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中心距调节工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88754发布日期:2020-03-13 06:3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中心距调节工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防护设施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中心距调节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安全防护设施是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对防止行车事故起着重要作用。道路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工艺主要以保证几何尺寸和美观顺直为目标,其中立柱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整个装置的受力状况和外观质量。目前立柱施工主要采用榔头敲击、导链曳拉、打桩机撞击等传统方式,这样存在作用力不可控,定位间距回弹失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中心距调节工装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传统榔头敲击、导链曳拉、打桩机撞击等传统施工方式的作用力不可控,定位间距回弹失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中心距调节工装,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两个孔,且相邻的两根立柱能够对应穿过两个所述孔;其中,一个所述孔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立板,两块所述立板固定在所述面板的上端面,且两块所述立板沿两个所述孔的中心连接线方向正对设置;每个所述孔的周围固定有若干紧固装置,且紧固装置固定在所述面板的下端面,紧固装置用于将调节工装固定在立柱上;所述面板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水平尺,所述立板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水平尺,所述第一水平尺用于检测调节工装的水平度,所述第二水平尺用于检测立柱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孔为方形孔,方形孔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用于测量相邻两根立柱的中心距。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螺母和螺栓,所述螺母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配合。

进一步地,方形孔的每一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与所述面板之间通过垫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立板与所述面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孔的中心距等于相邻两根立柱的中心距,且当立柱穿过孔后,立柱与孔之间存在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选用m36高强度螺母,所述螺栓选用m36高强度全丝外六方螺栓。

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中心距调节工装的使用方法,相邻的两根立柱对应穿过工装上的两个孔,调节工装位置,当观察到第一水平尺中的气泡位于中间位置时,则说明工装处于水平位置,用紧固装置将工装固定在立柱上,在立板与立柱之间安装千斤顶,利用千斤顶将立柱往偏离的反方向顶,最后通过紧固装置进行微调,当观察到第二水平尺中的气泡处于中间位置时,则说明立柱与水平面处于垂直状态,完成立柱中心距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中心距调节工装,在调节立柱位置时,将中心距调节工装套入立柱,根据工装自带的第一水平尺和第二水平尺调节好垂直度和水平度,当观察到第一水平尺中的气泡位于中间位置时,则说明工装处于水平位置,且当第二水平尺中的气泡处于中间位置时,则说明立柱与水平面处于垂直状态,用紧固装置将工装一端固定在立柱上,进行立柱间的中心距调节,根据立柱中心距的尺寸要求,对照工装上的刻度线将另一端立柱进行调节,在立板与立柱之间安装千斤顶,利用机械千斤顶的力量平稳的将立柱往偏离的反方向顶,同时用紧固装置进行紧固,并通过紧固装置进行微调。本发明的工装使用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控制方便;通过千斤顶的粗调和紧固装置的微调进行调节,立柱中心距调节的准确性和精度高;工装的制作成本和人机消耗成本低;工装设计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大幅提高了立柱中心距调节的工作效率;适用范围广,本发明能适用于其它类似两构件之间中心距的调节的工作。

进一步地,孔为方形孔,便于刻度线沿着方形孔的边长方向设置,以便于对立柱的中心距进行测量。

进一步地,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实现工装与立柱的固定,同时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丝进对立柱进行微调,调节精度高,便于控制操作。

进一步地,方形孔的每一侧分别固定有一个螺母,也就是说,在立柱的侧面对称均布有四个用于固定及微调的螺母螺栓,保证对立柱进行全方位的调节。

进一步地,螺母与面板之间通过垫块固定连接,当施工人员在调节螺栓,可避免螺栓与面板之间产生干涉,便于施工操作。

进一步地,每个立板与面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确保立板牢固的安装在面板上。

进一步地,两个孔的中心距等于相邻两根立柱的中心距,能够更精确的对立柱中心距进行调节。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装三维立体图;

图3为发明的工装设计图主视图;

图4为发明的工装设计图附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装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工装使用状态附视图。

1-螺栓;2-螺母;3-加强板;4-第一水平尺;5-垫块;6-面板;7-立板;8-刻度线;9-孔;10-立柱;11-第二水平尺;12-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2至图6所示,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中心距调节工装,包括面板6,面板6上开设有两个孔9,孔9用于立柱10穿过,且两个孔9之间的距离需要满足使相邻的两根立柱10能够对应穿过两个孔9。优选的,每个孔9为方形孔,两个孔9的中心距等于相邻两根立柱10的中心距,当立柱10穿过孔9后,立柱10与孔9之间存在间距,考虑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立柱10打入地面后,相邻立柱的间距存在±40mm偏差的问题,为了保证工装能够套在立柱上,将孔9的大小放大。

