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074发布日期:2019-07-06 12:3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路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用地限制严格、石料缺乏地区的高填方路堤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对经济性和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地形地貌受限、结构物属性受限的地方,例如桥头高填方路基放坡受限的条件。上述情况如采用延伸桥梁段或采用重力式(衡重式)挡土墙收坡的方案必然会增加较大的投资,同时重力式(衡重式)挡土墙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因此为了降低投资,又能满足适用性并确保路基稳定性,高填方路堤结构的设计思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填方边坡设计工作中,具有可预制性、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造型美观等特点。

传统的加筋土挡墙是由墙面板、拉筋、拉接件、填料、基础和帽石等组成,其设计思路是将拉筋受到荷载竖向作用产生的锚固摩擦力直接传递到面板上,用来平衡荷载横向作用力,从而使填筑体形成一个紧固的整体。这样一来,力系直接作用在面板上,对面板整体性、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一旦面板损坏,整个结构物便失效,风险较大,国内已经出现公路加筋土挡墙工点破坏的情况。并且,该类加筋土挡墙单级高度一般不会太高。考虑到铁路车辆运行速度快、等效荷载大、振动加速度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有必要研究新型路堤结构用以适应并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

在工程实践中,用于房屋建筑基础的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整体刚度大,具有良好的抗弯和抗扭特性,其顶板和底板是结构提供抗弯能力的主要部位,腹板主要承受结构的弯曲剪应力以及扭转剪应力引起的主拉应力,并且箱型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此,可以将传统的箱型结构进一步改进为底板、顶板均具有外挑长度的新型结构,顶板上部填筑土体,形成铁路路堤的整体箱型结构。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此类路堤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均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以有效提高箱型结构的整体刚度,以有效满足铁路高填方路堤边坡的安全稳定性要求,同时解决路堤结构耐久性问题,减小地基差异沉降,适应地基承载力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沿路堤延伸方向连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箱型节段,各钢筋混凝土箱型节段由顶板、底板、两侧腹板整体浇筑而成,底板砂坐落在垫层上;所述顶板、底板的横向两端分别延伸出同侧腹板形成外挑结构,顶板上由下而上依次构筑基床底层、基床表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相较于普通填筑路堤,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不需放坡,节省用地。同时,相比于普通加筋土挡墙,在浸水条件下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且施工工艺更为简单、施工质量更易控制。普通加筋土挡墙在浸水区段水位变化和长期浸泡作用下不利于填料自身的稳定性,目前常用的加筋土挡墙依靠填料与筋带之间的摩擦作用保持路堤稳定,水位的变化及长期浸泡对填料与筋带间的摩擦性质有明显不利影响;而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主体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钢筋混凝土底板、腹板和顶板整体一体化浇筑,具有施工质量易控性和良好的耐久性。

二、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比普通加筋土挡墙路堤结构自重小,更易适应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在路堤填高较大的情况下,普通加筋土挡墙适应性差,且自重大;而箱型结构整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呈内部中空的框架结构,仅在上部存在有限高度的填料,故自重较小;同时,底板具有外挑长度,有助于减小结构底部压应力,更加适合在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工程使用。

三、相比于普通加筋土挡墙结构,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结构整体性强,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的整体抗弯刚度大,有利于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四、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是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整体抗压刚度大,自身压缩变形较小,有利于减小路堤的沉降变形,特别是在高路堤情况下优势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的横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基床底层11、基床表层12、沉降缝20、顶板21、底板22、腹板23、养护窗口24、爬梯25、砂垫层30、地面线D1、墙顶设计线D3、路肩设计线D4、涌水线D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包括沿路堤延伸方向连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箱型节段,各钢筋混凝土箱型节段由顶板21、底板22、两侧腹板23整体浇筑而成,底板22砂坐落在垫层30上;所述顶板21、底板22的横向两端分别延伸出同侧腹板23形成外挑结构,底板22和顶板21的宽度均超过两侧腹板23的间距。顶板21上由下而上依次构筑基床底层11、基床表层12。

参照图1,相较于普通填筑路堤,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不需放坡,节省用地。同时,相比于普通加筋土挡墙,在浸水条件下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且施工工艺更为简单、施工质量更易控制。钢筋混凝土箱型节段作为高填方路堤的主体,顶板21、底板22和腹板23整体一体化浇筑,具有施工质量易控性和良好的耐久性。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比普通加筋土挡墙路堤结构自重小,更易适应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箱型节段呈内部中空的框架结构,仅在上部存在有限高度的填料,故自重较小,同时底板22具有外挑长度,有助于减小结构底部压应力,更加适合在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工程使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的整体抗弯刚度大,结构整体抗压刚度大,自身压缩变形较小,有利于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特别是在高路堤情况下优势更加明显。

参照图1,所述两侧腹板23为等厚的竖直板。参照图2,所述钢筋混凝土箱型节段纵向两端设置端墙封闭,防止水、淤泥等进入箱体内部。相邻两钢筋混凝土箱型节段的端面之间设置沉降缝20。所述钢筋混凝土箱型节段于两侧腹板23上开设位于涌水线D5以上的养护窗口25,养护窗口25下方设置爬梯26。

本实用新型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是一种新型路堤结构。结构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有较好的耐久性能,箱体内部无填料,结构自重较小,易适应地基承载力要求,更加适合在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工程中使用;结构整体刚度大,调节地基差异沉降能力强;顶板上部填筑路堤土体。同时,结构整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可适于水位较高地区,具有良好的浸水区耐久性。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铁路高填方路堤箱型结构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