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路沿石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9724发布日期:2019-05-17 20:56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简易路沿石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物中路沿石用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路沿石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路沿石通常是用石材或混凝土成型的长方形条状物体,用于各种道路的分隔、分界使用。其重量较大,施工人员徒手搬运耗时费力,容易受伤。

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也有对应研究及产品,如CN107354850A、CN207176459U、CN207498788U,或手工搬运,或结合推车使用,基本都是通过夹钳夹持住路沿石,在夹钳的两个夹钳臂的尾端分别连接传力装置,如铰接刚性杠杆或固定连接绳索,两传力装置的上端再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提拉动作,使力通过两传力装置分别传递给夹钳的尾端并促使其合拢,而夹钳的前端因夹持有路沿石不能进一步合拢,在反作用力和提拉力的作用下两传力装置始终保持传递给夹钳的尾端合拢的力,使夹钳的前端能夹紧路沿石并被提拉起来,从而实现搬运目的。但现有的传力装置与夹钳连接方式的传力效果有待进一步优化,避免对路沿石夹持不稳,以及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路沿石搬运装置,取得力的传递效果更好,对路沿石的夹持更可靠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简易路沿石搬运装置,包括提握主杆,所述提握主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夹钳,所述夹钳包括相互铰接的两夹钳臂,所述夹钳臂的前段为夹持工作段,后段为施力段;所述施力段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还包括柔性绳索圈,所述柔性绳索圈同时套住两连接孔且在两连接孔内均可滑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穿过夹钳两施力段尾端的连接孔的柔性绳索圈作为中间传力机构,在柔性绳索圈上提供一提拉力(可选择非两连接孔之间的柔性绳索圈段任意位置),在提拉过程中,整个柔性绳索圈以提拉着力点、夹钳两施力段尾端的连接孔着力并绷紧呈三角形状,夹钳相对柔性绳索圈是可滑动的,自然将提拉着力点调整到两连接孔的中垂线上,柔性绳索圈进一步驱使夹钳两施力段相向滑动靠拢,因为柔性绳索圈绷紧呈三角形状,提拉力提供给夹钳两施力段相向靠拢方向的分力大大增加,而这个方向的分力正是保证对路沿石的稳定可靠夹持所需的有益分力,优化了力的传递效果,在相同提拉力下对路沿石的夹持更可靠,避免了夹持搬运过程中滑脱的安全隐患。

实施时,在柔性绳索圈上提供一提拉力,可以是直接手工提拉绳索圈,也可以是将柔性绳索圈套在现有技术中的提环上配合手工提拉,或是套在搬运推车的横杆上结合杠杆提供提拉力,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两夹钳臂通过回转轴相互铰接,所述施力段远离回转轴的一端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端之间连接有驱动段,所述开口部及驱动段围成的内腔形成为所述连接孔,所述驱动段与所述回转轴平行以使柔性绳索圈可以呈与回转轴垂直的直线形式穿过夹钳的两连接孔。

这样,是为了柔性绳索圈呈与回转轴垂直的直线形式穿过夹钳的两连接孔,使有益分力直接形成并作用于使夹钳的两施力段合拢方向,减少传递过程中力的损耗。

进一步地,所述施力段、开口部和驱动段为一体结构,驱动段朝向连接孔的一侧呈圆弧形。

这样,夹钳的制造简单,也可以利用现有的夹钳改制,按设定方向在施力段的尾端钻削加工连接孔即可,然后将形成的驱动段朝向连接孔的一侧打磨成圆弧形,保证与柔性绳索圈接触的位置没有尖锐棱边,避免了柔性绳索圈的局部磨损,减低局部损耗,有效延长柔性绳索圈的使用寿命。

可选择地,所述驱动段包括销轴和轴套,所述销轴穿过所述开口部的两侧翼以将开口部的开口端连接,所述轴套设于两侧翼之间并可转动套在所述销轴上,所述轴套的长度略小于两侧翼之间的宽度。

这样,使柔性绳索圈驱使夹钳两施力段相向滑动靠拢时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一步优化力的传递效果,也更好地防止柔性绳索圈磨损,只是需增加一定制造成本。轴套的长度略小于两侧翼之间的宽度可保证转动效果同时避免柔性绳索圈绷紧时卡入轴套与侧翼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夹钳的两施力段之间连接有螺旋拉簧以在夹钳夹持路沿石并施力之前提供一个预夹紧力。