如图2所示,面板6上的其中一个孔9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立板7,两块立板7固定在面板6的上端面,且两块立板7沿两个孔9的中心连接线方向正对设置;优选的,在每个立板7与面板6之间焊接有加强板3,用于加固立板7与面板6之间的牢固性。如图3所示,每个方形孔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8,刻度线8用于测量相邻两根立柱10的中心距。刻度线8的设置方向与两个孔9的中心连接线方向平行,优选的,刻度线8为直接在面板6上刻画形成。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孔9的周围固定有若干紧固装置,且紧固装置固定在面板6的下端面,紧固装置用于将调节工装固定在立柱10上。优选的,每个紧固装置包括螺母2和螺栓1,螺母2与面板6固定连接,螺栓1与螺母2配合,在方形孔的每一侧分别固定有一个螺母2,通过螺栓1和螺母2的配合,调节螺栓1可实现将工装固定在立柱上,本实施例中,螺母2选用m36高强度螺母,螺栓1选用m36高强度全丝外六方螺栓。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每个螺母2与面板6之间通过垫块5固定连接,当施工人员在调节螺栓10,可避免螺栓10与面板6之间产生干涉。

如图2和图3所示,面板6的侧面沿水平方向安装有第一水平尺4,立板7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第二水平尺11,第一水平尺4用于检测调节工装的水平度,第二水平尺11用于检测立柱10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具体的,当观察到第一水平尺4中的气泡位于中间位置时,则说明工装处于水平位置,且当第二水平尺11中的气泡处于水平位置时,则说明立柱10与水平面处于垂直状态。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将工装整体由上至下套到需要调节中心距离的两个安全防护设施立柱10的顶端下部20cm处,其中,一根立柱是预先调节为竖直状态的,将其作为调节基准。初步先调节螺栓1,使螺栓1抵在立柱10上,将工装与立柱固定以保证工装整体不会下滑,然后根据工装水平方向上自带的第一水平尺4进行水平度的校调直至水平尺气泡处于正中心位置即可,此时,确保了工装自身处于水平状态,接着在立板7与立柱10之间安装千斤顶12,根据工装自带的刻度线8在水平方向上中心距离用千斤顶12对立柱10进行粗调,最后再用螺栓1进行微调,当竖直方向上自带的第二水平尺11的气泡处于正中心位置,则完成对立柱10的竖直调节。当距离调整完之后对水平度和垂直度进行二次确认,最后用横梁将中心距离调节完成的两根立柱进行固定,将工装整体取下,此次立柱中心距离调节操作完成。

本发明工装的制作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面板、立板、加强板的下料,下料采用数控火焰切割的工艺,下完料,打磨配件,去除氧化皮,注意在水平尺对应位置开槽;

步骤二、立板与面板焊接的面倒四边焊接坡口;

步骤三、立板与面板组对焊接;

步骤四、加强板与步骤三的组焊件组对、焊接;

步骤五、底板与步骤四的组焊件组对、焊接;

步骤六、加厚高强螺母与步骤五的组焊件组对、焊接;

步骤七、加厚高强螺母过丝,消除焊接变形对螺母的影响,以利于高强螺栓的安装;

步骤八、组焊件整体调修、打磨、做漆;

步骤九、在面板对应位置镶嵌水平尺,刻画刻度线。

本发明某一具体实施例,着力于隧道及急弯等危险路段的安全防护,“nfp纳米吸能道路安全防护设施”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和严谨的试验验证,能够满足各种危险路段的防护需求,减轻事故灾害程度,达到预期防护效果。该设施的施工首先需要将立柱的一部分打入地下,立柱的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设施的受力状况和外观质量,其中对于精度的把控更是十分的严格。本发明的工装解决了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中心距调节的难题。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安全防护设施中心距调节工装制作工艺,制作成匹配“nfp纳米吸能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的中心距调节工装,如附图2所示,“nfp纳米吸能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尺寸为130*130mm,中心距调节工装尺寸为170*160mm,主要是考虑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立柱打入地面后间距存在±40mm偏差的问题,为了保证工装能够套在立柱上,外放了部分的尺寸。

“nfp纳米吸能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立柱的施工工艺主要为划线,定位,钻孔(存在混凝土地面的情况),立柱放置就位,打桩,调节立柱位置(中心距、垂直度),灌浆。在调节立柱位置时,将制作加工好的本中心距调节工装套入立柱,根据工装自带的水平尺调节好垂直度和水平度,用m36的高强螺栓将工装一端固定在立柱上,进行立柱间的中心距调节。根据立柱中心距的尺寸要求,对照工装上的刻度线将另一端立柱进行调节,利用机械千斤顶的力量平稳的将立柱往偏离的反方向顶,同时用螺栓进行紧固,需要注意立柱与地面垂直度,中心距调节完成后,立柱底部用横梁加以固定,最后用灌浆料进行灌浆定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