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浮置板用隔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2942发布日期:2019-05-31 20:3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浮置板用隔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减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浮置板用隔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钢弹簧隔振器其原理均为通过弹簧与阻尼器的并联使用达到支撑和减振的目的。现有的钢弹簧隔振器在阻尼设计方面基本以弹簧与阻尼剂的相互作用为主,通过弹簧的变形位移带动阻尼剂从而产生阻尼。现有的钢弹簧隔振器阻尼性能可调整范围小,且存在阻尼剂泄漏及外界水进入隔振器内部风险,影响阻尼性能以及防腐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阻尼可调可更换、维护成本低的轨道浮置板用隔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轨道浮置板用隔振器,包括上盖板、底板、伸缩套及隔振组件,所述伸缩套连接于所述上盖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密封腔室,所述隔振组件包括阻尼剂、螺旋状阻尼盘及弹簧,所述阻尼剂设于所述密封腔室内;所述螺旋状阻尼盘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盖板上,另一端伸入所述阻尼剂内;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上盖板与底板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螺旋状阻尼盘的层数及半径是保证提供足够减隔振阻尼为标准选择的层数及半径,所述螺旋状阻尼盘与所述上盖板为螺纹连接。

所述伸缩套的两端与所述上盖板及底板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凸起、限位凹槽及密封胶,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限位配合,所述密封胶设于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之间。

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两个喉箍,两个所述喉箍分设于所述伸缩套与所述上盖板及底板的连接处。

所述上盖板及底板上设有对弹簧进行水平限位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设于所述弹簧的中部;所述阻尼盘安装于所述上盖板的限位凸台上。

所述限位凸台焊接固定于所述上盖板及底板的中部。

所述伸缩套为橡胶套。

所述上盖板、底板及伸缩套均为圆柱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隔振器包括上盖板、底板、伸缩套及隔振组件,伸缩套连接于上盖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密封腔室,其结构简单紧凑。密封腔室的设置使得隔振组件与外部空气及水有效隔离,隔振组件具有良好的防腐及防老化功能,使得各部件可重复使用,维护成本低;且隔振器具有优良的防水密封效果,在隔振组件工作时防止阻尼剂发生泄露,保证隔振器的隔振效果及运行可靠性。

同时,隔振组件包括阻尼剂、螺旋状阻尼盘及弹簧,螺旋状阻尼盘的设置有利于阻尼剂在隔振器内部的流动,其有效提高了隔振器的减隔振效果。同时,螺旋状阻尼盘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上盖板上,另一端伸入阻尼剂内;弹簧安装于所述上盖板与底板之间,其结构简单紧凑,且螺旋状阻尼盘可拆卸安装的形式使得在不更换其他零件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阻尼盘的大小及层数即可实现阻尼可调可更换功能,且调节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上盖板;2、底板;3、伸缩套;4、隔振组件;41、阻尼剂;42、螺旋状阻尼盘;43、弹簧;5、密封腔室;6、限位组件;61、限位凸起;62、限位凹槽;63、密封胶;64、喉箍;7、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轨道浮置板用隔振器,包括上盖板1、底板2、伸缩套3及隔振组件4。其中,伸缩套3连接于上盖板1与底板2之间形成密封腔室5,其结构简单紧凑。同时,密封腔室5的设置使得隔振组件4与外部空气及水有效隔离,具有良好的防腐及防老化功能,使得各部件可重复使用,维护成本低;且隔振器具有优良的防水密封效果,在隔振组件4工作时防止阻尼剂41发生泄露,保证隔振器的隔振效果及运行可靠性。

同时,隔振组件4包括阻尼剂41、螺旋状阻尼盘42及弹簧43。其中,阻尼剂41设于密封腔室5内;螺旋状阻尼盘42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上盖板1上,螺旋状阻尼盘42的另一端伸入阻尼剂41内;弹簧43安装于上盖板与底板之间。其结构简单紧凑,且螺旋状阻尼盘42可拆卸安装的形式使得在不更换其他零件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阻尼盘的大小及层数即可实现阻尼可调可更换功能,且调节方便、快速。同时,阻尼盘的螺旋状设置形式有利于阻尼剂41在隔振器内部的流动,其有效提高了隔振器的减隔振效果。

车辆经过激起浮置板振动后,隔振器随之产生竖向振动,此时弹簧43主要起支撑及隔振的作用,而弹簧43与螺旋状阻尼盘42在上盖板1的作用下同时产生竖向运动,并与阻尼剂41作用,进而产生阻尼,起到耗能的作用,其耗能效果好,降低了轮轨相互作用的能量向浮置板基础的传递,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螺旋状阻尼盘42的层数及半径是保证提供足够减隔振阻尼为标准选择的。即通过增加旋转状阻尼盘42的层数或/和螺旋状阻尼盘42的半径提高螺旋状阻尼盘42与阻尼剂41的接触面积,通过减小旋转状阻尼盘42的层数或/和螺旋状阻尼盘42的半径降低螺旋状阻尼盘42与阻尼剂41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阻尼可调,以提供足够的减隔振阻尼。“提供足够减隔振阻尼”以足够抑制共有频率附近的共振、有效消耗振动能量为标准。本实施例中,轨道浮置板用隔振器的减隔振阻尼比为5%~8%,在其他实施例中,减隔振阻尼根据隔振器的应用场合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螺旋状阻尼盘42与上盖板1为螺纹连接,使得调整阻尼时螺旋状阻尼盘42的更换方便,保证了隔振器阻尼可调功能的有效快速实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伸缩套3的两端与上盖板1及底板2之间设有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凸起61、限位凹槽62及密封胶63。其中,限位凸起61设于伸缩套3上,限位凹槽62设于上盖板1及底板2上,且限位凹槽62与限位凸起61限位配合,以有效固定伸缩套3在上盖板1与底板2之间的位置;密封胶63设于限位凸起61与限位凹槽62之间,以填充连接处位置的间隙,保证密封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凸起61也可设于上盖板1及底板2上,限位凹槽62也可设于伸缩套3上。

进一步地,限位组件6还包括两个喉箍64,两个喉箍64分设于伸缩套3与上盖板1及底板2的连接处,以进一步保证伸缩套3的定位及密封安装。

更进一步地,上盖板1及底板2上设有限位凸台7,限位凸台7设于弹簧43的中部,以对弹簧43进行水平限位,保证弹簧43的隔振效果。本实施例中,限位凸台7焊接于上盖板1及底板2的中部,阻尼盘42焊接于位于上盖板1的限位凸台7上。

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底板2及伸缩套3均为圆柱形结构;弹簧43为钢弹簧;伸缩套3为橡胶套。

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应用时,浮置板道床的接口安装机构安装在上盖板1上,底板2安装在基础道床上。隔振器支承浮置板道床,并将浮置板道床与基础道床隔离。机车车辆运行时,轨道的振动经浮置板道床传递到隔振器,再传递到基础道床。在振动传递过程中,隔振器起到缓冲冲击、减振及隔振的作用。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