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一体式排水路缘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4941发布日期:2019-11-05 23:3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一体式排水路缘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一体式排水路缘石。



背景技术:

雨天道路积水会造成路面湿滑,现有沥青混凝土道路排水主要依靠路面坡度引导路面水流排入两侧雨水口。采用水泥混凝土或大理石材质实心平石,通过道路纵横坡度收集路表雨水,沿平石坡度导流至雨水口,能较好解决一般道路表面积水,但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中的渗流水无法到达路表,积水长时间积蓄,孔隙水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破坏,将直接导致路面的损坏。同时现有路缘石一般都为分体式,分为侧石、平石,在相互拼接时拼接不方便,耗力大,路缘石本身蓄水能力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透水一体式排水路缘石,来解决侧、平石施工速度慢,路面排水效率低,沥青路面层间水无法及时排出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透水一体式排水路缘石包括路缘石本体,所述路缘石本体由侧石与平石通过预制混凝土材料一体浇筑成型,且所述路缘石本体的截面为L型;所述路缘石本体包括耐磨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所述耐磨混凝土层位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内设有排水槽并贯穿整个透水混凝土层,所述耐磨混凝土层上设有若干个渗流孔道,且所述渗流孔道向下延伸至所述排水槽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渗流孔道沿所述路缘石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呈等均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渗流孔道的截面为半椭圆形,渗流孔道的开口朝向于路面的侧边,且开口所在的端面与路缘石本体的侧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渗流孔道内填充有透水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槽沿所述路缘石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路缘石本体的正中心底部,排水槽所在的底部贯穿路缘石本体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槽的截面为矩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耐磨混凝土层的截面为L型,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截面为矩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路缘石本体的侧石位于平石的一侧,且所述侧石的高度高于所述平石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体式排水路缘石可大大加快施工速度,减少劳动力投入;渗流孔道可辅助加快路面排水效率,同时渗流孔道内填充的透水混凝土可有效防止排水槽堵塞,减少维护成本;路面排水系统不能及时排出沥青层间水时,发挥道路两侧路缘石的排水作用,避免层间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增强道路的通行安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路缘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路缘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路缘石的断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路缘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路缘石本体;2、路面;3、水泥混凝土坐浆;4、人行道;11、侧石;12、平石;13、耐磨混凝土层;14、透水混凝土层;13-1、渗流孔道;13-2、开口;14-1、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4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本实用新型包括路缘石本体1,路缘石本体1由侧石11与平石12通过预制混凝土材料一体浇筑成型,且路缘石本体1的截面为L型,解决了现有的路缘石分体式的侧石、平石在相互拼接时拼接不方便,耗力大,施工速度慢的问题;路缘石本体1包括耐磨混凝土层13、透水混凝土层14,耐磨混凝土层13位于透水混凝土层14的上方;透水混凝土层14内设有排水槽14-1并贯穿整个透水混凝土层14,耐磨混凝土层13上设有若干个渗流孔道13-1,且渗流孔道13-1向下延伸至排水槽14-1上端,该渗流孔道13-1贯穿高度方向上所在的耐磨混凝土层13;因路缘石是位于道路两侧处,雨天时,雨水沿道路坡度导流至路缘石本体1的平石12处,位于平石12顶面处的雨水通过渗流孔道13-1渗入至排水槽14-1内,朝向于路面2侧边的渗流孔道13-1开口13-2是用于渗流道路的沥青层间水的排出,且排出的雨水通过渗流孔道13-1渗入至排水槽14-1内,能有效的及时将道路上的雨水排出,避免层间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增强道路的通行安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若干渗流孔道13-1沿路缘石本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呈等均分布;渗流孔道13-1的截面为半椭圆形,渗流孔道13-1的开口13-2朝向于路面2的侧边,且开口13-2所在的端面与路缘石本体1的侧面平齐;这样的排布结构即有利于将平石12顶面处的雨水通过渗流孔道13-1渗入至排水槽14-1内,又能渗流道路的沥青层间水的排出,且排出的雨水通过渗流孔道13-1渗入至排水槽14-1内。上述的路面2为优选为沥青路面。

渗流孔道13-1内填充有透水混凝土,填充了透水混凝土使得流入到渗流孔道13-1时的雨水中的杂质不易流入到渗流孔道13-1中,防止杂质混入并流入到排水槽14-1中堵塞情况的发生,可有效防止排水槽堵塞,减少维护成本。

排水槽14-1沿路缘石本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这样便于将排水槽14-1内的雨水顺利排入到道路上所安装的雨水井内,且排水槽14-1位于路缘石本体1的正中心底部,这样使得路缘石本体1的平石12在受到汽车行驶载荷时,整个路缘石本体1的承受载荷力更为均匀;排水槽14-1所在的底部贯穿路缘石本体1的底部。

为了便于加工及美观,排水槽14-1的截面为矩形状。

耐磨混凝土层13的截面为L型,该耐磨混凝土层13所设有渗流孔道13-1的该端面与路面平齐,耐磨混凝土层13所在的侧石11的该端面与人行道4平齐,因此能增强整个路缘石的强度;透水混凝土层14的截面为矩形状,该透水混凝土层14的上端面与耐磨混凝土层13的底面融为一体,下端面与水泥混凝土坐浆的上端面相接触,两侧面分别与路面的侧面及水泥混凝土坐浆的侧面相接触,因此能使整个路缘石的透水性能大大增强。

路缘石本体1的侧石11位于平石12的一侧,且侧石11的高度高于平石12的高度,从而等同于现有路缘石分体式的侧石、平石的功能。

路缘石本体1安装在水泥混凝土坐浆5上,其路缘石本体1的侧石11外端面与人行道4相接触,且侧石11的顶面与人行道4的顶面平齐,路缘石本体1的平石12外端面与路面3相接触,且平石12的顶面与路面3的顶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