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1668发布日期:2019-04-17 00:0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接缝防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铁桥梁采用箱梁结构,其连接处的接缝采用了止水带结构防水,但是渗漏水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白天需要营运,白天不能在高铁桥梁上维修作业,即使晚上2-4小时的窗口时间在桥梁面板上做防水维修,其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维修的耐久性很短,且没有彻底固化的防水材料在高速行驶的列车负拉拔力作用下,存在脱落的风险,给列车高速行驶带来安全隐患。为了达到接缝维修后既要耐久性长,又不影响列车的营运行驶,同时保证列车安全,采用在桥梁面板下方的箱梁内部作业为最佳选择,其可以在白天营运时维修作业。现有的接缝防水结构通常的技术措施包括A、灌浆的方式;B、沥青卷材粘接的方式;C、接缝填充抹平,直接采用防水涂料或者防水自粘卷材;D、密封胶密封的方式。然而这些结构只是具有临时防水功能,在每天的强烈震动、温差以及接缝上方的积水作用下,接缝中的防水材料不能适应位移形变而发生破坏,或者在接缝内积水以及强震动作用下,接缝内壁的粘接发生破坏,导致防水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可以适应桥梁接缝大的位移形变,可以顶住桥梁接缝内水的重力而不被破坏,大大延长防水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包括止水带、轻质填充块、预制柔性防水膜和主体防水层,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呈倒置U型,所述止水带、所述轻质填充块和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由上至下依次用于固定于所述桥梁接缝内,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的顶部与所述轻质填充块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的两侧的下部用于与所述桥梁接缝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内填充有轻质可压缩填充体,所述主体防水层覆盖于所述轻质可压缩填充体的下表面且延伸至所述桥梁接缝两侧梁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桥梁接缝两侧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桥梁接缝两侧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主体防水层之间,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的两侧固定有胎基布,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的侧壁的下部以及所述胎基布用于与所述桥梁接缝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胎基布用于延伸至所述桥梁接缝两侧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防水层搭接。

优选地,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的顶部通过粘接材料与所述轻质填充块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的侧壁的下部通过高强度粘接剂或者与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相同材质的液体防水涂料与所述桥梁接缝的内壁形成固定结合,所述胎基布通过柔性防水涂料与所述桥梁接缝的内壁及所述桥梁接缝两侧梁板的下表面形成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轻质可压缩填充体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喷涂发泡形成。

优选地,所述轻质可压缩填充体为聚氨酯泡沫填充体、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或聚乙烯泡沫填充体,通过粘接材料将所述轻质可压缩填充体固定于所述预制柔性防水膜内。

优选地,所述轻质填充块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喷涂发泡形成。

优选地,所述轻质填充块为聚氨酯泡沫填充块、聚苯乙烯泡沫填充块或聚乙烯泡沫填充块,所述轻质填充块通过粘接材料或螺钉与所述桥梁接缝的内壁形成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体防水层由柔性防水涂料现场涂布形成。

优选地,所述主体防水层为预制自粘防水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采用轻质填充块固定于止水带下方提供可以施工作业的依托基层,预制柔性防水膜上部的粘接材料与两侧的高强度粘接剂确保预制柔性防水膜牢固固定于桥梁接缝内不脱落,在呈倒置U型的预制柔性防水膜填充了轻质可压缩填充体,轻质可压缩填充体对预制柔性防水膜具有支撑作用且为软质可压缩材质,进而形成柔性的U型防水结构,在动态作用下,柔性的U型防水结构一方面可以适应桥梁接缝大的位移形变,另一方面还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可以顶住桥梁接缝内水的重力而不被破坏,进而大大延长防水功效。采用主体防水层整体覆盖轻质可压缩填充体的下表面以及桥梁接缝两侧梁板的下表面,通过增加一层整体的主体防水层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桥梁接缝内的所有部件均采用轻质材料,大大降低桥梁接缝内侧面粘接的负荷。

3、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在桥梁接缝的背水面施工,不影响列车营运,可以在白天施工,同时,列车的高速行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中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的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止水带;2、轻质填充块;3、预制柔性防水膜;4、主体防水层;5、轻质可压缩填充体;6、胎基布;7、防水层;8、粘接材料;9、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以及施工方法,可以适应桥梁接缝大的位移形变,可以顶住桥梁接缝内水的重力而不被破坏,大大延长防水功效。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包括止水带1、轻质填充块2、预制柔性防水膜3和主体防水层4,预制柔性防水膜3呈倒置U型,止水带1、轻质填充块2和预制柔性防水膜3由上至下依次固定于桥梁接缝内,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顶部与轻质填充块2固定连接,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两侧的下部与桥梁接缝的内壁固定连接,预制柔性防水膜3内填充有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主体防水层4覆盖于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的下表面且延伸至桥梁接缝两侧梁板9的下表面。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水效果,桥梁接缝两侧梁板9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水层7,防水层7设置于桥梁接缝两侧梁板9的下表面与主体防水层4之间,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两侧固定有胎基布6,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侧壁的下部以及胎基布6与桥梁接缝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胎基布6延伸至桥梁接缝两侧梁板9的下表面与防水层7搭接。

预制柔性防水膜3为高强度材料,拉伸强度至少在2MPa以上,优选地,拉伸强度6-20Mpa,还具有柔性,优选地,断裂伸长率为高于10%,优选地高于50%,可以任意弯折。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预制柔性防水膜3为聚脲膜、聚氨酯膜、改性硅烷膜或丙烯酸膜,可以预制一个平面的柔性防水膜,现场将其弯曲成任意的U型,也可事先预制成U型的柔性防水膜,预制柔性防水膜3厚度为1-10mm,优选地,厚度为2-5mm。

