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用弹性变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0209发布日期:2019-08-03 17:1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用弹性变形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具体是一种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用的弹性变形机构。



背景技术:

桥梁伸缩装置是适应于桥梁热胀冷缩变化工况的一种结构件。在大型桥梁中,要求其伸缩装置满足于大位移量伸缩(例如位移量480mm以上)技术要求,常见的大位移量伸缩的桥梁伸缩装置为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

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主要由多根支承托梁、活动装配于每根支承托梁两端的支承箱体、活动装配于各支承托梁上的多根中梁、固定装配于两侧各支承箱体上的边梁、装配于边梁与中梁之间及装配于多根中梁之间的多个弹性变形机构、以及必要的防水橡胶组件等组成。前述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在桥梁的应用结构中,多根支承托梁是顺着桥梁的长度方向而排布,并由支承箱体在相对基础-例如桥梁或桥台上固定;边梁和中梁均沿着桥梁的宽度方向而排布,因而边梁和中梁在伸缩装置中通常统称为横梁;各弹性变形机构通常是按照特定规则而排布在边梁与中梁之间及多根中梁之间的,处在边梁处、且外延的弹性变形机构的外端是固定于相对基础-例如桥梁或桥台上的。

上述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桥梁产生收缩现象时,装配于各横梁(为了方便描述,以下将边梁和中梁统称为横梁)之间的各弹性变形机构分别产生拉伸变形,从而使得各横梁之间的间隙变大,基于各弹性变形机构排布结构的对称性及受力一致性,确保了各横梁之间作用力趋于一致,进而使伸缩装置中的各间隙都均匀一致;当桥梁产生膨胀现象时,装配于各横梁之间的各弹性变形机构分别产生收缩变形,从而使得各横梁之间的间隙变小,基于各弹性变形机构排布结构的对称性及受力一致性,确保了各横梁之间作用力趋于一致,进而使伸缩装置中的各间隙都均匀一致。

由此可见,在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中,控制各横梁产生伸缩变形的关键部件为弹性变形机构,即由弹性变形机构控制各横梁随着桥梁的热胀冷缩动态变化而适时合宜的产生纵向、横向和/或竖向的三维变形。

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用的现有弹性变形机构主要由底板、以及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两端的剪切式橡胶弹簧组成,底板的长度范围通常对应于相邻连续三根横梁的宽度。此结构的弹性变形机构在伸缩装置的装配结构中通常对应于相邻连续三根横梁,现就以对应相邻连续三根横梁为例详细解释其装配结构:弹性变形机构两端的橡胶弹簧通过顶端对应连接间隔的两根横梁(即对应三根横梁中的边部两根),而底板中部则通过连接架的顶端连接中间横梁(即对应三根横梁中的中间一根);当然,若此弹性变形机构处在伸缩装置的边部处并需要外延时,则该弹性变形机构一端的橡胶弹簧与边梁旁侧的中梁连接,底板中部的连接架与边梁连接,外延端的橡胶弹簧则通过过渡件与对应的桥梁或桥台连接。此结构的弹性变形机构在伸缩装置中虽然能够实现三维变形、满足伸缩装置的一般应用要求,但其存在如下主要技术问题:

1. 制造过程是将底板和橡胶弹簧先分别成型,再将它们组装成型,组装过程需要装配工人进行人工操作,存在制造效率低、制造成本高和性能不稳定等技术问题;另外,其结构体积较大;

2. 在伸缩装置中应用时,其只能竖向安装于各横梁的底部,不能平放安装,从而会对伸缩装置底部的结构空间造成较大体积的占用,不利于伸缩装置整体结构体积的紧凑化,导致伸缩装置的整体制造成本较高;

