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桥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4463发布日期:2019-12-24 21:48阅读:3095来源:国知局
轻型桥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桥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实施及完善,目前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由于山区地形陡峻,桥台往往设置于较陡的路堑边坡上,这些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使得山区桥台设计成为桥梁设计的重点。

桥台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支撑桥跨结构外,还有衔接两岸道路的作用,既要能挡土护岸又要承受台后填土压力及车辆荷载产生的附加土侧压力。因此,不仅要求桥台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而且对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地基与基础之间的摩阻力等也有一定的要求。

目前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常用的桥台形式主要为重力式u形桥台、桩柱式桥台以及肋板台。

重力式u形桥台主要缺点有:1)桥台体积与自重较大;2)桥台一般采用大体积的浆砌片石或片石砼,施工质量较难控制。3)随着桥台高度增加,对桥址区承载力要求也较高,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大,填土高度8-10米以下大中桥梁;4)当桥台处于纵横坡度较陡的地方,为了保证基础的安全距离,防止基础脱空,一般会将基础埋置较深,将桥台设计得较高,使得桥台处开挖量大大增加,形成较高的边坡,从而增加防护工程量。

传统的桩柱式桥台以及肋板台主要缺点是桥台前需设置锥坡,特别是在山区公路上,坡面陡峭、地形复杂导致桥台锥坡体量较大,如果锥坡坡率与原始地面坡率接近,锥坡设置困难,锥坡无法施工压实,对地形的改造较大,对环境破坏也较大;或者深入挖方造成边跨浪费,且容易引发边坡失稳等次生灾害等。

重力式u形桥台通常需要对山体有较大的开挖,对山区的植被有很大程度的破坏。桩柱式桥台以及肋板台通常需要设置锥坡来保护桥台结构的稳定,大体量的桥台锥坡对山区环境和地表植被的破坏同样巨大。不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型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的核心建设理念。

以前设计或者建造的桩柱式桥台,耳墙一般设计为梯形,常常需要借助大体量锥坡来保证桥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山区人工构造的锥坡严重破坏了桥台周边的生态环境。

综上,亟需一种设计简单、自重较轻、质量可控、施工便利且在建造时不需要大面积破坏生态的(不需要设置锥坡或开挖山体等严重影响环境的现象)用于山区的桥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质量相对轻型、建造容易的具有矩形耳墙的轻型桥台,以克服上述现有的山区中的桥台在建造时,需要构建锥坡或开挖山体等严重破坏桥台周边的生态的问题,以及传统的桥台的耳墙设计为梯形形造成挡土能力非常有限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型桥台,用于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2根桩基,桩基的一端设置在土层中;以及

盖梁,设置在桩基上,用于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盖梁上设置至少2个支座垫石;

其中,桩基以及盖梁均为内设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桩基的钢筋笼以及盖梁的钢筋笼形成一体化结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其中,桩基的主要受力钢筋为竖直方向设置,盖梁的主要受力钢筋为水平方向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

背墙,设置在盖梁上,用于背向挡土,

背墙为内设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背墙的钢筋笼与盖梁的钢筋笼形成一体,背墙的钢筋为水平方向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

一堵耳墙,为矩形,设置在盖梁的一端,用于侧向挡土,

耳墙为内设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耳墙的钢筋笼分别与盖梁的钢筋笼、背墙的钢筋笼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

