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木防松道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2232发布日期:2019-09-06 22:35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枕木防松道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枕木防松道钉装置,属于铁路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枕木也叫注油枕木,制作木枕须选用坚韧而富有弹性的木材。由于取材的原因,木枕的弹性、强度和耐久不够均匀,会加大轮轨动力作用,并且要使用大量的优质木材。木枕的使用寿命短,其失效原因很多,主要是腐朽、机械磨损和开裂。木枕由于易腐朽,在上道前要经过防腐处理。由于木枕弹性较大,列车经过时其形变相对较大,铁轨对道钉有一定冲击,久而久之道钉容易松动。松动后雨水容易渗入道钉与枕木之间,加快道钉表面锈蚀及枕木的腐朽,形成恶性循环,严重降低铁轨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虽然中国木材资源较缺乏,价格贵,在主要干线上已逐渐被混凝土枕取代,但是很多老的铁路干线上仍然采用枕木,将枕木替换成混凝土枕成本极高,工期长,原有枕木只是在道钉安装处形成腐朽,整个替换会形成巨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枕木防松道钉装置,能够有效避免道钉锈蚀和枕木的腐朽,同时道钉不易松动,更重要的是在原有的枕木上进行操作,改造成本低,工期短,还保证了列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的枕木防松道钉装置,在进行操作前,首先将原来的道钉拔出,首先通过专用扩孔钻头对原道钉孔进行扩孔,使得原道钉孔形成与固定套配套的沉孔,然后将固定套放入预先扩好的沉孔内,固定套与沉孔配合,固定套内配合螺钉,螺钉的螺头部分直径大于螺钉的螺杆部分直径,并且螺头下表面倾斜度与钢轨的轨底上表面倾斜度一致,固定套内设置螺纹,固定套与螺钉通过螺纹配合。

将螺钉旋入固定套,直至螺头下表面与与轨底上表面挤紧配合,由于其倾斜度一致,因此其配合紧密,有效避免螺头形变引起松动。

在将固定套放入沉孔前,在沉孔内壁上涂覆胶,使得固定套与沉孔内壁连接牢固,同时还将沉孔与固定套之间的缝隙填补,避免雨水进入造成腐蚀,进而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

固定套外表面粗糙,进而增大固定套与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固定套拔出。实际工作中,将固定套外表面做螺纹处理,在普通机床上好加工,并且当个别沉孔直径略小于固定套直径时,还可以通过旋进的方式将固定套拧入沉孔,提高工作效率。

扩孔钻头自下而上呈阶梯圆柱体状,扩孔钻头下部直径与原道钉孔直径配合,并且其端部设置钻齿,该部分首先进入原道钉孔对楔形的原道钉孔进行扩孔,起到导向作用;扩孔钻头上部直径与固定套直径匹配,其下端设置钻齿,用来进行扩孔。这样钻出的孔位置准确,并且不容易偏移。

包括注胶装置,注胶装置包括注胶管,注胶管直径与沉孔直径配合,注胶管下部封堵,注胶管外壁上沿轴向设置若干凹槽,凹槽向下延伸至注胶管下端,注胶管上对应凹槽的位置设置若干通孔,通孔连通注胶管内部空间和凹槽连通,注胶管上部连通y形管的下端管口,y形管的左支管连通胶泵,该支管上设置单向阀,y形管的右支管连通高压气源,该支管上设置电磁阀。

在进行注胶时使用上述的注胶装置,具体用法是:将注胶管插入沉孔内,先开启胶泵向注胶管内注入胶,然后打开电磁阀,高压气进入注胶管并将胶从通孔挤入凹槽。由于沉孔表面多孔又凹凸不平,胶很容易附着,同时由于高压气的压力作用,使得胶进入疏松的木材中,附着的更牢固。然后上提将注胶管取出,凹槽向下延伸至注胶管下端,凹槽表面光滑,不会将胶带出来。这样涂胶更均匀,相较于直接将胶放入沉孔,不仅涂抹均匀,而且用料可控,大大节省用胶量。单向阀避免高压气将胶吹回至胶泵内,避免胶泵的损坏。电磁阀通过控制系统控制。

凹槽的长度不大于沉孔的深度,即注胶管完全插入沉孔内时,凹槽不外露,凹槽上端封堵,这样避免胶从凹槽向外界喷出。

固定套为塑料材质,可与螺钉紧密配合,自身不会生锈,同时也会减少螺钉的生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枕木防松道钉装置,能够有效避免道钉锈蚀和枕木的腐朽,同时道钉不易松动,更重要的是在原有的枕木上进行操作,改造成本低,工期短,还保证了列车的安全性。钢轨的固定件通过固定套固定在枕木上,同时用胶填补缝隙,固定牢固,也可避免接缝处的枕木腐朽,保证连接强度,固定套与枕木牢固固定,不易松动。涂胶更均匀,相较于直接将胶放入沉孔,不仅涂抹均匀,而且用料可控,大大节省用胶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注胶装置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注胶装置的a-a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限制筒使用示意图。