3. 在伸缩装置的伸缩动态变化中(即伸缩装置应用于桥梁中时),橡胶弹簧的变形摩擦阻力较大,变形灵活性较差,这尤其在扭转变形中更为明显,从而其不仅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导致维护频率高,每次维护操作相对较为繁琐、效率低-主要体现在底板和橡胶弹簧的组装结构中;而且,基于其变形灵活性较差,不能稳定、可靠地控制各横梁位移变形的均匀性,亦就不能有效、可靠地控制伸缩装置中各间隙均匀一致的变化,最终会影响伸缩装置在桥梁中服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长效性。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名称为“一种伸缩装置”(公开号CN 207452700,公开日2018年06月05日)的技术,该技术为了解决伸缩装置中的平行四边形变形结构所带来的不能三维位移及转向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多根支撑纵梁结构中结构繁杂、重量大、应用首先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了将伸缩装置中的平行四边形变形结构更换为整体呈匚形、Z形、L形或T形的变形弹性体的技术方案,以此使伸缩装置能够适应三维位移及转向变化、并降低造价成本。然而,此技术虽然披露了多种结构形态的变形弹性体,但其所披露的弹性变形体是将多根杆件以一定夹角(例如约90°夹角、或约45°夹角等)的方式弯折成型,如此在应用中依据受力压缩或拉伸时的弯折角度变化、乃至扭曲变化而实现弹性回复力,满足三维位移及转向变化。这种弹性变形体结构因弯折角度的必然存在,其一方面无法确保两端受力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从而不能稳定、可靠地控制伸缩装置中各横梁位移变形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其弯折角度处的结构应力过于集中,在服役过程中的反复弹性变形工况下,容易产生应力疲劳,进而使弯折角度处结构应力受到破坏而发生断裂损坏,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难以满足大型桥梁伸缩缝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的特殊性和现有弹性变形机构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制造及维护方便、成本低、经久耐用、变形灵活的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用弹性变形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用弹性变形机构,所述弹性变形机构主要由中部骨架、处在中部骨架两端的橡胶体和处在橡胶体每一外端的端部骨架组成,所述中部骨架每一端外延出的橡胶体为弯曲的弧形结构,整个弹性变形机构呈C型状。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橡胶体与对应的中部骨架和端部骨架分别以硫化方式整体组合成型;所述端部骨架连接橡胶体的部位为变径结构;所述中部骨架全部包裹在橡胶体内,或者,所述中部骨架的端部与所述橡胶体连接、且所述中部骨架连接橡胶体的部位为变径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中部骨架每一端外延出的橡胶体的曲率半径为55~75mm。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橡胶体为天然橡胶,所述橡胶体的IRHD硬度为68~72度、扯断伸长率≥550%、冲击弹性≥50%、拉伸强度≥17Mpa、与钢板粘结剥离强度≥12KN/m。

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中部骨架上连接有朝向伸缩装置横梁而延伸的中部连接架,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端部骨架上连接有朝向伸缩装置横梁而延伸的端部连接架。

所述弹性变形机构连接中部连接架和端部连接架的具体方案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方案,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中部骨架上连接的中部连接架顺着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开口朝向而朝着伸缩装置横梁延伸,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端部骨架上连接的端部连接架顺着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开口朝向而朝着伸缩装置横梁延伸,所述中部连接架和端部连接架的延伸方向处在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C型平面上。在此基础上可以演变出另一方案,所述弹性变形机构具有多根中部骨架,各中部骨架通过串联筋骨连接在一起、并保持间隔距离,每根中部骨架上分别连接有向两端弯曲外延的弧形橡胶体,每根橡胶体的外端连接有端部骨架,各中部骨架所连接的橡胶体相互独立。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橡胶体横截面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结构。

第二种方案,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中部骨架上连接的中部连接架以垂直于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C型平面而朝着伸缩装置横梁延伸,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端部骨架上连接的端部连接架以垂直于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C型平面而朝着伸缩装置横梁延伸,所述中部连接架和端部连接架为同方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变形机构的橡胶体横截面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将中部骨架两端产生弹性变形的橡胶体分别以弯曲的弧形结构成型,并将对应的橡胶体与骨架(包括中部骨架和端部骨架)连接在一起,形成呈C型的整体结构,以此而组装成型的伸缩装置在伸缩动态变化中,橡胶体的变形摩擦阻力小,能够灵活、可靠地实现竖向、横向、纵向的三维变形,亦能够灵活、可靠地实现扭转变形,进而能够有效、稳定地确保伸缩装置的各横梁位移变形更为均匀,即能够有效、可靠地控制伸缩装置中各间隙均匀一致的变化,确保伸缩装置在桥梁中能够稳定性、可靠性和长效性的服役;本实用新型与公开号CN 207452700的技术相较而言,通体不存在弯折夹角结构,在可靠地满足三维变形及扭转变形的同时,其既能够有效确保两端受力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以稳定、可靠地控制伸缩装置中各横梁位移变形的均匀性,又能够有效杜绝橡胶体上的结构应力过于集中,在服役过程中的反复弹性变形工况下,不易产生应力疲劳的技术问题,经久耐用,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满足于包括大型桥梁伸缩缝在内的各种桥梁伸缩缝的技术要求;