这样,使用时,先掰开夹钳的夹持工作段,夹持住路沿石,对应的施力段之间的螺旋拉簧被拉伸,提供一个预夹紧力,就可使夹钳在路沿石上保持一个提拉之前的预夹紧姿态,便于提拉,而不是在提拉之前,夹钳的姿态是自由的,给提拉操作带来不便,避免了提拉之后,夹钳的夹持姿态不是设计夹持姿态(通常为竖直状态)的问题;特别地,因夹钳已经预夹紧在路沿石上,提拉时产生的有益分力立刻就作用在了路沿石上,提高了传力的及时性,保证路沿石的即时提升,避免了提拉动作过快时,有益分力还未通过夹钳臂传递到路沿石上、还没夹紧路沿石,夹钳就被提升至其夹持工作段高出路沿石的情况发生,也避免了这种意外情况带来的安全隐患。实施时,螺旋拉簧也可以设在夹钳的两夹持工作段之间,达到同样功效,但夹持工作段常与路沿石接触,设置于该位置相对容易被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夹钳的两夹持工作段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防滑槽。

这样,增加夹持时的摩擦力,避免滑脱。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槽设在橡胶垫上,所述橡胶垫与对应的夹持工作段连接。

这样,通过橡胶垫提供一定的变形量,使夹持贴合面积更大,保证面接触,避免点、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夹钳通过柔性绳索圈与提拉环连接,所述柔性绳索圈也套住所述提拉环并可相对其滑动。

这样,通过提拉环提供提拉力,无需直接手工提拉绳索圈,舒适性更好,并且提拉环与柔性绳索圈接触占用的绳段更短,柔性绳索圈绷紧成的三角形所能提供的有益分力相对更大;特别地,柔性绳索圈相对夹钳和提拉环都可滑动,每次使用时,柔性绳索圈绷紧呈三角形状时的三个着力点相对于柔性绳索圈来说是随机的,不会每次使用都着力于柔性绳索圈上的相同绳段,有效减少柔性绳索圈的磨损,进一步保证柔性绳索圈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提拉环由光圆钢筋弯形而成并具有便于握持的直线段,还具有与所述直线段相对的V形段,所述直线段包覆有橡胶握把。

这样,具有工作功能定位,直线段用于握持,V形段为向柔性绳索圈提供提拉力的着力部位,方便操作;特别地,柔性绳索圈绕过并连接的是光圆钢筋弯形而成的V形段,提拉环与柔性绳索圈接触的位置就没有任何的尖锐棱边,防止柔性绳索圈接触位置局部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穿过夹钳两施力段尾端的连接孔的柔性绳索圈作为中间传力机构,在柔性绳索圈上提供一提拉力并提拉,柔性绳索圈驱使夹钳两施力段相向滑动靠拢,又因为柔性绳索圈绷紧呈三角形状,提拉力提供给夹钳两施力段相向靠拢方向的分力大大增加,优化了力的传递效果,在相同提拉力下对路沿石的夹持更可靠,避免了夹持搬运过程中滑脱的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绳索圈为易损件,但通过与提拉环的可滑动连接、各连接位置的合理处理,使柔性绳索圈的使用寿命有效延长。

3、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拉簧的设置,便于保证夹持姿态并进一步保证提拉的操作方便和提拉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具体实施例一的简易路沿石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左视图;

图3-具体实施例二的简易路沿石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左视图;

