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桥的支撑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169发布日期:2019-07-06 12:31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人行天桥的支撑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行天桥,特别是涉及一种人行天桥的支撑底座。



背景技术:

人行天桥又称人行立交桥,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和行人稠密的地段,或者交叉口、广场和铁路上面,人行天桥只允许行人通过,用于避免车流和人流平面相交时的冲突,保障人们安全的穿越,提高车速,减少交通事故,人行天桥早我国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只是限于行人穿越道路的一种交通设施,随着我国交通的发展,人行天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将人与机动车辆分流,有利于车速的提高,减少道路通行压力和减少交通事故,行人过街更加安全方便,在天桥设计方面,越来越注重于周围环境的协调,因此,天桥也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天桥在现代社会中处理单纯的交通功能外,还为社会创造出了多功能多层次的公共空间,但是目前的人行天桥的支撑底座的在加固方面不够完善,当发生意外碰撞时容易受损甚至是引起桥面坍塌,而且目前的支撑底座的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发生意外碰撞时不易受损的人行天桥的支撑底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人行天桥的支撑底座,它包括中心柱、保护层、固定组件和防撞组件;保护层同轴布置于中心柱外;防碰撞组件设置于保护层的下部;固定组件沿径向布置,内端与中心柱相连、外端与保护层相连。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它还包括同轴设置于中心柱与保护层之间的混凝土层和防水层,混凝土层浇注于中心柱外,防水层包覆于混凝土层外,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形成便于排水的空腔。

为了提高支撑效果,在所述混凝土层的顶端设有顶块,顶块上固接有承托板,承托板的上表面与人行天桥的桥面相连。

为了防止桥面积水,在所述空腔内设有沿轴向布置的排水管,排水管的顶端与人行天桥桥面上的排水孔连通、底端与下水道连通。

作为优选,使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固定杆和固定头;固定块的内端面为圆弧面、与所述中心柱的外壁相连,固定头的内端面为圆弧面、与所述保护层的外壁相连,固定杆贯穿保护层连接于固定头和固定块之间。

为了提高连接可靠性,使所述固定组件有多个,关于所述中心柱呈环形阵列布置,同一高度面上的固定头外连接有固定环。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所述保护层包括外壳、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矩形柱;外壳包括外壁和设置于外壁底部的隔板,外壁的上部为直径向上递增的圆锥段、下部为圆柱段,隔板固接于圆柱段下;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固接于外壁的圆柱段内,矩形柱连接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固定壁、上滑道、下滑道、弹性构件和活动壁;固定壁的上端连接于所述隔板下、下端与地面相连,上滑道设置于所述隔板下,上滑道的内端与固定壁相连,下滑道的内端与固定壁相连,上滑道和下滑道内均设有用于与活动壁相连的滑块,弹性构件连接于固定壁和活动壁之间。

作为优选,使所述弹性构件为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弹簧,弹性构件有多个,各弹性构件的内端均与所述固定壁相连、外端与所述活动壁相连。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保护层的外壁上部设有照明灯,外壁下部设有座椅。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在中心柱外设置有保护层,在使用时保护层和中心柱的顶端均与人行天桥的桥面接触,能够有效的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支撑敲过;同时保护层设置于中心柱外,能够防止发生意外时外力直接作用于中心柱上,避免出现中心柱受损而引起的桥面坍塌;并且在保护层的下部设置有防撞组件能够降低碰撞发生时保护层受损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极大的降低了桥面坍塌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段支撑底座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防撞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活动壁、滑块与上滑道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图示序号:

1—中心柱;

2—混凝土层;

3—防水层;

4—保护层,41—外壳,411—固定壁、412—隔板,42—上固定板,43—下固定板,44—矩形柱;

5—固定组件,51—固定块,52—固定杆,53—固定头,54—固定环;

6—防撞组件,61—固定壁,62—上滑道,63—下滑道,64-弹性构件,65-活动壁,66-滑块;

7-排水管;

8-照明灯;

