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9721发布日期:2019-05-22 03:4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道路护栏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道路两侧经常需要安装防撞保护栏,通过撞击缓冲,避免车辆冲出车道。一般的道路保护栏仅考虑了车辆撞击拦截,靠一次性的撞击破坏式形成缓冲,但均未考虑到部分路段对行人造成的危害。有些路段中,行车道与行人道相邻,且行人道仅依靠砖块等垫高成为道路,行车道与行人道之间并无拦截,在行人道外侧加设保护栏进行拦截防护,在发生车辆脱离车道撞向两侧时,容易撞击伤害行人,尤其是将行人拖行撞击挤压在保护栏上,对行人造成多重伤害,且不易及时实现脱离救援,传统护栏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部分路段中,不便于或本不需在行人道和行车道之间增设一层护栏,但是上述问题始终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在车辆撞向路边护栏时,减少车辆撞击伤害,同时保护路内边道的行人,减少对行人的伤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包括沿道路均匀铺设的保护机构;所述的保护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安装有保护装置和触发装置;

所述的保护装置包括主轴和扶手;底板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支架;主轴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支架固定连接;主轴上转动套接有套管;主轴前后两侧分别套接安装有扭簧;扭簧一端与主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套管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的支撑板;扶手与每个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套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平的主踏板;主踏板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副踏板;主踏板下端面和副踏板下端面分别均匀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下端与底板接触;每个支架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簧;拉簧的左端与副踏板的左部下端固定连接;副踏板的下端左侧固定有水平的限位管;主踏板左端面沿前后方向开有多个凹槽;凹槽内右部设置有弹簧;弹簧右端与凹槽右端固定连接,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有插杆;弹簧在压缩状态下时,插杆在凹槽内;

所述的触发装置包括支板;底板上端左侧中部沿前后方向固定有至少两个导向管;导向管内底部设置有炸药包;导向管外均套接有启动压簧;支板下端固定有与导向管滑动配合的插接柱;插接柱下端固定有与炸药包位置对应的引爆针;引爆针长度不等;支板在导向管上方;启动压簧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启动压簧上端与支板下端固定连接;一个导向管的下部右侧连通有支管,支管与限位管相对;支管内滑动连接有启动杆;启动杆右部与限位管插接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的扶手和支撑板分别覆盖有弹性保护套。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的在支撑板下方,底板上固定有多个转角限位板。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的在支管内,启动杆外侧套接有密封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的支板上端面涂覆有警示色。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保护机构,在车辆撞向路边护栏时,减少车辆撞击伤害,保护路内边道的行人,减少对行人的伤害;

触发装置可启动保护装置,对车辆实现拦截保护,同时对行人进行保护。车辆的轮子压到触发装置的支板时,可瞬间引起炸药包的爆炸,从而产生能力动力,使启动杆快速喷出限位管,保护装置即可启动,同时产生向上的推力,使车辆受到向上的力,减少车轮对副踏板的压力,同时可起到前进撞击缓冲的作用,消耗车辆前冲能量,降低最后的撞击伤害;启动压簧配合不同长度的引爆针,用于对应调节不同重量的车下压时启动不同数量的炸药包,以提供不同的力量使车辆受到相对稳定的抬升和缓冲而不是炸飞;

保护装置对车辆进行拦截缓冲保护,同时利用翻转保护不能及时脱离的行人。保护装置在常态下作为行人道可供行走支撑,铺设方便,当触发装置启动保护装置时,启动杆脱离插接连接,副踏板失去左端束缚,在扭簧和拉簧的共同作用下,主踏板绕主轴向右侧转动,副踏板以转轴连接处为轴心转动并抬升,副踏板和主踏板支撑起来形成三角形,可对车辆形成底部支撑拦截或前侧阻挡;插杆在弹簧作用下部分滑动弹出,随即插在车底盘的凹凸处等,可在车底盘上形成前进阻碍,副踏板支起后可阻碍车轮前进并形成撞击缓冲,共同作用缓冲阻碍车辆的前进撞击,形成缓冲保护;倾斜的副踏板有助于导向车辆回归车道;同时主踏板和支撑板的同时转动倾斜,使该位置的行人向右侧倾倒,主踏板和支撑板形成保护承载区域,减少行人被车辆撞击挤压在护栏上的情况发生,对行人起到保护作用;