2.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橡胶体和骨架(包括中部骨架和端部骨架)以硫化方式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实现高效的自动化生产制造,极大的提高了制造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主要体现在高效性和节省人工成本方面),而且整体结构性能稳定且牢固(这尤其在骨架变径结构的支持下更为明显),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各批次性能趋于一致、亦稳定,合格率和产品质量均高,综合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性能稳定,具有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维护频率低等特点;此外,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弹性变形机构而言,在同样的承载能力下,其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小,从而在应用中对伸缩装置底部的结构空间占用小,有利于伸缩装置整体结构体积的紧凑化,亦有利于降低伸缩装置整体的制造成本,经济性好;

3. 本实用新型将中部连接架和端部连接架的延伸方向设置在弹性变形机构的C型平面上,能够在伸缩装置中实现竖向安装,在竖向安装结构中,若橡胶体采用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的横截面、特别是椭圆形结构的横截面,其承载性能、变形灵活性能更佳、更可靠;

4. 本实用新型的竖向装配结构可以通过多根中部骨架的排布和串联筋骨的设置,实现多根橡胶体的组合成型,在单根橡胶体承载能力不便的前提下而增大整体承载能力,有利于降低对橡胶材料的性能要求;

5. 本实用新型将中部连接架和端部连接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弹性变形机构的C型平面、且中部连接架和端部连接架设置为同方向延伸,能够在伸缩装置中实现水平方向-即平放安装,这样能够进一步有效地紧凑化伸缩装置的结构体积,在平放安装结构中,橡胶体采用方形结构的横截面,能够增强装配受力的稳定性,确保灵活变形;当然,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平放装配和竖向装配混合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弹性变形机构带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弹性变形机构在伸缩装置中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弹性变形机构带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弹性变形机构在伸缩装置中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代号含义:1—弹性变形机构;11—中部骨架;12—橡胶体;13—端部骨架;14—中部连接架;15—端部连接架;2—支承托梁;3—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具体是一种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用的弹性变形机构,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1结合说明书附图-即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实施例6结合说明书附图-即图4、图5和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其为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已经简化了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了本实用新型贡献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变形机构1包括一根中部骨架11、两副端部骨架13和两根橡胶体12。

其中,中部骨架11为金属的棒型状结构,中部骨架11的两端分别具有直径偏大的变径结构,即中部骨架11为两端大于中部直径的大头结构。中部骨架11的中部区域开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

端部骨架13为金属的耳板结构,其耳板数量视设计要求而定,图中为两个耳板,两个耳板共用同一底座,底座的面积大于耳板的宽度和厚度尺寸,整体而言,端部骨架13的根部为变径结构。

橡胶体12为天然橡胶,该橡胶体12的IRHD硬度为70±2度、扯断伸长率≥550%、冲击弹性≥50%、拉伸强度≥17Mpa、与钢板粘结剥离强度≥12KN/m、恒定压缩变形≤25%(22h/70℃/30%变形),橡胶体12的其余性能应符合JT/T327-2016中的规定。前述橡胶体12为弯曲的弧形结构,曲率半径视设计要求而在55~75mm范围内选择,例如55mm、60mm、65mm、70mm或75mm等,橡胶体12的横截面呈椭圆形结构,要求横截面的椭圆形短直径对应橡胶体12的弯曲轨迹。

上述中部骨架11、橡胶体12和端部骨架13的组合成型结构是,先将中部骨架11和端部骨架13分别进行抛丸除锈;再将一根中部骨架11和两副端部骨架13摆放在成型模具内,并在成型模具的两个橡胶型腔内分别放入橡胶材料,使每个橡胶型腔内的橡胶材料包裹中部骨架11的一端和一副端部骨架13的根部;将橡胶硫化,使一根中部骨架11、两根橡胶体12和两副端部骨架13以硫化方式整体组合成型,以此成型的整体结构中,两根橡胶体12对应连接在中部骨架11的两端、并向中部骨架11的同一侧弯曲,每根橡胶体12在中部骨架对应端外延弯曲的曲率半径如上所述,中部骨架11中部的螺栓孔朝向与橡胶体12的弯曲朝向对应,两副端部骨架13对应处在两根橡胶体12的外端,每副端部骨架13的连接耳结构裸露于橡胶体12,整个弹性变形机构1呈C型状。

