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路面裂缝修补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8030发布日期:2019-06-15 00:3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桥梁路面裂缝修补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公路、道路、桥梁等的路面修补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在对道路、桥梁上路面裂缝实施修补操作中能够用到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桥梁在建设或长期使用中,路面上经常会出现不同长度的裂纹。如果对裂纹不及时采取修补措施,裂纹会逐渐加重,进而会影响到路面的质量,减损路面的寿命,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当前对道路、桥梁上的路面裂缝实施修复时,需要先用切割机将较窄的裂缝加宽,然后清除掉缝隙里面的灰尘、碎砂后,用填充泡沫或石英砂对裂缝进行填充,并使填充物上端相对裂缝端口留出1厘米左右的距离,最后在裂缝的上部灌胶即可。

上述对裂缝实施修补的清理操作中,存在着清理不彻底,而对胶体与路面结合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而且操作中飞尘较多,不利于环保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路面裂缝修复过程中,对裂缝清理不彻底而导致的胶体与路面结合效果较差的问题,同时显著减少施工操作中产生的飞尘量,降低操作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或条件实施改善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路面裂缝修补预处理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道路、桥梁路面裂缝修补预处理装置,其包括:

车架,该车架的下部设有车轮、顶部设有相对的托臂且该托臂上部设有相向的且水平延伸的平臂。

条状吸嘴,该条状吸嘴置于所述车架内部,并相对处于所述平臂下方。条状吸嘴的底面设有条状沉槽,该条状沉槽的中部设有延伸至条状吸嘴顶面的连接通孔。

连接框架,该连接框架固定在所述条状吸嘴的上部。

密封环,该密封环呈长条状并环绕所述条状吸嘴的底面边缘固定设置。

传动单元总成及驱动总成,该传动单元总成关联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拖臂的平臂之间。该驱动总成安装在所述平臂上,并与所述传动单元总成匹配,能够驱使所述条状吸嘴上、下升降移动,使得所述密封环在压紧在路面上和与路面之间形成间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拖臂上方固定安装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的输送导管连在所述连接通孔上。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单元总成包括传动杆、复位臂板及弹簧。

于所述车架上且对应在两平臂的下方分别相间地均布设有设有多个螺柱a。

于所述连接框架的上端面上,且对应在两平臂下方分别相间分布设有多个螺柱b。

所述螺柱a与所述螺柱b一一对应,且同侧的螺柱a相对设在同侧的螺柱b的外侧,并且上端相对螺柱b向上延伸。所述螺柱b的上端均螺纹地连接有所述传动杆。

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延伸至相同侧的所述平臂内与所述驱动总成匹配。

所述复位臂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杆的中部,另一端套在所述螺柱a上。

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螺柱a上,并处于所述复位臂板下方。

所述驱动总成能够向下推动所述传动杆相对所述平臂竖直地向下移动,而使得所述条状吸嘴竖直地向下移动,所述复位臂板压缩所述弹簧,最终使得所述密封环压紧在路面上。所述驱动总成解除对所述传动杆向下的推力作用后,所述弹簧能够驱使所述复位臂板上移,进而带动所述传动杆上移,而使得所述条状吸嘴竖直地向上移动,最终使得所述密封环与路面之间形成间隙。

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柱a上设有两个螺环a,其中一个螺环a对应设置在所述弹簧的下端,另一个螺环a对应设置在所述复位臂板上方,能够阻止所述复位臂板向所述螺柱a的自由端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单元总成包括传动杆。

于所述连接框架的上端面上,且对应在两平臂下方分别相间分布设有多个螺柱b。

所述螺柱b的上端均螺纹地连接有所述传动杆。

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延伸至相同侧的所述平臂内与所述驱动总成的传动末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总成能够驱使所述传动杆相对所述平臂竖直地上、下移动,而选择地使所述密封环压紧在路面上,以及使所述密封环与路面之间形成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条状吸嘴的下端面上,靠近边缘的四边位置分别设条状的插槽。