2、弹性保护套的设置可减少行人倾倒时的磕碰危害;

3、转交限位板用于支撑限制支撑板的转动,避免支撑板转动角度过大,行人滚落;

4、启动杆的弹出依靠爆炸的能量,在支管内做密封,有利于密封处理,同时有助于受力弹出;

5、支板下的启动压簧可对支板起到足够大的支撑作用,避免行人误触启动,警示色的设置便于提醒行人,同时成为行车道与人行道的隔离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保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保护装置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保护装置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触发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启动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架;3、主轴;4、套管;5、扭簧;6、支撑板;7、扶手;8、主踏板;9、副踏板;10、拉簧;11、限位管;12、凹槽;13、弹簧;14、插杆;15、支板;16、导向管;17、炸药包;18、启动压簧;19、插接柱;20、引爆针;21、支管;22、启动杆;23、转角限位板;24、密封环;25、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7所示,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包括沿道路均匀铺设的保护机构;所述的保护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安装有保护装置和触发装置;所述的保护装置包括主轴3和扶手7;底板1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支架2;主轴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支架2固定连接;主轴3上转动套接有套管4;主轴3前后两侧分别套接安装有扭簧5;扭簧5一端与主轴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套管4固定连接;套管4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的支撑板6;扶手7与每个支撑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套管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平的主踏板8;主踏板8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副踏板9;主踏板8下端面和副踏板9下端面分别均匀固定有支撑块25,支撑块25下端与底板1接触;每个支架2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簧10;拉簧10的左端与副踏板9的左部下端固定连接;副踏板9的下端左侧固定有水平的限位管11;主踏板8左端面沿前后方向开有多个凹槽12;凹槽12内右部设置有弹簧13;弹簧13右端与凹槽12右端固定连接,弹簧13左端固定连接有插杆14;弹簧13在压缩状态下时,插杆14在凹槽12内;所述的触发装置包括支板15;底板1上端左侧中部沿前后方向固定有至少两个导向管16;导向管16内底部设置有炸药包17;导向管16外均套接有启动压簧18;支板15下端固定有与导向管16滑动配合的插接柱19;插接柱19下端固定有与炸药包17位置对应的引爆针20;引爆针20长度不等;支板15在导向管16上方;启动压簧18下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启动压簧18上端与支板15下端固定连接;一个导向管16的下部右侧连通有支管21,支管21与限位管11相对;支管21内滑动连接有启动杆22;启动杆22右部与限位管11插接连接;扶手7和支撑板6分别覆盖有弹性保护套;在支撑板6下方,底板1上固定有多个转角限位板23;在支管21内,启动杆22外侧套接有密封环24;支板15上端面涂覆有警示色。

本发明在使用时,保护机构沿道路两侧左右对称铺设安装,在一侧,底板1与地面通过常规方式进行固定,保护机构均匀拼接铺设,形成人行道,高于行车道路面,代替人行道的加高铺设,主踏板8位置为主要行走区弹性保护套为常规弹性保护结构,其包裹安装在扶手7和支撑板6上,结构和安装位置显而易见,附图中省略了弹性保护套。。

当车辆撞向路边时,车轮压到支板15,车辆的重量和撞击力度不同,则对支板15造成不同程度的下压,在启动压簧18的支撑下,越长的引爆针20越先引爆炸药包17,支板15下压较少时,则较短的引爆针20无法引爆对应的炸药包17,与之对应的是车辆的撞击下压力量,对应数量的引爆针20引爆炸药包17,形成与撞击一定程度内相当的爆炸能量(具体对应关系可通过测算和实验测得,且为分段对应即可),对车辆可产生缓冲和施加抬升力的作用。插接柱19与导向管16的滑动插接,能够更好的产生向上的力,同时有安装导向作用。所述的一个导向管16上连通有支管21,该导向管16选择最长的引爆针20所对应的,即发生时肯定会参与爆炸的导向管16,保证启动杆22被爆炸排出,启动杆22穿过支管21和限位管11,副踏板9左端失去定位束缚,拉簧10和扭簧5提供动力,保护装置启动。