参见图2所示,上述弹性变形机构1的中部骨架11中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金属结构的中部连接架14,该中部连接架14顺着弹性变形机构1的开口朝向而延伸。上述弹性变形机构1的每副端部骨架13的连接耳结构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金属结构的端部连接架15,该端部连接架15顺着弹性变形机构的开口朝向而延伸。如此,前述中部连接架14和端部连接架15的延伸方向处在弹性变形机构1的C型平面上。

参见图3所示,上述弹性变形机构1在伸缩装置中的装配应用结构是,以一个弹性变形机构1对应相邻连续三根横梁为例详细解释说明。间隔排布的多根支承托梁2上排布有若干根横梁3,这些横梁3中,除了边梁固定不动外,其余中梁均为滑动装配结构。弹性变形机构1顺着支承托梁2的排布方向而排布在对应横梁3的底部,弹性变形机构1通过两端端部骨架13所连接的端部连接架15与间隔的两根横梁(即对应三根横梁中的边部两根)底面连接,基于端部连接架15与弹性变形机构1的C型平面的配合结构,端部连接架15是朝着伸缩装置的对应横梁而竖向延伸的,端部连接架15通常是直接连接固定(例如焊接)在对应横梁底面的;弹性变形机构1通过中部骨架11所连接的中部连接架14与对应的中间横梁(即对应三根横梁中的中间一根)底面连接,基于中部连接架14与弹性变形机构1的C型平面的配合结构,中部连接架14是朝着伸缩装置的对应横梁而竖向延伸的,中部连接架14通常是直接连接固定(例如焊接)在对应横梁底面的;如此,弹性变形机构1是以竖向方式装配在对应横梁3底部的,当然,弹性变形机构1的数量是很多的,它们在对应横梁底部的排布规则按既有排布规则即可;此外,若弹性变形机构处在伸缩装置的边部处并需要外延时,则该弹性变形机构一端端部骨架所连接的端部连接架与边梁旁侧的中梁连接,中部骨架中部所连接的中部连接架与边梁连接,外延端的橡胶体及端部骨架则通过过渡件与对应的桥梁或桥台连接。

上述说明了弹性变形机构在伸缩装置中以对应相邻连续三根横梁的装配应用结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变形机构亦可以在伸缩装置中对应相邻连续五根横梁、相邻连续七根横梁等,在这些对应的连续数量横梁中,边部的用作连接弹性变形机构的端部骨架、而最中间的则用作连接弹性变形机构的中部骨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橡胶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橡胶体的横截面为方形。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变形机构包括两根中部骨架、一根串联筋骨、四副端部骨架和四根橡胶体。

其中,中部骨架为金属的棒型状结构,中部骨架的两端分别具有直径偏大的变径结构,即中部骨架为两端大于中部直径的大头结构。中部骨架的中部区域开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

串联筋骨为金属的棒型结构,串联筋骨的两端对应连接(一般为焊接)在两根中部骨架的中部,串联筋骨在中部骨架上的连接部位不应影响中部骨架中部的螺栓孔,中部骨架中部的螺栓孔轴向一般垂直于串联筋骨的轴向延伸,如此,两根中部骨架和一根串联筋骨组成工字型结构。

端部骨架为金属的耳板结构,其耳板数量视设计要求而定,耳板的底端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面积大于耳板的宽度和厚度尺寸,整体而言,端部骨架的根部为变径结构。

橡胶体为天然橡胶,该橡胶体的IRHD硬度为70±2度、扯断伸长率≥550%、冲击弹性≥50%、拉伸强度≥17Mpa、与钢板粘结剥离强度≥12KN/m、恒定压缩变形≤25%(22h/70℃/30%变形),橡胶体的其余性能应符合JT/T327-2016中的规定。前述橡胶体为弯曲的弧形结构,曲率半径视设计要求而在55~75mm范围内选择,例如55mm、60mm、65mm、70mm或75mm等,橡胶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结构,要求横截面的椭圆形短直径对应橡胶体的弯曲轨迹。