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顶部通过粘接材料8与轻质填充块2形成固定连接,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侧壁的下部通过高强度粘接剂或者与预制柔性防水膜3相同材质的液体防水涂料与桥梁接缝的内壁形成固定结合,胎基布6通过柔性防水涂料与桥梁接缝的内壁及桥梁接缝两侧梁板9的下表面形成固定连接。其中,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侧壁的下部与桥梁接缝的内壁的粘接尤为重要,此处使用的高强度粘接剂可以形成高强度的侧壁粘接,高强度粘接剂可采用底涂剂或高强度聚氨酯柔性胶,液体防水涂料可以为聚氨酯防水涂料、聚脲类防水涂料、丙烯酸类防水涂料、改性硅烷类防水涂料、各类橡胶类防水涂料以及其他具有柔性的防水涂料。

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可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喷涂发泡形成,还可采用预先制作好的聚氨酯泡沫填充体、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或聚乙烯泡沫填充体用作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通过粘接材料8将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固定于预制柔性防水膜3内。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具有可压缩性和填充性,还对倒置U型的预制柔性防水膜3起到支撑作用,由于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为轻质、软质、可压缩和伸张的材料,与预制柔性防水膜3共同形成柔性的U型防水结构,具体地,倒置U型的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侧壁下部粘接牢靠,其粘接拉拔强度大于0.6Mpa,剥离粘接力大于1.5N/mm,倒置U型的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侧壁的上部为非粘接面,对于接缝变化具有跟随性,可见,柔性的U型防水结构在变形缝的实际形变过程,即水平伸缩和上下错位过程中具有跟随性,具有拉伸和压缩的余量,可以适应桥梁接缝大的位移形变,同时与桥梁接缝的内壁粘接牢固,在强震动下不易被破坏,大大提升了防水功效。

倒置U型的预制柔性防水膜3上部的雨水向桥梁接缝两侧排走,施工时,在桥梁中间高、两侧低形成泡水坡度。即使倒置U型的预制柔性防水膜3上部有水聚集,由于预制柔性防水膜3下部侧壁粘接牢靠,以及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U型空腔内填充了具有支撑作用的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不到一米深的水不会把倒置U型的预制柔性防水膜3压垮或使其变形,可见,即便桥梁接缝内有积水时柔性的U型防水结构也不易被破坏,进一步提升了防水功效。

轻质填充块2可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喷涂发泡形成,还可采用预先制作好的聚氨酯泡沫填充块、聚苯乙烯泡沫填充块或聚乙烯泡沫填充块用作轻质填充块2,轻质填充块2通过粘接材料8或螺钉与桥梁接缝的内壁形成固定连接。

粘接材料8为自粘胶带、聚氨酯胶、丙烯酸胶、氯丁胶、丁苯胶或丁基胶。

主体防水层4可由柔性防水涂料现场涂布形成,还可采用预制自粘防水膜用作主体防水层4。主体防水层4在桥梁接缝处可以是与桥梁接缝两侧梁板9的下表面齐平形成整体平面形状,也可以是在桥梁接缝处向内侧凹陷的曲面,还可是在桥梁接缝处向外侧凸起的曲面。

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桥梁接缝内固定设置止水带1;

2)依据桥梁接缝的尺寸,在止水带1的下方填入轻质填充块2,具体地,采用挤压固定、螺钉机械固定或者采用粘接材料8固定的方式将轻质填充块2填入桥梁接缝中,或者采用现场发泡的形式直接发泡固定;

3)将预制柔性防水膜3现场弯曲成U型且使得预制柔性防水膜3开口向下,将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顶部通过粘接材料8与轻质填充块2固定连接,将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侧壁的下部通过高强度粘接剂固定于桥梁接缝的内壁上,采用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填充于预制柔性防水膜3弯曲形成的U型空腔内,整理到合适的形状,具体地,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可以现场发泡形成,如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喷涂发泡填充,也可将预先制作好的聚氨酯泡沫填充体、聚苯乙烯泡沫填充体或聚乙烯泡沫填充体用作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通过粘接材料8将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固定于预制柔性防水膜3内;在桥梁接缝两侧梁板9的下表面涂覆柔性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7,预制柔性防水膜3的两侧固定有胎基布6,将柔性防水涂料涂布于胎基布6上,胎基布6一直延伸到桥梁接缝两侧梁板9的下表面与防水层7搭接;

4)采用主体防水层4整体覆盖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的下表面以及桥梁接缝两侧梁板9的下表面,构成整体桥梁接缝柔性盖板防水层。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采用轻质填充块2固定于止水带1下方提供可以施工作业的依托基层,预制柔性防水膜3顶部的粘接材料8与两侧的高强度粘接剂确保预制柔性防水膜3牢固固定于桥梁接缝内不脱落,在呈倒置U型的预制柔性防水膜3填充了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对预制柔性防水膜4具有支撑作用且为软质可压缩材质,进而形成柔性的U型防水结构,在动态作用下,柔性的U型防水结构一方面可以适应桥梁接缝大的位移形变,另一方面还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可以顶住桥梁接缝内水的重力而不被破坏,进而大大延长防水功效。采用主体防水层4整体覆盖轻质可压缩填充体5的下表面以及桥梁接缝两侧梁板9的下表面,通过增加一层整体的主体防水层4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桥梁接缝内的所有部件均采用轻质材料,大大降低桥梁接缝内侧面粘接的负荷。本实施例的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以及施工方法,在桥梁接缝的背水面施工,不影响列车营运,可以在白天施工,同时,列车的高速行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中桥梁接缝的防水结构的实施。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