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节浅埋液压一体式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6627发布日期:2019-06-12 00:37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节浅埋液压一体式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柱,特别是一种双节浅埋液压一体式升降柱。



背景技术:

升降柱又称为防冲撞路桩,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现有技术中的液压式升降柱以液压油作为驱动介质,通过外置的液压动力单元驱动柱体升降,导致油管铺设维修养护和更换不便,统一一组升降柱接入一组液压动力单元的油管口压力不均,影响控制和使用,内置的液压动力单元油泵与液压缸为一体结构,同时仅以一节式的柱体结构,导致所需的安装深度较高,在无法深挖的地面安装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节浅埋液压一体式升降柱,采用双节套合导向的内外筒体组成升降柱体,可完全嵌入至表面平齐,并以内置侧装的独立油泵,省却油管安装,并减小预埋深度,解决地面无法深挖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双节浅埋液压一体式升降柱,包括外箱,所述外箱体内设有架体,所述架体内设有柱体,所述柱体内设有液压缸,其中,所述架体包括顶板、底板和若干支撑管,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顶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油泵和若干垫块,所述油泵的油管经支撑管外部与液压泵相连;

所述柱体包括套合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顶部设有第二盖板、内壁上设有支撑板、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端部与支撑板相连,所述外筒置于通孔内,且顶部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凸台上表面形状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滑槽,所述外筒内壁上设有与滑槽对应设置的凸条,所述外筒底部设有与垫块对应设置的挡圈;所述外筒外部设有若干铆接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设有与支撑管外壁滑动配合的弧形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紧凑、设计合理、使用装配方便,(1)采用内置侧装的独立油泵为液压缸供油,以垫块和挡圈支撑限位,避免压住油管,既省却了外接油管铺设,无需外接液压系统,避免了一组液压系统油管分头太多导致压力不统一的问题,使安装维修更简便,又避免采用与液压缸一体的油泵,有效减小了预埋深度;(2)内置的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带动内筒上升时,第一凸台顶起第二凸台,拉动外筒上升,以套和的内筒、外筒这种双节结构,下降时,第二盖板可完全嵌入至表面平齐,并在滑槽与凸条、导向件与支撑管的滑动配合下,保证升降运行稳定,有效减小了预埋深度;当拦截高度在60cm及以下时,安装深度可达50cm以下,解决了地面无法深挖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省略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升状态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完全下降状态结构图。

(图中,外箱1,架体2,柱体3,液压缸4,顶板5、底板6,支撑管7,第一盖板8,通孔9,垫块10,第一环槽11,第一凸环12,内筒13和外筒14,第二盖板15,支撑板16、第一凸台17,第二环槽18,第二凸台19,挡圈20,滑槽21,凸条22,第三环槽23,第二凸环24,防滑花纹25,导向件26,弧形凹口27,液压杆28,油管29,油泵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双节浅埋液压一体式升降柱,包括外箱1,所述外箱1体内设有架体2,所述架体2内设有柱体3,所述柱体3内设有液压缸4,其中,所述架体2包括顶板5、底板6和若干支撑管7,所述顶板5上设有第一盖板8,所述第一盖板8和顶板5上均设有通孔9,所述底板6上设有油泵30和若干垫块10,所述油泵30的油管29经支撑管7外部与液压泵相连;油泵30通过L形支架与底板6铆接固定,油泵30可采用TP66S2PEN油泵30,该油泵30可远程控制;

所述顶板5上设有第一环槽11,所述第一盖板8上设有与第一环槽11形状配合的第一凸环12,且与顶板5铆接固定;通过第一凸环12嵌入第一环槽11,第一盖板8方便铆接时对孔安装。

所述柱体3包括套合的内筒13和外筒14,所述内筒13顶部设有第二盖板15、内壁上设有支撑板16、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17,所述液压缸4的液压杆28端部与支撑板16相连,所支撑板16呈十字形结构;支撑板16通过焊接与内筒13相连,第一盖板8与内筒13,液压杆28与支撑板16通过铆接连接,采用十字形结构不仅支撑稳定,且便于铆接安装;

所述外筒14上设有第二环槽18,所述第二环槽18内壁与第二盖板15外壁形状配合;采用第二环槽18,使内筒13下降时第二挡圈20可嵌入第一环槽11内,形成限位,保证支撑稳定;

所述外筒14置于通孔9内,且顶部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凸台17上表面形状配合的第二凸台19,所述第一凸台17外壁呈锥形面结构;采用锥形面结构,使第一凸台17和第二凸台19具有更多的接触面积,提高联动升降的可靠性;所述外筒14底部设有与垫块10对应设置的挡圈20;挡圈20与外筒14焊接固定,用于外筒14至底时以垫块10形成支撑,避免外筒14下降时压住油管29;

所述第一凸台17上设有滑槽21,所述外筒14内壁上设有与滑槽21对应设置的凸条22;采用滑槽21和凸条22滑动配合导向,提高升降导向稳定性;

所述第一盖板8上设有第三环槽23,所述外筒14顶部外壁上设有与第三环槽23形状配合的第二凸环24;采用第三环槽23,使外筒14下降时第二凸环24可嵌入第三环槽23内,形成限位,保证支撑稳定。

所述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15表面均设有防滑花纹25;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15与地面平齐,利用印制或一体式成型的防滑花纹25可防止行人经过滑倒,且更美观,以内陷的花纹更好,还方便适应热胀冷缩变形性;所述外筒14外部设有若干铆接的导向件26,所述导向件26上设有与支撑管7外壁滑动配合的弧形凹口27。通过弧形凹口27与支撑管7外壁导向配合,提高升降的运行的稳定性;

将外箱1预埋于地下,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15与地面平齐,内置的液压缸4通过液压杆28带动内筒13上升时,第一凸台17顶起第二凸台19,拉动外筒14上升,以套和的内筒13、外筒14这种双节结构,下降时,第二盖板15可完全嵌入至表面平齐,并在滑槽21与凸条22、导向件26与支撑管7的滑动配合下,保证升降运行稳定,有效减小了预埋深度;采用内置侧装的独立油泵30为液压缸4供油,以垫块10和挡圈20支撑限位,避免压住油管29,既省却了外接油管29铺设,无需外接液压系统,避免了一组液压系统油管29分头太多导致压力不统一的问题,使安装维修更简便,又避免采用与液压缸4一体的油泵30,有效减小了预埋深度;当拦截高度在60cm及以下时,安装深度可达50cm以下,解决了地面无法深挖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