上述中部骨架、橡胶体和端部骨架的组合成型结构是,先将中部骨架、串联筋骨和端部骨架分别进行抛丸除锈;再将两根中部骨架由串联筋骨连接成工字型结构;然后将两根中部骨架和四副端部骨架摆放在成型模具内,并在成型模具的橡胶型腔内放入橡胶材料,使每一橡胶型腔内的橡胶材料包裹对应中部骨架的一端和一副端部骨架的根部;将橡胶硫化,使两根中部骨架、四根橡胶体和四副端部骨架以硫化方式整体组合成型,以此成型的整体结构中,两根橡胶体对应连接在一根中部骨架的两端、并向该中部骨架的同一侧弯曲,每根橡胶体在对应中部骨架的对应端外延弯曲的曲率半径如上所述,中部骨架中部的螺栓孔朝向与橡胶体的弯曲朝向对应,两副端部骨架对应处在同一根中部骨架两端的两根橡胶体的外端,每副端部骨架的连接耳结构裸露于橡胶体,整个弹性变形机构的侧视方向呈C型状、俯视方向呈工字型状。

上述弹性变形机构的每一根中部骨架中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金属结构的对应中部连接架,该中部连接架顺着弹性变形机构的开口朝向而延伸。上述弹性变形机构的每副端部骨架的连接耳结构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金属结构的对应端部连接架,该端部连接架顺着弹性变形机构的开口朝向而延伸。如此,前述两组中部连接架和四组端部连接架的延伸方向处在弹性变形机构的C型平面上。

上述弹性变形机构在伸缩装置中的装配应用结构是,以一个弹性变形机构对应相邻连续三根横梁为例详细解释说明。间隔排布的多根支承托梁上排布有若干根横梁,这些横梁中,除了边梁固定不动外,其余中梁均为滑动装配结构。弹性变形机构顺着支承托梁的排布方向而排布在对应横梁的底部,弹性变形机构通过两端的端部骨架所连接的端部连接架与间隔的两根横梁(即对应三根横梁中的边部两根)底面连接,即弹性变形机构每端的两组端部连接架均连接在同一根横梁的底面,基于端部连接架与弹性变形机构的C型平面的配合结构,端部连接架是朝着伸缩装置的对应横梁而竖向延伸的,端部连接架通常是直接连接固定(例如焊接)在对应横梁底面的;弹性变形机构通过每一根中部骨架所连接的中部连接架与对应的中间横梁(即对应三根横梁中的中间一根)底面连接,即弹性变形机构的两组中部连接架连接在同一根横梁的底面,基于中部连接架与弹性变形机构的C型平面的配合结构,中部连接架是朝着伸缩装置的对应横梁而竖向延伸的,中部连接架通常是直接连接固定(例如焊接)在对应横梁底面的;如此,弹性变形机构是以竖向方式装配在对应横梁底部的,当然,弹性变形机构的数量是很多的,它们在对应横梁底部的排布规则按既有排布规则即可;此外,若弹性变形机构处在伸缩装置的边部处并需要外延时,则该弹性变形机构一端端部骨架所连接的端部连接架与边梁旁侧的中梁连接,中部骨架中部所连接的中部连接架与边梁连接,外延端的橡胶体及端部骨架则通过过渡件与对应的桥梁或桥台连接。

上述说明了弹性变形机构在伸缩装置中以对应相邻连续三根横梁的装配应用结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变形机构亦可以在伸缩装置中对应相邻连续五根横梁、相邻连续七根横梁等,在这些对应的连续数量横梁中,边部的用作连接弹性变形机构的端部骨架、而最中间的则用作连接弹性变形机构的中部骨架。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中部骨架为三根、串联筋骨为两根、橡胶体为六根、端部骨架为六副,三根中部骨架由两根串联筋骨组合成王字型结构。

实施例6

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变形机构1包括一根中部骨架11、两副端部骨架13和一根橡胶体12。

其中,中部骨架11为金属的棒型状结构,中部骨架为通径结构。中部骨架11的中部区域开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