其中,提拉环1,直线段11,V形段12,橡胶握把13,夹钳2,夹持工作段21,施力段22,开口部23,侧翼231,驱动段24,销轴241,轴套242,连接孔25,回转轴26,螺旋拉簧27,橡胶垫28,防滑槽29,柔性绳索圈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具体实施例一的简易路沿石搬运装置,包括夹钳2,所述夹钳2包括两夹钳臂,所述两夹钳臂通过回转轴26相互铰接,所述夹钳臂的前段为夹持工作段21,后段为施力段22;所述施力段22远离回转轴26的一端具有开口部23,所述开口部23的开口端之间连接有驱动段24,所述驱动段24与所述回转轴26平行,开口部23及驱动段24围成的内腔形成连接孔25,所述夹持工作段21、施力段22、开口部23和驱动段24为一体结构,驱动段24朝向连接孔25的一侧打磨成圆弧形;还包括柔性绳索圈3,所述柔性绳索圈3为柔性绳索同时穿过夹钳2两施力段22的连接孔25后自身再连接成的封闭绳圈,柔性绳索圈3同时套住两连接孔25且在两连接孔25内均可滑动,即夹钳2相对于柔性绳索圈3可滑动;所述柔性绳索圈3同时还可滑动套住提拉环1以便作为提拉着力点,即通过柔性绳索圈3将夹钳2与提拉环1连接,所述提拉环1由光圆钢筋弯形而成并具有便于握持的直线段11,还具有与所述直线段11相对的V形段12,所述直线段11包覆有橡胶握把13以便于握持。

其中,所述夹钳2的两施力段22之间连接有螺旋拉簧27以在夹钳2夹持路沿石并被提拉之前提供一个对路沿石的预夹紧力。所述夹钳2的两夹持工作段21相对的面上分别连接有橡胶垫28,两橡胶垫28的用于夹持接触路沿石的面上设有防滑槽29。

本简易路沿石搬运装置使用时,将夹钳2掰开,夹持住路沿石,因螺旋拉簧27提供的预夹紧力,使夹钳2预夹紧在路沿石上并保持竖向姿态,这样方便从提拉环1施力向上提拉,并且提拉动作可相对较快,因为夹钳2已经预夹紧在路沿石上,提拉时产生的夹持分力立刻就作用于路沿石,传力及时,可避免拉脱;提拉施力过程中,柔性绳索圈3以提拉环1的V形段12、夹钳2的两连接孔25着力并绷紧呈三角形状,柔性绳索圈3作用于驱动段24并驱使夹钳2两施力段22相向滑动靠拢,因为柔性绳索圈3绷紧呈三角形状,通过提拉力提供给夹钳2两施力段22相向靠拢方向的分力大大增加,而这个方向的分力正是保证对路沿石的稳定可靠夹持所需的有益分力,这样就优化了力的传递效果,在相同提拉力下对路沿石的夹持更可靠,避免了夹持搬运过程中滑脱的安全隐患。虽然柔性绳索圈3是本装置中的易损件,但通过其相对提拉环1、夹钳2均可滑动,使着力段是随机的,不会每次使用都着力于柔性绳索圈3上的相同绳段,光圆钢筋弯形而成的V形段12与柔性绳索圈3接触的位置也没有任何的尖锐棱边,避免了柔性绳索圈3的局部磨损,减低局部损耗,有效延长柔性绳索圈3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驱动段24为可转动连接在施力段22的开口部23的开口端之间,所述夹持工作段21、施力段22和开口部23为一体结构,驱动段24包括销轴241和轴套242,所述销轴241穿过所述开口部23的两侧翼231以将开口部23的开口端连接,所述轴套242设于两侧翼231之间并可转动套在所述销轴241上,所述轴套242的长度略小于两侧翼231之间的宽度。这样,使柔性绳索圈3驱使夹钳2两施力段22相向滑动靠拢时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一步优化力的传递效果,也更好地防止柔性绳索圈3磨损,只是需增加一定制造成本。轴套242的长度略小于两侧翼231之间的宽度可保证转动效果同时避免柔性绳索圈3绷紧时卡入轴套242与侧翼231之间的间隙。

实施时,螺旋拉簧27可以由其它能提供拉力的构件替换。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例的夹钳2通过柔性绳索圈3连接了提拉环1来提供提拉力,实施使用时,也可以将夹钳2通过柔性绳索圈3连接到其它手工或杠杆式搬运推车的横杆上使用,优化力的传递效果。

另外,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构成柔性绳索圈3的柔性绳索穿过夹钳2的两连接孔25后,也可以是将其两端头固定连接于提拉环1上,不管其两端头是否相互连接,上述这种情况,同样应视为是形成了所述的柔性绳索圈3的绳圈形状,在提拉时同样能取得使力的传递更优的效果,只是对应损失了绷紧时柔性绳索圈3与夹钳2的接触绳段随机,避免局部磨损的优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