所述密封环上设有与所述条状插槽对应匹配的插接臂。自所述插接臂的上端面开设有竖直延伸的让位槽,使得所述插接臂的上部形成有向外侧倾斜的两个支臂,且所述两支臂相互靠拢挤压所述让位槽后能够塞入所述条状插槽内。

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环对应于所述条状沉槽的侧面上,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横槽。

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条状吸嘴纵向两端的一对辅助总成。

所述辅助总成包括盖板和底座。盖板上部安装有气体增压泵,盖板与底座之间设有与所述气体增压泵连通的气压罐。

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u形槽,该u形槽的开方侧与所述条状吸嘴的条状沉槽端部相对。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与所述气压罐连通的喷气组。所述喷气组包括沿所述u形槽纵深方向相间分布的多排喷气嘴。所述喷气嘴延伸至u形槽内,朝所述条状沉槽的端部一侧斜向下喷射,且喷射气流能够形成宽度方向与所述u形槽的槽宽方向一致的气流层。

于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且于u形槽的外侧设有u型密封垫。

所述驱动总成能够驱使所述辅助总成同步地与所述条状吸嘴上、下升降移动,使得所述u型密封垫在压紧在路面上和与路面之间形成间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连接框架的纵向端端面的两端设有轴向水平延伸的导向螺柱。在所述连接框架的纵向端端面上且于所述导向螺柱之间设有水平延伸的侧臂板,该侧臂板相对位于所述导向螺柱的上方。所述侧臂板上设有轴向沿竖直方向的通孔。

所述盖板对应所述条状吸嘴的一侧设有凸缘条。自所述凸缘条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导向螺柱对应的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槽。

所述盖板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侧臂板上的通孔对应匹配的螺杆。所述导向螺柱的端部穿过所述导槽并匹配有螺母。所述螺杆上设有一对螺母而将所述侧臂板夹持在中间。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凸缘条与所述连接框架的相对面之间设有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单元总成包括传动杆、复位臂板及弹簧。

于所述车架上且对应在两平臂的下方分别相间地均布设有设有多个螺柱a。

于所述连接框架的上端面上,且对应在两平臂下方分别相间分布设有多个螺柱b。

所述螺柱a与所述螺柱b一一对应,且同侧的螺柱a相对设在同侧的螺柱b的外侧,并且上端相对螺柱b向上延伸。所述螺柱b的上端均螺纹地连接有所述传动杆。

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延伸至相同侧的所述平臂内与所述驱动总成匹配。

所述复位臂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杆的中部,另一端套在所述螺柱a上。

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螺柱a上,并处于所述复位臂板下方。

所述驱动总成能够向下推动所述传动杆相对所述平臂竖直地向下移动,而使得所述条状吸嘴竖直地向下移动,所述复位臂板压缩所述弹簧,最终使得所述密封环压紧在路面上。所述驱动总成解除对所述传动杆向下的推力作用后,所述弹簧能够驱使所述复位臂板上移,进而带动所述传动杆上移,而使得所述条状吸嘴竖直地向上移动,最终使得所述密封环与路面之间形成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单元总成包括传动杆。

于所述连接框架的上端面上,且对应在两平臂下方分别相间分布设有多个螺柱b。

所述螺柱b的上端均螺纹地连接有所述传动杆。

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延伸至相同侧的所述平臂内与所述驱动总成的传动末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总成能够驱使所述传动杆相对所述平臂竖直地上、下移动,而选择地使所述密封环压紧在路面上,以及使所述密封环与路面之间形成间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有助于改善路面裂缝修复过程中,因对裂缝清理不彻底而存在的胶体与路面结合效果较差的问题,显著减少施工操作中产生的飞尘,降低操作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或条件实施改善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实施方案主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实施方案中条状吸嘴与连接框架连接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实施方案的优化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优化方案中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11车轮,12拖臂,13螺柱a,131螺环a,2条状吸嘴,21条状沉槽,211导引垫,22连接通孔,3连接框架,31螺柱b,32导引螺柱,33螺母,34侧臂板,4密封环,41插接臂,411让位槽,412横槽,5传动杆,51螺环b,6复位臂板,61弹簧,7驱动总成,8辅助总成,81盖板,811螺杆,82底座,821u型密封垫,822插板,823螺柱,824侧板,83凸缘条,831导槽,84胶垫,9喷气组,91喷气嘴,92连接端口,93软管,94气体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2所示的该种道路、桥梁路面裂缝修补预处理装置,其包括车架1、条状吸嘴2、连接框架3、密封环4、传动单元总成及驱动总成7。