端部骨架13为金属的筒形结构,轴向具有盲孔,盲孔作为连接孔。端部骨架13的根部为大头的变径结构。

橡胶体12为天然橡胶,该橡胶体12的IRHD硬度为70±2度、扯断伸长率≥550%、冲击弹性≥50%、拉伸强度≥17Mpa、与钢板粘结剥离强度≥12KN/m、恒定压缩变形≤25%(22h/70℃/30%变形),橡胶体12的其余性能应符合JT/T327-2016中的规定。前述在中部骨架的两端弯曲外延,中部骨架每一端弯曲外延的橡胶体12为弯曲的弧形结构,曲率半径视设计要求而在55~75mm范围内选择,例如55mm、60mm、65mm、70mm或75mm等,橡胶体12的横截面呈方形结构。

上述中部骨架11、橡胶体12和端部骨架13的组合成型结构是,先将中部骨架11和端部骨架13分别进行抛丸除锈;再将一根中部骨架11和两副端部骨架13摆放在成型模具内,并在成型模具的橡胶型腔内放入橡胶材料,使模具的橡胶型腔内的橡胶材料包裹中部骨架11和每一副端部骨架13的根部,当然,中部骨架上的螺栓孔对应部位应预留;将橡胶硫化,使一根中部骨架11、一根橡胶体12和两副端部骨架13以硫化方式整体组合成型,以此成型的整体结构中,橡胶体12的两端分别从中部骨架11的两端向外弯曲延伸,中部骨架11每一端外延弯曲的橡胶体12的曲率半径如上所述,中部骨架11两端橡胶体的弯曲方向处在中部骨架11的同一侧弯曲,中部骨架11中部的螺栓孔朝向相背于橡胶体12的弯曲朝向,两副端部骨架13对应处在橡胶体12的两端,每副端部骨架13的连接孔外端裸露于橡胶体12,整个弹性变形机构1呈C型状。

参见图5所示,上述弹性变形机构1的中部骨架11中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金属结构的中部连接架14,该中部连接架14垂直于弹性变形机构1的开口朝向-即C型平面而延伸。上述弹性变形机构1的每副端部骨架13的连接孔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金属结构的端部连接架15,该端部连接架15垂直于弹性变形机构的开口朝向-即C型平面而延伸,端部连接架15的延伸方向与中部连接架14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前述中部连接架14和端部连接架1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弹性变形机构1的C型平面。

参见图6所示,上述弹性变形机构1在伸缩装置中的装配应用结构是,以一个弹性变形机构1对应相邻连续三根横梁为例详细解释说明。间隔排布的多根支承托梁2上排布有若干根横梁3,这些横梁3中,除了边梁固定不动外,其余中梁均为滑动装配结构。弹性变形机构1顺着支承托梁2的排布方向而排布在对应横梁3的底部,弹性变形机构1通过两端端部骨架13所连接的端部连接架15与间隔的两根横梁(即对应三根横梁中的边部两根)底面连接,基于端部连接架15与弹性变形机构1的C型平面的配合结构,端部连接架15是朝着伸缩装置的对应横梁而竖向延伸的,端部连接架15通常是直接连接固定(例如焊接)在对应横梁底面的;弹性变形机构1通过中部骨架11所连接的中部连接架14与对应的中间横梁(即对应三根横梁中的中间一根)底面连接,基于中部连接架14与弹性变形机构1的C型平面的配合结构,中部连接架14是朝着伸缩装置的对应横梁而竖向延伸的,中部连接架通常是直接连接固定(例如焊接)在对应横梁底面的;如此,弹性变形机构1是以水平方向-即平放方式装配在对应横梁3底部的,当然,弹性变形机构1的数量是很多的,它们在对应横梁底部的排布规则按既有排布规则即可;此外,若弹性变形机构处在伸缩装置的边部处并需要外延时,则该弹性变形机构一端端部骨架所连接的端部连接架与边梁旁侧的中梁连接,中部骨架中部所连接的中部连接架与边梁连接,外延端的橡胶体及端部骨架则通过过渡件与对应的桥梁或桥台连接。

上述说明了弹性变形机构在伸缩装置中以对应相邻连续三根横梁的装配应用结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变形机构亦可以在伸缩装置中对应相邻连续五根横梁、相邻连续七根横梁等,在这些对应的连续数量横梁中,边部的用作连接弹性变形机构的端部骨架、而最中间的则用作连接弹性变形机构的中部骨架。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和6的内容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同一伸缩装置中的弹性变形机构分为两种结构形态,第一种结构形态如同实施例1而为竖向装配结构,第二种结构形态如同实施例6而为平放装配结构。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