9-座椅,91-固定条;

A-桥面,B-下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支撑底座支撑于人行天桥的桥面A下,该支撑底座包括中心柱1、混凝土层2、防水层3、保护层4、固定组件5和防撞组件6。

中心柱1为圆柱型柱体,其底端固接于底面上、顶端固接于桥面下;混凝土层2浇注于中心柱外可以加强稳固性,并在混凝土层2外包覆有防水层3使得混凝土层不会被水浸泡,防止混凝土层损坏,提高混凝土层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保证对于中心柱的保护效果。同时在混凝土层2的顶部固定有顶块,顶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托板,顶块和承托板用于桥面的承托,以提高支撑效果。

保护层4包括外壳41、上固定板42、下固定板43和矩形柱44。外壳41包括固定壁411和隔板412,固定壁的上部为直径向上递增的圆锥段、下部为圆柱段,隔板固接于圆柱段下,防撞组件6装配于隔板下。上固定板42和下固定板43均固接于固定壁的圆柱段内,矩形柱44连接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以加强保护层的强度和整体性,提高防护效果。保护层4通过固定组件5连接于中心柱1外,在外壳的内壁与防水层之间形成了空腔,空腔内设有排水管7,排水管7的上端与桥面A上的排水孔连通、下端与下水道B连通,从而让桥面上表面雨水从排水管排出到下水道保证排水的及时性防止出现桥面积水。

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块51、固定杆52和固定头53;固定块的内端面为圆弧面、与中心柱的外壁相连,固定头的内端面为圆弧面、与保护层外壳的外壁相连,固定杆的内端与固定块相连、外端贯穿混凝土层、防水层和保护层后与固定头相连;固定组件有多个,关于中心柱呈环形阵列布置,同一高度面上的固定头外连接有固定环54从而加强各固定组件之间的整体性。

如图2所示,防撞组件6包括固定壁61、上滑道62、下滑道63、弹性构件64和活动壁65;固定壁的上端连接于隔板下、下端与地面相连,上滑道设置于隔板下,上滑道的内端与固定壁相连,下滑道的内端与固定壁相连,上滑道和下滑道内均设有用于与活动壁相连的滑块66,弹性构件64为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弹簧,弹性构件有多个,各弹性构件的内端均与固定壁相连、外端与活动壁65相连。当外物撞击活动壁时,活动壁能够沿上滑道和下滑道向内移动,移动过程中压缩弹簧,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作用在固定壁上的力,从而达到防撞的目的。能够降低碰撞发生时保护层受损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极大的降低了桥面坍塌的可能性。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功能的多元化,便于城市发展,在保护层的外表面安装有照明灯8,照明灯正下方的保护层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座椅9,照明灯为底座区域提供夜间照明,座椅可以为行人提供休息的地方,使得行人在行走感到疲惫的时候可以坐下来补充体力,从而达到了为行人提供休息地方的目的;并且在座椅9的上表面两侧安装有扶手,座椅上包覆有带纹路的软垫,座椅靠近地面位置设置有脚板,座椅上设有固定条91,座椅通过固定条连接在保护层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和保护层的设置,使得中心柱能更加稳固的支撑起桥面,防止了外力或者自然因素造成的危害使得桥面坍塌,从而达到了更加稳固的支撑起桥面的目的;通过排水管的设置,使桥面上表面的雨水能通过排水孔流向排水管,排水管直接排入下水道,使得桥面不会有雨水的囤积,从而达到了排水的目的;通过混凝土层的设置可以加强底座的稳固性,通过座椅的设置可以为行人提供休息的地方,使得行人在行走感到疲惫的时候可以坐下来补充体力,从而达到了为行人提供休憩的目的,通过防撞组件的设置,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活动壁沿上滑道和下滑道进行滑动,再通过弹簧的作用进行缓冲,使得外力的作用力减少,从而达到了防撞的目的,能够降低碰撞发生时保护层受损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极大的降低了桥面坍塌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