所述车架1的下部设有车轮11、顶部设有相对设置的托臂12且该托臂12上部设有相向的且水平延伸的平臂。所述车轮11优选用为万向轮。所述条状吸嘴2置于所述车架1内部,并处于所述平臂下方。所述条状吸嘴2的底面设有条状沉槽21,该条状沉槽21的中部设有延伸至所述条状吸嘴2顶面的连接通孔22。所述拖臂12的平臂末端固定安装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的输送导管连在所述连接通孔22上。这样启动吸尘装置便能够由所述条状吸嘴2的条状沉槽21处将路面裂缝内的灰尘、颗粒物质经连接通孔22吸入吸尘装置的储尘罐内。

所述连接框架3固定在所述条状吸嘴2的上部,用以经条状吸嘴2与传动单元总成及驱动总成7建立连接。所述密封环4呈长条状并环绕条状吸嘴2的底面边缘固定设置一周。

所述传动单元总成关联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3与所述拖臂12的平臂之间。所述驱动总成安装在所述平臂上,并与所述传动单元总成匹配,能够驱使所述条状吸嘴2上、下升降移动,使得所述密封环4在压紧在路面上和与路面之间形成间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上述实施方式下,通过使所述密封环4与路面紧密接触,而在条状吸嘴2的条状沉槽处形成局部的密闭空间,然后借助吸尘装置(吸尘器)将该密闭空间下面所对应路面处的裂缝内的灰尘及颗粒物吸出,达到对裂缝实施清理的目的。因为吸尘装置连接末端对应的条状吸嘴2在要清理的裂缝上部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密闭空间,所以能够通过改善裂缝上方的气压状况,提升空气吸力对裂缝内存在的灰尘及颗粒物的吸引效果,而降裂缝清理干净,达到对裂缝实现彻底清理的目的,有助于保证胶体与路面结合效果。同时,还有效避免灰尘飞扬的产生,避免操作中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改善了操作人员的操作环境或条件。此外,借助上述方案装置,除非对于一些宽度极小的裂缝需要扩展宽度外,对多数裂缝实施清理时,可以不再提前扩展裂缝的宽度,有利于简化操作。

为避免清理过程中裂缝中(或者路面上)的颗粒物对条状吸嘴2的条状沉槽21壁面不断形成撞击,且颗粒物在条状沉槽21内不断游荡(条状沉槽21是要有一定宽度的,其宽度太窄,不利于现场作业,且针对不同宽度的裂缝通用性会较差),不能被及时吸入所述吸尘装置。如图所示,在所述条状沉槽21的纵向两壁面上设有导引垫211。所述导引垫211的侧面为曲面,且中部向内侧凸起。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传动单元总成包括传动杆5、复位臂板6及弹簧61。所述的传动杆5、复位臂板6及弹簧61一一对应,设有多组。或者仅所述的传动杆5与弹簧61一一对应设有多组,而复位臂板6为一个,但有一定的长度能够与分布的各个传动杆5对应匹配。

于所述车架1上且对应在两平臂的下方分别相间地均布设有设有多个螺柱a13。于所述连接框架3的上端面上,且对应在两平臂下方分别相间分布设有多个螺柱b31。所述螺柱a13与所述螺柱b31一一对应,且同侧的螺柱a13相对设在同侧的螺柱b31的外侧,并且所述螺柱a13的上端相对螺柱b31的上端向上延伸一定长度。所述螺柱b31的上端均螺纹地连接有所述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下端设有螺纹沉孔,通过调整螺柱b31旋入传动杆5的螺纹沉孔内的长度,能够调整传动杆5上端的高度位置。

