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透水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3757发布日期:2019-06-13 11: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垫层(1)、透水底基层、渗水基层和面层,所述垫层(1)设置在湿陷性黄土层上表面,所述垫层(1)为轻量土垫层,所述渗水基层包括第一透水混凝土层(4)和水泥砂浆层(5)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面层为透水砖层(6)或混凝土层(7),所述轻量土垫层中设置有棉杆纤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底基层为砂砾层(2),所述砂砾层(2)的厚度为15cm~20c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底基层为碎石层(3),所述碎石层(3)为级配碎石层,所述碎石层(3)的厚度为15cm~20c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底基层由砂砾层(2)和碎石层(3)组成,所述砂砾层(2)的厚度为15cm~20cm,所述碎石层(3)的厚度为15cm~20cm。

5.按照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砾层(2)为天然砂砾层或级配砂砾层。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水混凝土层(4)为C20透水混凝土、C25透水混凝土或者C30透水混凝土。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层(6)为混凝土透水砖或矿渣透水砖。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7)为沥青混凝土层或第二透水混凝土层,所述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cm~6cm,所述第二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cm~8cm。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水混凝土层为C25透水混凝土或C30透水混凝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