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078发布日期:2019-07-06 12:3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交通,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



背景技术:

在轨道安装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轨距垫对轨道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现有轨道交通中所使用的轨距垫刚性大,列车运行中钢轨的震动通过轨距块传递给弹条,与弹条震动叠加后经常会使弹条断裂,从而使扣件系统丧失扣压力,造成列车运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以有效削弱钢轨传递给扣件系统的有害震动频率,延长扣件系统的使用寿命,避免其弹条发生断裂,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包括轨距垫主体,横断面上与钢轨接触的内表面呈L型,其特征是:所述轨距垫主体的内表面上固定设置弹性阻尼层,弹性阻尼层横断面呈L型,其底面与轨距垫主体内表面紧密贴合,且在两者之间设置定位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轨距垫内表面上覆盖设置弹性阻尼层与轨道直接接触,弹性阻尼层能够吸收轨道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轨距垫的震动,有效削弱钢轨传递给扣件系统的有害震动频率,延长扣件系统的使用寿命,避免其弹条发生断裂,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十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实施例1的横断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实施例1中轨距垫主体的纵断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实施例2中轨距垫主体的纵断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实施例2的横断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实施例3的横断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实施例3中轨距垫主体的纵断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实施例4中轨距垫主体的纵断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实施例4的横断面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轨距垫主体1、燕尾槽11、L型定位槽12、定位孔13、宽定位槽14、弹性阻尼层2、燕尾榫21、L型定位榫22、定位销23、宽定位凸台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包括轨距垫主体1,横断面上与钢轨接触的内表面呈L型。所述轨距垫主体1的内表面上固定设置弹性阻尼层2,弹性阻尼层2横断面呈L型,其底面与轨距垫主体1内表面紧密贴合,且在两者之间设置定位连接结构。弹性阻尼层2与轨道直接接触,能够吸收轨道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轨距垫的震动,有效削弱钢轨传递给扣件系统的有害震动频率,延长扣件系统的使用寿命,避免其弹条发生断裂,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参照图3和图4示出的实施例1,所述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在轨距垫主体1内表面上竖向、纵向间隔设置的燕尾槽11,以及对应设置在弹性阻尼层2底面上的燕尾榫21,各燕尾榫21卡入对应的燕尾槽11内,轨距垫主体1与弹性阻尼层2卡接连接为一体。

参照图5和图6示出的实施例2,所述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在轨距垫主体1内表面上纵向间隔设置的L型定位槽12,以及对应设置在弹性阻尼层2底面上的L型定位榫22,轨距垫主体1内表面与弹性阻尼层2底面粘结为一体。

参照图7和图8示出的实施例3,所述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在轨距垫主体1内表面上竖向、纵向间隔设置的定位孔13,以及对应设置在弹性阻尼层2底面上的定位销23,各定位销23插入对应的定位孔13内,且与之紧配合连接。

参照图9和图10,所述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在轨距垫主体1内表面上的宽定位槽14,以及对应设置在弹性阻尼层2底面上的宽定位凸台24,轨距垫主体1内表面与弹性阻尼层2底面粘结为一体。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轨距垫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