所述传动杆5的上端延伸至相同侧的所述平臂内与所述驱动总成匹配。

所述复位臂板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杆5的中部,另一端套在所述螺柱a13上。如图1所示,传动杆5的中部设有轴肩,复位臂板6下端面压在轴肩端面上,上端面与螺纹连接在传动杆5上的螺环b51接触,而与传动杆5固定连接为一体。

所述弹簧61套装在所述螺柱a13上,并处于所述复位臂板6下方。

所述驱动总成能够向下推动所述传动杆5相对所述平臂竖直地向下移动,而使得所述条状吸嘴2竖直地向下移动,所述复位臂板6压缩所述弹簧61,最终使得所述密封环4压紧在路面上。

所述驱动总成解除对所述传动杆5向下的推力作用后,所述弹簧61能够驱使所述复位臂板6上移,进而带动所述传动杆5上移,而使得所述条状吸嘴2竖直地向上移动,最终使得所述密封环4与路面之间形成间隙。

上述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总成的传动末端与传动杆5的上端为非固定连接的关系,此时驱动总成的传动末端为能够竖直移动的传动单元。所以驱动总成可采用丝杠滑块传动形式,此时滑块与传动杆的上端接触,能够向下推压传动杆移动。而且每个拖臂12上可设置一个电机,滑块设为长条滑块,电机通过丝杠驱动该长条滑块升降,在下移过程中将对应在下方的多个传动杆5同时向下推。

所述驱动总成除了采用丝杠滑块的驱动方式外,还可体采用液压缸或气压杆驱动的方式,缸杆与传动杆直接接触或通过滑块间接接触。此时要求在机架上安装液压泵或气压泵。

本专利实施方案中,于车架1上安装有蓄电池为涉及的各种电器,如电机、吸尘装置等供电。具体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太阳能板为蓄电池充电。但是蓄电池不一定为本专利方案所必须,因为还可以通过电线将装置连接在外部电源上。

为便于调整密封环4压在路面上的压紧程度,通过调整螺柱b上端旋入传动杆下端螺纹沉孔内的长度,便能够实现。同时为了便于调整弹簧61的复位支撑力,以保证密封环4与路面形成的间隙足够大。如图1所示,于所述螺柱a13上设有两个螺环a131,其中一个螺环a131对应设置在所述弹簧61的下端,另一个螺环a131对应设置在所述复位臂板6上方,能够阻止所述复位臂板6向所述螺柱a131的自由端移动。通过旋拧下部设置的螺环a131便能够对弹簧61的初始压缩量实施调整。

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末端为与传动单元连接处采用固定连接的结构时,还可做如下实施方式:

此时的所述传动单元总成包括传动杆5。于所述连接框架3的上端面上,且对应在两平臂下方分别相间分布设有多个螺柱b31。所述螺柱b31的上端均螺纹地连接有所述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上端延伸至相同侧的所述平臂内与所述驱动总成的传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总成能够驱使所述传动杆相对所述平臂竖直地上、下移动,而选择地使所述密封环压紧在路面上,以及使所述密封环与路面之间形成间隙。此时的所述驱动总成仍可采用丝杠滑块或者液压缸或气压缸驱动的形式。例如传动单元总成为丝杠滑块传动结构时,平臂的上端面设置与滑块匹配的条状滑槽,条状滑槽的底面上设有与传动杆一一对应的光柱通孔,传动杆5的上端经该光柱通孔伸入条状滑槽中与条状滑块连接,用电机驱动滑块在条状滑槽内竖直升降移动的过程中,传动杆会相对该光柱通孔上下滑动。

为使密封环4能与条状吸嘴2牢固连接,所述条状吸嘴2的下端面上,靠近边缘的四边位置分别设有条状的插槽。所述密封环4上设有与所述条状插槽对应匹配的插接臂41。自所述插接臂41的上端面开设有竖直延伸的让位槽411,使得所述插接臂41的上部形成有向外侧倾斜的两个支臂,且所述两支臂相互靠拢挤压所述让位槽411后能够塞入所述条状插槽内。