保护装置开启,在扭簧5首先带动主踏板8和支撑板6的扭转下,保证副踏板9和主踏板8转动连接处能够稳定的抬升,避免出现卡死情况,在拉簧10拉力作用下,副踏板9左端向右侧快速滑动,同时转轴连接处随之继续被拱起抬高,在车辆底部形成支撑,同时成为前冲的阻碍;而主踏板8左端抬升,右端绕主轴3转动,支撑板6跟随转动倾斜,主踏板8和支撑板6形成低位保护区域,不与车辆的车头挤压正对,同时位于低位。

(以车辆前冲为例)主踏板8和副踏板9形成稳定支起时,大概率可在车辆前车轮的前方形成支撑阻碍,并起到缓冲作用,同时有助于形成导向作用,使车辆回归车道(爆炸反应足够快速,支板15作用下车辆缓冲受阻,车轮压向副踏板9时,副踏板9已经开始抬起倾斜,车轮会撞击在副踏板9斜面上,副踏板9继续倾斜且伴随平移,起到缓冲作用),也可能在前车轮后侧的底盘中部,二种情况均能有效形成支撑阻碍,同时主踏板8和支撑板6转动形成的低位保护区域受到影响较小。在主踏板8左端抬起脱离于副踏板9的对接时,插杆14在弹簧13的作用下可实现部分弹出,弹出的插杆14可挤压在车底盘上,车底盘并非光滑平面,插杆14则可在从车底盘实现拦截缓冲,避免车飞出。

主踏板8带动支撑板6同时绕主轴3转动,形成低位保护空间,支撑板6呈弧形可增大空间,在主踏板8转动时,上方的行人会跟随倾倒至支撑板6一侧,远离车头,减少撞击,同时车头也不会将行人挤压在支撑板6上,减少挤压伤害的发生。支撑板6转动后,脱离与前后两侧未翻转支撑板6的平行对接,前后两侧均出现通道,便于行人脱离。

在有些路段,道路两侧较低,支撑板6要防止车辆和行人滑出掉落,转角限位板23能够稳定支撑转动一定角度后的支撑板6,保证支撑板6转动后倾斜角度不易导致滑落。

启动杆22同时插接在支管21和限位管11内,实现常态下对副踏板9的固定限位,在受爆炸能量时喷出,断开限位连接,在保证限位定位稳定的情况下,为保证启动杆22受力喷出,支管21内的启动杆22直径可小于限位管11内的直径,同时增加密封环24,密封作用下,能够提高受力效果。

炸药包17安全性。导向管16内可做防水防潮等。启动压簧18用于区分车辆的撞击力,其支撑力足够满足行人的踩踏等;支板15顶端可为倾斜设置,左端较低,提高倾斜分力反弹缓冲的作用,同时有利于行人自觉避开。根据实际需求,支板15下方可在适当位置设置多个启动压簧18,支管21插在一个启动压簧18的下部位置,该启动压簧18也可部分工作。两个支板15拼接后的前后长度,可不小于一般的车轮横向距离。启动压簧18同时起到固定连接支板15的作用,防止被撬开,还可通过可断开的连杆等进行固定连接加固,连杆的强度需考虑到可下压破坏或爆炸后破坏,避免影响爆炸抬升的发生和效果。

支撑块25用于稳定支撑主踏板8和副踏板9,其安装位置,避开拉簧10,同时相互错开或加大距离,避免拱起后干扰。

拉簧10左端与副踏板9左部的连接,可通过常规的转动连接、软拉绳等连接结构,保证副踏板9转动时的连接受力。底板1四周可根据需要以及结构空间,设置隔板或布料密封等,以减少异物进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