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拆的空心薄壁墩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7427发布日期:2019-11-27 18:38阅读:1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安拆的空心薄壁墩内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施工桥梁空心薄壁墩时所使用的内模模板结构形式,特别涉及一种方便安拆的空心薄壁墩内模。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桥梁工程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和创新也在逐步的提高,在一些跨江、河道等地形限制的地域,通常设计为高墩、大跨桥梁。一般情况下在墩高大于30m时均设置为空心薄壁墩,这种墩柱形式具有减小桥梁荷载和降低工程造价的多重效益。空心薄壁墩的施工过程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实体和外观质量,特别是在施工工艺中,由于内模受空间限制和浇筑混凝土对内外模的挤压等,对于空心薄壁墩内模的拆装特别困难,施工中拆除内模需用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操作不当甚至会会导致模板变形、错台等等问题,直接影响墩柱的浇筑质量。

因此,需要一种兼有钢构件连接方便、混凝土浇筑质量容易得到保证、且施工方便等优点的空心薄壁墩内模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薄壁空心墩钢内模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拆的空心薄壁墩内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方便安拆的空心薄壁墩内模,包括在空心薄壁墩上下内壁对称设置的内模板中部块件,内模板中部块件的两端设置有内模板过渡块件,在空心薄壁墩左右内壁上均设置有内模板折叠块件,内模板折叠块件与内模板过渡块件相连;其中,所述内模板中部块件的端部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内模板中部块件与内模板过渡块件的连接处设置有法兰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每节内模板中部块件上设置有第一u型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内模板中部块件与内模板过渡块件上均开设有用于与其他内模相连的若干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内模板中部块件的端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75°~85°或95°~105°,内模板过渡块件的端面倾斜角度与内模板中部块件端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内模板折叠块件包括对称设置并且结构相同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为l型,弯折的角度与空心薄壁墩的内壁角度相匹配;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处设置有合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均设置有第二u型环,并且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的第二u型环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内模板折叠块件上竖直设置有背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内模板中部块件与内模板过渡块件均为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模板中部块件的端部倾斜设置,能够方便的安装和拆卸内模板,在施工工艺上得到极大的改进,并且减少内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时间,并避免了对混凝土的碰撞损伤,方便在狭小的空间中进行施工作业;并且结构受力合理,能很好的满足模板的工程性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混凝土浇筑质量容易保证、施工简便等优点,能有效解决现有薄壁空心墩施工不易的问题。

进一步的,内模板中部块件与内模板过渡块件均采用钢板,采用解决了模板拆除时造成的变形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栓连接,构造简单且施工方便,混凝土浇筑质量容易保证。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合页,可折叠式内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基本不占用太多空间,对于减小施工空间占用十分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模板中部块件示意图。

图3是内模板过渡块件示意图。

图4是内模板折叠块件示意图。

图5是拉杆示意图。

图6是活动背楞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空心薄壁墩;2—内模板中部块件;3—内模板过渡块件;

4—内模板折叠块件;5—背楞;6—第一u型环;

7—第二u型环;8—合页;9—拉杆;

10—第一部件;11—第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便安拆的空心薄壁墩内模,包括在空心薄壁墩1空心中间位置(即上下内壁)上下对称安装的内模板中部块件2、位于空心薄壁墩1左右侧面内模板折叠块件4以及位于内模板中部块件2与内模板折叠块件4之间的内模板过渡块件3。在内模板中部块件2与内模板过渡块件3的连接处设置有法兰连接件,在每节内模板中部块件2中部设置有两个第一u型环6,在相应的两节内模板折叠块件4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二u型环7,在每个内模板折叠块件4上设置四个钢合页8,使得在施工中能够方便的安装和拆卸内模板,在施工工艺上得到极大的改进,并且减少内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时间,解决了模板拆除时造成的变形问题,并避免了对混凝土的碰撞损伤,方便在狭小的空间中进行施工作业。

具体的,参见图1,在空心薄壁墩1上下内壁对称设置有内模板中部块件2,内模板中部块件2的两端设置有内模板过渡块件3,在空心薄壁墩1左右内壁上均设置有内模板折叠块件4,内模板折叠块件4与内模板过渡块件3相连。在内模板中部块件2与内模板过渡块件3的连接处设置有法兰连接件,在每节内模板中部块件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u型环6,在每节内模板折叠块件4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二u型环7,相应的,在每个内模板折叠块件4上设置四个钢合页8,

参见图2,内模板中部块件2为一块钢板,钢板上开设有用于与其他内模相连的若干孔,具体是6个。钢板的端部倾斜设置,倾斜角度(即钢板端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75°~85°或95°~105°。

参见图3,内模板过渡块件3为一块钢板,钢板上开设有用于与其他内模相连的若干孔,并且,内模板过渡块件3的端部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内模板中部块件2端部的倾斜角度相匹配。内模板中部块件2与内模板过渡块件3的连接处通过法兰连接。

参见图4,内模板折叠块件4包括对称设置并且结构相同的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11,第一部件10为l型,弯折的角度与空心薄壁墩1的内壁角度相匹配。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11连接处设置有合页8,使得内模板折叠块件4能够折叠。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11上均设置有第二u型环7,并且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11上的第二u型环7对称设置。

参见图5和图6,在内模板折叠块件4上竖直设置有背楞5,背楞5起到加强劲的作用;内模板折叠块件4与施工中所用的空心墩外模板采用一对拉杆9固定。对称调入内模板过渡块件3与内模板折叠块件4,拼接并用螺栓连接固定,最后调入内模板中部块件2与内模板过渡块件3,拼接并用螺栓连接,通过精调利用拉杆9与外模板固定拧紧,即可完成内模板安装。

在施做过程中,空心薄壁墩内模立模之前,对全部内模面板进行打磨并涂刷脱模剂,先将折叠的内模板折叠块件4吊装在空心墩内打开固定,在内模板折叠块件4上安装背楞5并通过对拉杆9与外模板固定,再对称调入内模板过渡块件3与内模板折叠块件4,拼接并用螺栓连接固定,最后调入内模板2与内模板过渡块件3,拼接并用螺栓连接,全部内模安装完成后通过精调利用拉杆9与外模板固定拧紧,安装完成全部内模板。

在模板拆除时,先将所要对拉杆9拆除,拆除模板间法兰上的螺栓,将倒链对称挂在内模板中部块件2上第一u型环6上,通过对拉第一u型环6将拆除内模板中部块件2,再拆除内模板过渡块件3,再拆除内模板折叠块件上的背楞5,最后利用倒链将内模板折叠块件4上的第二u型环7连接对拉,将通过合页8对内模板折叠块件4进行折叠后调出空心墩内部,即可拆除全部内模板。

本实用新型使得内模板的安装和拆卸更为方便,可以极大地改进空心墩浇筑施工工艺。本实用新型是在常规空心薄壁墩钢模板的基础上的新型装配式模块化内模板结构形式,具有连接构造简单、结构传力合理的特点,解决了模板拆除时的变形和碰撞损伤混凝土等问题,在狭小的施工空间中的施工作业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