所述密封环4对应于所述条状沉槽21的侧面上,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横槽412。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保证密封环4压在路面上时对条状沉槽21端口处的密封效果,保证在条状沉槽21内部形成负压,而顺利地将裂缝内的灰尘或颗粒物吸出。

为进一步增强本装置对裂缝内灰尘及颗粒物的清理能力,在本专利的实施方案中,如图3、图4所示,还包括了固定安装在所述条状吸嘴2纵向的两端处的一对辅助总成8。

所述辅助总成8包括盖板81和底座82。盖板81上部安装有气体增压泵94,盖板81与底座82之间设有与所述气体增压泵94连通的气压罐。气压罐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82的两个侧板824之间。

所述底座82的下端面设有u形槽,该u形槽的开方侧与所述条状吸嘴2的条状沉槽21端部相对。所述底座82上安装有与所述气压罐连通的喷气组9。所述喷气组9包括沿所述u形槽纵深方向相间分布的多排喷气嘴91。所述喷气嘴91延伸至u形槽内,朝所述条状沉槽21的端部一侧斜向下喷射,且喷射气流能够形成宽度方向与所述u形槽的槽宽方向一致的气流层(气幕)。

于所述底座82的下端面且于u形槽的外侧设有u型密封垫821。所述驱动总成7能够驱使所述辅助总成8同步地与所述条状吸嘴2上、下升降移动,使得所述u型密封垫821在压紧在路面上和与路面之间形成间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喷气组9的喷气嘴承载板由u形槽塞入u形槽底面设置的装配槽内,借助螺柱823将由底座82侧面插入的插板822将其固定住。每组喷气嘴91上部设有连接端口92,连接端口92上设置的软管93与气压罐连通,软管上设有恒压阀,当所述气体增压泵94使得气压罐内达到一定的压力值后,恒压阀便会开启,所述喷气嘴91便能够喷射出斜面形式的高压气流。该面状的气流层能够吹入弯曲幅度很大的裂缝内对其进行清理,不需要高压气流与裂缝对准,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

为方便调节底座82下端面所设u型密封垫821在原始状态下相距路面的初始距离得当,能保证驱动总成7将辅助总成8向下推时,所述u型密封垫821能够紧固地压在路面上,在实施例中可做如下设计:

在所述连接框架3的纵向端端面的两端设有轴向水平延伸的导向螺柱32。在所述连接框架3的纵向端端面上且位于所述导向螺柱32之间设有水平延伸的侧臂板34,该侧臂板34相对位于所述导向螺柱32的上方。所述侧臂板34上设有轴向沿竖直方向的通孔。所述盖板81对应所述条状吸嘴2的一侧设有凸缘条83。自所述凸缘条83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导向螺柱32对应的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槽831。所述盖板81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侧臂板34上的通孔对应匹配的螺杆811。所述导向螺柱32的端部穿过所述导槽831并匹配有螺母33。所述螺杆811上设有一对螺母而将所述侧臂板34夹持在中间。所述凸缘条83与所述连接框架3的相对面之间设有胶垫84。

在所述螺杆811上设置的一对螺母能将所述侧臂板34夹持在中间,调节辅助总成8的高度位置,达到对u型密封垫821在原始状态下相距路面的初始距离实现调控的目的。导槽831为辅助总成的升降一定让位。导向螺柱32端部穿过导槽831能够相对导槽83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旋拧导向螺柱32端部的螺母33能够将辅助总成8固定在连接框架3的侧面。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喷气嘴91喷射出的气流吹入裂缝内,而将裂缝内的灰尘、颗粒物吹向条状沉槽21的两侧端口,而进入吸尘装置。高压气流能够搅动裂缝内的颗粒物、杂质松动,保证对裂缝清理的彻底性。借助该改进方案,除对于一些宽度极窄的裂缝需要扩展宽度外,对于多数裂缝不在需要实施扩宽操作,有助于简化施工操作步骤,减少施工过程出现的扬尘。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