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噪声源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0918发布日期:2019-05-24 20:5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噪声源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噪声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噪声源声屏障。



背景技术:

城市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污染情况通常比较严重,在大城市中心区域尤其明显。按照规定,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内部及周边地区,由于施工产生的噪声不能超过75dB,以控制城市环境的噪声污染。目前,主要是通过在建筑场界设置固定板墙或限制施工时间的方法进行噪声控制,限制施工时间属于治标不治本,影响工程进度,固定板墙的隔声效果则较差,且通常固定设置,搬移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噪声源声屏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移动噪声源声屏障,其中,包括声屏障和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基础块以及设于所述基础块底部的滑轮,所述声屏障包括屏障体以及设于所述屏障体底部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埋设于所述基础块内,所述屏障体包括前后紧密邻接的前屏障和后屏障,所述前屏障高于所述后屏障,所述预埋件分别设于所述前屏障和所述后屏障的底部。

上述移动噪声源声屏障,其中,所述后屏障的后部设有三角支撑板。

上述移动噪声源声屏障,其中,所述前屏障为百叶吸声板,所述后屏障为内部具有方管型管柱的彩钢隔声板,所述方管型管柱的前端面为波浪形。

上述移动噪声源声屏障,其中,所述百叶吸声板的顶部为弧形。

上述移动噪声源声屏障,其中,所述预埋件包括上法兰板、连接板、螺柱和钩杆,所述上法兰板和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螺柱和所述钩杆上下紧合在一起。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实现对于城市中心建筑施工场地中的噪声源的有效隔离,隔音效果较好,方便搬移,可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土木工程等相关领域。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移动噪声源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移动噪声源声屏障包括声屏障和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包括基础块1以及设于基础块1底部的滑轮2,声屏障包括屏障体以及设于屏障体底部的预埋件3,预埋件3埋设于基础块1内,屏障体包括前后紧密邻接的前屏障4和后屏障5,前屏障4高于后屏障5,预埋件3分别设于前屏障4和后屏障5的底部。本技术方案中,后屏障5的后部设有三角支撑板6,用于加固。前屏障4为百叶吸声板,后屏障5为内部具有方管型管柱7的彩钢隔声板,方管型管柱7的前端面为波浪形。百叶吸声板的顶部为弧形。参看图2所示,预埋件3包括上法兰板31、连接板32、螺柱33和钩杆34,上法兰板31和连接板32通过螺柱33和钩杆34上下紧合在一起。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可实现对于城市中心建筑施工场地中的噪声源的有效隔离,隔音效果较好,方便搬移,可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土木工程等相关领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