钩23与车辆主体3固定连接,能够通过打开挂钩23分离气罐拖车22和车辆主体3。在本实施例中,车辆主体3的底部设置有轮胎车轮24且通过轮胎车轮24与地面接触,能够使车辆在硬质路面平稳快速的移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车辆主体3的底部设置有履带车轮25且通过履带车轮25与地面接触,能够使车辆在泥泞的道路上平稳快速的移动,从而完成扫雪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通过升降架4调节铲雪板2的高度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打开驱动装置8和鼓风机10,螺旋输送辊7在驱动装置8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然后打开气体喷嘴18,气罐21为气体喷嘴18供气,气体喷嘴18开始竖直向下喷发火焰,然后扫雪机的车辆主体3开始移动,路面上积雪被推雪铲5铲离地面后移动到铲雪板2的上方,然后进入到铲雪输送筒6的内部,针对设置在铲雪输送筒6后方的喷雪管9,铲雪输送筒6内的雪在螺旋输送辊7带动下向后移动到喷雪管9的下方,并在鼓风机10的作用下进入到喷雪管9内,然后从喷雪管9的上端喷洒到道路的两侧,针对设置在车辆主体3后方的喷雪管9,铲雪输送筒6内的雪在螺旋输送辊7的带动下向中间移动到伸缩软管12的位置,并在鼓风机10的作用下输送到喷雪管9内,然后从喷雪管9的上端喷洒到道路的两侧;然后经过推雪铲5处理后的路面存在残留的雪水会在车辆主体3的运行过程中移动到加热板1的下方,然后在火焰的烘干下蒸发,不会在夜里结冰影响交通。当路面只需要铲雪,不需要烘干时,解开车辆主体3和气罐拖车22之间的挂钩23,同时断开输气管20与气罐21的连接,将输气管20集中固定在车辆主体3的后侧,然后不运行气体喷嘴18和点火装置19,只进行铲雪和喷雪的操作,清理路面上的积雪,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铲雪速度快,喷雪范围和路面雪水处理干净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