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柱墩盖梁施工的轻型抱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0761发布日期:2019-05-24 20:56阅读:1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圆柱墩盖梁施工的轻型抱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桥墩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抱箍的用于圆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结构。



背景技术:

桥墩盖梁施工时,常采用抱箍作为临时承载结构。如图1所示,抱箍通常包括两个钢板制成的半圆形箍板1,每个半圆形箍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板2’,两个半圆形箍板对合并通过连接板用螺栓2连接,形成一圆形抱箍。其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盖梁施工时,两个半圆形抱箍扣合在圆柱墩4上并用螺栓连接紧固,以连接板为支撑,在连接板上搭设承重梁5,承重梁上搭设支架进行盖梁施工,依靠抱箍与墩身之间的摩擦力承受上方传递下来的荷载。由于上部载荷力F完全是竖向传递的,当上部载荷较大时,抱箍与墩身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承受上部载荷力,有时会产生抱箍从墩身上滑落的现象,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另外,由于抱箍采用全钢板制作,当墩柱直径较大时,抱箍自身重量大也是抱箍容易从墩身滑落的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抱箍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现有抱箍结构,降低抱箍从墩身滑落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圆柱墩盖梁施工的轻型抱箍,包括两个半圆形的箍板,所述箍板的两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直角梯形,其斜边自上而下向箍板倾斜;连接板的顶边向外延伸出一与连接板垂直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焊接一与支撑板和连接板均垂直的加劲板;所述连接板上预设有螺栓孔,两半圆形箍板相对扣合,相对的连接板间通过螺栓孔用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墩身环向钢板上开圆形构造孔,减轻了抱箍的重量,抱箍连接位置设置为T型牛腿形式,上部荷载传递下来至抱箍时对混凝土有挤压作用,通过抱箍与墩身之间的摩擦力和挤压力承受盖梁施工时的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荷载,从而改善了抱箍的受力性能,降低了抱箍因安装不紧密导致下滑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抱箍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抱箍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抱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抱箍立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半圆形的箍板1,所述箍板1的两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为直角梯形,其斜边21自上而下向箍板1倾斜;连接板2的顶边向外延伸出一与连接板垂直的支撑板6,在支撑板6与连接板2之间,焊接一与支撑板和连接板均垂直的加劲板7;所述连接板上预设有螺栓孔,两半圆形箍板相对扣合,相对的连接板间通过螺栓孔用螺栓3连接。

由于抱箍为全钢板制作,自重较大,增加了安装难度和下滑风险。为减轻抱箍重量,在保持箍板厚度不变的前提下,可在箍板1上开设多个圆形通孔8。为保证抱箍的强度,多个通孔8可设置为上下两排,上下通孔8错开分布。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两箍板1扣合在墩身上,两箍板相对的连接板2间用螺栓3连接后,两箍板的支撑板6与连接板2、加劲板7共同形成类似牛腿的结构。承重梁5搭设在支撑板6上,上部竖向载荷力F通过支撑板传递到连接板,连接板2的斜边21将部分竖向载荷力分解为对墩身的横向挤压力,减小了抱箍与墩柱间的摩擦力,从而改善了抱箍的受力性能,降低了抱箍下滑的风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