两堵耳墙,均为矩形,分别设置在盖梁的两端,分别用于挡住来自侧向的土,

耳墙为内设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耳墙的钢筋笼分别与盖梁的钢筋笼、背墙的钢筋笼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其中,盖梁的两端分别具有挡块,该挡块用于对桥梁上部结构中的主梁进行横向定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其中,盖梁的高度的取值范围为1.5米至2.5米。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其中,桩基的直径取值范围为1.0米至2.5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轻型桥台,因为包括:至少2根桩基,桩基的一端设置在土层中;以及盖梁,设置在桩基上,用于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盖梁上设置至少2个支座垫石;其中,桩基以及盖梁均为内设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桩基的钢筋笼以及盖梁的钢筋笼形成一体化结构。桩基的钢筋为竖直方向设置,盖梁的钢筋为水平方向设置。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型桥台省去了常规桥台需要的承台以及前墙等结构,且自上而下采用的盖梁以及桩基座位受力结构,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轻型桥台不但能安全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而且造建该桥台的造价低、用料少、能最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财力资源;另外,建造时也不需要大体量的桥台锥坡,故而将山区环境的破坏程度减少到最低程度,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中的轻型桥台,因为具有耳墙,且耳墙从原来的梯形改为矩形,可以大大提高耳墙的挡土能力,避免了之前需要梯形耳墙挡土不力需要建立大体量锥坡进而破坏山区植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轻型桥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轻型桥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轻型桥台,用于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该轻型桥台包括桩基1、盖梁2、背墙3、耳墙4以及倒角。

桩基1,桩基1的一端设置在土层中,用于支承来自盖梁2的荷载,并将该荷载传递到土层中,4根桩基1并排排列。桩基1的直径取值范围为1.0米至2.5米。在本实施例中,桩基1的直径为1.8米。

盖梁2,设置在桩基1上,盖梁2包括支座垫石21以及挡块22,盖梁2用于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

盖梁2上设置5个并排的支座垫石21,支座垫石21用于放置桥梁支座。通过桥梁支座,桥梁上部结构将其荷载传递给盖梁2的支座垫石21,进而传递给盖梁2。

盖梁2的两端分别具有挡块22,该挡块22用于对桥梁上部结构中的主梁进行横向定位。

盖梁2的高度的取值范围为1.5米至2.5米,在本实施例中,盖梁2的高度为1.7米。

其中,桩基1以及盖梁2均为内设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桩基1的钢筋笼以及盖梁2的钢筋笼形成一体化结构。桩基1的主要受力钢筋为竖直方向设置,盖梁2的主要受力钢筋为水平方向设置。

以上的桩基1的直径取值范围以及盖梁2的高度的取值范围都是通过大量的结构验算、稳定性分析以及实验模拟测试而得出的结果。

背墙3,设置在盖梁2上,用于背向挡土,背墙3为内设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背墙3的钢筋笼与盖梁2的钢筋笼形成一体,背墙3的主要受力钢筋为水平方向设置。

一堵耳墙4,为矩形,设置在盖梁2的一端,用于侧向挡土,耳墙4为内设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耳墙4的钢筋笼分别与盖梁2的钢筋笼、背墙3的钢筋笼固定连接,故而适用于整体式路基的桥梁结构。

倒角,为内设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倒角的钢筋笼分别与盖梁2的钢筋笼、背墙3的钢筋笼、耳墙4的钢筋笼一体化连接,用于加固倒盖梁2与耳墙4之间的连接以及背墙3与耳墙4之间的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轻型桥台是在将实施例1中的轻型桥台基础上再增加一堵耳墙4,两堵耳墙4分别对称设置在盖梁2的两端且分别用于挡住来自两个侧向的土,本实施例中的轻型桥台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轻型桥台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两堵耳墙4分别对称设置在盖梁2的两端,故而适用于分离式路基的桥梁结构。

实施例的作用于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轻型桥台,因为包括:至少2根桩基,桩基的一端设置在土层中;以及盖梁,设置在桩基上,用于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盖梁上设置至少2个支座垫石;其中,桩基以及盖梁均为内设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桩基的钢筋笼以及盖梁的钢筋笼形成一体化结构。桩基的钢筋为竖直方向设置,盖梁的钢筋为水平方向设置。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轻型桥台省去了常规桥台需要的承台以及前墙等结构,且自上而下采用的盖梁以及桩基受力结构,如此,本实施例的轻型桥台不但能安全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而且该桥台的造价低、用料少、能最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财力资源;另外,建造时也不需要大体量的桥台锥坡,故而将山区环境的破坏程度减少到最低程度,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本实施例中的轻型桥台,因为具有耳墙,且耳墙从原来的梯形改为矩形,方便顺接桥台后的路基挡墙,避免了之前梯形耳墙需要建立大体量锥坡进而破坏山区植被。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