图中:1、钢轨;2、钻头;3、原道钉孔;4、枕木;5、螺头下表面;6、螺钉;7、固定套;8、沉孔;9、轨底上表面;10、左支管;11、单向阀;12、电磁阀;13、注胶管;14、凹槽;15、通孔;16、限制筒;17、纸筒;18、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枕木防松道钉装置,在进行操作前,首先将原来的道钉拔出,首先通过专用扩孔钻头2对原道钉孔3进行扩孔,使得原道钉孔3形成与固定套7配套的沉孔8,然后将固定套7放入预先扩好的沉孔8内,固定套7与沉孔8配合,固定套7内配合螺钉6,螺钉6的螺头部分直径大于螺钉6的螺杆部分直径,并且螺头下表面5倾斜度与钢轨1的轨底上表面9倾斜度一致,固定套7内设置螺纹,固定套7与螺钉6通过螺纹配合。

将螺钉6旋入固定套7,直至螺头下表面5与与轨底上表面9挤紧配合,由于其倾斜度一致,因此其配合紧密,有效避免螺头形变引起松动。

在将固定套7放入沉孔8前,在沉孔8内壁上涂覆胶,使得固定套7与沉孔8内壁连接牢固,同时还将沉孔8与固定套7之间的缝隙填补,避免雨水进入造成腐蚀,进而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

固定套7外表面粗糙,进而增大固定套7与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牢固性,避免固定套7拔出。实际工作中,将固定套7外表面做螺纹处理,在普通机床上好加工,并且当个别沉孔8直径略小于固定套7直径时,还可以通过旋进的方式将固定套7拧入沉孔8,提高工作效率。

扩孔钻头2自下而上呈阶梯圆柱体状,扩孔钻头2下部直径与原道钉孔3直径配合,并且其端部设置钻齿,该部分首先进入原道钉孔3对楔形的原道钉孔3进行扩孔,起到导向作用;扩孔钻头2上部直径与固定套7直径匹配,其下端设置钻齿,用来进行扩孔。这样钻出的孔位置准确,并且不容易偏移。

包括注胶装置,注胶装置包括注胶管,注胶管直径与沉孔8直径配合,注胶管下部封堵,注胶管外壁上沿轴向设置若干凹槽14,凹槽14向下延伸至注胶管下端,注胶管上对应凹槽14的位置设置若干通孔15,通孔15连通注胶管内部空间和凹槽14连通,注胶管上部连通y形管的下端管口,y形管的左支管10连通胶泵,该支管上设置单向阀11,y形管的右支管连通高压气源,该支管上设置电磁阀12。

在进行注胶时使用上述的注胶装置,具体用法是:将注胶管插入沉孔8内,先开启胶泵向注胶管内注入胶,然后打开电磁阀12,高压气进入注胶管并将胶从通孔15挤入凹槽14。由于沉孔8表面多孔又凹凸不平,胶很容易附着,同时由于高压气的压力作用,使得胶进入疏松的木材中,附着的更牢固。然后上提将注胶管取出,凹槽14向下延伸至注胶管下端,凹槽14表面光滑,不会将胶带出来。这样涂胶更均匀,相较于直接将胶放入沉孔8,不仅涂抹均匀,而且用料可控,大大节省用胶量。单向阀11避免高压气将胶吹回至胶泵内,避免胶泵的损坏。电磁阀12通过控制系统控制。

凹槽14的长度不大于沉孔8的深度,即注胶管完全插入沉孔8内时,凹槽14不外露,凹槽14上端封堵,这样避免胶从凹槽14向外界喷出而浪费胶。

固定套7为塑料材质,可与螺钉6紧密配合,自身不会生锈,同时也会减少螺钉6的生锈。

包括限制筒16,限制筒15内壁附着纸筒17,限位筒16与注胶管13配合,限制筒16下部内壁上设置限位凸起18,限位凸起18的位置与凹槽14位置错开,当限位凸起18抵在注胶管13下端时,凹槽14上部露出于限制筒16上端。

注胶管13使用完成后,其上的胶很容易附着在注胶管13上,胶干燥后极难清理,影响下次使用和注胶效果。当使用完成时,立即将纸筒17附着在限制筒16内壁上,然后再将限制筒16套在注胶管13上,纸筒17位于限制筒16和注胶管13之间。打开电磁阀12,高压气将胶吹出,吹出的胶会附着在纸筒17上。限制筒16起到限制作用,将高压气限制在凹槽14内,有限制筒16的限制,凹槽14内的压强增大,更方便将胶吹出,使得清理彻底。凹槽14上部露出于限制筒16上端,残胶会从凹槽14露出部分吹出。限位凸起18起到限位作用,保证凹槽14上部露出于限制筒16上端。清理完成后,拆下限制筒16,将纸筒17展开并处理掉。限制筒16可以重复利用,纸筒17造价低,清胶成本低,同时清胶效果好,不影响下次使用和注胶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